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有益与无益_第1页
汇编有益与无益_第2页
汇编有益与无益_第3页
汇编有益与无益_第4页
汇编有益与无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益与无益例文一:记叙文妈妈的房间里塞满一个一个的木头箱子,在我看来,那些破木箱毫无益处,可妈妈却总是说“留着,总有用。”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小到大,爸爸妈妈老宠我了,我要娃娃、要玩具车、要裙子……他们无一不满足我,家里的玩具与衣服要是收到现在应该堆积如山了吧?可是,我总喜新厌旧,有新的就不要旧的,反正旧东西也没什么用呀,记忆里妈妈总跟在我身后默默地捡起那些伴我成长的小花裙、小娃娃。

在这十八年里,妈妈房里那又旧又笨重的破木箱似乎长得比我还快,为什么妈妈老收着她呢?这样的疑问一直到那天才破解开,原来在我看来无益又不美观的破木箱却是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最有益的宝藏。

自从上了高中以来,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来我也总说学习忙,没时间……了了几句话就挂掉电话。每一次回家,从妈妈房门经过总看见那几个无益的破木箱显眼地伫立在哪里,都多久没回来了?为什么那些木箱总是干干净净呢?有一次我出家门后因想起忘记带书便跑回去拿,经过妈妈房门我惊呆了。妈妈打开箱子,地板上那只洋娃娃不是我儿时最爱的玩偶吗?还有那条珠子,记得那时为了买这条珠子还摔了一跤,那件小花裙、小毛衣……只见妈妈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摆放在地上,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讲着那些我成长的记忆。我僵在了门口,然后从家里跑了出来,幸好妈妈没发现我,否则我该如何解释我脸上那两道泪痕呢?

妈妈:女儿长大了,懂得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的道理,便总以为你做的那些事全是无益的,相反还占用空间,总以为我读的书比您多,对这些有益无益之物判别比您清楚,我全然不知,我是在您的眼中那些珠宝与我眼中那些旧玩具、破衣服中成长的。

“留着,总有用”

那无益的破木箱,染着一层淡淡的金黄,周围的钢板早已是锈迹斑斑,而你们却一个个装着我的成长,像一颗屹立不倒的大树,稳稳地扎根在妈妈的房间里。

原来这无益的木箱里,装满的却是妈妈“有益”的爱。

例析:

第一段:揭示辩证关系:我认为“毫无益处”的木头箱子,妈妈总说“总有用”。

第二、三段:写我是独生女,颇受爸妈宠爱。玩具、衣服“堆积如山”;那些又笨重、又不美观的破木箱做什么用呢?“这样的疑问一直到那天才破解开,原来在我看来无益又不美观的破木箱却是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最有益的宝藏”,极为巧妙地为下面揭开这个迷埋下伏笔。

第四、五段:写我上了高中,回家少了,但“每一次回家,从妈妈房门经过总看见那几个无益的破木箱显眼地伫立在哪里”,原来是妈妈珍藏着我儿时最爱的玩偶,尤其是“只见妈妈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摆放在地上,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讲着那些我成长的记忆。我僵在了门口,然后从家里跑了出来,幸好妈妈没发现我,否则我该如何解释我脸上那两道泪痕呢?”这段细节描写真切地写出了我洞悉了母亲珍爱这些木箱的秘密,也表达了自己久久没有理解母爱的心情。

接着,引用古人的话,连用二个“总以为”,并以一句“我全然不知,我是在您的眼中那些珍宝与我眼中那些旧玩具、破衣服中成长。”为误解妈妈而内疚,而忏悔。第五、六、七段:以“淡淡的金黄”“锈迹斑斑”突出木箱的旧和看似无益,照应开头。最后以“原来这无益的木箱里,装满妈妈‘有益’的爱”作结,突出妈妈“有益”的爱。整篇文章以旧木箱为线索,落笔点在“无益的木箱”装满“妈妈有益的爱”。全文感情真挚,中心突出,立意深刻。例文二工具上无实际作用的花纹,看似无益,可它不恰恰是文明的象征?业余棋手下棋,看似无益,可它不正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认为,看似无益的东西未必真的毫无价值。

在我看来,所谓无益,只是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好,可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轻视事物本身潜藏于深处的价值。在数千年前的西方,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坚持双臂向前后分别甩上百次。起初有不少学生可以坚持,但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学生们认为,甩手臂既不能增长自己的学识,又浪费时间,实在无益,但那位坚持下来的学生并不这么认为。这看似无益的甩手运动,使他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坚持,最终他成了苏格拉底最出色的门徒,他叫柏拉图能说甩手无益吗?在短期内,也许它确实没什么好处,但长期坚持,甩手的有益之处就能显现出来。有益与无益,取决于你看问题的方式。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的事物,只要有努力有付出代价,它都是有益的。格林兄弟想要探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于是他们兄弟俩费尽心思,经过多年的努力收集,终于整理出几十个民间传说与故事。可是,他们却怎么也找不出其中所蕴藏的所谓历史的规律。也许,你会认为他们哥俩的辛苦是徒劳的,他们所整理的故事是无益的。从研究历史的角度讲,格林兄弟所做的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这些故事经过发表出版,成为享誉世界的《格林童话》时,它还是无益的吗?显然不是,《格林童话》给世界的孩童无数的启迪与欢乐,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它的价值吗?毕竟,这些故事花费了格林兄弟太多精力与汗水,这注定它是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的体现方式与途径不同罢了。有益与无益,关键在于事物是否有积累价值的过程。

著名学者于丹说过:“要超乎功利,去做内心认定的事情”。超乎功利,看似没有实在利益,可只要是内心认定的事,无益也是有益的。就像学习书法,也许你并不能在书法上取得多么高的造诣,这看似无益;但只要你真正融入书法,你会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一颗恒心。这难道不是有益吗?

所以,看似无益,未必毫无意义。

例析:第一段:从材料入题,用二个反问句引出自己的见解:“看似无益的东西未必真的毫无价值”

第二段:解说“所谓无益”,并以苏格拉底对学生的要求,柏拉图坚持要求的事例为证,阐明看似无益的甩手运动,却能使人磨炼意志,学会坚持,成为最出色的人。据此得出结论:“有益与无益,取决于你看问题的方式”。

第三段:揭示“有益”的条件:“大部分的事物,只要有努力有付出代价,都是有益的。”并从格林兄弟的付出着眼,阐述《格林童话》之所以有益,是他们付出太多的精力与汗水。从而得出第二个结论:“有益与无益,关键在于事物是否有积累价值的过程”。第四段:引用于丹的话,阐明只要超乎功利、去做内心认定的事情,看似无益实则有益;进而以学习书法为例,阐明只要真正融入书法,就会有一颗“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恒心。最后回应论点,突出中心“看似无益,未必毫无意义”。范围材料

有益与无益

“有益”与“无益”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比如传统中药砒霜,对正常人无益甚至有害;但对白血病人却有益。“冬吃萝卜夏吃姜”,同样的萝卜同样的姜,不同季节,对人体就存在“有益”与“无益”的区别。中药的配伍,以及药引,把“有益”“无益”之妙体现得幽深无比。既然“有益”与“无益”有这样的奥妙,那么切不可轻易断言什么是“有益”什么是“无益”。有些父母不让孩子看闲书,说这“无益”。真的吗?我记得,鲁迅先生是提倡青年人读闲书的,也就是那些“随便翻翻”的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广收博采”。想必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读书体会,可见读所谓“无益”闲书,也是可以读出文豪的。有些父母不让孩子打电子游戏,说这“无益”。真的吗?风靡全国的“三国杀”桌游的开发者就是从玩电子游戏入道的,而后从“玩家”精深到“行家”,这“80后”的小子资产已达上千万了。想当初,要他真被“无益”唬住了,还有今天的创业成功吗?“有益”与“无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庄子对此有精到的感悟,他以“无用之用”来洞察人世的微妙。庄子寓言有这么一则,说一棵长在路边的树,枝干弯弯曲曲,木匠连看都不看,因为“无用”;然而这棵树逍遥自在,免遭斧斤,保全了自己。这就是“无用之用“,与“无益之益”亦是相关联的。庄子之说乃刺俗世的实用主义,即只看到眼前之“用”而不顾长远之“用”。今人之“有益”“无益”的价值判断,急功近利不可忽视。精神的缺失已成社会之病、社会之痛。那天读到德国诗人歌德在乡下的小木屋里给朋友写信,他写到“……我不接待采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默然无语,只是感动于歌德对自然的热爱。今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看日出”是一种精神的超越,超越功利心,很多看似“无益”的事物都有“看日出”的意义。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认为有益与无益是两个对立面,例如,读名著是有益的,看漫画书则是无益的;小孩子弹钢琴是有益的,唱流行歌是无益的;一个东西有实用性是有益的,仅有观赏性是无益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当我靠在窗台上看着蝴蝶怎样在花上翩翩起舞时,妈妈就走到我身旁,温和地说:“你在这儿看蝴蝶没多大用处,你得去做做数奥、弹弹钢琴、看看书,这对你才有益!”我不敢“违抗母命”,只得回房间做数奥题。可是两百年左右前,6岁的法布尔正对昆虫和草类产生兴趣,发现黑喉鸲的巢,取得巢中青蓝色的蛋,经神父劝说,把鸟蛋归还原处,为增加家庭收入,帮忙照看小鸭,负责赶到沼泽放养,因而发现沼泽中的生物和水晶、云母等矿石;法布尔15岁时,常趁在学校的自习时间观察胡蜂的螫针、植物的果实或写诗,在雷·撒格尔的山丘上,第一次看到神圣粪金龟努力推粪的情景,内心感动不己;晚年的法布尔常常观察昆虫或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他把昆虫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对昆虫的观察是乐此不彼。而法布尔做的不正是现在家长常说的“无益”之事吗?但正是这种“无益”之事成就了一个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的法布尔,他甚至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人们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判定某种行为是“有益”还是“无益”,却没有注意到它本身的意义、真正的价值,这种直观性的判断,未免造成误解。且不说观察动物一定会成为什么动物学家,但动物的行为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将心比心;或者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别样的乐趣,摆脱日常生活中枯燥的学习、工作。这不正是“无益”之事带给我们的“有益”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古时候,有个木匠去齐国,到那里,看到一棵被奉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能供几千头牛遮荫,树身周长百尺,七八丈以上才开始分枝,可以用来造船的树枝就有十几枝。可木匠连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他的徒弟奇怪地问:“自从我跟您学艺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老师您连看也不看,这是为什么?”木匠说:“这是一棵废树,用它造船要沉,用它做棺材会很快腐烂,用它做用具会很快损伤,用它做门会流树脂,用它做梁柱要生虫。这棵树无益、没用,所以长寿。”木匠在当天夜里就梦到栎树对他说:“你拿什么跟我比呢?你是拿我和那些“有益的树木”相比吗?果木的果实成熟了就会被摘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