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的论文思想剖析_第1页
严羽的论文思想剖析_第2页
严羽的论文思想剖析_第3页
严羽的论文思想剖析_第4页
严羽的论文思想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严羽的文论思想本节主要内容一、《沧浪诗话》诗学观点提出的背景二、《沧浪诗话》内容及其构成三、《沧浪诗话》中的主要诗学观点四、对《沧浪诗话》的诗学评价

诗话论诗的一种常见样式欧阳修《六一诗话》②古代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沧浪诗话》诗学观点提出的背景

1历史背景——禅宗理论发展成熟影响诗学

初唐:援禅入诗

中唐:以禅说诗王维晚唐:诗禅一致司空图

一、《沧浪诗话》诗学观点提出的背景

2现实背景——抨江西诗弊

江西诗派:

一祖三宗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作诗主张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创作特点“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思考

唐诗与宋诗究竟有何不同?唐诗与宋诗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沧浪诗话》内容及其构成

《沧浪诗话》全书分为《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1)《诗辩》阐述诗歌理论观点,是全书的总纲《诗辨》一章是全书总纲,鲜明地提出了论诗宗旨,大要在一“识”字。因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以“学诗者以识为主”。由有识而得妙悟,又有妙悟而通于禅道。具体说来,便是以汉魏盛唐为第一义的效法对象,加以深刻透彻的领悟,才能达到“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高艺术境界。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严羽论诗的基本方法是以禅喻诗、说诗。二、《沧浪诗话》内容及其构成(2)《诗体》探讨诗歌风格、体制和流派以时而论:建安体、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永明体、齐梁体、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江西宗派体……以人而论:陶体(渊明)、谢体(灵运)、徐庾体(徐陵庾信)、沈宋体(佺,期之问)、王杨卢骆体、少陵体、岑嘉州体(岑参)、柳子厚体、王右丞体(王维)、韦苏州体(韦应物)、韩昌黎体、李长吉体、李商隐体、元白体、杜牧之体、东坡体、王荆公体……以风格论:柏梁体、玉台体、西昆体、香奁体、宫体以字数论:有绝句、有杂言、有三五七言、有半五六言、有一字至七字、有三句之歌、有两句之歌二、《沧浪诗话》内容及其构成(3)《诗法》探究诗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有语忌,有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之,惟语忌则不可有,须是本色,须是当行。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下字贵响,造语贵圆;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最忌骨董,最忌趁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诗难处在结尾,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尾,若南人便非本色,须参活句,勿参死句,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呟于旁门小法,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二、《沧浪诗话》内容及其构成(4)《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与风格

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李杜二公不当论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

二、《沧浪诗话》内容及其构成(5)《考证》对一些具体诗篇的文字、篇章、写作年代和作者进行考辩《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无义理,疑是“携妓去”,盖子美每于绝句喜对偶耳,臆度如此更俟宏识。

三、《沧浪诗话》中的主要诗学观点熟参说别材别趣说兴趣说妙悟说入神说熟参说之:参诗顺序

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生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鹜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生路上死人无数,熟路上不著活汉参活句不参死句

第一义之悟与第二义之悟熟参说解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别材别趣说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时弊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作者需要有不同于做学问的才学与能力作者独立

将诗歌与议论、政教区别开来

文学独立别材别趣说解

“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反对说理

理之在诗,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谈艺录·六九》

反对直露别材别趣说解兴趣说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词、理、意兴

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妙悟说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妙悟说

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涅槃无名论》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妙悟方法一:由识到悟

作诗正须辨尽诸家体制,然后不为旁门所惑。今人作诗,差入门户者,正以体制莫辩也。——南宋·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妙悟方法二:以盛唐为法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生退屈,即有下等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坡、谷诸公之诗,如米元章之字,虽笔力雄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南宋·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盛唐之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孹海,下视郊岛辈直蛩吟草间耳。”“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

“先须熟读《楚辞》,朝夕吟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籍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字,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沧浪诗话·诗辨》“入神”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诗之品在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以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对后世的影响《沧浪诗话》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诗论中,不仅“格调”、“性灵”、“神韵”诸派都从其中汲取养料,作为自己理论的根据,就连一些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如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也都借鉴了其理论经验,予以批判地继承。另外,从杨士弘《唐音》、高棅《唐诗品汇》到沈德潜《唐诗别裁》,历来的唐诗选本和唐诗研究中,莫不可以看出其或明或暗的投影。因此,说《沧浪诗话》几乎笼罩了明清两代的诗学,并非言过其词。《沧浪诗话》中的理论缺陷1.诗歌顶峰论“以盛唐为法”2禅学观念谬误将同属南宗的临济、曹洞二人当作是一南一北,分高下。四、《沧浪诗话》的诗学评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