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概述1.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1.2单片机的发展概况1.3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1.4常用单片机系列介绍1.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图1.1PC机组成结构框图多板机
主板显卡声卡存储器接口网卡输入输出接口内存条CPU图1.2单片机组成框图
单硅晶片CPU存储器控制电路定时器时钟电路I/O口单片机(1)早期单板机: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以及简单的输入/输出设备组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称其为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
(2)单片机: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相应实时控制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其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3)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由总线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为微型计算机。(硬件)
(4)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的系统,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1)通用微机的CPU主要面向数据处理,其发展主要围绕数据处理功能、计算速度和精度的进一步提高。例如,现今微机的CPU都支持浮点运算,采用流水线作业,并行处理、多级高速缓冲(Cache)技术等。CPU的主频达到数百兆赫兹(MHz),字长普遍达到32位。单片机主要面向控制,控制中的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相对简单,所以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功能比通用微机相对要弱一些,计算速度和精度也相对要低一些。例如,现在的单片机产品的CPU大多不支持浮点运算,CPU还采用串行工作方式,其振荡频率大多在百兆赫兹范围内;在一些简单应用系统中采用4位字长的CPU,在中、小规模应用场合广泛采用8位字长单片机,在一些复杂的中、大规模的应用系统中才采用16位字长单片机,32位单片机产品目前应用得还不多。(2)通用微机中存储器组织结构主要针对增大存储容量和CPU对数据的存取速度。现今微机的内存容量达到了数百兆字节(MB),存储体系采用多体、并读技术和段、页等多种管理模式。单片机中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存储器芯片直接挂接在单片机的总线上,CPU对存储器的读写按直接物理地址来寻址存储器单元,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一般都为64KB。(3)通用微机中I/O接口主要考虑标准外设(如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标准键盘、鼠标、打印机、硬盘、光盘等)。用户通过标准总线连接外设,能达到即插即用。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外设都是非标准的,且千差万别,种类很多。单片机的I/O接口实际上是向用户提供的与外设连接的物理界面。用户对外设的连接要设计具体的接口电路,需有熟练的接口电路设计技术。1.2单片机的发展概况1.4位单片机阶段自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首次推出4位单片机TMS-1000后,各个计算机生产公司竞相推出4位单片机。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Semiconductor)的COP402系列,日本电气公司(NEC)的μPD75XX系列,美国洛克威尔公司(Rockwell)的PPS/1系列,日本松下公司的MN1400系列,富士通公司的MB88系列等。
4位单片机主要用于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等。2.8位单片机阶段
1976年9月,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了MCS-48系列8位单片机以后,单片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8位单片机纷纷应运而生。例如,莫斯特克(Mostek)和仙童(Fairchild)公司共同合作生产的3870(F8)系列,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的6801系列等。在1978年以前各厂家生产的8位单片机,由于受集成度(几千只管/片)的限制,一般没有串行接口,并且寻址空间的范围小(小于8KB),从性能上看属于低档8位单片机。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提高,在1978年到1983年期间集成度提高到几万只管/片,因而一些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相继问世。例如,1978年摩托罗拉公司的MC6801系列,齐洛格(Zilog)公司的Z8系列,1979年NEC公司的μPD78XX系列,1980年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这类单片机的寻址能力达64KB,片内ROM容量达4~8KB,片内除带有并行I/O口外,还有串行I/O口,甚至某些还有A/D转换器功能。因此,把这类单片机称为高档8位单片机。
在高档8位单片机的基础上,单片机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近年来推出了超8位单片机。如Intel公司的8X252、UPI-45283C152,Zilog公司的Super8,Motorola公司的MC68HC等,它们不但进一步扩大了片内ROM和RAM的容量,同时还增加了通信功能、DMA传输功能以及高速I/O功能等。自1985年以来,各种高性能、大存储容量、多功能的超8位单片机不断涌现,它们代表了单片机的发展方向,在单片机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8位单片机由于功能强,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智能接口、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3.16位单片机阶段
1983年以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可达十几万只管/片,16位单片机逐渐问世。这一阶段的代表产品有1983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1987年Intel公司又推出的80C96,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推出的HPC16040和NEC公司推出的783XX系列等。
16位单片机把单片机的功能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如MCS-96系列的集成度为12万只管/片,片内含16位CPU、8KBROM、232字节RAM、5个8位并行I/O口、4个全双工串行口、4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8级中断处理系统。MCS-96系列还具有多种I/O功能,如高速输入/输出(HSIO)、脉冲宽度调制(PWM)输出、特殊用途的监视定时器(Watchdog)等等。
16位单片机可用于高速复杂的控制系统。4.32位单片机近年来,各个计算机生产厂家已进入更高性能的32位单片机研制、生产阶段。由于控制领域对32位单片机需求并不十分迫切,所以32位单片机的应用并不很多。需要提及的是,单片机的发展虽然按先后顺序经历了4位、8位、16位的阶段,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并没有出现推陈出新、以新代旧的局面。4位、8位、16位单片机仍各有应用领域,如4位单片机在一些简单家用电器、高档玩具中仍有应用,8位单片机在中、小规模应用场合仍占主流地位,16位单片机在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中才有应用。1.3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1.3.1单片机的特点(1)单片机的存储器ROM和RAM是严格区分的。ROM称为程序存储器,只存放程序、固定常数及数据表格。RAM则为数据存储器,用作工作区及存放用户数据。这样的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单片机用于控制系统中,有较大的程序存储器空间,把开发成功的程序固化在ROM中,而把少量的随机数据存放在RAM中。这样,小容量的数据存储器能以高速RAM形式集成在单片机内,以加速单片机的执行速度。但单片机内的RAM是作为数据存储器用,而不是当作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使用。(2)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为满足控制的需要,单片机有更强的逻辑控制能力,特别是具有很强的位处理能力。
(3)单片机的I/O引脚通常是多功能的。由于单片机芯片上引脚数目有限,为了解决实际引脚数和需要的信号线的矛盾,采用了引脚功能复用的方法。引脚处于何种功能,可由指令来设置或由机器状态来区分。
(4)单片机的外部扩展能力强。在内部的各种功能部分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时,均可在外部进行扩展(如扩展ROM、RAM,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与许多通用的微机接口芯片兼容,给应用系统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和灵活性。1.3.2单片机的应用(1)体积小,成本低,运用灵活,易于产品化,它能方便地组成各种智能化的控制设备和仪器,做到机电一体化。
(2)面向控制,能针对性地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控制任务,因而能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3)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可靠地工作,这是其它类型计算机无法比拟的。
(4)可以方便地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使整个控制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领域有:
(1)工业控制。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如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控制、电机控制、温度控制等。
(2)仪器仪表。如智能仪器、医疗器械、数字示波器等。
(3)计算机外部设备与智能接口。如图形终端机、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磁盘/磁带机、智能终端机等。
(4)商用产品。如自动售货机、电子收款机、电子秤等。
(5)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录像机、音响设备等。1.4常用单片机系列介绍1.4.1MCS系列产品
第一阶段(1971~1976年):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1971年11月,Intel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并配有RAM、ROM和移位寄存器,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它的推出拉开了单片机研制的序幕。第二阶段(1976~1980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产品。
第三阶段(1980~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以1980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51系列为代表产品。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16位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以1983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为代表产品。表1.1INTEL主要单片机系列1.4.2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就CPU的结构来说,通用微机的CPU内部有一定数量的通用或专用寄存器,而MCS-51系列单片机则在数据RAM区开辟了一个工作寄存器区。该区共有4组,每组8个寄存器,共计可提供32个工作寄存器,相当于通用微机CPU中的通用寄存器。除此之外,MCS-51系列单片机还有颇具特色的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要理解MCS-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就必须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工作有清楚的了解。SFR使仅具有40条引脚的单片机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扩展。由于这些SFR的作用,每个通道在程序控制下,都可有第二功能,从而使得有限的引脚能衍生出更多的功能。而且,利用SFR可完成对定时器、串行口、中断逻辑的控制,这就使得单片机可以把定时/计数器、串行口、中断逻辑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MCS-51系列单片机在存储器结构上与通用微机也有不同之处,通用微机中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一个地址空间,而单片机把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成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使用两个不同的地址指针,PC指向程序存储器,DPTR指向数据存储器。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工业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普通物理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男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攀枝花学院《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外贸专业英语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工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船舶运力合同范本
- 第 19课《灯泡亮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 《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汽车行业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 公务员2022年国考申论试题(行政执法卷)及参考答案
-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
- 重庆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上 劳动项目一 疏通厨房下水管道 课件
- 2024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智能制造控制技术方向)赛项实操样题
- 中国银行中银数字服务(南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