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下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的是()

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

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

C.信息机构提供信息的信息收入

D.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工资

2.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公有制为主体B.市场经济C.共同富裕D.计划经济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内在统一性体现在

A.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先导,与时俱进中体现出解放思想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都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的和归宿

D.与时俱进集中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时代要求和创新意义

4.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有()

A.资产出资人制度B.企业法人制度C.经济核算制度D.有限责任制度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是

A.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B.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以及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

C.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

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6.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_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方面有()

A.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C.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D.以统一战线为依托

7.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

A.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C.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D.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8.“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其历史依据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政治基础

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其国际背景

D.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以及资源条件的发展的差异,是其现实条件

10.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土地路线内容有()

A.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D.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2004年12月2日至5日召开的()指出,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杜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计划目标、衔接()的重要一年。()

A.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十五”,“十一五”

B.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九五”,“十五”

C.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五”,“十一五”

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五”,“十五”

12.在红一方面军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的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

13.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讲话中的核心内容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完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完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1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解放思想

15.2005年7月10日,在举行的全民公决中通过了《欧洲宪法条约》,成为第13个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

A.比利时B.卢森堡C.法国D.英国

16.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否允许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

A.可以从习惯B.若男女双方不生育子女,可以结婚C.若男女双方不同姓,可以结婚D.禁止结婚

17.在中共八大上就加强法制建设做出系统发言的人是

A.周恩来B.刘少奇C.邓小平D.董必武

18.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服务群众的要求D.诚实守信的要求

19.应对经济不景气,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节,一般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A.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D.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

20.国家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从宏观经济方面看,其主要功能在于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节国民收入分配C.调节货币供应量D.促进经济增长

三、3.分析题(3题)21.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22.(39)

23.

根据材料2归纳当时阻碍对外贸易的因素是什么?中央苏区为扫除这些障碍因素作了哪些努力?

四、5.简答题(2题)24.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25.为什么说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正确的,而主观真理观是错误的?

五、3.分析题(0题)26.根据材料2、3谈谈你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看法。

六、单选题(0题)27.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除了竞争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C.垄断削弱了竞争D.垄断消除了竞争的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

1.ABC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多种分配方式的实现具有制度保证。ABC选项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D选项属于按劳分配。

2.AC邓小平在经济改革中始终强调两条根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动摇。故正确答案为AC项。

3.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刻内涵。此题应回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辩证关系,全部是正确选项。

4.ABD【参考解析】: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①资产出资人制度;②企业法人制度;③有限责任制度;④组织管理制度。

5.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A项“政治思想”表述不准确,应为“思想文化”。

6.ABC

7.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8.B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选项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9.AB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A、B、D选项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涉及国际因素,故C不是正确选项。

10.ABCD选项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11.C解析:时事政治题。

12.D

13.D解析:《论十大关系》提出了十个关系,都是矛盾,但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基本方针阐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

14.A本题考查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5.B

16.D解析:结婚的法定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禁止条件。结婚的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因此,正确答案是D。

17.D解析:董必武同志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就我国的法制建设做了系统的发言。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做了大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做了有关政府工作的报告;邓小平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8.A解析: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

19.B解析:应对经济不景气,需要刺激总需求,正确选项是B。

20.D

21.正确。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正确。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2.建设两型社会要求:第一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第二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四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第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建设两型社会要求:第一,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第二,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四,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第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23.阻碍因素:苏区处在敌人严密的封锁和包围之中;交通闭塞私商控制贸易进行高利盘剥;苏区商品生产水平低、产量小、品种少。努力:成立对外贸易机构加强外贸管理;建立较大的进口公司;对生活必需品的出口贸易实行直接经营。阻碍因素:苏区处在敌人严密的封锁和包围之中;交通闭塞,私商控制贸易,进行高利盘剥;苏区商品生产水平低、产量小、品种少。努力:成立对外贸易机构,加强外贸管理;建立较大的进口公司;对生活必需品的出口贸易实行直接经营。

24.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因此这时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划分。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经过社会分工以及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是阶级划分的基础。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奴隶主阶级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第一条道路是氏族公社中社会职能的独立化氏族首领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第二条道路是氏族公社内部出现富裕家族。这些家族由于生产上处于有利地位剩余产品较多有可能从家族外部吸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家族里来从事劳动战争的俘虏正好提供了这种劳动力这样他们就成了剥削者。这些氏族贵族和富裕家族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奴隶主阶级。奴隶也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奴隶开始是由战争中的俘虏来充当的。这些俘虏原来是被杀掉有时甚至是被吃掉。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力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时候就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是把他们作为剥削的对象使他们成为奴隶。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土地买卖、高利贷、抵押制的出现奴隶的来源就不以战俘为限了本氏族、本部落里的破产的穷苦人也逐渐沦为奴隶。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因此,这时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划分。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经过社会分工以及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是阶级划分的基础。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奴隶主阶级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第一条道路是氏族公社中社会职能的独立化,氏族首领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第二条道路是氏族公社内部出现富裕家族。这些家族由于生产上处于有利地位,剩余产品较多,有可能从家族外部吸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家族里来从事劳动,战争的俘虏正好提供了这种劳动力,这样他们就成了剥削者。这些氏族贵族和富裕家族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奴隶主阶级。奴隶,也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奴隶开始是由战争中的俘虏来充当的。这些俘虏原来是被杀掉,有时甚至是被吃掉。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力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时候,就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是把他们作为剥削的对象,使他们成为奴隶。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土地买卖、高利贷、抵押制的出现,奴隶的来源就不以战俘为限了,本氏族、本部落里的破产的穷苦人也逐渐沦为奴隶。

25.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以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能够正确反映客体为前提的。承认人们的认识内容来自客观世界也就是承认了客观真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坚持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最典型的代表是实用主义真理观其基本观点是“有用就是真理”。它只强调真理的有用性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际上真理的客观性才是其根本属性。它的有用性是以客观性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客观性仅仅凭有用性来判断一种认识是否真理就会把荒谬的东西也说成真理。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以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