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度北京市传承世纪高考最后押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生物学科1.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中,碳以CO2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 B.人体血液中钠含量过低,会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甚至导致心律失常 C.落叶与正常叶相比,Ca和Mg的含量基本不变 D.微量元素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答案:D2.在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②骨骼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答案:B3.研究人员分别对光合细菌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核仁光合色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酶处理的结果光合细菌×√×××√无变化蛔虫√×××√√无变化 A.光合细菌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答案:C4.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A.呼吸酶 B.分泌蛋白 C.性激素 D.辅酶Ⅱ答案:B5.下图为某种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有关细胞的分裂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有图甲—戊所示细胞的器官是睾丸而不可能是肝脏②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甲有关而与图丙无关③图乙所示分裂方式,其间期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要大于图丙④中心法则表示的生命活动主要发生在图乙和图戊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答案:B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化后的细胞只保留与其功能相关的一些遗传物质 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C.高度分化后的细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 D.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答案:A7.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下图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着丝点与另一极之间距离的关系答案:A8.如下图所示为生物界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②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B.⑥发生在动物细胞中,且条件是细胞中ATP较多时C.对于能量代谢来说,③属于能量的释放和转移D.⑦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O2的固定和胆固醇的吸收答案:C9.根据下图所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率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A.专一性 B.不具备催化剂的一般特征 C.高效性 D.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答案:C10.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 A.若a点在a2,b点在b2时 B.若a点在a1,b点在b1时 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 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答案:D11.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能转变成电能的实质是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连续得失电子过程 B.C4植物之所以能把大气中较低浓度的CO2固定下来是因为其叶肉细胞中有相应的酶 C.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是其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能合成的机物 D.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也有脂肪和氨基酸答案:C12.A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B表示酵母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各图曲线表示不正确的是答案:C13.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为死细胞②为根尖分生区细胞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答案:B14.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答案:C15.下列生产活动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三倍体西瓜种子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答案:A16.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C.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答案:D17.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能释放组织胺,致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出现荨麻疹,组织胺的作用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和体液调节答案:B18.下列有关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减少 B.完成印随行为的反射弧中,不包括大脑皮层 C.一个健康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加,此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的左侧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左侧照光,则燕麦幼苗向左侧弯曲生长答案:C19.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向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答案:D2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答案:B21.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请分析此鼠的免疫状况不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功能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B.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丧失 D.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答案:A22.生殖是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关于生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分裂生殖的单细胞生物先进行细胞核的分裂,然后进行细胞质的分裂 B.再生作用是生物体修复损伤的一种生理过程,再生可以产生新个体,如扦插繁殖植物就是再生 C. 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适应性较无性生殖强,但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答案:C23.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答案:D2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与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DNA总量与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在荠菜胚的发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的分别是胚柄、胚乳、光合作用 C.对于所有被子植物来说,生殖生长的开始,意味着营养生长的减慢和停止 D.某K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染色体组成为47,XXY,同时患有色盲,系谱分析发现其父母均正常。由此可以推断,造成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所致答案:D25.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所得到的子代F2的基因型(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部分基因型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配子YRYrYRYrYR12YyRrYr3yR4yrYyrr A.表中被研究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C.F2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是6/16或10/16 D.表中被研究的基因其编码序列都具有非连续性答案:A26.如图是某家庭遗传病系谱图。请分析,若7号与8号婚配,所生子女患该遗传病的几率是 A. B. C. D.答案:A27.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变异属于不遗传变异 B.同一三倍体西瓜植株,不同组织细胞中所含的DNA和RNA的量是相同的 C.这一过程中只有染色体数的增减,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三倍体西瓜植株是由四倍体西瓜中的种子发育而成的,并且其种皮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答案:D28.下面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29.下列实例中,哪一项不属于温度的生态效应 A.年均水温低于20℃,珊瑚无法生存 B.比目鱼在越冬场所群集,互相积聚在一起 C.青蛙钻到淤泥下冬眠 D.非洲肺鱼在自制的泥茧中夏眠答案:D30.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储存,不可分割。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是有限的 C.在缺乏补充的情况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答案:C31.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环的一部分,甲、乙、丙三类微生物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乙类细菌是异养厌氧型 B.丙类微生物中有的与植物共生 C.甲和丙的活动可增强肥力 D.氧气充足时,乙活动加强答案:D32.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B.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交流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C. D.大气中的SO2只有三个来源: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答案:B33.抵抗力稳定性从高到低的生态系统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答案:B3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 D.答案:B35.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抗虫基因Bt,将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性的杀虫物质,对菜青虫有显著的抗性,能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抗虫基因Bt的结构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B.抗虫油菜只能通过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 C.基因Bt不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就能表达 D.物异性的杀虫物质是某单克隆抗体答案:C36.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10gK2HPO44gFeSO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O100mLMgSO49.25gCaCl20.5gⅠ++++–+++Ⅱ+++–++++Ⅲ++++++++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答案:D37.用酵母菌发酵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为答案:C38.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种细胞答案:B39.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左上方的一个细胞,在换用高倍镜前应先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B.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 C.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境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D.每个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且流动速度与温度条件无关答案:C40.下列哪一实验要求实验材料自始至终保持生活状态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观察果蝇的巨大染色体答案:B41.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放入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下表:甲乙丙丁光照条件用黑纸遮光照橘红光(=600m)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600m)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再照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粒)0994098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最恰当的一个结论是 A.有光莴苣种子就能发芽 B.没有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 C.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 D.远红光抑制种子发芽,橘红光促进种子发芽答案:D42.下列是某同学在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设计的几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方案是A序号项目试管123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调节到相同的pH7773加入新鲜的酶溶液5min1mL1mL1mL4置于不同温度环境5min1006005加入碘液1滴1滴1滴B序号项目试管123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置于相同的温度环境6060603调节到不同的pH5min37114加入新鲜的酶溶液5min1mL1mL1mL5加入碘液1滴1滴1滴C序号项目试管123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置于相同的温度环境6060603加入新鲜的酶溶液5min1mL1mL1mL4调节到不同的pH5min37115加入碘液1滴1滴1滴D序号项目试管1231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mL2mL2调节到相同的pH7773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5min6060604加入新鲜的酶溶液5min1mL1mL1mL5加入碘液1滴1滴1滴答案:D
43.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物最可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2)若这是肾上管细胞,则其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3)如果该细胞是效应B细胞,则它最初来自于骨髓内的_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________。若这是T细胞,则它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4)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①中的某种蛋白质,把该细胞置于10%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变化,说明该蛋白质参与__________(物质)的运输。在人体内,________(激素)通过促进该种蛋白质的功能,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5)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与该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有________(写一种结构名称)。答案:(1)消费者(2)组织液(3)造血干细胞(干细胞)免疫球蛋白(抗体)胸腺(4)水抗利尿激素(5)细胞壁(或液泡)44.如下图所示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1)甲图中B点表示________,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________,Ⅰ曲线所代表的植物对CO2利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4)要提高农作物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_________的供应。答案:(1)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呼吸作用(2)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能利用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5(4)矿质元素(或矿质元素和水)45.下图是绿色植物和动物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代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两大物质,则A代表_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其吸收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代表光合作用过程的编号是____________,非生物因素除图中已表示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3)写出过程⑿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植物体内完成③过程需要量最多的矿质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5)合成D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D在过程④中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过程⑤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6)过程⑥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7)关于图中某些相关过程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C物质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第①过程和⑩、⑾过程中产生的ATP的性质和用途是相同的C.第⑦过程中产生的含N物质很难被动物体再度利用D.不能由过程⑥生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物质是必需氨基酸答案:(1)水矿质元素自由扩散主动运输(2)①②阳光和温度(3)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少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4)N、P(5)核糖体催化载体(6)氨基转换(7)B46.如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调节,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2)在________的情况下,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丙即________含量增加。(3)在①、②、③、④四种激素中不是由垂体细胞合成的激素是________(填序号)。(4)激素甲与激素乙在生理作用上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5)若将某只成熟雄鼠的甲状腺进行手术切除,并从第三周起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在坐标图中完成甲状腺激素和激素①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曲线。答案:(1)神经—体液调节(2)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醛固酮(3)④(4)激素间的拮抗作用(5)见下图(只要曲线基本相似)47.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偶尔有的夫妇人一胎生出多个孩子。下图是某女性在一次生殖过程中产生两个婴儿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A所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过程B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2)若甲的基因型为AA,而已的基因型为Aa,产生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若甲、乙均为色盲,则他们的母亲基因型(用B表示正常基因)可能为__________;若甲患六指症(六指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成年后婚配,其配偶表现正常,则分析子女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母亲在妊娠前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而致使两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该病遗传吗?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婴儿甲在出生三个月后不幸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在消灭病菌的同时,也使心脏受损而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可见风湿性心脏病是因__________而引起的疾病。(4)若乙(O型血,基因型为ii)在十岁时因患白血病需要接受丙(AB型血,基因型为IAIB)的骨髓移植,移植成功后,其血型为_______,这一血型能否遗传给后代____________。答案:(1)44+XY或44+XX有丝分裂(2)(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XBXb或XbXb若甲为纯合体,子女均为患者,若甲为杂合体,子女正常与患者各半(3)不遗传先天性心脏病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而是胚胎发育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所致免疫失调(或者自身抗体攻击自身器官致使器官出现病变)(4)AB不能48.右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由一对等位基因B、b决定),某同学对此作了如下假设:“如果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X染色体上,那么该家庭中第Ⅱ代不可能出现女性患者”。(1)该同学的假设是否全面?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加以说明。(2)若该同学的假设成立,6号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3)若5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后,生下一女孩患该病,则3号的基因型为______。(4)为验证上述假设,还需进行_________分析。答案:(1)不全面假设①如题中情况,假设②如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该家庭中第Ⅱ代可能出现女性患者 遗传图解如下: PXBXb×XBYPBb×Bb ↓↓FXBXBXBXbXBYXbYFBB2Bbbb(2)(3)bb(4)基因定位49.下面介绍的是有关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①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①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改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如何将图中抗T2噬菌体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rd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替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时,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培养两个分裂周期后,取出根尖组织,染色后观察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发现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中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预测:另一条染色单体中有________条链含有BrdU,该实验能证明DNA分子为__________。答案:(1)①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②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体内(2)①基因突奕②用T2噬菌体侵染混合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能形成菌落的就是抗T2噬菌体菌株(3)两半保留复制50.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每一个营养级都有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是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的。(2)若将这些成分组成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 A.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昆虫和鸟所能获得的最多能量和 C.植物所接受到的全部太阳能 D.A项加微生物所提供的能量(3)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占60%,植物性食物占40%,鸟类能量增加W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至少为__________。(4)当鸟类的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发生变化时,生产者供能总量将会如何变化?答案:(1)2(2)A(3)17W(4)动物性食物所占的比例增加,则生产者提供能量随之增加。51.下图所示为生物圈中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生物群落,第①~⑿号箭头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此图为硫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则X气体会伤害植物的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除①过程吸收X外,还有部分X转化成其他物质进入土壤或水体,并以___________的方式被A吸收,再用于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X气体造成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则: Ⅰ.请在图示中补充缺少的箭头。Ⅱ.限制我国西北地区①过程总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Ⅲ.完成①过程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④过程供能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答案:(1)叶主动运输SO2的排放量远远超出了生物圈的自动净化能力(2)Ⅱ.水分Ⅲ.太阳能y=100a–90ax52.生产谷氨酸等仪器添加剂离不开发酵工程。请就谷氨酸发酵回答下列问题:(1)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样品中含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圆褐固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等,现欲筛选出酵母菌,简便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进行谷氨酸发酵,C/N为3:1时,活菌数可保持最大;pH呈酸性时,发酵产物是乙酰谷氨酰胺。这些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测定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所需的最适pH,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配制适宜培养基,分装到5个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4.0、4.5、5.0、5.5、6.0,分别标号Ⅰ、Ⅱ、Ⅲ、Ⅳ、Ⅴ;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装到3支试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每捆试管外挂上相应标签;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0分钟灭菌后冷却;无菌条件下接种等量菌种;37℃恒温箱中培养24h;测定每管中谷氨酸的产量;记录、统计并分析结果。 ①上述步骤中有3个明显的科学性错误,请在相应文字下划线标记,并按顺序改正如下: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②若按改正后的步骤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出来。答案:(1)异养需氧型(2)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无氧条件培养等)(3)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种代谢途径(4)①4.0、4.5、5.0、5.5、6.0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0分钟测定每管中谷氨酸的产量 改正:6.5、7.0、7.5、8.0、8.5在98kPa下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测定菌体的细胞数目或测质量后再计算出细胞总质量②如右图所示。53.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下图回答:(1)将②连接到①并形成③,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2)②与①上的某种抗药性基因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3)经检测,被③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_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4)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________。]答案:(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2)②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3)表达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不一定54.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一)实验目的:1.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2.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范围。(二)材料用具: 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甲、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0mg·L–1,10mg·L–1,0.1mg·L–1,1g·L–1,0.01g·L–1,)(三)实验步骤: 1.取5个试管,编号。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mL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2.在5个试管中各放入2粒某种子,浸泡24小时。 3.取5个培养甲编号(1~5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蒸馏水浸湿的滤纸,将从1~5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1~5号培养甲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甲盖(假设氧气充足)。(四)观察与收集数据:(五)分析与讨论: 问题1:本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够严谨,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若你是该实验小组的成员,负责观察和收集数据,请你按实验目的的要求,设计一张记录表格。答案:问题1:①应再设置一对照试管,加5mL蒸馏水,编号6②步骤2中的种子数目过少③步骤3中的滤纸应该用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湿问题2: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问题3:培养甲123456种子发芽率(发芽粒数)幼根长度(mm)芽(胚轴)长度(mm)或培养甲123456种子发芽率(发芽粒数)幼苗长度(mm)55.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于前期末解体,到末期又重新形成。对于新形成的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亲代细胞核膜解体后的碎片参加子代细胞核膜的重建;另一种认为是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的。请你以变形虫为实验模型,运用核移植技术和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予以验证。实验设计思路:(1)步骤: ①将变形虫放入含3H标记的胆碱介质中进行培养,使标记前体掺入到膜指的磷脂酰胆碱中,这样变形虫的细胞膜和核膜均被标记。②……(2)预测结果及其结论:答案:(1)②取出被标记变形虫的核,把标记该移植到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并培养一段时间。③检验该接受移植核的变形虫经有丝分裂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的核膜是否带有放射性。(只要叙述清楚,其他合理步骤亦可)(2)①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的核膜均带有放射性标记,表明亲代核膜参加了子代核膜的重建。②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的核膜均无放射性,表明亲代核膜没有参加子代核膜的重建。化学学科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SO2+I2+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Fe(NO3)3+2H2O A.I–>Fe2+>SO2>NO B.SO2>I–>Fe2+>NO C.Fe2+>I–>SO2>NO D.NO>Fe2+>SO2>I–答案:B2.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mL的Cl2通入到25.00mL0.1mol·L–1Na2S2O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Cl2全部转化为Cl–,则S2O转化为 A.SO B.SO C.S D.S2–答案:A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久置在空气中氧化变质:2Fe2++O2+4H+2Fe3++2H2O B.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HCO+OH–CO+H2O△ D.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3++3H2OAl(OH)3↓+3H+答案:D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 A.Fe3+、SO、K+、Cl– B.Al3+、Na+、HCO、NO C.Ba2+、Mg2+、SO、NO D.AlO、K+、Na+、CO答案:B5.已知0.4mol液态肼(N2H4)与足量的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H4+2H2O2N2+4H2O;△H=–641.63kJ·mol–1 B.N2H4(l)+2H2O2(l)N2(g)+4H2O(l);△H=–641.63kJ·mol–1 C.N2H4(l)+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1 D.N2H4(l)+2H2O2(l)N2(g)+4H2O(g);△H=–256.65kJ·mol–1答案:C6.已知:①C(s)+O2(g)CO(g);△H=–110.5kJ·mol–1②C(s)+O2(g)CO2(g);△H=–393.51kJ·mol–1则反应:C(s)+CO2(g)2CO(g)的△H为A.–283.01kJ·mol–1 B.+172.51kJ·mol–1 C.+283.01kJ·mol–1 D.+504.00kJ·mol–1 答案:B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碳烯(∶CH2)所含电子总数为8NA B.在标准状况下,V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C.1LpH=1的水溶液中水合氢离子数为0.1NA D.1mol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提供电子的数目为VA答案:B8.把100g密度为1.22g·cm–3的NaOH溶液蒸发浓缩,当余下溶液50mL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8mol·L–1(蒸发浓缩时无固体析出),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①160g·L–1②3.28mol·L–1③4.88mol·L–1④16% A.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C9. A.(A–N+2)mol B.mol C.mol D.mol答案:C10.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可写为: B.HClO的结构式为:H—Cl—O C.乙醛的结构简式可写为:CH3COH D.CS2分子的结构式为:SCS答案:D11.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Z,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HX>H2Y>ZH3答案:A12.右图中a、b、c、d、e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c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b、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d 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答案:D1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xC(g)+2D(g),在2L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B=0.2mol·L–1·min–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3 B.B的转化率为20% C.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1.4mol·L–1 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0.94倍答案:C14.对于可逆反应:mA(g)+nB(g)xC(g);△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m+n>x B.△H>0,m+n<x C.△H<0,m+n<x D.△H<0,m+n>x 答案:D15.0.02mol·L–1的HCN溶液与0.02mol·L–1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中c(CN–)<c(Na+),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c(Na+)>c(CN–)>c(OH–)>c(H+) B.c(HCN)+c(CN–)=0.02mol·L–1 C.c(CN–)>c(HCN) D.c(Na+)+c(H+)=c(CN–)+c(OH–)答案:C16.向VmL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mol·L–1H2SO4溶液,两者恰好反应完全,且反应后溶液的pH为3(忽略在混合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原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01×10–3mol·L–1 B.5.05×10–3mol·L–1C.5.05×10–4mol·L–1 D.1.01×10–4mol·L–1答案:C17.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液在亚硫酰氯()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答案:D18.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0% B.×100% C.×100% D.×100%答案:C19.将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HNO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与1.12LO2(标准状况下)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全部吸收,则合金中Ag的质量为 A.3.2g B.4.8g C.6.4g D.10.8g答案:D20. A.30% B.63% C.70% D.无法计算答案:C21.据测定,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酚酞的分子式为C20H14O4 B.酚酞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酚酞与H2完全加成,最多可消耗10molH2 D.1mol酚酞与NaOH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3molNaOH答案:C22.甘油可发生下列反应,各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B.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D.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硝化反应答案:A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所以在加热前,烧杯外壁不必擦干 B.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C.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湿润的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C24.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了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D.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答案:C25.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使用明矾可以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C.BaSO4难溶于水和酸,是一种钡盐,可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 D.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C26.在下列各种用途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用食盐腌渍食物 B.用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用汽油擦洗衣料上的油污 D.用漂粉精消毒游泳池中的水答案:D27.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D、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作____剂,反应②中作___剂。(3)完成F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则A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则A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若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量的C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答案:(1)HClFeFe3O4(2)催化剂氧化剂(3)Fe3O4+8H+2Fe3++Fe2++4H2O(4)2KClO32KCl+3O2↑28.下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物被略去,已知2mol白色固体粉末X完全分解后恢复到室温,生成白色固体A、无色液体B、无色气体C各1mol,E、X、G的焰色均为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G:_________,D:________。(2)写出G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X+E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HCO3 NaAlO2Al(OH)3(2)NaAlO2+CO2+2H2ONaHCO3 +Al(OH)3↓(3)HCO+OH–CO+H2O29.下列各物质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C、E、F为气体,B、D为无色液体,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F的浓溶液与X共热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单质C,X是一种黑色粉末,B分子中有18个电子。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B、C、D、X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表示)(2)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①、⑥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MnO2>Cl2>H2O2>H2SO4△(2)△(3)Cu+2H2SO4(浓)CuSO4+SO2↑+2H2O△(4)Cl2+SO2+2H2O4H++SO+2Cl–△ MnO2+4H++2Cl–Mn2++Cl2↑+2H2O30.有机物M(分子式为C8H13O2Br)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其中只有A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D是终可被氧化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经过催化氧化再与NaOH的醇溶液作用、酯化过程可转化为A,推断A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__________。(2)A转化为C和B转化为D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则它们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3)写出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往溴水中加入C溶液,可使溴水褪色,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答案:(1)(2)取代反应(3)(4)(5)CH2CH—CH2—COOH和CH3—CHCH—COOH31.已知物质A显酸性,F为七原子组成的环状物,请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Ⅰ、Ⅱ、Ⅲ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D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物质的结构简式:(任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答案:(1)CH2CH—COOH(2)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酯化反应(3)(4)32.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请填空:(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5H12O4(2)COOH33.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少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变小并逐渐消失;②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绿色,是因为生成Cu(NO3)2的浓度较大;③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一成,但由于NO2可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故气体颜色又逐渐褪去;④由于NO2气体易溶于水,故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2)该装置最主要的优点是:反应体系封闭,无氮氧化合物逸出,不污染环境。(3)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放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明最终气体生成物为NO气体。34.下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A处的酒精灯,打开弹簧夹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装置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瓶后再进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E处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弹簧夹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实验中使12mol·L–1的浓盐酸10mL与足量的MnO2反应,则生成的Cl2的物质的量总是小于0.03mo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要吸收从硬质玻璃管中导出的气体,E中应盛放__________溶液,其中有毒气体与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MnO4+4HCl(浓)MnCl2+Cl2↑+2H2O△(2)2Cl2+2H2O(g)+C4HCl+CO2吸收氯气中的HCl,提供D处反应所需的水蒸气(3)E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4)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贮存少量多余的Cl2(5)(6)强碱Cl2+2OH–Cl–+ClO–+H2O35.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A和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X和Y,X和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二元酸M。B和C形成的单质可化合生成Z,1molZ在加热条件下跟水反应的产物需用6molKOH才能完全中和。B元素组成的单质和D元素组成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N,N和水反应可生成W和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W是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X: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单质+YX+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SB:PC:OD:Cl(2)SO2SO3P2O5(3)PCl5+4H2OH3PO4+5HCl2P+5SO35SO2+P2O536.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 ①X与Z、Y与W分别同主族;②X、Z、W分别与Y都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③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这4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易溶于CS2。
(1)这4种元素的单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有化学键被破坏的一种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把X2Y2看成二元弱酸,请写出常温下X2Y2与X2Y组成的混合物中存在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由Y与Z形成的化合物Z2Y2的电子式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均由这4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X、Y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a是电池的_________极;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通过题中的信息:可形成X2Y2、Z2Y2化合物,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此类型的化合物有:C2H2、Na2O2、H2O2,由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排除C2H2,故可推测X为H,Z为Na,Y为O,Y与W同族,故W为S,单质S易溶于CS2;H2、O2、S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Na为金属晶体,熔化时金属键被破坏。(2)H+、HO、O、OH–、H2O2、H2O(3)Na+[]2–Na+离子键和共价键(4)H++HSOSO2↑+H2O(5)该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通入H2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通入O2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37.某校课外环保监测小组对采集的气体样品所含污染气体CO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 ①首先收集气体样品2.00L,缓缓通过含有I2O5的加热管,发生反应:5CO+I2O55CO2+I2;②将产生的碘升华,并用浓度为0.005mol·L–1的Na2S2O3溶液30.00mL吸收,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③向②的溶液中加4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10mol·L–1的碘水滴定,耗去5.00mL时,溶液恰好变色。试回答:(1)操作③中溶液颜色变化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色。(2)步骤①中CO与I2O5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3)该气体样品中CO的含量是多少毫克/升答案:(1)无蓝(2)设①中CO与I2O5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xmol 由I2+2Na2S2O32NaI+Na2S4O6得: x+0.010mol·L–1×0.005L=0.005mol·L–1×0.03L×,x=2.5×10–5(3)由5CO+I2O55CO2+I2得:n(CO)=5n(I2)=5×2.5×10–5mol=1.25×10–4mol 则CO的含量为38.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Cl2的质量与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现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溶液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Cl2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其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滴定时用去Na2S2O3溶液2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漂白粉与硫酸反应生成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___________。答案:(1)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2)设漂白粉与硫酸反应放出ymolCl2,由反应:Cl2+2KII2+2KCl,2Na2S2O3+I2Na2S4O6+2NaI,可得出关系式: Cl2~I2~2Na2S2O31mol2molymol 0.100mol·L–1×20.0×10–3L解出y=1×10–3x%=×100%=×100%=35.5%39.下图中,P为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K,分别向容器A、B中各充入2molX、2molY,起始时,VA=aL,VB=0.8aL(连通管的体积忽略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3X(g)+3Y(g)2Z(g)+2W(g),达到平衡时,VB=0.6aL。 试回答下列问题:(1)B中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2)A、B中X的转化率的关系是A_______B(填“>”“=”“<”),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平衡时A、B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MA______MB(填“>”“=”“<”)。(4)如果要计算出平衡时B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则至少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MX、MY、MZ、MW分别表示X、Y、Z、W的摩尔质量)。 ①MX②MY③MZ④MW A.③和④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④(5)打开K,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B的体积为________L。答案:(1)75%(2)A<BB中压强比A中要大,而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3)MA<MB(4)B(5)0.2aL40.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将两容器的温度恒定为770K,使反应3A(g)+B(g)x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______;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x=______。(2)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相等?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3)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________。答案:(1)x=4x=4(2)相等0.6(3)41.(1)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现蓝色,对这个现象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阴极电极反应2H++2e–H2↑,使c(OH–)>c(H+)②阳极2Cu+4I––4e–2CuI↓+I2,I2遇淀粉变蓝③阳极Cu–2e–Cu2+,Cu2+显蓝色④阳极2I––2e–I2,碘遇淀粉变蓝(2)剪约6cm长,2cm宽的铜片和铝片各一片,分别用接线柱平行地固定在一块塑料板上(间隔2cm),将铜片与铝片分别和电流表的“+”、“–”端相连结,电流表指针调到中间位置,取50mL两只小烧杯,在一只烧杯中注入40mL浓HNO3,另一只烧杯中注入40mL稀硫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两电极同时插入稀H2SO4中,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两电极同时插入浓HNO3中,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填“铝”或“铜”)极,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2)①中电池总反应为:2Al+3H2SO4Al2(SO4)3+3H2↑,故Al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②中因为常温下Al被浓HNO3钝化,故电池总反应式为:Cu+4HNO3Cu(NO3)2+2NO2↑+2H2O;铜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Al作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NO3–+2e–+4H+2NO2↑+2H2O。42.如下图所示:甲、乙为相互串联的两电解池。 试回答:(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A电极名称为______极,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电解质溶液可以是________。(2)乙池中Fe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在乙池中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电解一段时间,铁极附近呈______色。(3)若甲池A极增重12.8g,则乙池C(石墨)极放出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电解后,若乙池剩余溶液为400mL,则溶液的pH=______。答案:(1)阴极精铜Cu2++2e–CuCuSO4溶液或CuCl2溶液(2)2H++2e–H2↑呈红色。(3)n=0.4mol pH=14物理学科1.某原子核A经衰变,变为B原子核,B核经衰变,变为C原子核,则 A.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2 B.核A的质量数减核C的质量数等于5 C.核A的质子数减核C的质子数等于1 D.核A的质子数比核B的质子数少1答案:CD2.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自发跃迁到较低能级时 A.能发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B.从n=3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C.从n=3跃迁到n=2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最低 D.从n=2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最低答案:ABC3.静止的镭核Ra发生衰变,释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假设衰变时能量全部以动能形成释放出来,则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是 A. B. C. D.答案:D4.如图一个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则光源的像将 A.以速度v沿S连线向S运动 B.以速度2v沿S连线向S运动 C.以速度沿S连线向S运动 D.以速度沿S连线向S运动答案:C5.水平地面上物体M将站在A处的人的视线挡住,如图所示,为了能看到M后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