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第二讲-阴阳五行_第1页
中医药膳学-第二讲-阴阳五行_第2页
中医药膳学-第二讲-阴阳五行_第3页
中医药膳学-第二讲-阴阳五行_第4页
中医药膳学-第二讲-阴阳五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膳学-第二讲-阴阳五行第一节

宇宙间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是对宇宙自然界万事万物最基本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一方面,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当发展(量变)到一定阶段时,可以向相反的属性转化(质变)。另一方面,当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确立之后,在阴或阳之中还可再分阴阳,以至无穷。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消长。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中成长,在制约中发展,在消长中前进。★阴阳互根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促进、共同衰退的关系.

生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病理“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疾病过程中,人体的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二者能动的相互平衡关系,即谓“阴阳离决”,此时生命也就将终止了。即所谓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离决”的图解★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量的变化(量变)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阴阳偏盛”的概念(第一层含义)

是阴或阳的某一方超过正常水平,表现为相应的寒或热的病理变化。即所谓“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同时,阴阳中的某一方偏盛,由于阴阳对立制约的存在,必然抑制或损伤另一方而使之偏衰。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但仍以阴阳偏盛为主要矛盾。属于阴阳偏盛的范畴。

阴阳偏盛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实证

阴阳偏盛是阴或阳亢奋有余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分别称为“实热”“实寒”。治疗上遵循“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的原则。“阴阳偏盛”的图解

“阴阳偏衰”的概念

是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由于阴阳中的某一方偏衰,不能制约另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偏亢。也表现有寒或热的病理变化,但属于虚寒、虚热。即“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此时已由阴阳偏盛转为阴阳偏衰,并以后者为主要矛盾。属于虚证的范畴。阴阳偏衰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虚症

阴阳偏衰是阴或阳虚损不足,所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虚症,临床上分别称为“虚热”“虚寒”。治疗上遵循“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的原则。“阴阳偏衰”

图解★阴阳转化指事物阴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称之为“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仫“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阴阳转化的条件

“极”“重”为促成阴阳转化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如何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中医学理论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五个方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治疗例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阴

部位:上下体表体内人体脏腑组织外侧内侧阴阳属性脏腑六腑五脏五脏心肺肝肾

互相依存生理功能────物质基础(完成新陈代谢)阳互相消长阴

阴阳互相滋生、协调、维持动态平衡---阴平阳秘例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肾脏利尿与抗利尿抗原抗体等等如: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对立统一交感神经作用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的对立统一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的对立统一内分泌系统的雌激素和睾丸酮的对立统一消化道的蠕动和抑制蠕动现代生理学中在各个生理系统、器官、甚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都离不开对立统一平衡规律的作用病因阴阳机体======破坏阴===偏盛---疾病阳平衡偏衰

例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方太过,致另一方不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__偏盛一方不足,使另一方偏盛失调─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双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互相累及“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两虚”

例4.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偏盛___阳不足阴阳__偏盛失调偏衰阳偏盛___阴不足阴证“阴盛阳衰”阳证“阴虚阳亢”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的不平衡

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恢复阴阳平衡

实则泻之─泻其有余

例5疾病的治疗事物阴阳的局限性“阴阳学说”作为我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仅用以概括和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的。但不能用以解释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所以,阴阳学说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与五材相区分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及其所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

五材——木、火、土、金、水称为“五材”,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是就事论事地谈“五物”,而并非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五行特性——五行的分类标准

五行的特性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对其特性加以抽象,逐渐形成的理论。

木曰曲直曲直,即能屈能伸之义是以树干曲曲直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生发姿态,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火曰炎上春种曰稼,秋收曰穑。稼穑指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是孕育、长养、承载、受纳万物的基础。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古人对土特别重视,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土为万物之母”等说法土爰稼穑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变革。金有坚劲、清肃、收杀的特性。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金润,湿润、滋润;下,下行、向下。水有滋润万物,向下流行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水。水曰润下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列表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五行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酸青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苦赤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甘黄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辛白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咸黑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五行相生次序

木→火→土→金→水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相生称为“母子关系”中医用五行母子关系说明五脏间的病理传变叫“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子盗母气)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关系五行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指五行之间过度的相克,是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超越了正常限度,制约的过甚。五行相乘的原因太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进行了超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如“木旺乘土”。

不及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如“土虚木乘”相侮(反克或“反侮)侮,欺侮。就是原“所胜”方,力量变强,反过来去制约“所不胜”方。是反克。相侮与相克的次序相反五行相侮五行相侮的原因

太过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它的反向克制,如肝火旺而犯肺,称为“木火刑金。

不及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其所胜行的“反克”,如“木虚土侮”。五行相乘相侮示意图(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

如:相互资生相互制约。

土生金金克木

脾与肺肺金清肃下降可

抑制肝木上亢2、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相互影响、互相传变

如:水生木,母病及子,水不涵木:肝肾两虚

木克土,木旺乘土:肝气犯脾3、治疗

可以用于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如: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

实则泻其子--肝木旺泻心火

小结

纵观中医理论及其发展,如果说中医的经验是一粒粒散珠,那么阴阳五行就像贯串其中的两根红线,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把经验变成理论。

中医的实践阴阳五行中医理论阴虚—花旗参木瓜排骨汤临床症状:潮热、心烦口渴、精神疲乏、食欲不振之阴虚内热之症调补方:花旗参25g木瓜300g排骨500陈皮5g制法:木瓜削皮去核,排骨斩件,花旗参切片,武火煮沸,文火煲汤2小时。阴虚—银耳沙参鸡蛋汤临床症状:阴虚肺燥引起的咳嗽少痰、气短气少,咽干喉痛,口渴,心烦失眠调补方:银耳15沙参25鸡蛋2个冰糖适量制法:银耳水泡分开,与沙参同煲汤1小时。入鸡蛋与冰糖适量。阴虚—芡实莲子猪肚汤临床症状:饮食减少,泄泻日久,心烦渴,心悸失眠。或肾虚小便频数,夜尿多。调补方:猪肚1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