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炭素厂成型热媒系统检查和整改管理规定_第1页
2021年炭素厂成型热媒系统检查和整改管理规定_第2页
2021年炭素厂成型热媒系统检查和整改管理规定_第3页
2021年炭素厂成型热媒系统检查和整改管理规定_第4页
2021年炭素厂成型热媒系统检查和整改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炭素厂成型热媒系统检查和整改管理规定第一章热媒系统检查内容及要求第一条为了加强成型热媒系统安全检查及问题整改,确保热媒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特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第二条热媒岗位职工检查内容及要求:1、检查内容(具体内容详见热媒系统巡视检查表)(1)要对热媒加热系统所属设备、管道、仪表、阀门等设施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2)检查天然气管路有无泄漏现象;(3)检查沥青高位槽、热媒油膨胀槽、储油槽、预热螺旋、沥青配料泵及其设备附属设施管线有无泄漏现象;(4)锅炉运行是否正常。2、检查要求(1)对热媒房所有设备设施和沥青房内热媒加热系统等每2小时进行巡视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在《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巡视检查(安全点检)表》上进行记录;(2)高楼部位的热媒管线、热媒油膨胀槽、沥青高位槽、预热螺旋、沥青配料泵及其设备附属设施管线,每2小时巡视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在《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安全点检)》上进行记录;同时当班人员还必须在膨胀槽旁放置的《热媒系统检查人员签到表》上签字;(3)热媒上下储槽液位每2小时检查一次,检查情况记录在《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安全点检)》记录上;(4)热媒系统泄、渗处一时处理不了的,对积油处及时擦拭;泄漏较大(连线滴漏或无法及时擦拭)时应立即请示车间主任要求停止生产,待处理完毕后重新启动生产。第三条当班班长检查内容及要求:1、检查内容:(1)检查当班热媒工巡视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2)对热媒系统所有设施和管路进行全面检查;(3)对热媒、沥青及振型部位灭火器、消防设施(管路及泵等)检查。2、检查要求(1)班长每班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在《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安全点检)》上进行记录;同时还必须在膨胀槽旁放置的《热媒系统检查人员签到表》上签字;(2)如发现热媒工检查不到位,应立即纠正并责成热媒工重新检查并考核(见考核部分);第四条车间检查内容及要求1、检查内容:(1)检查热媒岗位、班长的检查情况;(2)对生产期间的所有热媒系统管路、设施等全面检查;(3)对热媒、沥青及振型部位灭火器、消防设施(管路及泵等)检查;(4)检修动火危险作业审批和现场防范措施的检查;(5)如发现热媒工、班长检查不到位,应立即纠正并责成热媒工、班长重新检查并考核(见考核部分);(6)检查班组岗位交接班情况。2、检查要求(1)车间依据热媒专项检查表的内容,每周检查一次,由车间主任或副主任带队,班段长、技术员(工艺、设备)、安全员等参加;(2)检查热媒岗位、班长等对热媒系统的各项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3)全面检查热媒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班组所有检查项内容);(4)检查消防系统的完好性,启动消防泵检查打压情况并在《消防泵房检查记录》上填写试车记录;(5)检修动火是否办理动火证、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等;(6)岗位交接符合《炭素厂班组交、接班管理制度》中的要求进行,由车间检查负责人在当班交接班记录上签署意见;(7)车间检查完毕后要在车间范围内下发检查通报,所有问题有整改验证跟踪,要求限期整改。第五条分厂检查内容及要求1、检查内容:(1)抽查班组、班长的检查情况,核实车间每周一次检查的执行情况;(2)检查热媒房、振型热媒管线、热媒膨胀槽、上下储槽等部位部位状况;(3)检查热媒、沥青消防防火是否到位;(4)检修动火审批及现场监护情况;(5)班组、车间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2、检查要求(1)分厂各人员进入热媒房检查之前,必须先进行重点部位来客登记,并在《重点部位出入人员登记册》进行记录;(2)分厂由综合管理部制定《炭素厂四级危险源(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表》,由分厂主管厂长带队,综合管理部、设备科、综合科等人员参加,每月检查一次;重大节假日(春节、国庆等)由分厂厂长带队,各科室人员参加进行检查;(3)班组及班长对热媒系统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车间每周一次检查是否执行到位,检查问题整改落实是否按时完成;(4)检查情况由综合管理部进行汇总并在分厂范围内下发检查通报,要求限期整改。第六条夜间由分厂值班人员对班组和车间的检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热媒房签字确认,热媒工在分厂值班检查记录上签字。第七条热媒系统相关报警及连锁装置,在热媒系统每个生产周期启动前由车间主任、安全员带领班长负责试验,确保灵敏可靠,并做好检查试验并记录在《成型热媒系统报警、连锁和地沟管线检查本》,记录由车间存档,试验不符合要求的禁止启动生产。第八条热媒地沟管线,每月由车间生产主任带领安全员、班长和每季度由生产副厂长带领综合管理部、车间等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成型热媒系统报警、连锁和地沟管线检查本》上,发现地沟有积水和管路渗漏等情况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第二章热媒系统检查问题整改及考核第九条岗位职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自己能够处理的,自己处理,并且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在《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安全点检)》中的交接班栏内填写清楚;自己处理不了的,及时给检修下消缺单由检修处理,一时无法整改的上报班长并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在《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安全点检)》中的交接班栏内填写清楚,和接班人员在现场做好交接。第十条当班班长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岗位职工汇报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本班能够处理的,本班处理,并且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在《班长交接班记录》中的填写清楚;本班处理不了的,及时给检修下消缺单由检修处理,一时无法整改的上报车间主任并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在《班长交接班记录》中填写清楚,和接班班长在现场做好交接。第十一条车间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班组汇报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车间能够处理的,车间处理,并且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在《班长交接班记录》中的作出批示;车间处理不了的,及时给检修下消缺单由检修处理,一时无法整改的上报分厂并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在《班长交接班记录》中作出批示,和所有的班长做好交待。第十二条分厂检查后及时下发检查通报,责成车间限期整改并考核。对于分厂无法解决的由主管科室及时向分公司相关部室报告协调解决,并要求车间做好防范措施。第十三条热媒系统所涉及的所有设备、管线、设施,一律严禁烟火,严禁动电火焊,如确需动火需办理动火证,严格按《炭素厂检修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火措施,经办理动火审批后方可动火。第十四条对查出的问题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及时进行处理。本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工段或工段向车间汇报。在问题未解决之前,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防发生安全事故。第十五条对发现重大隐患及时汇报,避免发生事故者一次性奖励200元,或另行研究给于奖励;第十六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对班组或个人给予100?00元处罚:1、违章作业者;2、不按规定进行填写记录;3、不按规定巡检者;4、发现问题不进行处理、汇报,或处理不及时者;5、渗漏不联系处理或地面积油不及时处理;6、不进行来客登记者。第十七条对于车间主任和分厂值班人员不能按时督促检查的,分厂将考核每次200元,对有问题而不及时协调解决的考核500元,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主任或值班人员承担主要责任。第十八条对于车间室检查不到位或不能按期进行检查的,由上级领导给予通报并考核500元。2021年炭素厂成型生产系统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车间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职工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确保成型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第二条生产管理一部重点防火部位划分:1、天然气运行系统、热媒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沥青系统、沥青烟气净化系统、粉料收集系统。2、热媒房、余热泵房、成型机、预热螺旋、振型给料机房、沥青净化烟道、带压油类管线等。第三条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成型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运行,分厂车间实行严格的监控管理,各级责任人员按照各自的安全检查内容,进行逐级专项检查,及时整改点检中存在的问题及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重点部位、火灾易发部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第四条岗位人员按照《岗位安全点检表》中的内容进行点检,对各导热油系统、沥青系统法兰连接处、阀门、压力、温度检测点处及各管线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检查保温材料是否煤焦油或导热油浸渍,各连接处有无泄漏。第五条班组长对岗位人员的点检监督检查,检查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第六条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车间对班组的防火工作及火灾敏感部位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班长对岗位人员的检查情况进行落实,岗位人员对所属的设备设施进行巡检,达到共同管理的目的。第七条岗位人员本着问题不过班的原则进行处理,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逐级汇报,做好记录(时间、存在的问题、汇报人、接受人、反馈意见)。如遇到按照《炭素厂成型生产系统火灾应急处置方案》中的处理程序进行。第八条班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班长向车间汇报,并在交接班记录上做好记录,同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班长和岗位同时认真进行交接班和详细交底。根据轻重缓急,联系检修人员,填写消缺单及工作票。当班班长必须落实防火措施,现场监护,共同处理。第九条车间根据检修作业的危险程度,督促检修办理动火许可证及危险作业审批,并指派车间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检修作业完毕后,严格执行检修人员与生产人员的交接确认制度。检修结束——小时内由当班班长再次确认,防止发生火灾事故。第十条检修作业动火安全要求1、设备运行时或油类管线带压时,严禁进行修补,更不允许与明火、电源、电焊接触。2、重点防火部位使用电焊、气体气割等工具进行焊补、切割或其他方式明火作业之前,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采取相应防火措施。热媒管线上的所有焊接作业,必须进行灭火、降温、回油、停泵。3、沥青储存罐、沥青管路、密闭容器,动火前必须确认已进行了放散、空气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4、凡在有可然物或易燃物构件的地坑、料仓、除尘箱等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5、进入粉料储存设备进行电气焊作业时,电焊线不容许有破损和裸露现象,防止发生火灾或触电事故。焊接作业完毕后必须详细检查作业现场,并在收工1—小时内指定专人进行复查,确认无着火源存在。第十一条防火防爆安全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分公司、分厂、车间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易燃危险场所动火必须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制定详细的安全防范措施,按步骤进行操作,做好沟通及监护工作。2、严禁在重点防火部位私自进行火、电焊作业,严禁使用现场管道、设备等做为焊接回路线,如需作业必须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使用便携式电焊机时,地线必须搭在焊件上,制定详细的安全防范措施,现场摆放明显的检修标识牌,划出区域,严禁无关、闲杂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配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在监护下进行作业。3、重点防火部位区域严禁流动吸烟。4、严禁在盛有高浓度粉尘的料仓或储罐中用明火观察料位。5、高腐蚀场所内的电源线,必须每个生产周期对电源电缆表皮进行检查,对有接头的电源电缆线进行每班多次检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电工处理。6、严禁使用不同型号的电源线对接,防止过热引发着火。对动力电缆有接头的部位定期进行登记检查。电缆桥架上的粉尘应定期清理,防止粉尘自燃着火。第十二条火灾应急处置措施1、当操作人员发现初期火灾时,立即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同时告知当班班长,班长立即人员实施扑救,通知电工将着火设备系统的电源断开。上报车间,关闭天然气总阀门,热媒停止生产。当火势严重时,可直接拨分公司火警电话:(厂内座机直拨:119、手机拨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