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第

30

程颐认为:“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往来屈伸者理也。”这一观点属于()

A.唯物论B.唯心论C.辩证法D.形而上学

2.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这其中主要包括()

A.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C.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此,必须要()

A.完善文化管理体制B.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C.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D.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4.

第17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

A.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B.遵循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选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D.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5.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D.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6.

第33题我国的“三大诉讼”是

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

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必须遵循以下重要方针

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

B.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8.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做到

A.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B.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C.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D.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10.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法律特征的有()

A.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C.法律是体现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的行为规范

D.法律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关键是抓住

A.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节命、怎样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2.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论的观点D.唯心论的观点

14.“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大力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积极实施人工增雨增雪作业,缓解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这一事实表明

A.人类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是被动的

B.人的意识先于自然界而存在

C.人类要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D.认识自然是人类本质能力的体现

15.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16.正确认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关键

A.商品二因素原B.劳动二重性原理C.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D.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17.在下列有关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人是世间最宝贵的因素,因此,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一旦掌握了科学技术,就可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C.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相比,人口的再生产有着巨大的惯性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夸大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否认了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18.2007年和中国正式开始交流年的国家是

A.日本B.越南C.韩国D.印度

19.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20.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三、3.分析题(3题)21.根据材料3,说明作者是何观点?

22.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

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23.根据材料4,分析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的哲学根源。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生产力系统的主要因素。

25.在认识论上,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何区别?

五、3.分析题(0题)26.分析材料1、2,简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业方面的差距。

六、单选题(0题)27.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

参考答案

1.BC这种观点强调了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但认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是理,因而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因此,正确选项为BC。

2.ABCD

3.ABCD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此,必须要一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三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四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据此,本题全选。

4.ABCD

5.BC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我们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这对矛盾就消失了。本题正确答案为BC。

6.ABC

7.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有5点: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③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⑤坚持改革开放,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8.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9.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④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ABCD均为正确选项。

10.AB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AB两项符合题意。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注意: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或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团体、每个成员的个别意志,也不是个别意志简单相加的总和。选项C错误。

11.B

12.D

13.B

14.C解析: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甘肃省实施人工增雨就是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因此,C项符合题干要求。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不是被动的,故A项被排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必然先于意识存在,所以,B项也被排除;人类本质能力的体现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因而,D项也不符合题干要求。

15.B

16.C[答案]C

17.C解析:社会再生产分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再生产两种。二者相比较,后者有着较大的惯性。正因为如此,为了纠正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所犯的人口繁殖过多的错误,我们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据此,C为应选顷。A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人O因素只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B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只有在生产关系下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D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氮,并未否认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事实上,科学技术需要劳动者掌握,而科学技术物化成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在科技的指导下改良劳动对象,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18.C

19.D

20.B

21.作者认为人除了有物质身体还有一个不灭的“元神”存在人死了元神就离开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属于有神论者。作者认为人除了有物质身体,还有一个不灭的“元神”存在,人死了,元神就离开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属于有神论者。

22.(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者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者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材料2属于典型的二元论。其错误在于它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仍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它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者,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者,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2)材料2属于典型的二元论。其错误在于它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仍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它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3.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其错误的哲学根源是相同的即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仅仅看到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因而把书本、文件、指示看得高于一切凡事从本本出发;经验主义仅仅看到厂感性认识的作用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凡事从经验出发它们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而抛弃了另一个方面因而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在实践中都会给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其错误的哲学根源是相同的,即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仅仅看到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因而把书本、文件、指示看得高于一切,凡事从本本出发;经验主义仅仅看到厂感性认识的作用,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凡事从经验出发,它们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而抛弃了另一个方面,因而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在实践中都会给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要求考生灵活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指明笛卡尔和洛克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然后具体分析两人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认识错误的不同表现。

(2)要详细阐述毛泽东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然后考生还应评价毛泽东的这种理解,指出这是对认识过程的一种科学揭示。

(3)考生应指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本质是主观主义,并且两者的哲学根源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然后具体分析两者分别有什么错误,最后指出两者具有片面性,在实践中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24.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是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四类要素构成。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经济管理、分工协作、预测决策等。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是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四类要素构成。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经济管理、分工协作、预测决策等。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正确的。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接受客体的信息并对其筛选、存贮、加工的过程这也就是反映的过程。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中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它不符合人的认识的实际过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