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上)_第1页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上)_第2页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上)_第3页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上)_第4页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上)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理论(一)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内涵。1.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含义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他相应的“结构”效益。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的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的结构层次和发展水平,以保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一种经济活动。源于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提出的产业结构升级,一般蕴含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结果,指的是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所表现出的类似的变动趋势,即第一产业(农业部门)的份额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工业部门)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服务业部门)也略有上升。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发生在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由低级向高级,由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2.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库兹涅茨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进行分析与研究,表明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57个国家和地区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主要部门在总产值中份额所进行的横截面考察的结果表明,不同产业部门产值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农业(包括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的份额与人均产值成反比关系,在整个产值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二、第三产业与人均产值成正比关系,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参见表1)。而且,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现代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变换率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要高得多。因此,库兹涅茨强调,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产业结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料来源:西蒙·库兹涅茨(1971):《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1页。鲁宾逊、钱纳里、费德等经济学家,通过对101个国家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的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基础上,揭示了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不仅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上,经济结构的状况不同;而且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特别是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的结构转变,能够加速经济增长。钱纳里还特别强调指出:(1)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发展水平而变动;(2)结构转变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在各阶段,不同部门、不同要素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不同;(3)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具有实质性的区别,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结构关系不同;(4)结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对发达国家更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结构变化的余地也更大;(5)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非均衡条件下发生的结构转变以及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利用,是它们经济增长加速的两个主要原因。3.产业结构升级与工业化发展的关系。一般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费尔德曼和霍夫曼首先论证了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资本品工业相对于消费品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费雪和克拉克分别提出了以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演变三阶段和三次产业分类法。在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上,刘易斯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力资源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配置的“二元结构”理论,论述了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纳克斯、赫希曼等学者则分别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战略。罗斯托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发展主导部门的工业化战略。他指出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当旧的主导部门减退时,新的主导部门便会诞生。因此,工业化实质上是部门不平衡的增长过程,工业化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部门次序的变化(参见表2)。钱纳里等学者借助多国模型,按照人均GDP的变化将经济增长过程划分为六个时期和三个阶段,并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的一般特征作了全面归纳和分析。国内一些学者据此思路,研究了工业化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对应的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工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特征(参见表3)。4.不同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要素。根据钱纳里的研究,在产业结构变化的各个阶段,不同部门、不同要素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工业化初期阶段已经完成了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的初步积累,机器工业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总量矛盾居于突出地位,有限的资源中很大部分要用于生活消费,可供投资的经济剩余较少,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方式是劳动力大量从配置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其发展大致上呈数量型的外延扩张,建立和发展的工业部门大都是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轻纺工业,目的是追求总量迅速增长。相应的在生产要素投入中,体力劳动投入比例仍最大,但开始下降,资本投入比例开始上升;体力劳动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仍最大,但资本投入所做的贡献不断上升,技术投入所做的贡献最小(参见表4)。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问题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社会经济剩余大为增加,资本积累量已达到一定程度,初始时期的资源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建立并发展规模经济产业,中间产品增加和生产迂回程度提高,基础瓶颈类重化工业因为所需的巨额资金逐渐具备,资本投入取代劳动力投入,成为第一位贡献来源,而规模经济成为又一个重要的增长贡献来源。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开始,在重工业中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地位不断上升的同时,初期阶段的需求结构也逐步转向“追求方便和功能的阶段”,从初始以生活必需品为主逐步转向耐用消费品,相应地产业结构在需求的拉动下也逐步向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工业品工业倾斜,主导产业变更为电力、钢铁、能源、石化、造船等基础性重化工业,而这类产业的主要特征就是资本密集,故这一阶段劳动的产出弹性减小,资本的产出弹性增大。总体上说,这一阶段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加快,资金密集的基础类重化产业在国民收入形成上占比越来越大,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率的高低依次是资本投入、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投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可用于工业投资的经济剩余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本逐渐充裕,剩余农业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同时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依赖进一步下降,相应地工业从基础类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为中心的演进,工业结构呈现“高加工度化”,技术进步逐步取代资本投入和规模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位贡献要素,其余依次为资本投入、规模经济、劳动力投入。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选择空间大为扩展,对住宅、汽车、家用电器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主导产业变更为收入弹性更高的机械电子工业,特别是其中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工业成为带头的主导产业。这类产业的主要特征是资本技术密集和规模经济,全要素生产率高低相当关键。(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1.发展时序:工业化先发与后发。先发国家是指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阶段领先或超前的国家。后发国家是指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的国家。从工业化先发与后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看,先发优势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参见表5)。尽管工业化先发也存在劣势,但在现实中发展时序靠前的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无不已经走完了资本、技术和制度的积累过程,其经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发展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后发国家来说,却有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加速经济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由于后发劣势的束缚使得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产业结构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后来居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但未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这一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了呢?应该说,尽管后发国家具有包括劳动、技术、制度以及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但它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需要在一定社会能力基础上发挥作用,是一个不断重复学习、积累和创造的过程,是不断模仿和创新的过程。因此,后发优势的存在和实现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后发劣势在已经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中却是绝对的、客观的和实在的。也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就是创造一切条件,变劣势为优势的过程。2.发展战略: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由价格机制向国内生产者显示该国要素和商品的供求及相对稀缺性,并通过这些相对价格引导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国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赶超战略作为比较优势战略的替代物,是指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突破资金稀缺的比较劣势对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制约,使资金密集型产业能够在极低的起点上得到发展并在短期内实现飞跃,进而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行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参见表6)。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看,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的模式路径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渐进缓慢的发展道路,一个是跳跃式的发展道路。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壁垒低,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竞争,容易导致发展中的“合成谬误”。因此,单一采取比较优势战略是很难使一个国家跳出比较优势“陷阱”。由赶超战略所生成的产业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这种结构“跳跃”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演进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赶超战略相对于比较优势战略来说,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重要,尤其从长远来说更为明显。但赶超战略也很容易导致产业结构畸形发展,人民生活短期内恶化,企业由于过度保护缺乏竞争力等问题。3.对外贸易: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进口替代”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主动发展某些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以替代过去对这些制成品的进口。这种模式同发展中国家保护具有战略意义的幼稚工业和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它对于改变发展中国家对国外工业制成品的依赖,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改善外贸结构和外贸条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出口导向型”核心思想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通过扩大其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并通过出口结构的不断升级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看,由于进口替代模式和出口导向模式的差别,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参见表7)。但是由于二者都以具体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它们又是互相联系的。从实际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首先大都实行进口替代,即建立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只是当这些新兴工业部门在国内的发展遇到市场规模制约时,才开始实行出口导向模式,而且凡是出口导向比较成功的国家进口替代大都搞得较好。各发展中国家在转向出口导向后,不仅要扩大传统优势工业部门的产品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动态比较优势原理,扩大具有潜在优势工业部门的产品出口,实现出口结构的升级。由于发展中国家潜在优势工业部门大多是发达国家已进入成熟阶段的工业部门,发展中国家只有完成对该工业部门的进口替代,才能促使发达国家的这些工业部门进入衰退阶段,也因此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新的出口导向产业。由此可见,不论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还是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进口替代都是出口导向的基础。4.政府干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可以区分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功能性产业政策”通常指政府通过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和研发补贴来提高产业部门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性产业政策”是主动扶持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缩短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以实现经济赶超目标。竞争政策是政府使用的一系列决定市场运作“竞争条件”的方法和工具,其政策功能是阻止少数大企业滥用市场主导力量,尽可能创造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竞争环境,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两种政策手段对产业结构升级各有优缺点。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看,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实施方式和侧重点却有所相同。产业政策通过引导某种程度的资源倾斜,力图促进某一行业或企业的加快发展;或者通过促成企业的兼并、重组、联合,甚至协调企业间的行为,以促使某一产业达到规模经济来提升产业结构。而竞争政策则强调公正、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限制甚至取缔企业间的协议、联合、并购等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以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方式推动产业发展。在一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般规律是工业化起步阶段通常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竞争政策作为补充;工业化中期阶段则适时弱化产业政策功能,更多地使用竞争政策;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就主要以竞争政策优先,同时以产业政策作为补充(参见表8)。二、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借鉴(一)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1.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历程。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产业结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776~1884年):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美国独立发展时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家,只存在少量家庭手工业,工业品完全依靠从欧洲进口。1812~1814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工业品的进口被切断,美国不得不从这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逐步有制铁业、食品加工业、木材业和机器制造业等。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产业革命,由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国过渡。188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已超过农业,达到28%。第二阶段(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占主导的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工业化早期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美国在钢铁、电力、重型机械、重化工、钢制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第一产业下降为21%左右,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占32%左右,第三产业占41%。二是工业化中晚期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20世纪20~50年代以石油、汽车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美国在汽车、卡车、飞机、炼油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第一产业下降至7.4%,第二产业进一步上升到38%,第三产业这时已达到54.6%,已向服务经济过渡。第三阶段(1950~1973年):高科技产业占主导的阶段。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开始重点转向半导体、通讯、电子和核能利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时期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3%左右,第二产业略有下降,到35%左右,第三产业则上升到63%左右,除了高科技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外,服务经济的特征也已经非常明显。第四阶段(1980年至今):服务和知识经济占主导的阶段。在通讯和网络等信息利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第一产业下降到2%以下,第二产业下降到20%左右,第三产业进一步上升到7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尤其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且利用日益扩大的全球化趋势,实现了经营方式网络化、服务范围全球化、服务项目多样化等特征。2.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主要特点。(1)重大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革命是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动力。美国的科技创新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凭借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主导地位,在钢铁、电力、重型机械、重化工、钢制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举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许多重要的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依赖这些科技成果推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发明有65%在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并且75%是率先在美国得到应用。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促进了重化工业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高附加值深加工结构转变。特别是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90年代加速发展,并延续到21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对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批以信息通讯业为主导的产业群体,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生产效率的部门之间快速流动,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需求方面,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生产和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也导致了产业结构向新兴行业调整,从而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2)产业政策调整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遭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滞胀”、1979~1981年的经济衰退以及日本制造业强劲竞争力的挑战。克林顿政府上台后,为了实现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进行了广泛干预,由以往不直接干预产业,转为通过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来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换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飞速发展;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注重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联邦政府还直接与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合作,利用新技术合作开发新一代产品,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产业政策调整的结果是在90年代,在代表21世纪发展方向的一系列产业中,美国重新夺回了新技术革命的领先地位,把竞争者甩到后面,取得了全球的技术竞争优势。(3)国内市场规模巨大,超前消费模式拉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美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全民超前消费模式为大规模生产提供相匹配的载体,是产品升级、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美国属于内向型经济,进出口需求占总需求比重较低,当基础建设投资和国家举债依然不能完全跟上生产增长速度的时候,美国开始扩大消费,主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甚至高达70%。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对服务多样化、专门化和高档化的需求,进一步刺激更文明、更便捷和更舒适的服务业供给。根据数据统计,美国居民私人消费支出2006年为92708亿美元,是1950年1922亿美元的48.2倍。①其中,耐用品消费支出为1071.3亿美元,是1950年的307亿美元的34.9倍;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为2716亿美元,是1950年的982亿美元的27.7倍;服务消费品支出为54836亿美元,是1950年的633亿美元的86.6倍。由此可见,消费支出中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长最快。除此之外,美国将超前消费从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简单借贷,发展成为更复杂难解的金融创新,推出花样翻新的衍生工具,将消费需求多重打包、层层放大,形成金融、证券、投资等金融服务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使得服务业上升为美国的主导产业。(4)利用国际分工推动产业转移,以全球化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冷战的结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调整和重组的机遇,支持本国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以全球化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的跨国公司大都自己开展主要业务,只是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转移;90年代后期以来,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由于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分包甚至完全退出生产,出现了“虚拟制造”现象,如耐克公司除其关键的气垫系统外全由外部提供;波音公司将民用飞机价值链扩展到融资、租赁、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下游服务环节;通用电器明确提出要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业公司;IBM公司进行了深刻的业务转型,强化了服务业务。相应地,美国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占GDP比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下降到2002年的13.9%,就业比重从最高时的35%降到目前的10%左右。美国以全球化作为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正是通过把产品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部分通过国际投资、对外贸易转移到国外,以腾出资源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部分,并通过把高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推广加快收回投资,进入下一轮研发,从而不断抢占世界产业结构的制高点。3.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风险。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超过英国后,就一直凭借“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牢牢占据先发国家的位置,尽享先发国家的优势。但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先发劣势与先发优势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美国在一个世纪时间里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也不断面临着风险,主要有:(1)技术创新的不可预见性及产业生命周期的风险。先发国家要获得先发利益,必须付出巨大的创新成本。创新成本一般由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部分组成。直接成本是一种货币投入,如研发费用和风险投资等;机会成本取决于创新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机会成本越高。创新一般需较长的探索时间,要走不少弯路,其风险成本往往大得惊人。据资料反映,美国1997年每1000个得到风险资本支持的项目里,只有一个能成功地占有大于1%的市场;世界上产生收益的创新只占创新事件总数的约10%,其余的或者失败,或者绩效平平。从事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寿命一般只有10%能活过5年,90%的创新企业或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夭折。由于创新的高风险,加之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尽管美国拥有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制定了系统的技术研究政策,仍难以保证美国始终保持新技术革命的领先地位。(2)过度超前消费长期以来累积了巨大的经济风险。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正是这种巨大的内需拉动美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并且良性循环:巨大的消费力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