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数字地籍测量_第1页
第九讲-数字地籍测量_第2页
第九讲-数字地籍测量_第3页
第九讲-数字地籍测量_第4页
第九讲-数字地籍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_数字地籍测量第一页,共28页。课程导入:常规地籍测量效率低成图精度与比例尺有关适用性差信息量小口读笔记、容易产生粗差第二页,共28页。第九讲数字地籍测量§1数字化测图概述§2数字地籍测量第三页,共28页。§1数字化测图概述一、数字化测图概念数字化测图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方法。数字测图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联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和地物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实际工作中主要包括: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和地图数字化两部分内容。(1)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主要指野外实地测量即地面数字测图,也称野外数字化测图。与白纸测图定点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同样要进行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它是应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在实地采集数据,然后用计算机处理,与绘图仪或打印机联机,自动绘图和打印测量成果,最后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存盘。(2)地图数字化:利用数字化仪对已有的图件进行数字化,将图件上的各种要素以一定的规则输入计算机编辑处理。第四页,共28页。绘制草图数据采集点位信息特征信息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地貌模型地物模型屏幕编辑存盘地图绘图文件数字化测图示意图第五页,共28页。解析测图仪或坐标量测仪数字化仪扫描仪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成图软件打印机计算机电子手簿电子平板(便携机)绘图机显示屏PC卡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数字化仪扫描仪全站仪第六页,共28页。

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

在测站上架设自动跟踪式全站仪,如选择瑞典捷创力(Geotronic)、日本拓普康(Topcon)等相应型号的测量仪器。全站仪能自动跟踪照准立在测点上的棱镜,通过无线数字通信将测量数据自动传输给棱镜站的电子平板记录成图。二、数字测图的基本模式一:全站仪最近徕卡公司(Leica)又推出TCA全站仪,世界上最高精度的全站仪:测角精度(一测回方向标准偏差)0.52,测距精度1mm+1ppm.

与RCS1000遥控器的测量模式,实现了测站无人值守的遥控测量。可以在棱镜站遥控开机测量,全站仪自动跟踪、自动照准、自动记录。TCA遥控测量系统与电子平板连接可实现自动跟踪模式的电子平板数字测图。第七页,共28页。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CORS的含义为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ystem(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二、数字测图的基本模式二:CORSIGS参考站分布图

美国CORS参考站

欧洲参考站分布图

江苏参考站分布图

第八页,共28页。第九页,共28页。

一、数字地籍测量的含义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输出、管理的地籍测量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模式,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

数字地籍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地籍调查成果的输入、地籍图测绘、界址点坐标测量。输出成果包括分幅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坐标表、各类面积汇总与统计表。§2数字地籍测量第十页,共28页。野外数字数据采集第十一页,共28页。广义的数字地籍测量的框图第十二页,共28页。

二、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模式

1.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

(1)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等)+成图软件(2)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成图软件(3)全站仪+掌上电脑+成图软件(4)GPS—RTK接收机+成图软件2.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

3.模拟地籍图数字化测量模式测记法测记法电子平板法航测法数字化法第十三页,共28页。

三、我国数字测图(地籍)测量的发展

我国数字测图系统的研究、试验和应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1987年: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为1988年至1991年:初步应用阶段。第三阶段为1992年以后:该阶段是我国数字测图进入了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阶段。

数字测图的发展方向: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TCA2003)GNSS/GPSRTK测量模式第十四页,共28页。

四、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自动化程度高:自动记录、自动处理、自动成图;效率高、劳动强度高、成图美观。

精度高:模拟测图方法无法消除手工绘图对地籍图精度的影响。

现势性强:将变更的信息及时输入计算机,保证地籍图的现势性。整体性强:传统地籍测量以图幅为单位实施,数字地籍测量在控制完成后可在测区的任何位置实施测量,精度均匀、成果可靠。

适用性强:可输出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籍图,可进行计算、量取、查询等第十五页,共28页。五、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第十六页,共28页。六、数字地籍测量的硬件环境(一)数字地籍测量系统硬件的组成

数字地籍测量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它的硬件由计算机主机及其输出输入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数据记录设备、成果输出设备组成。(二)数字地籍测量的硬件功能与使用1.计算机硬件2.数据采集设备全站仪、GNSS/GSP接收机、扫描仪、数字化仪等。第十七页,共28页。3.数据记录设备PC内存卡、电子手簿、掌上电脑等。4.成果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第十八页,共28页。七、数字地籍测量的软件环境第十九页,共28页。八、数字地籍测量中数据采集原理

1.测点的三维坐标;2.测点的属性,即点的特征信息(地貌点?地物点?……);有什么特征等。

3.测点的连接关系,按照这个连接关系,即可将相关的点连成一个地物。(一)测点的描述(二)地籍信息编码《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第二十页,共28页。第二十一页,共28页。(三)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数据采集的特点

1.数字地籍测量是记录的碎部点的坐标、编码、点号和连接信息;2.除采用极坐标法外,还可以采用测图软件提供的丈量法进行碎部测量;3.碎部测量可以在图根控制测量后进行,也可以与图根控制测量同时进行;4.碎部测量时不受图幅的限制,分幅由软件自动完成。

第二十二页,共28页。(一)数据预处理九、数据处理(二)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筛选、科学的分类处理,并对外业观测值的完整性以及各项限差进行检验,对外业成果实施平差计算。1.对数据文件作进一步处理,检验其地物信息编码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组成以地物号为序的新的数据文件,并对某些规则地物进行直角化处理。2.对界址点数据文件作进一步处理,界址点测量的数据结构一般采用拓朴结构,界址点信息编码亦应按此结构的要求设计和输入。3.根据新组成的数据文件,生成全部绘图坐标形成图形数据文件。第二十三页,共28页。十、图形输出

1、图形截幅2、图形显示与编辑3、绘图仪自动绘图对所采集的数据按照标准图幅的大小或用户确定的图幅尺寸进行截取,这项工作就称为图形截幅。

第二十四页,共28页。本章重点1.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和发展2.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第二十五页,共28页。淮海工学院

第1章:概述: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管理和地籍管理的内容、地籍的概念和分类第2章: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土地权利体系、土地确权理论第3章:地籍调查:权属调查的步骤;地籍街道、街坊、宗地的概念及划分方法;地籍编号方法和界址点编号方法;宗地草图及其内容和绘制要求;地籍调查表的填写第4章: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和步骤第5章: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网的概念和特点、坐标系的选择、控制测量的方法

注:本代码表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发布的国家标准(GB/T13745——92)。

三位数字为一级学科,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为二级学科,小数点后三位以上数字为三级学科。

一级学科如下图:详细学科

课程小结第二十六页,共28页。淮海工学院

第6章:地籍细部测量(1)界址点测量:概念、精度要求、测量方法、精度分析(2)地籍图测绘:(地籍图、宗地图)的概念、作用、表示内容、测量方法(3)面积量算:方法、限差与平差、精度分析第7章: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变更测量的概念、作用和方法、界址的恢复与鉴定、土地分割测量第8章:房产测绘:房产控制测量与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测绘、共有面积分摊与计算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