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

A.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B.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

2.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

A.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B.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

B.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C.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C.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展开土地革命的依托

D.三者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5.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观点正确的是

A.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

B.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新价值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等于它自身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6.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E.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7.

8.第

30

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B.权责明确C.公司制度D.政企分开

9.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

A.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戊戌维新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

10.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正确理解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B.不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

C.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

D.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在当代中国,坚持()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解放思想C.群众路线D.实事求是

12.“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到能动的反作用

13.抗战胜利后,《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14.2006年6月1D,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六国在维也纳达成共识的方案目的是

A.解决伊朗核问题B.解决黎以冲突问题C.解决中东问题D.解决朝鲜核问题

15.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16.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家不断地出台一系列经济法规。这说明

A.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直接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

17.毛泽东正式向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不要四面出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8.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A.社会秩序的稳定B.民主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D.生产力的发展

19.“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二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得许多渣滓,里面无出处,便结个地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为星辰,只在外常周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于是在下。”这段话反映的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

20.唯物史观认为,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三、3.分析题(3题)21.比较材料1、2和3,指出它们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区别与联系。

2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结合材料1、2、3、4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3.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2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又如何评价英雄人物呢?

五、3.分析题(0题)26.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其意义是什么?

六、单选题(0题)27.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

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参考答案

1.ABC选项是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观点。D选项最早提出的是在三湾改编时候提出的。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ABCDA选项是从狭义上讲的公民人身自由权,B、C、D三个选项是从广义上讲的人身自由权。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3.ABCD【参考解析】: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二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三是以法制化管理为目标,四是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4.AB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ABC正确。D选项表述错误,三大法宝指的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5.AB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在使用中不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实现价值增值。货币所有者购买这种特殊商品,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剩余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如果等于它自身价值的话,资本家购买它就没有任何意义。故ABD为正确选项。

6.BCD

7.ABCD

8.ABD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选项C是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之一,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9.ABC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封建官僚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ABC选项正确。

10.A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BC不选。

11.A

12.B这句话体现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一致性。故本题选B。

13.D

14.A

15.D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参见教材P187。

16.D解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由三个环节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生产力直接决定了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之总和的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据此,B、C为淘汰项。A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法规的出台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变化,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变化。D之所以为应选项,是因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亦即经济基础范畴的变化。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17.B解析:这一探索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对苏联问题的反思中开始的。标志就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毛泽东通过听取国家各行业、部委的工作汇报,在基本上摸清了国家形势的情况下,提出了正确处理国内外各方面矛盾的十大关系。

18.D

19.D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近代形而上学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以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题干是宋代朱熹的言论,他以气为本原提出了具有一定动力学机制的天地生成说,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五行学说,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范畴,因此,D项符合题干要求。

20.D唯物史观认为,价值总是与人的社会联系在一起,总是同人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对象价值和实现了自身价值。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受者;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又一根据,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21.材料1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材料2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3属于辩证法唯物主义观点。材料1看到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没有提出科学的实践观。材料2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属于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材料3认为真理的检验不可能在理论内部得到解决而必须通过客观的物质活动即实践来检验因此检验认识的标准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从而对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断。材料1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材料2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3属于辩证法唯物主义观点。材料1看到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没有提出科学的实践观。材料2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属于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材料3认为真理的检验不可能在理论内部得到解决,而必须通过客观的物质活动,即实践来检验,因此检验认识的标准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从而对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断。

22.(1)其一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纳入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世界条约体系。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诲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其二随着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迫打开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从一个享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清中叶以后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失败。甚至在反侵略斗争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候腐败的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经济技术的落后。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失败的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的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落后关键是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打击人民群众的动员。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一再遭到失败。(1)其一,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纳入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世界条约体系。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诲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其二,随着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迫打开,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从一个享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清中叶以后,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失败。甚至在反侵略斗争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候,腐败的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经济技术的落后。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失败的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的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落后,关键是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打击人民群众的动员。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一再遭到失败。

23.错误。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在民生主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错误。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在民生主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4.在认识论上还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肯定人能正确反映世界。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的区别。因为在这些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精神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能知道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承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由于不可知论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怀疑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一直受到旧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他们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都是不深刻的没有对不可知论做出令人信服的驳斥。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实践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世界上只存在现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在认识论上还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肯定人能正确反映世界。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但与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原则的区别。因为在这些唯心主义者看来,世界本质上是精神,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能知道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承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由于不可知论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怀疑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一直受到旧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他们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都是不深刻的,没有对不可知论做出令人信服的驳斥。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实践的成功能证明我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世界上只存在现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25.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区分为普通个人和英雄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然较小但决不能忽视;英雄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们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区分为普通个人和英雄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然较小,但决不能忽视;英雄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他们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