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武陵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武陵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武陵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武陵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武陵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陵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准确、流畅地背诵《武陵春》。2、以诗解诗,把握《武陵春》的内容,了解拓展词意。3、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教学重点】1、掌握吟诵该词的技巧与方法。2、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阅读理解词的内容及品析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1、在词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创作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啊,我们首先分组朗读这些诗句。老师读二、四、六句,学们读一、三、五句。屏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诗词老师读的部分同学们都还没有学过,所以有些句子就还不甚了解。但是,只要我们开口诵读,便能感知他的优美。这些诗词全出自一人之手,这个人是?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之一,她以卓而不凡的气质和横空出世的才华在宋词乃至中国古典文学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她的《武陵春》。二、整体感知,品味赏析(一)初读---找愁1、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注意读出停顿、节奏与语气。)2、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了解字词意,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二)细读---读愁、析愁(课件)1、师生共同配乐朗读2、引导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意,再现画面。为消除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先作个示例,借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此学习中,老师要激活生自主、合作、讨论,通过同伴间的对话与交流,团结与互助,更有利于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3、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情感,是哪一个字?(三)品读---品愁1、介绍作者相关情况2、主问题: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哀愁?词人是怎样写愁的?(赏读词作,品味美的语言、美的构思、美的意境。)在赏析时可以用这几个问题来引导:⑴女人都喜欢打扮,可是李清照却“日晚倦梳头”,为什么?⑵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⑶李清照愁从何来?⑷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⑸读完这首词,你想对李清照说什么?⑹如果你是李清照,你将如何消愁?⑺你认为怎样学习词比较好?谈谈你从本节课中你学到的方法。⑻你还有什么疑惑吗?生体验,老师点拨。生在读的基础上,感受词作者描绘的情境与景物、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体验,老师对体验的重要部分作启发式点拨。(四)感悟---议愁李清照愁从何来,她在寻觅什么?(边小结边板书)生准备、教师引导。生品味、教师点拨。生对词的语言及表达进行赏析,着眼于名句、关键词,教师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予以适当的指点。三、拓展延伸1、回忆总结整理古人关于“愁”的诗句。屏示2、李清照也多次在她的词中提到“愁”。(此环节开阔生学习的视野。教师在其中作为一个组织者,起一个承接作用。)《点绛唇》中写愁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愁有长度了。《蝶恋花》中写愁是:“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有形体可以拥抱了。《生查子》中写愁是:“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愁竟成了一种容器,可以装盛泪水了。《一剪梅》中写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竟有脚,会爬行了。四、结束语:一首教师原创小诗寻寻觅觅晚来冷冷清清伤怀忧愁如山离恨似海双溪舴艋怎能载家国风云变幻人生多少真情挚爱化作梦里秦淮幽幽回首填写半生悲哀词苑千载群芳竞秀至今依旧盛开小结: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她何其不幸,幽幽回首,半生哀愁。作为一名词人,她又何其伟大,纵然忧愁如山,离恨似海,但词苑千载,群芳竞秀,她至今依旧盛开。五、作业布置课后继续搜集李清照其它诗词作品,进行赏析,积累名句,进一步了解易安情怀。

《武陵春》学情分析1、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诗词知识储备,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时已学习过李清照的小词《如梦令》,但是对李清照的身世,早期优越的生活和思想、创作风格,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于李清照的晚年凄惨的生活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学习该词的主要障碍是对词人内心浓重的“愁”的理解。词情及其悲苦凄惨的,武陵春》虽篇幅短小,字字句句离不开一个“愁”字,学生能理解是写愁的诗词,却不知作者为何而愁。2、整个初中阶段的诗共有67首,七年级重在基础知识,八九年级重在培养能力,九年级的学生虽对诗歌节奏,诗的韵律鉴,诗人的风格流派有所了解,但对于赏析诗词的语言特别是字词的妙用和各种技巧,如用典、烘托、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等,赏析手法的掌握上是一个弱项。《武陵春》教学效果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活动。为此,安排大量的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各种形式的读,留足时间让学生静心思考,做旁批谈感受,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收到较好效果。并且注意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节奏美,但美中不足的是朗读指导不到位,只是泛泛而谈,学生也只是略知一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者,课后我发觉自己对学生的实时引导和评价不够及时,不够精确,问题不够丰富,全面引导学生的能力还欠缺,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这些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加强。《武陵春》教材分析《武陵春》是选自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当中的第四首。代表了南宋时期的其中流派之一——婉约派。《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感情。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为主,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呈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另外,这个单元还将五首词统一编排。单元中五首词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词的能力,品味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武陵春》阅读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释: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1、诗中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3、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5、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6、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哪”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7、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8、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9、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参考答案】1、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2、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每问1分,共2分】3、我同意这种看法。(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言之有理,可视其答题情况酌情赋分)4、.倦梳头,泪先流;(2分)5、又多又重。(2分)6、.物是人非7、.C8、①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于工作会泪如雨下。②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9、“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武陵春》课后反思古代文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落魄居士,大都容易感时伤世,悲愁叹苦,愁情苦恨的惨淡抒发成为他们诗词创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正是他们或国破家亡,或英雄失意,或离愁别恨,或悲愁叹老等等原因,才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愁”情飞扬,《武陵春》就是这样的作品。李清照的“易安体”文笔自然细腻,文风婉约优美,砌词清新精巧,在辞赋之坛一枝独秀。同时她最让我倾心的是那丰富坎坷,历经沧桑的生活历程。一直以为,只有那种看遍人间风景,一生大起大落,历经风雨而又内心细腻情感丰富,有着自己一贯追求的人才能写出绝世的作品。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并喜欢这首词的目的同时结合诗词的教学要求,备课上课时我重点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朗读教学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朗读又是学生的薄弱点,所以备课时在这个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上课伊始就师生轮流读六组诗句导入新课,让学生上课开始就感知易安体诗词之美,整体感知部分向学生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通过自由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个人展示读、师生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品味整首词的情绪。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词的意味,但是如果能对诗歌的一些关键语句做点改编,如“风住尘香花已尽”加工为“风住尘香花已尽、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加工为“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加工为“欲语、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加工为“载不动、载不动许多愁”,让整首诗歌放慢节奏,似乎是把作者的悲愁的心情反复的咏叹,反复的品味,进一步把作者的万般愁绪一览无遗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朗读的境界,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朗读的意境。或许加上这一部分能让整个课堂的朗读更加出彩。第二点,知人论世,任何一篇流传下来的文章都与作者的身世,作者的经历,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备课开始我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查找与李清照有关的信息,上课过程中,在适当的环节插入与作品相关的资料。比如读到“日晚倦梳头”时,插入“翻书赌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对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并曾过着风花雪月般生活的眷侣,此时最爱自己最懂自己的一半离开了自己,再怎么梳妆打扮也已无人欣赏,让学生对这位词人的形象有自己的认识。当然是“倦梳头”了。在读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首先结合学生们熟悉的《如梦令》,让大家了解泛舟是李清照非常喜爱的,品味“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出的是作者少女时期无忧无虑、欢快的心情;而后讲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插入作者的身世经历;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经53岁了。试问,一个垂垂暮年的孤独、柔弱灵魂如何能承受得起这许多愁。这些资料的介绍及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的积累,对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章的词意主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明确地告诉了他们要学习并理解一首诗词必须建立在了解作者经历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第三点,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在这节课上,我主要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能来说说,作者的“愁”体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字、词、句上吗?问题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自由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品味语言,做批注,引导学生主要抓住了“倦”、“事事休”、“泪”、“闻”、“拟”、“只恐”等这些关键字词来阐述,分析得相当到位。另外,我还引导学生对关于“愁”的诗句进行了拓展延伸,将他们以往所学的以及每个人积累的知识作了小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都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确实,课后发觉自己的实时评价还不够精确,丰富,全面引导学生的能力还欠缺,朗读还有待于加强等等,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琢磨加强。《武陵春》课标分析《\o""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语言感受”“欣赏能力”对生来说难度偏高。针对本班生的语言基础薄弱、知识面相对窄的学情,我把本课教学三维目标定为:①、知识与能力目标:a、了解女词人李清照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b、初步学会吟诵词的技巧与方法。②、过程与方法目标:a、引导生反复诵读学会适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