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器件分销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1页
模拟器件分销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2页
模拟器件分销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3页
模拟器件分销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4页
模拟器件分销产业发展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器件分销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支持电子元器件上游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等工艺与辅助材料,高端印制电路板材料等封装与装联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升配套能力,推动关键环节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推动电子元器件及其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企业、整机企业加强联动,共同开展产品研制,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应用。引导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技术联动等方式,形成稳定合作关系。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一)电子元器件分销授权分销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电子元器件分销的多种模式下,授权分销凭借产品价格、产品品类、需求对接、供应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模式。在此情况下,获取更多原厂、尤其是国际头部原厂的授权分销资质便成为分销商的关键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因此,分销商仅有通过不断强化产品推广能力、资金实力、丰富客户资源等,方能保持现有授权分销资质稳定的同时,不断获取更多国际头部原厂授权。(二)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挑战与机遇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核心,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与国际头部分销商相比,本土分销商凭借对境内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深度参与,能更好地理解境内客户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同时在业务布局、人力配备、现场技术支持等方面具备本地化优势,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综合性服务。尤其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产业链地位进一步凸显。因此,虽然当下相较国外头部分销商国内分销商因起步晚、电子元器件头部原厂主要系国外厂商等因素,仍在授权资源、代理产品线以及信息化管控方面具有不足,但在当下全球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全球地位正不断提升,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且机遇大于挑战。(三)电子元器件分销本土分销商尚未进入全球第一阵营由于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存在资金壁垒、授权资源壁垒等进入壁垒,营业收入规模成为衡量各企业市场地位的关键指标。境外头部分销商如艾睿电子、安富利等,经多年行业整合实现了较大的业务规模,并掌握了丰富的授权资源等竞争优势,成为行业第一阵营企业。但目前我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业收入规模仍较为有限,尚未进入全球第一阵营。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网统计,2021年度,全球营业收入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电子元器分销商仅有艾睿、安富利、大联大和文晔科技四家,暂无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而我国作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中心,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巨大、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空间广阔。因此,我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一)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供给状况及变动原因电子元器件行业存在头部垄断的格局,为行业供应链稳定性带来不确定性,同时我国在部分关键核心电子元器件领域仍存在受制于人的局面,进口依赖度仍较高。尤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叠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压力,当下电子元器件行业面临巨大供给缺口,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缺芯困局。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众多境外电子元器件原厂无法复工复产,产能受到严重制约,导致多个终端行业面临因原材料不足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形。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近期包括大众、奔驰在内的全球汽车品牌,普遍面临因芯片不足无法生产的情形。另一方面,铜等金属原材料价格近年来价格上升,导致多种电子元器件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此外,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背景下,个别国家对我国电子信息企业采购国际品牌电子元器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综上,电子信息产业的供应情况,受产能、原材料价格和国际贸易局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当下正面临电子元器件供应不足的严峻挑战。(二)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主要受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能需求波动影响。但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部分领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增速在2021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15.7%,是十年来的新高,主要受益于国内疫情受到控制,复工复产情况较海外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比上年增长12.7%。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需求,主要受技术更新迭代、宏观经济发展局势两大因素影响。技术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得以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以5G技术为例。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2020年起各年5G技术对全球经济增长点的贡献值将高达1,630亿美元以上。宏观经济发展局势,是影响终端消费者购买力的决定性因素。若因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导致终端消费者购买力不足,则将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产能需求萎缩的风险。电子信息制造业行业发展情况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实现的关键一环,其涵盖了包括手机和电脑等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智能装备等多种利用了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和制造的行业。(一)电子信息制造业特点1、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领域广阔,行业分散化特征明显随着物联网,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技术的逐渐成熟,电子信息制造业由传统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电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进一步拓展至汽车电子、新能源管理、智能电网、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家居等多元化领域,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应用领域多元化特征,使得行业参与者众多,即使在部分领域存在头部集中效应,但相较上游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行业而言,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依旧呈现相对分散化的格局。各行业因应用领域不同使得各行业关键技术存在差异,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此情况下,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客户、尤其是中小型客户存在将电子元器件技术需求传递给原厂的诉求,但又往往难以及时与上游原厂取得对接。因此,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领域多元化、行业参与者相对分散以及技术需求多样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价值。2、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过去十余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历了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政策改革红利及全球化分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电子信息产业各年度均保持较高速增长,并逐渐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的发展指数已由2015年的107.23上升至2019年的134.69。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十年来保持高速增长。自2013年至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均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2021年受全球疫情因素影响,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14.7%。3、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复杂度加深、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在通讯技术、高精度电子元器件制程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对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水平、供应链服务等提出新的需求。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实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成为我国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来源。以通讯技术为例,5G技术于2019年正式商用,未来几年,5G技术将成为众多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升级的关键动因。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艺变革,使得上游电子元器件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原厂产品推广、应用落地需求激增;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成为大势所趋,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复杂度增加。(二)电子信息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发展情况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多年沉淀积累,已较为完善,2021年末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5G技术方面,2021年末已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当年新增5G基站65余万个。但当前5G技术广泛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尤其在成本方面,现阶段5G模组仍处于千元价位,高价制约了终端产品的丰富性,使得下游需求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单一市场规模需求不足。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此背景下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通过为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帮助上游原厂了解下游5G技术落地需求、帮助下游客户降低5G模组采购成本,从而实现5G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个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中,智能手机是消费电子产品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以TWS耳机为首的可穿戴设备近年来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点。智能手机方面,随着5G通讯技术的推广,智能手机出货量迎来新增长的空间。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5G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2021年度全年,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可穿戴设备方面,得益于芯片等关键电子元器件向微型化方向不断发展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可穿戴设备近年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CCSInsights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由2016年的8,900万部增加至2020年的1.93亿部,复合增长率为21.35%,且预计2025年将达到3.88亿部。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提出,以及锂电池、能源管理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电子行业增长的推动力。2021年度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全部汽车产量的13.59%。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率先开始对包括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将集更多的传感线、芯片、控制权等电子元器件于一体,从而导致该行业对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需求不断增加。智能制造装备,是指通过集合电子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电子专用设备,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升级的必备硬件设施。相较传统的专业设备,智能制造装备结合了机器视觉、运动控制、视觉算法等多种前沿技术,因此集合了种类更为多样化、技术需求更高的多种电子元器件。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工控网和相关研究机构整理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422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89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7.44%,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进一步达到2,087亿元。但我国工业智能化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制造2025》,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仅为27%,2025年的目标为64%。未来,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飞速发展。而智能制造装备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将在数量和技术含量方面对电子元器件提出更高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围绕电子元器件产业,推动生产、应用、融资等合作衔接,加快市场化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再造等渠道支持创新突破。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加大投资力度,引导地方投资基金协同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吸引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等院校优化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鼓励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国内外在职教育培训。(二)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队伍。发挥行业组织及大专、高等院校作用,鼓励企业培育和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引导企业通过合规途径招聘人才,保障人才在企业间的正常流动,加强职业道德宣传,降低人员流动损失,鼓励企业为人才创造有利的成长空间,提升福利待遇,完善人才职业晋升通道,提升电子元器件行业人才归属感。促进行业质量提升(一)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标准研制,持续提升标准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引导社会团体加快制定发布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国际标准制定。(二)提升质量品牌效益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设备、完善检验检测,推广先进质量文化与技术。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开展质量兴业、品牌培育等活动,定期发布质量品牌报告。(三)优化市场环境引导终端企业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采购模式,倡导优质廉价,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肆意炒作等非理性市场行为,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公共平台建设(一)建设分析评价公共平台支持有能力、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国家级电子元器件分析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质量品质和技术等级分类标准建设,围绕电子元器件各领域开展产品检测分析、评级、可靠性、应用验证等服务,为电子系统整机设计、物料选型提供依据。(二)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地方、园区、企事业单位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与交易、科技成果评价、市场战略研究等服务。鼓励建设专用电子元器件生产线,为MEMS传感器、滤波器、光通信模块驱动芯片等提供流片服务。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电子元器件领域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一批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鼓励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应用及推广等扶持。强化市场应用推广(一)支持重点行业市场应用实施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在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推动电子元器件差异化应用,加速产品吸引社会资源,迭代升级。(二)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市场抢抓全球5G和工业互联网契机,围绕5G网络、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建设,重点推进射频阻容元件、中高频元器件、特种印制电路板、高速传输线缆及连接组件、光通信器件等影响通信设备高速传输的电子元器件应用。(三)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电容器(含超级电容器)、电阻器、频率元器件、连接器与线缆组件、微特电机、控制继电器、新型化学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四)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利用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机遇,面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重点推进伺服电机、控制继电器、传感器、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等工业级电子元器件的应用。(五)高端装备制造市场面向我国蓬勃发展的高铁列车、民用航空航天、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