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新闻心理学复习笔记111_第1页
论文新闻心理学复习笔记111_第2页
论文新闻心理学复习笔记111_第3页
论文新闻心理学复习笔记111_第4页
论文新闻心理学复习笔记1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心理学复习笔记111中间人,是相反的,恰好是看得平淡,敢于担当,以公道为尺度,以平淡为追求。——这样想你就不会误解我的这句话。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五部分一、名词解释1、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2、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3、直觉:直觉是一种无意识思维,不像逻辑思维是有意识的按照推理规则进行的,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直觉也可以说是思维德洞察力。4、理论驱动归纳:指通过采访活动实现事先已制定好的写作意图和计划的思维策略,它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5、睡眠者效应: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内容可能比信源更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也更容易改变受众的态度。二、简答题1、简述角色理论的内容。答:角色理论属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一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2、如何进行尝试性思考?答:一是在猜测、假设、分析的过程中,摸索到研究方法,训练了思维的适应性二是随着一个个猜测、假设被否定,有效思维活动范围明显了思维的目标更清晰,更突出了。1、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是否与坚持党性原则相矛盾?答:认知方式与党性原则、道德水准分属于两种范畴,前者属于认知活动,后者属于道德品质。场独立性者倾向于更多的依靠自我为主要参照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和自己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场独立者我行我素,不愿受社会制约或者说坚持了党性原则,道德水准,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就不可取。比如新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对某一新闻稿件或某一新闻节目某块版面所做的别出心裁的处理,反映了编辑那种不循规蹈矩勇于创新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一般来说,这与作者的党性原则道德水准无关联。2、怎样训练和提高应变能力?答:一是重视知识的积累,要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用心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二是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包括直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3、良好的社会知觉指的是什么?答良好的社会知觉是指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要如实地而非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认识客观世界。有调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能力,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并能充分适应各种环境。6、论述理论驱动归纳和材料驱动归纳的关系?答:理论驱动归纳是指通过采访活动实现事先制订好的写作意图,计划的思维策略更多的情况下,写作主体只能根据已变化了新情况或突发事件做出新的考虑,这种从事实材料直接引出的策略叫材料驱动归纳。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时有矛盾,比如原先的写作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材料驱动归纳就应代替理论驱动归纳,实施思维策略的转变。但是两者之间更多时候是统一的,他们中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总之,两种思维策略在新闻写作中往往交替使用,作用互补。4、在新闻宣传中应当实行结论的得出还是结论的引出?答:在新闻宣传中是实行结论的得出还是结论的引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受众的素质较低,则采用结论的引出,直接表达传播者的意图比较好,如果受众的素质较高,则采用结论的得出,让受众自己去体会为好。一般的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等,用以说明一种事实或存在一种现象主要采用结论的得出;而新闻评论则不同,传播者应该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论据充分,做到以事服人,以理服人,所以常用结论的引出。1.采访对象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来源。</P><P>2.研究受众心理是新闻心理学的一个中心课题。</P><P>3.新闻心理学专门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扬弃的原则;</P><P>4.新闻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1)现场观察法(2)访问调查法(3)档案分析法;(4)心理测验法;“现场观察法”偏于“质”的分析;“访问调查法”、“档案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既可以是“质”的分析,也可以是“量”的实证性研究;</P><P>5.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为: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新闻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P><P>6.1986年7月,由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第一本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出版。</P><P>7.新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新闻活动为明线,以心理学理论为暗线来构筑的。如:张骏海、刘德贵合写的《新闻心理学》,刘京林的《新闻心理学概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明线。如:汪新源的《新闻心理学》,朱万曙、吴怀东合著的《新闻传播心理学》,李黎明的《新闻心理学》</P><P>8.巴甫洛夫认为,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条件反射。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把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二信号系统。</P><P>9.凭借想象的角色互换主要指在自己的头脑中凭借想象、移情去设身处地的体验服务对象的角色。</P><P>10.人的心理现象的构成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分为三大部分,即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另一种是分为两大类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P><P>11.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P><P>12.影响采访中心理活动的因素有记者自身心理、采访对象心理、新闻事实、社会背景这四个方面。记者的自身心理是采访中的主导心理,它决定采访心理展开的时机、方式、方向与强度。</P><P>13.新闻敏感是思维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带有“灵感”色彩的思维活动。</P><P>14.典型诱因能在新闻敏感产生的关键时刻起到打开心灵的“钥匙”作用。</P><P>15.采访中曾有“以名取人”,“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定势效应。(对个人角色而言)</P><P>16.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P><P>17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有两种,即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P><P>18.材料驱动归纳的特点:(1),随机应变(2),应对灵活;</P><P>20.新闻编辑的“识”,表现在两个方面:(1),职业道德方面的“识”——甘为“他人作嫁衣裳”。(2),智能智慧方面的“识”——独具慧眼。</P><P>21.新闻编辑的“胆”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以及镇定果敢的坚毅精神和谋略。</P><P>22.有人说,编辑是“质量检测员”、“产品加工师”。</P><P>23.新闻编辑、记者、受众之间心理互动的特点:(1)中介性(2)隐没性(3),距离感</P><P>24.播音员和主持人是电子媒体传播的最后把关人。播音员和主持人要善于借用声音和形象感染观众。</P><P>26.非语言符号指的是形体、服饰、色彩、空间等信息符号。</P><P>27.一般说,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是节目主持成功的首要条件。</P><P>28.训练和提高应变能力,做到:(1),重视知识的积累(2),实践经验的总结;</P><P>29.人的心身表现主要有三种状态,即“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和“强迫状态”>(名词解释)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参与新闻活动的各类人,包括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即新闻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P><P>2.现场观察法——指亲临新闻活动现场,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P><P>3.角色冲突——指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角色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内部冲突,即由角色承担者内部的矛盾引起的冲突;角色之间的冲突,是因角色承担者承担了几种角色引起的内心冲突。</P><P>4.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是指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地或隐蔽地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已有关的另一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P><P>5.新闻写作心理——(1),是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同步)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和外化(物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2),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P><P>6.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指新闻采访结束后,进入写作这一时段的完整状态的心理特征。</P><P>7.理论驱动归纳——指通过采访活动实现事先已制定好的写作意图、计划的思维策略。</P><P>8.材料驱动归纳——指写作主体根据已变化了的新情况或突然发生的事件,做出新的从事实材料上直接引出的策略。</P><P>9.首因效应——指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前面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早最初(原始)的印象形成之后,他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P><P>10.晕轮效应——当记者对某个人有好印象或是过去曾了解过这个人时,那么对他说的话就会深信不疑,对他所做的事就总是向好的方向理解。即便别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了他的问题,记者也难以接受。这种一好百好的思想就是认知中的晕轮效应。</P><P>11.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指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立足于受众、服务于受众的心理活动,即新闻编辑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受众利益和需求出发,选择修改编排稿件(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所需求所求。</P><P>12.新闻编辑的全局意识——是指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立足全局的心理活动,即新闻编辑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全局出发,选择修改编排稿件(节目),以发掘新闻事实中有益于全局的最大价值。</P><P>13.移情——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第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第二,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移情是一种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P><P>14.应变——应对变化,是指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亦即随机应变。</P><P>15.新闻受众的从众心理——指个体在强大的新闻舆论或由这种舆论引起的人际压力下自觉不自觉地在社会知觉、这会判断、态度以及行为上表现出的与新闻舆论相一致的心理反应。</P><P>16.新闻受众的接收动机——指受众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引起和维持个体接收新闻的活动,并使这一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P><P>17.睡眠者效应——亦称“休眠效果”,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内容可能比信息源更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也更容易改变受众的态度。</P><P>18.新闻受众的态度——指新闻受众对于新闻活动、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的内容较为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并由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组成。</P><P>19.亚健康——一般指身体虽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于肌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通俗的说,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国外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P><P>20.心理问题——主要对应于心理健康,它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一种中介状态。</P>1.简述新闻工作者非智力因素的构成要素。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非智力因素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P><P>2.简述新闻工作者智力因素的构成要素。新闻工作者智力因素归纳起来不外有: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并能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媒体,如电脑、数码相机,以及驾驶现代交通工具等能力。</P><P>3.简述分析动机、情感、意志、性格这四种非智力因素在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中所起的作用。(1),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2),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A,情感情绪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B,情绪情感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中的选择功能;C,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3),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4),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P><P>4.简述记者理想的向性类型。向性,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学家对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其包括内向(内倾)型和外向(外倾)型。作为比较成熟的记者,在向性特征上不宜处于两个极端,过于外向的人有注意力不稳定、不拘小节等弱点,而过于内向的人又不善于交际,中间型者则易在活动中“左右逢源”。可见,优化向性构成对适应记者职业是十分有益的,但这种优化不等于对自己原有个性的彻底改造,而是增大其向性的可塑性,使其能随环境的变化展示其个性的不同侧面。</P><P>5.简述记者在采访中怎样能在言语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在采访的言语互动中,为了保证有好的采访效果:(1),记者与采访对象都要争做合格的对话者;(2),双方要会提出与回答问题;(3),对不同性质的采访活动要运用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P><P>6.简述晕轮效应在新闻采访的影响。晕轮效应——当记者对某个人有好印象或是过去曾了解过这个人时,那么对他说的话就会深信不疑,对他所做的事就总是向好的方向理解。即便别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了他的问题,记者也难以接受。这种一好百好的思想就是认知中的晕轮效应。如在采访中有了这种效应,记者的认识常常会背离客观的立场作出不符合实际的报道。</P><P>7.简述新闻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任何记者在产生新闻敏感的时候,都是要经过(1),怀有动机——(2),创造条件——(3),形成初步构想——(4),进行尝试性思考——(5),典型诱因出现——(6),顿悟。这样一个心理过程。</P><P>8.简述首因效应对新闻采访的影响。首因效应属于第一印象。一般来说人们在相互接触中都十分重视第一印象,因为它的印象深刻,在短时间的人际交往中很难消失,它会对继起的一系列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采访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当记者见到某个采访对象时,第一眼看上去对方或很邋遢,或很冷淡,或某个方面不顺眼,那么,就往往对他后面讲的话听不下去,甚至会对他的一些好事也有某种莫名其妙的反感。反之,第一眼看上去顺眼的人,对他后面的谈话都会有好感。如果记者太看重第一印象了,不能在知觉习惯上固执地坚持第一印象的看法,排斥后来的新信息,形成先入为主的思想方式,这样的话,那则对采访来说是十分有害的。</P><P>9.简述新闻写作心理的特点。新闻写作心理——(1),是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同步)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和外化(物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2),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特点:(1),被记者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和外化了的新闻作品之间存在着量和质的区别。(2),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3),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本质力量的书”。</P><P>10.简述分析发散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发散思维是指按照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它以一个目标(一个事物)为中心,将思路辐射开去,进行一系列与主要目标相关的联想,以寻求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特点。作用:(1),运用发散思维可以寻求新闻写作的多种方案;(2),发散思维有助于开掘新颖别致的主题;(3),在写作方法的采用上,发散思维能够寻求最佳表现方案;(4),发散思维也有利于标题的制作;</P><P>11.简述新闻写作心理最佳状态的构成因素:新闻写作最佳心理状态的构成因素,包括协调好新闻工作者自身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关系,选择最佳写作时间,明确写作意图,坚守受众意识等几个方面。</P><P>12.简述创造性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它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新闻写作能出新出深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包括内容方面的如新颖角度的选择、主题的深化、材料本质及其规律的准确把握,还包括形式方面的如文本样式、节目形式的创新,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以及结构等的创新。因此,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精品的出现,有利于名记者脱颖而出,有利于媒体不断满足受众喜新的兴趣需要,有利于媒体的生存和发展。</P><P>13.简析新闻编辑的胆识。编辑的“胆”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以及镇定果敢的坚毅精神和谋略。(一),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为了坚持真理,编辑应不怕误解,不怕打击报复,不怕明枪暗箭等不公平的待遇,甚至不怕牺牲。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来自于编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责任心。(二),镇定果敢;镇定果敢是指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勇敢并有决断。新闻编辑的“识”,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职业道德方面的“识”——甘为“他人作嫁衣裳”;智能智慧方面的“识”——独具慧眼。(一),甘为“他人作嫁衣裳”1,甘为“他人作嫁衣裳”是编辑在职业道德方面有见识的表现;2,甘为“他人作嫁衣裳”,就应对作者一视同仁,充满爱心;3,甘为“他人作嫁衣裳”,就应具备敬业精神,高尚人格;(二),独具慧眼独具慧眼,是编辑在智能智慧方面有见识的表现。1,具有慧眼,就能选好稿,选出不同凡响的稿、独具特色的稿;2,具有慧眼,就能对来稿有所发现,并能有所创造,改出好稿,在原稿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再创造;3,编辑的慧眼较之记者要求更高。编辑的慧眼关系到版面内容或电视、广播的整台节目内容的质量;</P><P>14.简述新闻编辑理想的向性类型。新闻编辑性格特征较为突出的、外显的且在性格结构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的是:(1),严谨细致,一丝不苟;(2),谦虚自信,虚怀若谷;(3),不大外露,偏于内向;对于编辑来说,其职业特征要求编辑性格偏于内向。编辑工作常常坐在办公室里,以加工、整理素材,编辑稿件、资料及撰写评论等为主要任务,而大量直接的人际交往,远不及记者,因此,踏实沉稳、深思熟虑、沉默寡言、情感思想内向型者更适合这种职业要求。实践也证明,一些明显的内向型者一旦干了编辑这一行,工作便特别出色。</P><P>15.新闻编辑要把好关应注重的因素。新闻编辑既然是最后的“把关人”,要把好关,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1),决策者的既定方针与现场政策;(2),社会的法律与道德规范;(3),受众的需求;(4),传播者团体的规范;</P><P>16.简析新闻编辑的认知方式。编辑的重任呼唤独立意识,更需要以可操作性的认知方式——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参与认知改组能力相对较高的编辑活动,以便找到独特新颖的报道角度和别具一格的版面及节目的编排组合方式等。作为编辑,应该具备“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及较强的认知改组能力,这样,经编辑过目和参与过的报道往往出奇制胜,别出心裁。编辑工作有它特殊的创造性功能。表面看起来,似乎是选稿、改稿、策划版面或节目内容、组合编排各种节目稿件,“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实际上许多出现在受众面前的作品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效果,这其中体现了编辑加工和操作信息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强调编辑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势在必然。</P><P>17.简析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角色具有双重特点,在台前出现在受众面前的是播音员、主持人个体的身份,然其代表的却是媒介形象。这就是说,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既以个体的身份展示别具个性的播音和主持,又以体现媒介性质、特色为己任,因此,我们据此称其为双重角色。个体的身份:我与非我。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从心理上把握个人身份特征。播音员特别是主持人,在主持(推进、串联)节目时,是以“我”个人身份参与节目当中的。这个“我”绝对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我”。作为主持人的“我”含有许多“非我”的成分,这个“我”是朴素、自然生活中提炼出了精华的“我”,是比生活中的“我”更加完善不断提升了的“我”,因此主持人的“我”是“我”与“非我”的统一。媒介的代表:主持人所注重的是媒介的表现,是站在媒介的角度,根据节目的特点、形象及风格的需要加以恰当的表现。媒介变了,“我”风格、个性及姿态形象等均应随同改变。媒介的代表与个体的身份的关系:自我的表现要依托于媒介性质准确定位。主持人个体身份因为与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及其风格、特色吻合,于是主持人个体走红荧屏。主持人个体身份因为主持节目与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及其风格、特色不相吻合,则会栽倒在荧屏上。比如,新闻播报类节目,要求准确、严谨、及时,播报简洁明快。新闻类谈话节目,要确定受众关心的话题,要求谈话亲切自然、客观深入。服务类节目,要求给受众以人文关怀,播音及主持风格上要推心置腹,娓娓道来,等等。媒介节目的定位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节奏、等等。这样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将个人身份与媒介身份统一起来。此外,出色的主持人(个体身份)因为其传情达意的有效主持,将媒介意图表达得尽善尽美,因此使媒介在受众中走俏;反之,使媒介声誉日下,收视率降低。</P><P>18.简析播音员和主持人移情能力的表现。(1),要善于设身处地领会记者、编辑融入稿件里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好地表情达意。(2),善于体验听众(观众)对新闻中情感的需求心理。(3),播音员和主持人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借声音或形象)去感染受众。首先,要能推心置腹,待人以诚。能够感染人、打动人的一定是真情;其次,要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以传递感情感染受众。再次,及时抓住现场出现的情感闪光点,就势燃旺情感火花,以此感染受众。(4),移情能力不光表现在善于移入作者和受众情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受众,也表现在控制情感方面。</P><P>19.播音员和主持人怎样进行角色定位。(一),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既以个体的身份展示别具个性的播音和主持,又以体现媒介性质、特色为己任。(二),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个性与共性;主持人的个性在节目主持中,从多方面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是从主持人个体的语言、行动动作及构思立意、编串艺术、风格手法等方面显示出来。在这里,共性是指媒介角色的共性。媒介角色的共性总体应该视为端庄、大方、自然、亲切、朴实、诚挚、清丽、高雅,富于文化品位和知识点。(三),新闻节目主持人是新闻节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其角色定位应当是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主持人,他们是新闻节目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新闻事件的采访者,稿件的编撰者,同时又是播出者。从报道思想的研究、报道内容的确定、节目的构成,到采访、成稿、制作、播出,主持人所进行的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工作。</P><P>20.简述对于主持人媒介人格的要求。(1),应把自己当作“大众中的一个人”,能牢记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急大众之所急,想大众之所想,反映大众意愿,代表大众心声。(2),要有独立的意志和见解。(3),具有宽厚人性,表里一致,诚恳面对受众。(4),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5),要讲良心。(6),要有丰富知识,缺乏知识的人格是没有力量的。</P><P>21.简述受众心理与新闻专业特征相关因素。传播媒介的刺激是受众心理产生的诱导因素。而这种心理产生的基础是由:(1),新闻受众的需要——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愿望。受众通过接收新闻了解自己周围发生了什么,以确定自己应有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新闻媒介以报道新闻信息而满足于受众,它的主要魅力在于新闻是真实的、新鲜的、及时的信息,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等特点构成了受众对新闻情有独钟的基础,因而新闻受众的需要是与这些特点分不开的。(2),新闻受众的动机和兴趣;(3),个性心理特征;这三个主要相关因素产生的。</P>>(论述)(各小点结合自身体会实例处请自行添笔)1.论述新闻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任何记者在产生新闻敏感的时候,都是要经过如下逐步过程:(1),怀有一种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记者一旦产生了了解与认识某一事物的动机,就会给他的活动以内部动力,第一,使记者能引发一系列认识、了解事实的行动冲动,或者说是点燃了记者心中了解与认识这一事实的火焰。第二,使记者能维持这一了解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