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二章_第1页
世界地理第二章_第2页
世界地理第二章_第3页
世界地理第二章_第4页
世界地理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第二章第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一节全球气候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一、气候的影响因素第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海陆分布纬度地形海拔高度洋流人类活动地球轨道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候第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太阳辐射-纬度地带性-气候带回归线和极圈-5个天文气候带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等温线-3个温度带最热月平均温度10℃等温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18℃等温线第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柯本(Köppen)气候分类法-五个气候带中国—≥10℃积温第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大气环流与降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第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非地带因素与不同气候型海陆分布地形和海拔高度洋流MountKilimanjaro第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热带Tropics亚热带Subtropics温带Temperatezone亚寒带Subfrigidzone寒带Coldzone气温指标最冷月气温>15℃最冷月气温0-15℃最冷月<0℃、最热月>20℃最热月气温>10℃最热月气温<10℃气温变化终年高温冬暖夏热冬冷夏热冬寒夏凉终年严寒气候类型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湿润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极地冰原气候第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年雨型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热带雨林、海洋气候>2000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1000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第1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第1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分布模式第1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区域特征亚洲:季风气候特点是世界独一无二,大陆性气候显著,年平均雨量650mm。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平均降水量723mm/a,气候湿润。非洲:热带大陆性为主,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平均降水量690mm/a。北美洲:温带大陆性为主,平均降水量670mm/a。南美洲:热带海洋性气候发育,平均降水量1350mm/a,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洲。澳大利亚:热带大陆性为主,干旱区面积所占比例83%,平均降水量450mm/a。南极洲:寒极,风极,“白色沙漠”,降水量50mm/a。第1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1.定义2.成因3.表现(二)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1.定义及成因2.表现第1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气候的垂直带性1.成因2.表现

海拔高度/m

珠穆朗玛峰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8844.4355004800北坡南坡

积雪冰川

寒荒漠积雪冰川高山灌木林针叶林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4500

常绿阔叶林2500针阔混交林

南坡冰川属于海洋性,海拔较低北坡冰川属于大陆性,海拔较高

3900寒荒漠山草甸高草甸草原第1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气候类型判断步骤:根据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南北半球。根据最冷(热)月气温,确定气候带。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或雨量季节分配确定干旱或湿。方法:表格法,图形法,柱状图法第1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7世界各地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第1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测站123456789101112年A℃-43-36-27-21-8596-1-15-29-34-16mm3533828282820885147B℃5557101314141310759mm101817164697076102891301191361108C℃26272728282827272727272627mm2851641541601011271832301021842363062282D℃14141518212426272623191620mm1138077261010072078105517举例:气候类型判断第1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印度西北部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山屏障

B.沿海有上升流

C.深处内陆

D.终年受大陆气团影响第1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世界主要的气象灾害(一)风灾1.热带气旋HurricaneIsabel(2003)asseenfromorbitduringExpendition7of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I.Theeye,eyewallandsurroundingrainbandscharacteristicoftropicalcyclonesareclearlyvisibleinthisviewfromspace.StormtrackofTyphoonLoke,showingrecurvatureofftheJapanesecoastin2006.第2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龙卷风TheGreensburgHighSchool,cityofGreensburg,KansasduringtheMay2007tornadeoutbreak.ADoppleronWheelsunitobservingatornadonearAttica,Knasas第2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沙尘暴沙尘暴袭来的一刻DuststorminSydney,Australia第2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水旱灾害AutumnMediterraneanfloodinginAlicante(Spain),1997DryearthintheSonoradesert,Mexico发生水灾的时间在北半球集中在6-9月。在地域分布上,又以亚洲为多发区。第2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4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ElNino)——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增暖的现象。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它的出现无确定的周期,一般为2~7年。拉尼娜(LaNina)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第2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NormalPacificpatternElNiñoConditionsLaNiñaConditionsHighLowLowHigh海面上升海面下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第2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SO(SouthernOscilation)SOIENSO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表现-海气耦合模式第2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二节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一、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一)自然带定义1.定义2.意义第2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世界陆地主要自然带第2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热带雨林热带稀疏草原热带荒漠第2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唐菖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荒漠草原第3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温带草原温带荒漠第3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2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3(三)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资料来源:景贵和(引自伊萨钦科).综合自然地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指标景观地带年辐射平衡/kJ·cm-2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年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植物量/t.hm-2植物群体年产量t.hm2.a-1冻土地带54~84<600300~500100~250282.5泰加林地带105~1261000~1800300~800250~5002607阔叶林地带146~2302400~4000600~1000400~60040013草原地带146~2093000~3500400~500350~500208温带荒漠地带188~2303500~5000<250<2504.51.5地中海地带251~2725000~7500500~800400~60017016亚热带荒漠地带230~2936000~9000<100<10021热带荒漠地带293~3149000~10000<50<501.51典型萨王纳群落地带31410000500~1000500~9004012热带雨林地带251~2729000~97001500~2000900~125065040第33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4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5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6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海洋上的自然带北极带北温带北热带赤道带南热带南温带南极带第37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内在联系性2.空间组合性3.动态演变性第38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第39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等级划分

第一级——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级——大洲或大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全球七大洲共可分出30个自然地理大区和101个自然地理副区

第40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开发程度:各洲未开垦的处女地:北美:37.5%(格陵兰)非洲:27.5%(撒哈拉)大洋洲:27.9%

亚洲:13.6%(西伯利亚、青藏高原)南美:20.8%

欧洲:2.8%

其中冻土:41.9%热带荒漠:20%温带森林17.5%

热带森林:10%第41页,共4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开发特征:

社会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