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 洞庭(修改稿2) 副本 副本_第1页
诗韵 洞庭(修改稿2) 副本 副本_第2页
诗韵 洞庭(修改稿2) 副本 副本_第3页
诗韵 洞庭(修改稿2) 副本 副本_第4页
诗韵 洞庭(修改稿2) 副本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韵洞庭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瞧,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恰如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这神圣的土地上,有一块人杰地灵的沃土,它如一个伟人的头像,两眼凝视着前方,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湖南省。HYPERLINK三湘四水,热土潇湘,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喻,这湖便是《八百里洞庭美如画》(音乐响起)简介五湖,详介洞庭湖过渡:是呀,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说到洞庭湖,我便想到了一个词——“五湖四海”。五湖就是指中国的五大淡水湖——分别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五湖中只有洞庭湖属于我们湖南省,所以今天我们单讲洞庭湖。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据水利部门测算,面积约2625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公里,是中国第二大HYPERLINK淡水湖。洞庭湖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因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所以盛产水稻;长江流经于此,河网稠密,有利于淡水水产业的发展,所以洞庭湖又有一个美称,知道叫什么吗(既盛产稻谷,又利于鱼的生长)所以又把洞庭湖区称为“鱼米之乡”。瞧,洞庭湖的鱼儿游到了我们的屏幕上,再看看,它和米粒组成了什么呢看,这个标识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吧!(评价:从你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惊奇!)你知道这个标识蕴含着什么吗(学生说)湖南卫视台标蕴含了“鱼米之乡”的含义。左下方的缺口象征着鱼,而中间的空白则是一个放大的米粒形状,这象征着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南。湖南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洞庭湖),这个缺口部分也代表着洞庭湖。三、沿汩罗江走进屈原和《楚辞》同学们,大河大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于大河大江流域。(如中国的黄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的恒河流域,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作为区域文化的湖湘文化,虽说它更多承载的是“湖”的文化,但湖终究是万涓江水汇集而成。面积二千多平方公里的洞庭湖汇集了湖南数条大河大江的水,湖南的四大河流湘、资、沅、澧都汇入了洞庭湖,除去这四条大河,湖南排名第五的河流就是汩罗江了,汩罗江的水直接流入了洞庭湖。说到汩罗江,你想到了什么(端午节、龙舟、屈原等)姓屈、名平,字原,HYPERLINK战国末期HYPERLINK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华HYPERLINK诗祖”、“HYPERLINK辞赋之祖”。最终以其忧国忧民之心,悲愤地在端午日自投HYPERLINK汨罗江而死。屈原流放在洞庭湖区一带多年,期间留下了许多著作。《HYPERLINK离骚》《HYPERLINK九歌》《HYPERLINK九章》《HYPERLINK天问》,他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之所以叫楚辞,“楚”就是楚地,当时湖南湖北一带,“辞”是一种文体)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HYPERLINK楚辞》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学宝库不朽的华章。(一)诵读《楚辞》诗句,初步感受屈原的精神。过渡:在这部诗歌总集中,我节选了几句想和大家一起品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想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你读懂了这句楚辞吗【今译】只要是我心中美好的理想,就算是死了我也不会后悔。每每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他那坚贞不屈的性格不禁让我想屈原是:(姓屈性不屈)性:性格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今译】这句楚辞是指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哀叹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这又不禁让我想到:名平鸣不平)鸣:表达3、还有一句是我们很熟悉的,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译】这句楚辞告诉我们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去探索。孩子们,我们在学习中也应该这样“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再一次诵读,把这句楚辞送给同伴,送给自己。我仅选择了三句和大家一起品读,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品读《楚辞》(推荐《楚辞》这本书),诵读经典。现在“忆屈原、诵楚辞”逐步成为端午节新的习俗。四、介绍湖中的君山过渡语:感受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和壮举,沿着汩罗江水继续西行,我们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在南洞庭湖中,有一处四面环水的岛,这就是历代文人墨客喜欢造访并歌咏的君山。这座山原本叫洞庭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君山呢有这样一个故事,请听:(讲述故事)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久久不归,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君妃)、女英(湘妃)便去寻找他,沿途一路打听,途中一位农夫说舜帝可能去了洞庭山,于是他们又划着小船赶往洞庭山,果真在洞庭山见到了舜帝手下的士兵和随从。但不见舜的身影,原来舜却了苍梧,这二妃高兴不已,决定就在洞庭山等待舜帝的凯旋归来。可是没过多久,噩耗传来,舜帝战死在苍梧。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痛哭流涕,点点泪珠洒于竹上,竹子上呈现出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斑竹”,据传竹上斑点是二妃啼哭流下的泪痕,所以又名湘妃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死于洞庭湖,葬于洞庭山,屈原称这两妃为“湘君”,为纪念二妃,改洞庭山为君山。这便是君山的来历。一望无际的湖水之中有这么一处孤岛,本来就显得清幽神秘,何况这里还留下了这那么多的传说。给君山和洞庭带来了更多神奇。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君山后来成为许多诗人歌咏的对象,你们知道描写君山的古诗吗比如我们熟悉的诗人刘禹锡曾写下《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生齐诵《望洞庭》。师: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诗中并没有出现“君山”一词,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君山的小巧玲珑和秀丽风光。诗仙李白也曾游览洞庭湖并写了《游洞庭湖五首》《游洞庭湖五首》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请一名同学读,读完后追问:帝子潇湘指谁(舜的二妃湘君夫人)(湘君夫人走了,只剩枯黄的秋草还留在洞庭湖边。秋风轻轻把湖面的落叶扫开,留下一片如同玉镜一般的湖水,倒映在湖水中如同山水画一样的正是君山。)现在的君山岛上,刚进景区就会看到两块石雕:上面雕刻着两首诗,其中“白银盘里一青螺、丹青画出是君山”格外醒目。千古名句让洞庭湖更加秀美。五、登岳阳楼,了解《岳阳楼记》站在君山东望,便可遥见一座独特古朴的楼阁,我不由得想起“洞庭天下水,HYPERLINK岳阳天下楼”。这楼便是岳阳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古代的亭、台、楼、阁留下的不仅是建筑,这些古建筑蕴含着历史与文化。泛一叶轻舟,到洞庭湖畔我们便可登临岳阳楼。从古至今,无数诗人、作家登过岳阳楼并留下不朽的诗篇,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登上岳阳楼后这样赞美湖光秋色。《登岳阳楼》HYPERLINK现代

HYPERLINK\o"老舍的诗全集"老舍昨别秦皇岛,今上岳阳楼。

湖光八百里,风色近中秋。好一句湖光八百里,风色近中秋。八百里洞庭的浩瀚和湖光秋色就藏在老舍先生的这二十个字中。(你们登过岳阳楼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岳阳楼最有名的就是北宋时期范仲淹写下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的《HYPERLINK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著称于世。这篇文章编写在初中语文课本里,等你们上了中学就会学到全文,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庆历年间,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滕子京很有才,是范仲淹的好友,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请范仲淹作记。同学们,如果我们要描写一处风景名胜,是不是会选择熟悉的景点,自己游览过的地方。你们猜测一下,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他去过几次洞庭湖曾几次登临岳阳楼其实范仲淹写此文时并未登临岳阳楼,滕子京请他作记,给他的只是一幅《洞庭晚秋图》,他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当我从历史书上看到这一内容的时候,对这幅图画充满了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图能让他产生灵感写了如此震憾的文章呢我想知道这幅收藏在哪个博物馆里。很遗憾,这幅图已经失传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遐想。虽然我们无法目睹这副作品的真迹,但是后来又有许多画家以洞庭湖为素材创作。湖南画家邓辉楚先生曾画过《八百里洞庭全图》,这幅作品长72米,是一幅巨幅长卷作品。看,这就是《八百里洞庭》的剪影,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欣赏。范仲淹虽然没有登上岳阳楼,但他写道: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谁来说一说,这一句给你留给你什么感受(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多么壮丽的景象!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刚刚我告诉了大家,滕子京是被降职到巴陵郡,史书中记载滕子京很有才,但也很自负,他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范仲淹想:平时我们给你提建议你不愿意收受,今天既然请我作记,那我就含蓄地劝告你一句。所以在此文中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含蓄规劝他要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HYPERLINK处事深远与豁达HYPERLINK胸襟。其实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因为新政失败范仲淹自己也被贬到邓州,它写这篇文章时,正好也借洞庭湖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阐述了最高人生境界,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担忧愁,为人民幸福出力。)《岳阳楼记》是美文,它有景,更有情;有境界,更有担当。可能正是因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有了咱们长沙精神,有谁知道长沙精神是什么——“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作为湖南人,我们要感谢范仲淹,是他把这篇美文的出发点放在了湖南,放在了洞庭湖,他在一千多年前宣传了洞庭湖。如果没有一千多年前的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