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设想 论文_第1页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设想 论文_第2页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设想 论文_第3页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设想 论文_第4页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设想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设想【摘要】传统学习以纸媒为主,兼有电子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媒以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和表达,探究不同媒介特点,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文素养

在语文活动中“媒介”相当于大众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它是承载多种信息的载体或平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指的是纸质媒介与数字化媒介之间来回穿梭的阅读与交流。“跨”使不同媒介间交融互通,使多元媒介服务于同一目标,实现信息的整合。“阅读”考验的是学生的读取、判断、筛选信息的能力。“交流”侧重于考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媒以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学习要与时俱进,学会“跨界”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尤为必要。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背景思考

1.人才培养综合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倾向于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题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新课标对于初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系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中高考一体化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它体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的时代性,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面对的语文学习新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到:学习跨媒介阅读和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之间有着较大的联系,高中语文是初中语文的发展方向,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体系上的衔接,更体现在能力与学习体系上的衔接,基于此,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十分重要。 3.语文评价多元化

温儒敏教授在谈到语文核心素养时指出:传统语文教学有很多优点,比较讲究涵养,但很少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出思维发展和提升可谓切中时弊。然而,思维是隐性的,试题是显性的,如何通过试题多元化的去评价学生是考察的难点。例如:非连续性文本其实就是小群文阅读,围绕同一议题选取不同材料,联结思辨,将隐形的思维显性化。同时,非连续性文本所选取的内容兼具时代性和思想性,渗透各个方面,这类型试题从认知、思维、表达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着多元化的评价。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尝试

1.语言构建与运用

汉语言不仅能表音、表意,还能表达情。小品、演讲、话剧等都可以引入到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之下,它对于语文教学存在一定辅助作用,初中教材中有多篇课文完全可以改编成这样的多样形式呈现。例如《皇帝的新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角色形象去拟定剧本台词,在整个改编剧本、挑选角色、排练剧情、场景布置等过程中,已经无形中完成了一场多方位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生将两个骗子的台词以外地方言口吻呈现,以此来制造一种滑稽的效果。事实证明,他们对人物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他们完全有能力将纸媒中的文字表达转为视觉感强烈的舞台剧。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深挖学生潜能,也时时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视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任务单元教学更侧重于考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第三课《“飞天”凌空》一课则是一篇新闻特写,当学生读完这篇新闻后,与之前学的前两篇消息感受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它认识到了不同新闻文体的特点。震撼的视频更能直观引导他们如何将动作描写得那么细致生动。同时学生也在课后,搜索了一篇新华社发表的同主题的新闻消息——《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同主题不同文体的鲜明对比,以具体实例展现出了差异。视觉思维触发了创造性思维,知识的迁移正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生把阅读能力上升到鉴赏能力,需要多媒介素材的融合。利用绘画或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体会、欣赏美,将美的感知迁移到文学作品上,这是我们可以尝试的途径。济南温晴的冬天,昆明倒挂的仙人掌,不能身临其境,又如何感知?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学生们可以搜集图片,配上一段解说词,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济南与昆明。“老王”是苦难生活中光明得慰藉,如果我们无法理解文革时代,我们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老王。一段历史背景的揭秘,似乎是为他写下了更深层的解说。读“老王”,一定要读一读那一段历史,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美。一段历史视频的剪辑制作就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人人自危环境下真情的可贵。多媒介的融合呈现多元化、高效的课堂。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世间万物,皆可入诗。诗歌最早是由采诗官寻觅民间歌谣小调,以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本真生活。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也可以试图采用这样的方式,以一种音乐传唱的形式将古诗文与音乐融合,既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又有利于古诗文的传诵,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与热爱。然而,曲调与古诗文内容契合,对古诗文有着深层理解才能赋予古诗文新的生命力。一首《水调歌头》(王菲)让多少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悠悠歌声里,你自然就将它铭记于心。古文新唱也是一种跨媒介的传诵方式,这在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必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意义

1.拓宽阅读渠道,提高阅读效率

在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时间就是效率。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入电脑、平板等媒介设备,让学生阅读电子书籍,观看网络视频,收听广播节目,订阅报刊杂志等,拓宽他们的阅读渠道。同时,也能通过多种方式及时获取资源。可以通过一部电影了解一本书,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评论看清实质,可以通过一个节目了解历史过往,这些都可以通过多种媒介途径实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整合媒介资源,加深阅读理解

跨媒介阅读可以产生多个感官的刺激,VR阅读技术的发展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未来阅读方式的创新化,多种感官信息的整合有助于形成立体的、系统的、全面的认知,在这种认知基础上也会显示对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要能够有针对性,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显现出巨大的教育价值。 3.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观点

现在网络平台越来越多,我们摄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多必定显得杂,同一事件不同的表述,同一题目不同的答案,同一问题不同的观点,这些都会成为我们认知道路上的障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辨识媒体的立场,辨别信息的真假,从而做出独立、客观、理性的判断和评价。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懂得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础上展开对学生全面性的培养,考察学生跨媒介的信息获取与表达,辨析评判媒介传播立场,分析审视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