河南省开封市城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城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城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城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城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市城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祭孔大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Ks5u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1.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C.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礼”而进行2.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B.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的。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D.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参考答案:1、C(“从未间断”不正确,可参考第四段最后一句话)2、B(原文没说“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从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的)3、B(中国历代帝王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有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橡胶树傅天琳

(1)云南,我神往中的植物园。

(2)我们的车出发了,从思茅开往版纳。有着充沛的阳光和雨水,我熟悉的竹,在四川清清秀秀,仙袂飘飘宛如村姑,在这儿却气宇轩昂。

(3)一排树转过身来,小腿扎着绷带,整整齐齐,列队向我。皮肤灰白相间,浸出病的斑迹,几粒绿粉,薄薄洒在树尖——是橡胶树!我猝然一惊。

(4)它怎么长得像这个样子?这彻底的奉献者,在众多姐妹的簇拥中,它显得太可怜太寒碜了。

(5)油棕的锯齿多棱,叶隙洒下碎金;槟榔树踮起光洁而修长的腿,翩翩旋转16岁的花蕾;还有叶子花粉红胭红血红,金瀑垂悬,烂漫得要死。我进入我神往的圣地了,我愉悦我清新,我的目光绚丽多姿。可是,那小腿扎着绷带列队向我的树呢?道旁的仪仗队没有它,公园的歌舞队没有它,而在我的意识里,挥也挥不去它。

(6)我没有看见刀,却看见了刀的痕迹;没有看见血,却看见血痂结满忧郁;看见被辱者的悲哀,如落叶一片片趴进草丛里,等待黎明。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我痛,压抑的痛,受伤的橡胶树,它知道痛吗?

(7)虽然一路美景蓬勃,蔷薇和蕉叶的体香再次搔我。蕨和藤和各种小灌木的柔腕再次缠我,我仍然在自己的制造的苍凉气氛中,想象乘坐的小车是一种逃亡。

(8)我是否能逃出悲剧寻到另一片乐土圣地呢?

(9)眼前,勐海县的落日红得透亮。忽然一大群橡胶树涌来,可谓千军万马,可谓雷霆万钧,绿色兵团占领了一座又一座山峰。那浩浩荡荡的独脚绑腿,那重重叠叠的悲壮神色,那苍翠的呐喊响彻了一条亚热带。比起来,那些槟榔那些油棕,虽然到处都是,也只能算着散兵游勇了。

(10)我走进树。我看见伤痕下的白线了,在流动,流进一只碗里。是血,是乳,我分不清楚;是忍耐,是宽容,我分不清楚。橡胶树,我在你的血和乳里,忍耐和宽容里痛哭!

(11)我还想说点什么,一个转弯,橡胶树又一掌推我至300米之外,在迎风的山口,赠我一幅匍匐而不倒地的群体雕像。再看那些叶子,绿色四溅得噼噼啪啪,汪洋而慷慨,显示风的滚动。我不再可怜橡胶树了,不是不再,是不敢,不配。人不及它。人的悲痛没有它深,却又喊又叫;人的意志没有它坚挺,却又夸又闹。人可以利用权力和阴谋随随便便践踏一个人,可是,人不敢,不敢轻视一棵橡胶树。

(12)整整一生都受着伤害的橡胶树啊,自己为自己擦干血迹,自己为自己打好绷带,然后,自己站起来,从容不迫,奔赴自己的厄运。在这个世界上,唯悲痛是生存的条件和力量,力量转入内心,内心海阔天空。

(13)它活得上好。它似乎在说:你可以剐,我可以生;你可以再剐,我可以再生。

(14)他说得极轻,极柔,似有似无。而我听见了。我再也无法将自己从橡胶树上剥开,我的皮肤我的血液我的气息,我的葱茏的头发,我的汪洋恣肆的叶绿素。我与橡胶树已成为两个自我,互相关照互相审视。我真实地清晰地看见了自己,比较满意。当韧性的根扎进生命底层,沿着灰白斑斑的树干上升到叶片,我真正地触摸到了自己的圣地,自己的宗教,自己的佛。

(15)“橡胶树,像打满绷带的士兵。”我曾对一个人说。

(16)“橡胶树,像斜挂绶带的将军。”我再次对一个人说。

(有删改)10.文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悲痛是生存的条件和力量,力量转入内心,内心海阔天空。”请结合文意,理解这句话的含意。(3分)

11.作者在文中赞扬了橡胶树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简要概括。(4分)

1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5分)

(1)文中第⑧段“我是否能逃出悲剧寻到另一片乐土圣地呢?”一句中的“悲剧”具体指什么?(2分)

答:

(2)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作答。(3分)

答:

13.文章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橡胶树的不凡精神,试举出两种,并结合文章赏析。(8分)答:第一种:

(4分)第二种:

(4分)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漂在河床上的麦穗安庆那个遥远的夏日,我和母亲去邻村捡麦,夏日的太阳下,我看见满地都是挎篮捡麦的女人。母亲佝偻的腰一次次弯下,凌乱的头发被风掀起。快晌午的时候,母亲把拾的麦子摁在那只荆条篮里,嘱咐我把麦子先送回去。那段记忆就刻在我回家的路上。我沿着卫河大堤勿勿地行走,半途上我看见一棵粗大的桐树,树荫伸展遮住了整个路面。我拿定主意在树荫下凉快一阵儿再走,然而我忽然看见桐树下坐着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身旁放一把铁锨和一顶草唱,一种不祥的预感生上心头。我打消歇息的念头,两眼直直地看着前方,勉强支撑着往前走。“站住!”一声断喝从身后传来,我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护住篮子。那运着凶光的汉子已经站到我的眼前。“在哪儿拾的麦子?”“在…在南地……”我战战兢兢地回答。“不知道麦子不让拾吗?”汉子满脸凶气地问。我说:“是……是一块放了荒的地。”“胡说,放了荒也不能让外村人来拾,把麦子放下。”“不。”我紧紧地着篮子。“放下?”汉子凶凶地命令。一种本能的恐惧使我擦着篮孑想夺路而逃,但篮子被振狠地扯住了。“哇!”我恐惧地哭了,静静的炎日下我的哭声在河谷回荡。“把篮子放下!”汉子没有丝的妥协。我在哭声中争辩,“这是我妈拾的麦子,为什么要给你留下?为什么给你留下?为什么?呜呜。”你不讲理,不讲理。那人似于要和我赌气,猛地从我手里夺过篮子,我喙哭着和他去争。他离我几步,身子向后一趔,篮子被他狠狠地抛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转身看时,篮子已落进河床。我眼泪哔哗地流着,然后是放声大哭,我想起母亲烈日下的辛苦,湿运的衬衫。我拼命地奔下河滩,鞋在奔跑中丢了一只,衣服被河坡上的荆棘挂破。一双粗壮的大手拽住了我,我猛地扭过脸愤怒地盯着他,我狠狠地要咬他的手,他松了,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我。我跳进河里,泪水合着河水流消,我在哭声中捉住了那只荆篮,但篮里的麦穗已被河水冲中跑,我站在河水里,看着麦穗飘在河床上,河床上的波浪一波波把麦穗中走了,我就那样站在河水里看麦穗被一穗穗中远。后来我掂着滴着水珠的空篮,穿着一只鞋,穿过大堤,蹒跚地回家。终于等到了母亲回来,母亲心疼地接着我,泪水滴下来。好久,母亲问:“河水深吗?”我说:“不深,再说,我已经会水了。”妈说:可你还小啊,力气还没那么大。妈把我的手握在手里:“妈不该让你独自回家,怨妈。”我看见泪水在妈的脸上爬。之后妈再也没让我跟她去捡过麦子。后来我知道那个扔我篮子的人是邻村当时的一个干部,姓胡。没想到我后来要和老胡打那么多交道。多年后我被招聘到乡里,而老胡其时已经是邻村的支部书记。这之后,我因工作关系不得不多次和老胡接触,但那曾经经历的往事是不好说出口的。渐渐地我发现老胡并不是那么凶神恶煞,他在村里还颇有口碑,他带着群众调种植结构,在全村搞玉米制种,亩均收入是传统种植收入的几倍。但那个结并没有从我的心中消失。那年夏天,我陪种子公司的几个人在邻村待了几天。一天午后,我和老胡沿村东的河堤散步,走到一处排灌站老胡停下来。老胡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忽然对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十几年前,那时候我年轻气盛,我在河边伤害过一个孩子。那一天,我在树荫就是这棵老桐树,多少年了,我一直没让处理,那孩子挎着一篮沉甸甸的麦子,我一赌气把孩子的篮子扔进了河里。那孩子哭了,疯狂地跑下河滩。我忽然害怕了,我紧跑几步拽住了孩子。可那孩子两眼愤怒地盯着我,我丢开了他的胳溥。孩子什么也不顾地跳进河里,捞出了篮子,可麦子已被河水冲中走了;直到孩子安全地上岸,我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不能忘记那双倔强的眼睛。要是孩子那天有什么过失,我一生都不能心安啊。我真是……”老胡说着两眼怔怔地望着河水。而后,老胡又怔怔地说:“可惜,我已记不得当时孩子的面目了,也不知道他是谁,如果有一天,我能见到他,认出他,和他站到一起,我要向他深鞠一躬,向他道歉老胡的故事实在让我难以自制,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老胡从沉吟中醒过来,忽然问我:“你怎么了?”我说:"没事,我只是为这个故事感动……”可我的泪水已经挡不住了。老胡忽然扳过我的肩膀:“你说,当年的那个孩子是不是你?多少年来我的脑子里一直恍惚留着那个孩子的印象,从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和当年那孩子那么相仿,孩子倔强回头的样子一直刻在我的心里,是不是你?是不是?”我依然愣着。老胡双手作揖,在我的面前深深地弓下了,一弯河水依然静静地流着。(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三个“为什么”,两个“不讲理”运用反复手法,表现“我”的恐惧、委屈与愤怒,以及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果实将被剥夺的惶惑不解和伤心不舍。B.小说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我”参加工作之后对老胡其人的新发现,这处略写看似闲笔,实则表达了当年涉世未深的“我”对冷酷、专断的成人世界的无知。C.“忽然扳过“双手作排“弓下了腰”等动作描写,以及“是不是”的反复追问,这些都表明老胡对自己当年伤害了孩子而深感愧悔与真诚道歉的心意。D.小说整体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中同穿插老胡讲述的故事”,使之与“我”的记忆影像叠加,同时又推进情节。如此安排,叙事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8.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9.小说以“漂在河床上的麦穗”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通读文本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B

8.①以第一人称叙事,“我”的见闻感受使小说情境更真实,能拉近叙事者与读者的距离。②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作者直接表达情感提供了方便,小说写“我”的情绪变化,跌宕起伏,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③以第一人称叙事,故事叙述者与小说中的“我”这个当事人合二为一,使得叙述主线突出,情节集中,避免枝节。

9.①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围绕“漂在河床上的麦穗”这一中心展开情节:从“我”跟妈妈捡麦穗,到麦穗被抢扔到河里,到“我”跳入河中捡拾未果、麦穗被冲走,再到多年之后“老胡”对往事的耿耿于怀,最后老胡向“我”道歉。②塑造人物形象。通过麦穗被抢而漂流在河里这一事件,刻画了“我”的形象特点: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对母亲辛劳的体谅,对遭受不公对待的抗争。也表现了老胡自我反省、勇于认错的性格。③揭示主题。围绕麦穗被抢而漂流在河里这一事件,揭示了随着岁月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应通过自我主动反省、勇于认错而消释的人生哲理。【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表达了当年涉世未深的‘我’对冷酷、专断的成人世界的无知”这一分析有偏颇之嫌。通过“我”的发现,表现了老胡自我反省、勇于认错的性格。故选B。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叙述人称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明确要求分析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好处,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全文主要围绕“我”的经历来写,增强文本的真实性。结合“嘱咐我把麦子先送回去”“我战战兢兢地回答”“我紧紧地着篮子”“我在哭声中争辩”“我眼泪哔哗地流着,然后是放声大哭,我想起母亲烈日下的辛苦,湿运的衬衫。我拼命地奔下河滩,鞋在奔跑中丢了一只,衣服被河坡上的荆棘挂破”“后来我掂着滴着水珠的空篮,穿着一只鞋,穿过大堤,蹒跚地回家”“没想到我后来要和老胡打那么多交道”“但那个结并没有从我的心中消失”“我依然愣着”“在我的面前深深地弓下了”等分析,以第一人称叙事,故事叙述者与小说中的“我”这个当事人合二为一,为作者直接表达情感提供了方便,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以‘漂在河床上的麦穗’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通读文本简要分析”,需要结合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结合“那个遥远的夏日,我和母亲去邻村捡麦,夏日的太阳下,我看见满地都是挎篮捡麦的女人”“那人似于要和我赌气,猛地从我手里夺过篮子,我喙哭着和他去争。他离我几步,身子向后一趔,篮子被他狠狠地抛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转身看时,篮子已落进河床”“我站在河水里,看着麦穗飘在河床上,河床上的波浪一波波把麦穗中走了,我就那样站在河水里看麦穗被一穗穗中远。后来我掂着滴着水珠的空篮,穿着一只鞋,穿过大堤,蹒跚地回家”“没想到我后来要和老胡打那么多交道”“可惜,我已记不得当时孩子的面目了,也不知道他是谁,如果有一天,我能见到他,认出他,和他站到一起,我要向他深鞠一躬,向他道歉老胡的故事实在让我难以自制,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分析,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围绕“漂在河床上的麦穗”这一中心展开情节。结合“一种本能的恐惧使我擦着篮孑想夺路而逃,但篮子被振狠地扯住了”“我在哭声中争辩,‘这是我妈拾的麦子,为什么要给你留下?为什么给你留下?为什么?呜呜。’你不讲理,不讲理”“那人似于要和我赌气,猛地从我手里夺过篮子,我喙哭着和他去争。他离我几步,身子向后一趔,篮子被他狠狠地抛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转身看时,篮子已落进河床”“我跳进河里,泪水合着河水流消,我在哭声中捉住了那只荆篮,但篮里的麦穗已被河水冲中跑,我站在河水里,看着麦穗飘在河床上,河床上的波浪一波波把麦穗中走了,我就那样站在河水里看麦穗被一穗穗中远”“可惜,我已记不得当时孩子的面目了,也不知道他是谁,如果有一天,我能见到他,认出他,和他站到一起,我要向他深鞠一躬,向他道歉老胡的故事实在让我难以自制,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等分析,塑造人物形象。通过麦穗被抢而漂流在河里这一事件,刻画了“我”的形象特点,也表现了老胡自我反省、勇于认错的性格。结合“没想到我后来要和老胡打那么多交道”“可惜,我已记不得当时孩子的面目了,也不知道他是谁,如果有一天,我能见到他,认出他,和他站到一起,我要向他深鞠一躬,向他道歉老胡的故事实在让我难以自制,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老胡双手作揖,在我的面前深深地弓下了,一弯河水依然静静地流着”分析,揭示主题,揭示了随着岁月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应通过自我主动反省、勇于认错而消释的人生哲理。【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是说也,尝窃疑之。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约略如八九仙人云。其山,外峻中夷。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岫复,环奇百出;而入其中,则旷以隐。由山麓褰①裳,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以静。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道士之所族处者,是为化城。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循檐送目,虚白之气,远接江海。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宁复知有云壑乎?于是择其可游者,曰东岩。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②手书。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今求其讲堂,无复知者。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为一盂。绝壁矗立,乱山无数,所谓“九十九峰”者。迷离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青则结绿,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目夺。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惜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游以甲午岁十月,从之者查子素先、徐子道林。【注】①褰(qiān):揭起,用手扯起。②王文成: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谥号“文成”。12.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对本句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刘禹锡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B.最近刘禹锡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C.以前刘禹锡曾经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等到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D.以前刘禹锡曾经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等到看到九华山,没有后悔自己说出的话。。13.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对本句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脚跟相连,以额触地,呼唤父母,请求救火。B.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脚跟相连,以额触地,呼叫之声震动山谷,如同疾病时呼唤父母,踏上汤火时请求救援。C.从四方一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脚跟相连,以额触地,呼叫之声震动山谷,如同疾病时呼唤父母,踏上汤火时请求救援。D.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如同疾病时呼唤父母,踏上汤火时请求救援。14.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为一盂。对本句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天柱峰最高,(站在山顶)向下看化城寺就像一个钵盂。B.天上的柱子,可以看见化城寺。C.天柱峰最高,(站在山顶)小城就开始变化。D.天柱峰最高,(站在山顶)俯视化城寺就像一个水缸。参考答案:12.C

13.B

14.A12.试题分析:本题所给句子中,“昔”是以前的意思,“刘梦得”指刘禹锡,“尝”是曾经的意思,“以为”是认为的意思,“此”指上文提到的“终南、太华、女几、荆山”,“此外”可译为除此之外,“奇秀”意思是神奇秀丽,“及”意思是等到,“始”意思是才,“其”代指自己,“失言”指说了不该说的话。落实这些关键词后,可知此句的正确翻译为“以前刘禹锡曾经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等到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故答案为C项。13.试题分析:本题所给句子中,“礼”是动词,礼拜;“者”,……的人;“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应译为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踵”是脚后跟,“踵接”意思是脚跟相连;“角”指的是额头,“角崩”意思是额头触地;“动”,意思是震动;“若”,意思是好像;“蹈”意思是踏、踩。因此题干所给句子的正确翻译为:“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脚跟相连,以额触地,呼叫之声震动山谷,如同疾病时呼唤父母,踏上汤火时请求救援”,故答案应为B项。14.试题分析:本题所给句子中,“天柱峰”是山峰名,直接保留即可;“化城”指“化城寺”,是寺庙名,要把名称补充完整;“俯视”意思是站在山顶向下看;“为”在本句中是动词,成为、像;“盂”,钵盂。因此“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为一盂”的正确释义应为“天柱峰最高,(站在山顶)向下看化城寺就像一个钵盂”,答案应为A项。点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准确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大致翻译所给句子。然后一一对比选项中给出的相应翻译,检查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代是单音节词语现代是双音节词语是否已经“替换”;地名、人名、器物名等是否已经“保留”;对省略的内容是否补出,语句是否达到词达句顺等,找出答案。参考译文:以前刘禹锡曾经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等到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这种说法,我曾经有所怀疑。而李白认为山上有莲花峰,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我从江上乘船经过,远望群峰,高耸青翠可数,隐约像八九个仙女。九华山外观山形峻峭,山中土地平坦。从青阳县西南出发,峰峦聚集繁复,沿路环绕许多奇峰,纷纷出现。进入其中,地势宽广而隐蔽。沿着山麓撩起衣裳,涉水而行,几十几百道清凉的泉水,喷涌激射在沙石上,水珠雪白,飞溅如玉,发出哀伤如弦乐的声音。进入其中,就显得幽深而静谧。山岩沟壑盘旋往复,白云繁盛浓郁,道士(和尚)所聚集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化城寺。一座山峰屹立,四面山峰的云彩聚合而来,像群龙抓取明珠,这就是金地藏塔。沿着房檐纵目眺望,澄澈明朗的吉祥之气,飘向远方连接了江海。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脚跟相连,以额触地,呼叫之声震动山谷,如同疾病时呼唤父母,踏上汤火时请求救援。道士们争着向礼拜者化缘募捐,成了市场,化缘的和尚们几乎把九华山当成独占谋利的地方了,怎么还能知道这里有清高幽雅之境呢?于是选择值得游览的地方,人称东岩。东岩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几间僧房,刻着王守仁的亲笔书法。王守仁收徒讲学时,在此游玩休息过,写有《东岩燕坐诗》。如今寻求他的讲堂所在,已经没有人再知道了。天柱峰最高,(站在山顶)俯视化城寺就像一个钵盂。峭壁高耸,有无数高低不一的山峰,就是所说的“九十九峰”了。山峰模糊不清,难以分辨,像海潮涌起,掀起层层波浪。青翠的山峰如同绿宝石,紫色的山峰如同珊瑚,夕阳的余热蒸发水气上升,诗人意乱眼花。大约到了这里九华山的胜境才算具备了。可惜我不是闲散之人,不能在此休息十几天,招呼李白、刘禹锡等人在云雾间互相交谈。我在甲午的十月游玩此地,随从者有查素先、徐道林。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段一】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文段二】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赵孝成王崩,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B.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C.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D.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B.汤镬,死刑的一种,也作“烹”,是把人放进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中的“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D.古代,皇帝之死称“崩”(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崩”),大夫之死称“卒”,士之死称“不禄”。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秦,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果敢。他那种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格,彪炳史册,光耀千秋。B.面对挑衅,蔺相如忍辱负重,镇定从容。“廉蔺交欢”这一节,生动地记述了蔺相如对蓄意羞辱他的廉颇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与忍让,终于感动了廉颇,实现了将相和好,团结对敌。C.身为上卿,廉颇优缺点异常明显。他驰骋沙场,战功赫赫,但居功自傲,自私狭隘。后来,他“负荆请罪”,有勇于改过的迹象,但作者司马迁对廉颇这一历史人物持否定批判的态度。D.廉颇晚景凄凉,壮志难酬。他一心想着报效朝廷,但终因仇人郭开的使诈而不再被起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则运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10.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参考答案:7.B

8.D

9.C

10.(1)我这样忍让的原因,就是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2)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如“君有势”与“君无势”对称;也可借助标志词,如“也”。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D项,“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崩”错,只有帝王死称为“崩”,封爵的大官之死一般称为“卒”。9.试题分析: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得出:C项,“负荆请罪”,是勇于改过的具体行为,作者司马迁对廉颇这一历史人物持肯定赞美的态度。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所以”、“先”、“讼”及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点:“为”、“被”、“褒谕”“示”及句子大意。参考译文:【文段一】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在典,引见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到来,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抄小路回赵国去了。再说秦国强,赵国弱,大王派一个使者到赵国去,赵国马上就把宝玉送来。现在以秦国的强盛先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了大王应得死罪,我愿意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大臣们仔细商量这件事。”秦王和群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气得发出惊呼的声音。左右的人想把相如拉出去(处死),秦王就说:“现在杀死相如,还是得不到宝玉,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就此好好地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仪式后送他回国。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渑池之会)结束之后,就回到本国,(赵王)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做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当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可是蔺相如只凭着言词立下功劳,如今职位却比我高。况且蔺相如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不能忍受(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的屈辱!”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见这话,不肯和廉颇见面。相如每到上朝时,常说有病,不愿和廉颇争高低。过了些日子,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就叫自己的车子绕道躲开。于是他的门下客人都对相如说:“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现在您和廉颇将军职位一样高,廉将军在外面讲您的坏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恐惧得那么厉害。连一个平常人也觉得羞愧,何况您还身为将相呢!我们实在不中用,请让我们告辞回家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回答说:“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说:“象秦王那样威风,而我还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叱责过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无能,难道单怕一个廉将军吗?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现在两虎相斗,势必有一个要伤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廉颇听到了这些话,便解衣赤背,背上荆条,由宾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说:“我这鄙贱的人,不晓得将军宽厚到这个地步啊!”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文段二】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便以李牧为将进攻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6.文言文阅读(14分)冷泉亭记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以导和纳粹

纳:吸纳

B.杭自郡城抵四封

封:边界C.述而不作

作:做文章

D.可胜言哉

胜:尽5.下列各项都是对“冷泉亭风景”描写的一项是(2分)①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②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③矧又潺湲洁澈

④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⑤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A.②④⑤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冷泉亭建在灵隐山的下面,石门涧的中央,灵隐寺的西南角。B.冷泉亭虽然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C.余杭这个地方共有五座亭子,它们都是当时的太守修建的,冷泉亭是白居易为右司郎中时修建的。D.作者喜欢冷泉亭的原因,一是风景秀丽,二是人们一看到冷泉亭那些“眼耳之尘,心舌之垢”就可以摒弃。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4分)(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分)参考答案:4.C(作:建造亭子)5.B(①这是对冷泉亭的评价;⑤这是对五亭美景的赞美)6.C(这座亭子是元藇修建的)7.(1)在这种情况下,五座亭子可以相互望见,就像五个手指排列在一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注意:“列”“殚”各1分,整句通顺2分)(2)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取用的缘故(原因)啊!(句式、“所以”、“学者”各1分,整句通顺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_____________。汉乐府诗《孔崔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________________。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故祝颂之辞辞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参考答案:①“信”指使者

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却在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试题分析:本题所给语段主要讲的是古代“书”“信”的区别、书信的格式、明清以来书信和汉魏六朝书信的区别。通读语段,可知第①处的句子和前一句是并列关系,前一句解释了“书”,此处肯定解释“信”,根据后面举的例子,可以确定“信”的古代含义应该指“使者”。第②处后面有“如”,说明该处是总括句,下一句是解释句,解释的是书信的格式。由此可以确定第②处当是说书信有固定的格式。第③处和后面的例子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立关系,说明汉魏魏六朝的书札格式和明清以来的格式是不同的,具体的不同之处就在“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成功地实现了收视冠军。B.针对我国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陈吉宁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所以既要我们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C.为缓解长春市血液库存的紧张状况,血站非常希望长春市直、区直单位,还有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中来。D.据中国科学院消息,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在“冠军”后加上的目标。B项语序不当,“既要”放在“我们”的后面。C项句式杂糅,“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中来”。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黛玉与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黛玉要的是恋爱,(1)

;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2)

,宝钗是社会精英;宝钗可以占据我们的眼,黛玉却能占据我们的心。两个人的区别还在于,(3)

,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参考答案:(1)宝钗要的是婚姻(2)黛玉是文艺青年(3)黛玉是浪漫的诗意的(1、2句各1分,3句2分)

略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约在1921年,这伙土匪遭到直系军阀的围剿,孙美珠被捕后被砍头示众,孙美瑶一怒之下决定要反戈一击,报仇雪恨。B.长期以来,市民对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时,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C.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D.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如履薄冰,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D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不是表明诚信的.反戈一击:指从内部调转矛头,向自己原的营垒进攻。)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现在有种不好的风气,凡是跟社会管理相关的职业,都被一些人妖魔化。比如城管一定是打小贩的,网管一定是副帖的,警察一定是刁难人的。似乎取消了城管、网管、警察等职业,放任社会自由发展,就能万事大吉,解决各种难题了。那么取消城管、网管、警察等职业,你同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设身处地为自己、为他人想想,就会明白,在社会秩序、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问题上,国家的管理不能松,而要严;不能放任自由发展,而要加强管理。请以“从严管理”为话题,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从严管理网吧网吧管理涉及文化、公安、工商等政府各部门,政府及各部门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从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目前网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危害及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整合力量,确保网吧管理取得实效。政府分管领导要加强对各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可定期听取部门汇报,不定期深入网吧现场进行检查和调研,切实加大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对违规违法行为惩处的力度。实现齐抓共管,警钟长鸣,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局面。加强网吧监管技术平台的建设。限制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