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_第1页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_第2页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_第3页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_第4页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页,共78页。1.1、智能建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1)、智能建筑的起源

基础条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融入到建筑中。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2023/4/182第二页,共78页。1.1、智能建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1)、智能建筑的起源

起源于美国: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在美国康涅狄格洲的哈特福特市诞生。功能:大厦配有语言通信、文字处理、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功能;大楼内的空调、电梯、防火等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2023/4/183第三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

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

(2)、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其次是日本(1984年6月第一次引进智能大楼的概念,于次年8月在东京青山建成了第一座智能大厦“本田青山大厦”);然后是西(欧英、法、德等国);接着是新加坡、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汉城、雅加达、吉隆坡和曼谷等大城市里,陆续建起一批高标准的智能化大楼;。2023/4/184第四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

印度比较晚,在1995年下半年起在加尔各答附近的盐湖建立一个方圆40英亩的亚洲第一智能城等。中国的第一座智能大厦被认为是1989年北京的发展大厦。总之,进入90年代以后,智能大厦蓬勃发展,步美、日之后尘,法国、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智能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目前,美国仍处于智能建筑建设的领先地位。。2023/4/185第五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3)、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是:建筑→建筑+(1A)→建筑+(3A)→建筑+(3A++)→建筑+(5A)→建筑+(7A)→…..;1A:(美国)建筑+BA(建筑设备自动化);

3A:(日本)建筑、CA(通讯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BA四种系统所构成;3A++:3A)+SlC(系统集成中心)+PDS(综合布线系统);5A:(3A)+FA(防火自动化系统)+SA(保安自动化系统);

2023/4/186第六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3)、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7A:(5A)+ESA(节能降耗自动化)+EHA(环保健康自动化);→…..;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是正在发展的科学。2023/4/187第七页,共78页。怎样从当前的角度把握智能建筑的概念?从学术前沿来看,近年来,“智能建筑”这一名词已到处流传,但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智能建筑”定义仍不统一的。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外延在不断扩展。当今科学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技术与新产品层出不穷并都正在应用于智能建筑,使其具体内容与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成为了一个进行时态。因此很难从一个方面下定义。1.2、建筑智能的定义2023/4/188第八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1)、智能建筑一般定义:((3A)~(5A))一般3A定义:(在我国早期智能建筑一般被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3A),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和便利的建筑环境。即一般智能建筑由如下五个方面组成:2023/4/189第九页,共78页。一般3A定义由如下五个方面组成:

⑴BAS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⑵CAS通讯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⑶OA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System);⑷SlC系统集成中心(SystemslntegratadCenter);⑸PDS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它是在“3A”建筑基础上结合了SlC系统集成中心和PDS综合布线系统。其定义比日本1995年提出的IB概念(IB由建筑、CA、OA、BA等四种系统所构成的概念)先进。见图2-12023/4/1810第十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图2-1智能建筑3A结构示意图如下:

2023/4/1811第十一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一般5A定义: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2023/4/1812第十二页,共78页。一般5A定义:

这是在2007年10月我国新标准颁布以前,智能化研究的理论界所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也即一般智能建筑由如下七个方面组成:⑴BAS楼宇自动化系统;⑵CAS通讯自动化系统;⑶OAS办公自动化系统;⑷FAS防火自动化系统;⑸SAS保安自动化系统;⑹SlC系统集成中心;⑺PDS综合布线系统。2023/4/1813第十三页,共78页。

智能建筑最近的“自动”定义:(7A)2007年10月后,国家颁布了一些新标准,一系列新标准正在逐步出台,并“节能降耗、环保与健康”作为的新标准内容。2007年被确定为“节能降耗、环保与健康”年。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建筑最新的定义应该为7A建筑。虽然,智能建筑最权威的定义还未公布,定义也已经被自动更新。

7A定义:

2023/4/1814第十四页,共78页。

从学术前沿探讨智能建筑定义:2008年世界各地灾害频繁,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的建筑产生了毁灭性打击,北川县城变成废墟。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智能建筑应该应对如地震、地沉陷、泥石流、雪崩、洪水、冰雹、森林火灾等“地质气象灾害”的侵害,还应具备如采光、通风、保暖、避寒等一定的调向和移动功能。所以,从学术前沿出发,本讲义研究认为:也该应在“7A”的基础上再加(2A)即“自动灾害预报系统”和“自动转向移动系统”。(孰是孰非,学生以论文形式讨论研究。)9A定义:2023/4/1815第十五页,共78页。2008年5月北京时间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地震为8.1级)给当地的建筑以严重破坏,有的产生了毁灭性打击。有些地震有“先兆”,比如动物的异动,地表倾斜,水化学变化,地球重力和磁场变化,以及大气圈的变化(比如“地震云”)等,也都能够用来预测地震的规律变化,可为“自动灾害预报系统”所用。2023/4/1816第十六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

“自动灾害预报系统”2023/4/1817第十七页,共78页。第1节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系统关系用如下图2-3表示:2023/4/1818第十八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组成与功能1.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主要是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备和能源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它是智能建筑专有系统,不可替代,构造形式复杂,下一级又细分许多子系统。楼宇(或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给排水、暖通空调、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保安、车库管理等子系统。2023/4/1819第十九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BAS系统组成:⑴空调与通风监控系统(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进排风机)⑵电力供应监控系统(变配电,发电机)⑶智能照明系统⑷给排水监控系统⑸交通设备监控系统(电梯,停车场)⑹消防监控系统⑺保安监控系统(巡更,门禁,防盗,闭路电视)等等。2023/4/1820第二十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图2-4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组成示意图DD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irectDigitalControl简称DDC)指用分布在现场被控设备处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2023/4/1821第二十一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通讯自动化系统(CAS)的组成与功能智能建筑的信息通信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公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组成一个高速的通讯系统。它是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纽带技术。2023/4/1822第二十二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系统目前主要由两大系统组成: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和有线电视网(CATV)。前者是由电信系统方面发展而来的,后者是广电系统方面发展至今的。今后随着4C技术发展将有可能使智能建筑的通信自动化系统统一(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l)、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及图形显示技术(CRT),即4C技术)。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功能是服务通信方式、调整通信服务功等等。2023/4/1823第二十三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的组成与功能它是计算机与通信共有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附属系统,可以离开建筑物而存在,组造形式简单,用网线+电脑(上网)就可以搞定。2023/4/1824第二十四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3、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的组成与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包括文字处理、传真、申请审批、公文图书管理、会议管理、资料档案管理、客户管理、订货销售,甚至库存管理、生产计划、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通过网线+电脑就可以实现直拔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可及时获得全球性信息。2023/4/1825第二十五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4、防火自动化系统(FAS)的组成与功能它的组成分为三个层次:①区域消防报警系统;②集中消防报警系统;③控制中心消防报警系统。具体范围包括火灾探测报警自动化、火灾信息传输、消防联动控制、火灾通信指挥及管理网络化、火灾报警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和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自动消防灭火等子系统。2023/4/1826第二十六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4、防火自动化系统(FAS)的组成与功能它的功能:包括消防、排烟控制;消防给水控制(自动喷水灭火控制;自动喷淋泵的控制);消火栓给水控制;火灾紧急广播、通信控制;消防电梯、非消防电源的控制;化学自动灭火系统控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控制等等。2023/4/1827第二十七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5、SAS保安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它的组成为:①防盗报警系统;

②闭路电视监控录像系统;

③电子巡更系统;

④门禁系统;

⑤金库的保安措施系统;

⑥可视对讲-电锁门保安系统;

⑦停车场管理系统等。2023/4/1828第二十八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5、SAS保安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它的功能:①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保安监控系统,大厦的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掌握各处的实时动态情况。②有利于治安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对大厦各重要部位监控,可以有效地预防盗、抢等犯罪行为。③利用系统的防盗、监控联动功能:提高保安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供准确的资料给公安等有关部门备案。2023/4/1829第二十九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6、系统集成中心(SlC)的组成与功能它的组成: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中心(slc)具有各个自动化系统信息总汇集和各类信息综合管理功能,通常做成控制柜或控制台,对所有信息集中管理。2023/4/1830第三十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它的具体功能要达到以下三方面要求:

(1)汇集建筑物内外各种信息。接口界面要标准化、规范化,以实现各智能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及通讯协议(接口、命令等)。

(2)实现对建筑物内各个智能化及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管理。

(3)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信息及数据通信的网络化管理,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及数据通讯能力。2023/4/1831第三十一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7、综合布线系统(PDS)的组成与功能综合布线系统(PDS)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它采用高质量的标准线缆、光缆及相关接插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传输系统,它将建筑与(5A或7A)子系统有机联系在一起发挥效用。是能够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建筑物信息高速公路”。2023/4/1832第三十二页,共78页。第2节智能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7、综合布线系统(PDS)的组成与功能它由七个部分组成:

1工作区、2(水平)配线子系统、3(垂直)干线子系统、4建筑群子系统、5设备间、6进线间、7管理。它的功能:“模拟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它既可以传输数据、语音、图象及其它各种控制信号,又可以与建筑物外部的信息通信网络互连。(本课程把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实习讨论的重点。)2023/4/1833第三十三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1,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智能建筑是在合理的综合布线基础之上的一些具体应用。是一种空壳躯体与神经系统的关系。2023/4/1834第三十四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建造智能建筑,事先必须有建筑物体“躯体”,才能进行综合布线,建筑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平台。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又是5A或7A等功能子系统的平台与必备基础设施。所以,“神经系统”发不发大,直接决定了建筑智能化功能的强弱,因此,“神经系统”在“躯体”中非常重要。为了“厚实基础,拓宽口径”,应重点研究综合布线“神经系统”这部分基础设施,同时兼顾其它功能子系统。2023/4/1835第三十五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2,综合布线系统和房屋建筑彼此结合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它们从规划、设计直到施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其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⑴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主要是看综合布线系统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智能化建筑能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23/4/1836第三十六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2)综合布线系统使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智能化效能,它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系统把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和各种设备及设施,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所以它是智能化建筑能够保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筑物中只有配备了综合布线系统时,才有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这是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内容。

2023/4/1837第三十七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较长。因此,目前在规划和设计新的建筑时,应考虑如何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以便今后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时,避免打洞穿孔或拆卸地板及吊顶等装置,有利于扩建和改建。2023/4/1838第三十八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分布于智能化建筑中,必然会有相互融合的需要,同时又可能发生彼此矛盾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与负责建筑工程等有关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协调,采取妥善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2023/4/1839第三十九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在国内的楼宇建设中正流行一股“智能化”的热潮。许多房地产商在广告宣传时,将其大名必冠以“智能化”或“5A甲级智能大厦”,因为他们在建筑“躯体”

上建立了综合布线系统“神经系统”平台。但大厦的“智能化”并不仅仅是建设一个简单的综合布线系统,更不是时髦的头衔能随便加在自己头上。我们必须对智能大厦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2023/4/1840第四十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3,综合布线系统评价综合布线系统一旦生成,容量几乎成了是“先天”固定的,而自动化子系统功能是可变的。因此,评价一幢大楼智能化水平如何,很难从子系统自动化功能去评价,但总可以从综合布线系统与之关联的应用功能去衡量。如以本地区为例:参考益阳地区,其最早的智能大厦(综合布线水平)是益阳电信大厦;目前最先进智能大厦(综合布线水平)要算“万城国际”。万城国际·2018的项目配套中,就集合了九大应用功能系统:2023/4/1841第四十一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3,综合布线系统评价万城国际·2018的项目配套中,就集合了九大应用功能系统:新风换气系统,6芯单模光纤,家庭直饮水系统,绿色环保电梯,双层中空玻璃,外墙保温、门窗保温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燃气泄露报警、烟雾报警,多媒体集中配电箱.2023/4/1842第四十二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九大应用功能系统:1通风——新风换气系统

传统的家庭通风换气不外乎是打开门窗被动式的换气,在万城国际•2018,配备了益阳独一无二的智能呼吸系统,智能新风换气系统具有双向换气、过滤净化、高效节能、智能控制等特性,打破传统开窗通风模式,达到室内外双向换气,其高等级的过滤器有效地阻止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进入室内,使室内空气保持长久的新鲜与干净。给您打造一个纯净、舒适的生活空间。2023/4/1843第四十三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2光纤——6芯单模光纤

万城国际•2018联手电信供应商打造“数字化家园样板工程”,在益阳首家引进光纤入户。光纤是使用光脉部来传输传输信号,是宽带网络中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传输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质量好,抗干扰性强,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等特点。完全满足业主的网络商务以及娱乐学习需求。2023/4/1844第四十四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3供水——家庭直饮水系统

万城国际•2018区别于一般小区的中央直饮水系统,为每位业主独立配置家庭直饮水,将家里的自来水管道直接连接到净水机,通过过滤处理后再使用。这样,业主只需要安装一个水表,而无需另外安装直饮水水表及缴纳直饮水水费,同时也避免了中央直饮水的第二次管道污染。2023/4/1845第四十五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4电梯——绿色环保电梯

追求生活品质的住户对电梯的要求不亚于名牌汽车,人们早已不堪忍受稳定性差,噪音大的电梯,可以说,电梯的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万城国际•2018采用富士技术小机房电梯。小机房电梯不需要传统电梯所必需的很大的机房,噪音最低可以小到15分贝,比人轻声说话的声音还小,极大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住户再也不必担心噪音烦扰。2023/4/1846第四十六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5降噪——双层中空玻璃

万城国际•2018双层中空玻璃选择湖南省内最高品质材质,有效降低噪音以及室外热量对居住环境的干扰。同时还具有隔声、节能、减少室内温差、提高采光性等优势。2023/4/1847第四十七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6保温——外墙保温,门窗保温系统

万城国际•2018在保温方式上采用了外墙保温与门窗保温的方法。通过外墙保温和门窗保温双重结合,更有效地提高了住宅的保温性能,减少室内外温差、节约能源。

防盗——盼盼防盗门

万城国际•2018为每位尊贵的业主配备了具有中国门业之王之称的防盗门类一流品牌——盼盼牌防盗门。区别于一般的防盗门仅0.5毫米的钢板,此次万城国际•2018配备的防盗门钢板双面都达到了1毫米厚,隔音防撬性能成倍提升。2023/4/1848第四十八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7安防——楼宇可视对讲

万城国际•2018在每个单元楼梯口安装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每户都设置可控制楼宇安全门的对讲机,具有对讲呼叫、对讲通话、遥控开锁等功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023/4/1849第四十九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8安防——燃气泄露报警、烟雾报警

万城国际•2018在家庭安防措施方面增加了煤气泄露报警、烟雾报警。燃气泄露报警器可探测多种易燃性气体;采用先进的进口气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突出的再现性和灵敏度。当业主家里发生燃气泄露情况时,燃气泄漏报警及时现场报警,并对外发出报警信号,保障业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23/4/1850第五十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8安防——燃气泄露报警、烟雾报警

烟雾报警报警器的核心器选用世界著名的日本根本特殊化学株式会社“离子化型烟雾传感器”和美国MOTOROLA烟雾探测器专用智能集成IC控制,快速响应,灵敏度高,稳定可靠。对现场早期发生的火灾烟雾能及时发出报警,防患于未然。2023/4/1851第五十一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9配电箱——多媒体集中配电箱

万城国际•2018秉着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为每位业主配备的多媒体集中配电箱具有电话、有线电视、电脑、安防等弱电系统统一规划、布局、集中管理。为多台电脑联网共享宽带服务,可以多路电话任意接听转接,满足不同用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2023/4/1852第五十二页,共78页。第3节、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盖茨豪宅与智能建筑技术2023/4/1853第五十三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1,综合布线产生的背景综合布线产生的背景主要在三个方面:

电脑+网络+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信息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办公自动化、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概念逐渐变为现实,这一切都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依赖于这些新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023/4/1854第五十四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1,综合布线产生的背景·Internet是这些技术的典型应用:E-mail和QQ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国内建网也十分迅速,1997年10月,实现了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STNet中国科技网、ChinaGBN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net中国电信网(或163网)等四大网络互联。以它们为骨干连接在一起数目众多的基础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节点,这些信息节点可以是一座智能大厦,也可以是智能建筑群,如:商务型大厦,交通运输设施,园区建筑。不管是大厦的网络还是园区网络,都离不开信息传输的通道,离不开布线系统。2023/4/1855第五十五页,共78页。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2.传统与旧标准布线系统的不足建筑物(大厦或园区)的布线系统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最末端,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信息服务质量。2.1传统布线是:把布线任务交给建筑的业外人士,他们以原有建筑物,根据临时或上级的要求,不断的升级换代没有统一标准的产品,戳挖拆换,把建筑物弄得百孔千疮。2023/4/1856第五十六页,共78页。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2.传统与旧标准布线系统的不足⑴系统分别设计:各行其道⑵系统分别施工:举例:甲做好,乙来就做坏(如粉刷┅)⑶没有统一标准:综合布线标准的高低主要看三大参数:传输的带宽:100M,600M,1000M至10GMHz;(万兆)传输的损耗:传输要远,损耗要小;接插件规格:通用,配套。(推建采用美国西蒙(Siemon)公司(10Gip)万兆布线解决方案,外加集成吊顶工艺,一步到位。)2023/4/1857第五十七页,共78页。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推建采用美国西蒙(Siemon)公司(10Gip)万兆布线解决方案,外加集成吊顶工艺等,一步到位。)如集成吊顶十大品牌之一美尔凯特(美尔凯特集成吊项有限公司)---集成吊顶。

2023/4/1858第五十八页,共78页。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3我国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近20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技术也在推陈出新,并将成为建筑的配套设备,目前发展过程,从三类到五类(100MHz),从超五类(100MHz)、六类(250MHz)到七类线(500MHz或千兆),再到光纤(万兆)。2023/4/1859第五十九页,共78页。第4节综合布线系统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3我国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近几年的出现了由铜缆向光纤转化的走向。(六类系统已成为规定,在高端用户中有10G光纤到桌面发展趋势。在国外10G光纤到桌面已经比较多了)。(2)随着智能建筑快速兴起,综合布线将朝集成布线系统发展。(3)智能小区布线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综合布线新热点。2023/4/1860第六十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5节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及特点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综合布线系统引入我国,由于各国产品类型不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是有差异的。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年9月发布的YD/T926.1-1997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2023/4/1861第六十一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5节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及特点目前所说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综合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如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且通用的、按一定秩序和内部关系而集成为整体,因此,目前它是以CA(通信行业)为主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自2001年又修订了一次,新版的通信行业标准YD/T926正在制订当中。2023/4/1862第六十二页,共78页。第5节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及特点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从综合布线方式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七大特点:(1)兼容性、(2)开放性、(3)灵活性、(4)模块化、(5)扩展性、(6)先进性和(7)独立性。(1)兼容性: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2023/4/1863第六十三页,共78页。第5节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及特点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2)开放性:符合多种国际上的现行标准,如国际标准ISO,欧洲标准(CENELEC)和北美标准(ANSI)等等。(3)灵活性:适应性强,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2023/4/1864第六十四页,共78页。第5节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及特点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4)模块化: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5)扩展性: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2023/4/1865第六十五页,共78页。第5节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及特点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6)先进性: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如光纤到桌面)(7)独立性:单独设计、单独施工、单独管理,又能实现各种拓朴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混合型)间的互相转换。)2023/4/1866第六十六页,共78页。第2章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按照国家GB50311/12-2007新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下列七个部分构成(进行PDS设计):1工作区、2配线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建筑群子系统、5设备间、6进线间、7管理。见图2-5新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2023/4/1867第六十七页,共78页。第6节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运用场合及发展趋势(PDS新标准:有3个子系统+3个区间+1个管理)2023/4/1868第六十八页,共78页。第6节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运用场合

及发展趋势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表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国家GB50311/12-2007新标准)部分组成名称部分及子系统的组成1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不包含TO)。2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TO)、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旧称水平子系统;旧称电信间为楼层配线间)3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旧称垂直干线子系统)2023/4/1869第六十九页,共78页。第6节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运用场合

及发展趋势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表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国家GB50311/12-2007新标准)部分组成名称部分及子系统的组成4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5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BD)。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6进线间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