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大自然的语言(市一等奖)_第1页
教学设计1:大自然的语言(市一等奖)_第2页
教学设计1:大自然的语言(市一等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课前准备】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1.学读第四节。(1)指名读第四节。(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2.学读第五节。(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3)范读第五节,必读。(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5)齐读全文。二、思考小结1.自由读课文。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2.指导书写。(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2)范写“就、诉、永”。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诉:右边是“斥”不是“斤”。永:独体字。(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五、扩展活动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