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好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变化_第1页
精编好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变化_第2页
精编好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变化_第3页
精编好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变化_第4页
精编好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根据保定市某印染纺织有限公司印染废水调试过程中的镜观分析,同时根据环境变化和工程调试进度介绍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印染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微生物菌群变化

1.前言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106~4×106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本项目废水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工艺,通过水质监测和调试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对好氧生化池中生物相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为工程调试提供帮助。2.工程简介2.1

设计水量处理水量:1200m3/d。处理能力:50m3/h(以24h计)。2.2

处理水质进水水质:pH=5~6.5,ρ(CODcr)=600~800mg/L,ρ(BOD5)=100~400mg/L,ρ(SS)=100~200mg/L,色度100~400倍。

出水水质: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3中Ⅰ级标准:ρ(CODcr)100mg/L,ρ(BOD5)25mg/L,ρ(SS)70mg/L,色度40倍。2.3

工艺流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3.废水微生物概述3.1

主要微生物在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包括真菌),其它还有藻类、原生动物等微型动物。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去除含碳有机物起主要作用的是异氧菌,数量最多的也是异氧菌。真菌为多细胞异氧微生物,为严格好氧,喜欢酸性环境(最佳pH约5.6),需氧量低。单细胞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后生动物如微型动物轮虫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也起主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以小的胶体有机颗粒和分散的细菌细胞为食料,可减少生物处理系统出水的浊度。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多少、生长情况和数量被用来评价生物系统是否正常。当原生动物种类多、生长好、数量多并出现后生动物时,一般认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情况良好,运行正常的象征。必须指出,新生的微生物细菌,是一种不稳定的有机物,呈悬浮固体状,易于分离。好氧生物处理的实质时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不溶性可沉的微生物固体和一部分无机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固液分离后的微生物固体是不稳定的,一般尚需进一步处理或处置。3.2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因素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因素主要是温度、pH、营养物、供氧、毒物和有机物性质等。(1)温度根据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细菌可分为嗜冷、嗜温和嗜热(或可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大类。嗜冷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4~10℃,嗜热菌为50~55℃,嗜温菌为20~40℃,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一般在15~35℃内运行,温度低于10℃或高于40℃,去除BOD的效率大大降低,降低。20~30℃效果最佳。一般在5~35℃内,温度每增加10~15℃,微生物活动能力可增加一倍。(2)pH废水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直接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在中性环境中运行最好,一般在pH6.5~8.5范围内。当pH>9或pH<6.5时,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低于6.5时,真菌在争夺食料中比细菌占优势,微生物形成的固体沉降性能不好。(3)供氧好痒生物处理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溶解氧是至关重要的,供氧不足会出现厌氧状态,妨碍好氧微生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并滋长丝状细菌。为了使微生物正常代谢和沉淀分离性能良好,一般要求溶解氧维持在2mg/L左右。(4)营养物微生物的代谢需要一定比例的营养物质。除需要以BOD表示的碳源外,还需要氮、磷和其它微量元素。生活污水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有些工业废水则缺乏某些关键的元素,如氮、磷等,这是就需要透加适量的氮、磷等或生活污水。好氧生物处理对氮、磷的需要量可根据下式估计:BOD5:N:P=100:5:1(5)有毒物质对生物处理有毒害的物质很多,其中包括重金属、氰、H2S等无机物质和某些有机毒物。毒物的毒害作用与pH值、水温、溶解氧、有无其它毒物及微生物的数量和是否驯化等有很大关系。4.工程调试进程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4.1

工程调试初期废水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水中的微生物恢复活性后,镜观好氧池中主要的微生物仍为原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优势菌体。主要有菌类、原生动物和浮游甲壳动物等。球菌草履虫旋轮虫猪吻轮虫小口钟虫图1

调试初期原城市污泥中的微生物4.2

调试过程中生物相变化调试过程中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加和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好氧生物池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通过观测水中的微生物的这些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工程调试的效果,也可以根据观测结果来对工程调试给出指导。第一阶段

细菌、简单原生动物随着进水量的不断增加,初期的微生物中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基本观测不到,主要微生物为各种菌类和少量的纤毛虫类。球菌杆菌螺旋菌螺旋体丝状菌图2

第一阶段的各种细菌形态辐射变形虫单核变形虫油滴虫图3

第一阶段的几种原生动物此阶段进水量为设计进水量的30%左右,进水COD值在350mg/L左右,pH在7.0左右。微生物种类比较单一。此时水中污泥SV30%值为8~10%,水中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每天按比例投加红糖、氮和磷做为营养物质。水中温度(中午)为28℃,适宜微生物生长。二沉池出水COD值为50mg/l左右。第二阶段

原生动物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加和微生物菌群对废水水质的不断适应,好氧池中开始出现大量原生动物。此时仍有细菌存在,随着原生动物量的增加,细菌数量有所减少。此时主要的原生动物为各种变形虫、纤毛虫、钟虫和吸管虫。屋滴虫表壳虫细长扭头虫大口钟虫壳吸管虫图4

第二阶段原生动物此阶段工程进水量达到70%左右,进水和出水水质稳定。此时污泥SV30%值为25%左右,进水COD在350mg/L左右,出水COD在80左右,较第一阶段有所上升。进水pH值在6.8~7.0左右,偏酸性。适当较第一阶段增加营养物质的透加量。微生物较活跃,生物量较稳定,有大量纤毛虫出现,如树状聚缩虫、圆筒盖纤虫和小盖纤虫等。池中污泥量较第一阶段增长3倍以上。树状聚缩虫圆筒盖纤虫小盖纤虫图5

第二阶段纤毛虫第三阶段

微型后生动物这个阶段进水量达到设计水量的80~90%,工程调试进入结束阶段,此阶段的生物相也有很到的变化。主要原生动物为细长扭头虫和大、小口钟虫等,此外大量的微型后生动物开始出现。主要有轮虫类,有猪吻轮虫、无甲腔轮虫、小粗颈轮虫和旋轮虫等。在一般的淡水水体中可以发现旋轮虫属、轮虫属微生物。轮虫是水体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猪吻轮虫无甲腔轮虫小粗颈轮虫旋轮虫图6

第三阶段废水微生物此阶段好氧处理进入稳定阶段,COD出水保持在50mg/L左右,SV30%基本稳定在30%左右。后生微生物大量出现,同时第二阶段的纤毛虫类数量减少。5.结论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在现在废水处理技术中占据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微生物作为一种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物种来说也有其运行不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缺点。如果能及时根据生物相的变化来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废水中微生物的处理状况势必会对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的调试和运行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夏昕,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环保产业网站,2004。2.张统,总装备工程设计研究院环保中心,《给水排水》,2000(10)。3.黄铭荣等主编,《水污染治理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AGEPAGE15(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甲骨卜辞、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2.深于比兴、,是先秦散文的突出特点。3.《》长于描写外交辞令。4.《国语》的突出特点是长于。5.“兼爱”、“非攻”是思想的核心。6.先秦诸子中,善养“浩然之气”。7.先秦诸子中,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观点。8.荀子的《》是我国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9.《鵩鸟赋》是的骚体赋。10.枚乘的《》标志着散体赋的正式形成。11.“破釜沉舟”出自《》。12.对偶、辞藻、用典和声律是的主要特征。13.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14.“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是提出的著名观点。15.《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16.嵇康的代表作是《》。17.西晋作家中,“善为哀诔之文”。18.《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辞仕归隐的宣言书。19.《别赋》、《恨赋》的作者是。20.孔稚圭的《》以山灵的口吻,讽刺了“身居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21.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时期,是一次提倡散文、的文体改革运动。22.苏轼称“文起八代之衰”。23.《论佛骨表》是的论说文。24.由于唐代的大量创作,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25.鲁迅称晚唐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26.在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27.欧阳修的《》用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气氛,又增强了文章的咏叹情调。28.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是散文的风格。29.“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是的主张。30.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31.清代骈文中兴,成就最显著的作家是。32.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33.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并首倡“义法”说。二、解释题1、春秋笔法2、古文运动3、气盛言宜4、四六文5、冨吴体6、燕许大手笔7、简而有法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9、“童心”说10、义法三、简答题1、《春秋》记事的特点。2、《战国策》的语言特色。3、《冯谖客孟尝君》是怎样刻画冯谖形象的?4、《论语·侍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5、《孟子》的论辩艺术。6、《墨子》散文的主要特点。7、《荀子》一书的比喻有何特点?8、贾谊、晁错散文比较。9、建安时期散文的特点。10、简述南北朝的文风。11、陆贽骈文的突出特点。12、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13、中唐、北宋古文运动的异同。14、“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由来。15、王安石散文的主要特点。16、苏辙的“养气”说。17、苏轼提倡的“辞达”。18、归有光散文的特色。四、论述题1、先秦散文的总体特征。2、《左传》的艺术特点。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庄子》的艺术成就。5、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6、唐代古文运动的成就。7、韩愈的古文理论。8、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特点。9、韩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10、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11、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色。12、曾巩散文的特点。13、苏轼的古文主张。14、苏轼散文的风格特色。15、晚明小品文的特点。(0210)《古代散文》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铜器铭文2、深于取象3、《左传》4、记言5、墨子6、孟子7、庄子8、《赋篇》9、贾谊10、《七发》11、《史记·项羽本纪》12、骈文13、曹操14、曹丕15、阮籍16、《与山巨源绝交书》17、潘岳18、陶渊明19、江淹20、《北山移文》21、贞元、元和反对骈文22、韩愈23、韩愈24、柳宗元25、小品文26、欧阳修27、《醉翁亭记》28、欧阳修29、苏轼30、茅坤31、汪中32、张岱33、方苞二、解释题1、春秋笔法:相传孔子编纂《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这种以一字为褒贬,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含蓄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春称笔法”。2、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3、气盛言宜:韩愈继承孟子、曹丕的文气说,把文气和语言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水和浮物的关系:“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韩愈认为气指作家思想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勤学若练、提高艺术水平两方面。韩愈明确指出作家思想道德和学识的好坏,一定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强调作家必须提高道德和学识修养,文章才能气势充沛。4、四六文:骈文讲究对偶、辞藻、用典、声律,句式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又因李商隐把他的骈文集取名为《樊南四六》,故骈文又称四六文。宋代的骈文叫宋四六。5、冨吴体:初唐武则天时期,富嘉谟与吴少微,二人友善,好尚相同,文风相似,在当时作者中,自为一体,被称为富吴体,特点是力矫徐庾余风,以经典为本,崇尚典雅。6、燕许大手笔:开元年间,张说、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在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苏颋在武则天时袭封许国公,玄宗时为宰相。朝廷的重要文件大多出于他二人之手,如为天子起草的制、敕,也有代群臣起草的表、状,所谓“大手笔”者,即指这类文字。7、简而有法:欧阳修提出了“简而有法”的主张。“简”是指对题材的取舍剪裁,要意深言简,有高度的概括力;“法”是指艺术技巧,要写得生动形象,于含蓄中寓有褒贬。8、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所谓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作家要无拘无束,自由抒写,又要波澜横生,千姿百态。文理要出于自然,姿态要千变万化。9、“童心”说:李贽认为:“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所谓“童心”、“真心”,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赤子之心和真情实感。李贽大声疾呼,强调“童心”之真,痛斥当时文坛之假,表明他主张发扬个性,抒写真情实感。10、义法:方苞的古文主张。“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又书货殖传后》)就是说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若结合方苞其他论述作总体的归纳,则“义”主要指文章的意旨、论断与褒贬,“法”主要指文章的布局、章法与文辞。三、简答题1、①文辞简略,叙事简若大纲,往往一二短句便记一事,有点类似今天的标题新闻;②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③“简而有法”,用语严谨精确,一字不苟。2、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战国策》主要记载纵横捭阖的策士之辞,这些说辞铺张扬厉、辩丽横肆,主要表现为极力铺陈排比,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恣肆,纵横驰骋的特点。3、《战国策》刻画冯谖形象,欲扬先抑,层层深入,愈转愈奇;还通过孟尝君左右之人对冯谖“笑之”、“恶之”,孟尝君对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见识。4、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子路的直爽鲁莽;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淡泊洒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孟子》文章的突出特点是讲究论辩艺术。他特别注意论辩方法,讲究论辩技巧。善设机巧,引人入彀。6、《墨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讲究逻辑。另一特点是崇尚质朴,不重文采。7、《荀子》中的比喻极富特色,常用一连串的比喻,层见叠出。如《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类似的取譬设喻,几占全文之半。8、贾谊和晁错都主张重农抑商、削弱诸侯势力、抗击匈奴侵扰,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但贾谊颇有迂阔之论,不如晁错之文具体切实,极少空疏之谈。贾谊之文富于文采,有战国纵横之风;晁错之文气势恢宏,明快畅达,论析透辟,冷峻严谨,颇有先秦法家之风。9、建安时期的散文,突破了传统礼教规范的束缚,扫荡了经学牵强附会烦琐求证的作风,形成了清峻、通脱、骋词、华靡的文风。10、南北朝时期,文风趋向靡丽,语言更尚骈偶,散文逐渐被骈文取代。特别是南朝,贵绮丽,尚辞采,重骈俪,文坛是骈文的天下;北朝的文章尽管也注重骈偶,而文风却不同,贵质朴,尚征实,求朴野,散体的成就超过南朝。11、中唐时期,最富盛名的骈文家是陆贽。他的骈体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用典,不征事,不用华丽的辞藻,完全以自己浅近朴素的语言写出。12、古文运动的兴起是政治改革的需要,也是文体改革的需要。13、北宋古文运动和唐代古文运动在提倡古文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第一是北宋古文运动是和诗歌革新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是唐代古文运动在改革文风方面,主要是反对浮艳纤弱的文风,北宋古文运动除了要求革除浮艳纤弱的文风外,还要反对艰涩怪僻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缺陷。14、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成集刊行的,是明初朱右(一作佑)的《八先生文集》,可惜此书已不传,无法知道他把这八个作家的作品编选成集的初衷。后来唐顺之又有《文编》一书,选录唐宋散文作品,除韩、柳、欧、王、三苏和曾八人以外,它无所取。嘉靖时古文家茅坤在此基础上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一名,即由此而来。15、王安石的散文,政治思想性和学术性较强,行文简洁,笔力劲健,文风刚健峭拔。16、苏辙论文提倡“养气”说。他继承孟子的“养气”和韩愈的“气盛言宜”的主张,强调养气对文章的重要作用。苏辙所说的“气”,指作者的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表现在作品里就是气势。“气”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养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内心修养,二是增加阅历和见识。17、苏轼强调“辞达”。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他在《与王庠书》中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答谢民师书》也说:“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认为作家要对事物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意之所至,笔亦随之,把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微妙心灵准确地、恰如其分地用言辞表达出来。18、归有光的散文,从内容上看,大多记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并无惊人的事件、曲折的过程,但由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毫末处寄寓情意,给人的印象就异常深刻。从艺术上看,他善于即事抒情,用朴素简练的文笔剪辑刻划一些日常生活的断片,以寄托情感和理想,纡徐平淡,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亲切动人,正所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四、论述题1、先秦散文,特别是战国文章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其次,发愤著书;再次,文史哲三位一体;最后,“深于比兴”,“深于取象”。2、①长于叙事;②长于描写战争;③长于描写外交辞令。3、①塑造了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②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③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鲜明惊醒而富有启发性。4、①庄子是一个哲学家,同时又富于诗人气质,因而他常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②《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形象怪谲;③《庄子》散文词汇丰富,而又运用自如,善于对事物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5、首先,在遭遇不平而发愤著书,通过著作鸣不平于天下后世这一点上,司马迁和放逐之后“乃赋《离骚》”的屈原是十分相似的;其次,《史记》能够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特征。这种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人物描写,是《史记》的人物传记富于文学特征的又一个原因;再次,《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寄寓著作者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6、在政治思想方面,排斥了佛老,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文学方面,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了革新,确立了一种切合实际,便于表情达意的新散文,缩小了骈文的应用范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性散文,并由此促进了其它文学形式如传奇、变文的发展;在影响方面,对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明代的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清代桐城派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专一能、怪怪奇奇。8、最大的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的事迹。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前者之议论为后者叙事之“纲领”,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其次是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突生动,光彩照人。再次,本文气势充沛,激情饱满,无论叙事抒情,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均极为浓厚,饱含其对英雄的信任与景仰。9、韩愈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提出了一整套古文理论主张,解决了以前散文家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韩愈为中唐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古文作家,使中唐的古文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韩愈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有意识地以散体取代骈体,给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文以致命的打击,为恢复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作出了贡献。韩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形成一种规范性的文体,具有雄健奔放、波澜壮阔的风格特征,对扫荡六朝以来的柔靡文风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理论和典范作品,以至他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集前人之大成,而又给予后世巨大的影响。10、①柳宗元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提倡古文,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散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②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各体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柳宗元的传记文,大量为平凡百姓立传,突破了史传传统,具有重大意义;柳宗元大量创作寓言,第一次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富有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最大,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11、欧阳修散文总的风格特色是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即使在强烈抒情时亦如此。平易自然是宋代散文的共性,委婉曲折则是欧阳修散文的个性。所以欧阳修散文别具一种回旋跌宕的韵味,形成了感慨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所谓“六一风神”。12、曾巩擅长为古书作序,如《〈战国策〉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等;曾巩的散文善于叙事,长于说理而短于抒情;曾巩赞成欧阳修“简而有法”的主张,注重语言的言简意深、概括凝练,形成了曾文典雅洁净的语言特色;曾巩的文风柔婉纡徐、平和庄重。13、在文道观上,苏轼坚持文道统一,但他更重文,重视文章的文学性;在语言上,苏轼强调“辞达”。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在文章风格上,苏轼崇尚自然,反对雕琢。14、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真所谓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15、晚明小品文不是代圣人立言,不是宣传传统意识的“平正”的大块文章,也不是应世干禄而苦用心机的大著作,与“高文典册”、“肉食大言”的庙堂文学不同。而是不讲“性理”,不受形式拘束,以性灵为主要选择,不肯言他人之所言,而言其所不敢言,运用自然清新甚至口头语言,抒写自我感受之作。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蚊蚋之微,无所不写;游山玩水,吟风弄月;说理言情,往来小简,信手拈来,有则多写便长,无则少写便短,随心所欲,自由活泼,隽永有味,富于个性色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2.《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史,也是中国第一部已成篇章、初步成型的古代散文集。3.《左传》是采用鲁国历史纪年而传周、晋、宋、齐、楚、郑等国之事的著作。4.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十论》、《九议》最有名。5.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谏逐客书》。6.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7.最能代表陈子昂复古革新理论的是他的《修竹篇序》。8.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山水游记、寓言小品、文学传记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写法上也独具特色。9.《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10.“韩柳欧苏”为唐宋散文宗匠,其中苏轼后出,但成就更为突出。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春秋至战国初的思想学术界,大体是儒家、道家、墨家的天下。下列那部著作不是这三大学派的代表著作()。A.《论语》B.《老子》C.《墨子》D.《战国策》2.()标志着论说文已经摆脱语录体形式,开始进入专题性论说文阶段。A.《论语》B.《老子》C.《墨子》D.《庄子》3.中国古代散文的振兴并再次形成高潮是在()。A.汉代B.魏晋南北朝C.隋唐D.清朝4.()是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史学价值很高,对后代正史的影响也极为深远。A.《艺文志》B.《文心雕龙》C.《汉书》D.《史记》5.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A.陆机B.潘岳C.曹操D.陶渊明6.下列作品中不能代表北朝散文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是()A.郦道元的《水经注》B.杨之《洛阳伽蓝记》C.颜之推的《颜氏家训》D.阮籍的《大人先生传》7.传统散文发展和繁荣的辉煌时期是()A.先秦B.唐宋C.魏晋南北朝D.元明清8.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是()A.张说B.陈子昂C.梁肃D.韩愈9.()既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史学价值很高,又是一部具有较大天文学价值的著作。A.《文心雕龙》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10.笔记散文的兴盛在()。A.明清B.南宋C.先秦D.隋唐11.被称作明一代“绝代的散文家”的是()。A.张岱B.徐霞客C.刘侗D.王思任12.清初散文在思想内容上共同的特色是主张()。A.文以载道B.经世致用C.知人论世D.传道明心13.下列不属于“桐城派”作家是()。A.方苞B.姚鼐C.刘大櫆D.戴名世14.中国散文史上第一个山水游记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A.韩愈B.柳宗元C.王维D.刘禹锡15.史传散文,是在()流传之后产生并发展成型的。A.《左传》B.《春秋》C.《战国策》D.《论语》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唐宋八大家2、《战国策》3、老庄4、正始散文5、古文运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从散文发展和成型的视角谈谈《尚书》的几个特征。2、简述韩愈的古文理论。3、简述王安石记叙散文的主要特色。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论述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2、《史记》作为形象的历史,人物的画廊,为后代散文家和散文创作所借鉴的方面表现在那些方面?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2.《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史,也是中国第一部已成篇章、初步成型的古代散文集。3.《左传》是采用鲁国历史纪年而传周、晋、宋、齐、楚、郑等国之事的著作。4.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十论》、《九议》最有名。5.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谏逐客书》。6.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7.最能代表陈子昂复古革新理论的是他的《修竹篇序》。8.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山水游记、寓言小品、文学传记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写法上也独具特色。9.《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10.“韩柳欧苏”为唐宋散文宗匠,其中苏轼后出,但成就更为突出。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D2B3A4C5C6B7B8B9D10B11A12B13D14B15B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2、《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3、老庄: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4、正始散文:谈玄的论文大量出现,善谈名理成为一大内容。另一内容即是针对司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虚伪提倡名教进行讽刺和抨击的文章,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是其代表。两篇文章的艺术异同:前者直言指斥,言辞激烈而掷地有声,酣畅淋漓,辞采瑰奇,骈散相间,譬喻警拔,具有震撼人心;后者反言讥讽,嬉笑怒骂尽揶揄之能事。嵇、阮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5、古文运动:指发生在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和北宋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领导的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斗争运动,是一次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改革运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从散文发展和成型的视角谈谈《尚书》的几个特征。第一,《尚书》与甲骨文、铜器铭文、卦爻辞比较,不再是语句或语段形式,而是成篇的文章。第二,《尚书》标志着中国政论性散文文体的滥觞。第三,《尚书》是记言的。2、简述韩愈的古文理论。文以载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学古创新。3、简述王安石记叙散文的主要特色。记叙中多发议论,即使游记、抒情之作,也偏于议论,而且往往以议论见长;记叙中的议论,也不同于前人和同辈作家,多即事言理,他往往以政治家的眼光,从事件中抽译出更高一层的这里或发表其独特的见解。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1、论述柳宗元对散文发展的贡献。①柳宗元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提倡古文,打垮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散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②柳宗元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各体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柳宗元的传记文,大量为平凡百姓立传,突破了史传传统,具有重大意义;柳宗元大量创作寓言,第一次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富有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最大,代表了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最高成就。2、《史记》作为形象的历史,人物的画廊,为后代散文家和散文创作所借鉴的方面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史记》写人物在选材和构思上能抓住主要事件,突出人物性格;第二,《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多用“互现法”;第三,《史记》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刻画;第四,《史记》写人,不但写大事,突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还常常写些小事,写些显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细节;第五,《史记》人物写得形象生动,与语言运用的突出成就关系甚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司马迁称《左传》是左丘明所作,故《左传》又称。2.范仲淹的是历来传诵的名篇。3.秦朝有成就的散文家惟李斯一人,而且体现他的散文成就的是他的说理文。4.贾谊的是西汉政论文的典范作品,也可以说是后世专题性政论的始祖。5.《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6.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7.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化宗,诗、词创作和学术撰著都有杰出成就,而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突出,今存散文有五百余篇、、、、、以及,各体皆工。8.鲁迅称晚唐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9.辛弃疾的散文主要是奏议,尤其是、最有名。10.顾炎武学问渊博,有之誉,诗和散文均有成就。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战国中叶分别代表儒家、道家的学术性的散文名作是()A.《论语》和《老子》B.《春秋》和《战国策》C.《墨子》和《左传》D.《孟子》和《庄子》2.笔记散文的兴盛在()。A.明清B.南宋C.先秦D.隋唐3.中国古代散文的振兴并再次形成高潮是在()。A.汉代B.魏晋南北朝C.隋唐D.清朝4.()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一部拔出流俗的散文名著。A.《汉书》B.《史记》C.《论衡》D.《文心雕龙》5.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是()A.张说B.陈子昂C.梁肃D.韩愈6.()既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编年体通史,史学价值很高,又是一部具有较大天文学价值的著作。A.《文心雕龙》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7.苏洵的()是为人传诵的言兵的名作。A.《木假山记》B.《六国论》C.《上欧阳内翰第一书》D.《名二子说》8.《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