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析_第1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析_第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析_第3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析_第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析2023/4/16第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主要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

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识别与分析举例2023/4/16第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2023/4/16第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23/4/16第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根据经验或通过工程分、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监测、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的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2023/4/16第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作用条件、分布⃒确定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23/4/16第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原理

一、从因到果的原理万事万物有因才有果,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1、生产工艺过程中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能量的转换以及物料的泄漏等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直接原因;2、工作场所的异常气象条件、通风不良、劳动组织和管理失误等则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增高的间接原因。3、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或达到致病浓度或强度时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多个因素耦合在一起的结果。2023/4/16第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过程中,借鉴科技文献、相同项目数据、典型事故案例等资料,找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来源及其因果关系,即可科学推断、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实现从定性识别到定量识别的转化。2023/4/16第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类推原理类推也称类比,是人们经常应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存在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来类推另一个对象具有同类属性的过程。分为定量类推和定性类推2023/4/16第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许多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也存在典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氨气对人体的危害:1、当氨气浓度为9.8mg/m3以下时,对人体无刺激作用;2、当氨气浓度为140mg/m3时,人体眼和呼吸道刺激反应;3、当氨气浓度为7000mg/m3时,人体吸入立即死亡2023/4/16第1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原则

一、全面识别的原则从项目的工程内容、工艺流程、流料流程、维修检修等方面入手。

二、主次分明的原则要去粗取精、主次分明、抓做重点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2023/4/16第1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工程分析法调查检测法其它方法2023/4/16第1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经验法概念: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的方法。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型行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2023/4/16第1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经验法优缺点:优点--简便、易行缺点--受评价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2023/4/16第1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类比法概念: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职业卫生调查和监测、统计资料进行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已有相同或相似企业的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2023/4/16第1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类比法优点:直观、可以定量(通过对类比现场的调查、监测);缺点:相似可比性的差异带来偏差。工程特征的相似性(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差异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2023/4/16第1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检查表法概念:对设计的工厂、车间、工段、装置、设备、生产环节、劳动过程的相关要素以检查标的方式进行逐项检查,辨识分析各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可单独应用于一些工艺简单的项目,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对一些工艺繁杂的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2023/4/16第1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检查表法优点:通过系统的检查,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辨识,应用范围广;缺点:检查表的通用性较差、同样受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大项目实施起来花费时间长。2023/4/16第1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工程分析法概念: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项目,不易找到类比对象。2023/4/16第1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调查、检测法概念:在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基础上,应用采样分析仪器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鉴别分析。适用范围:

存在混合性、不确定的因素的项目。优点:真实可靠,可以识别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因素;缺点:受仪器设备限制,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2023/4/16第2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其他方法系统分析、排查法;理论推算法;健康监护结果、案例分析倒推法;文献检索法:相关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化学物报道信息分析法。2023/4/16第2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1资料收集调研:项目建设情况与设计资料;生产过程设计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化学品理化特征与毒性特征;健康监护与监测资料;相关评价报告。2023/4/16第2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2现场调查与类比调查物料用量与产量,杂质含量;原辅料加料口及其密封情况;防护设施与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抢、维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事故与应急救援情况。2023/4/16第2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程序3工程分析涉及物料;工艺水平、工艺过程与物资转化;设备布局与交叉影响;防护设施措施;4危害筛选用量大、挥发性高、毒性高、危害性大;出现几率多、浓度或强度高;接触人员多、机会多。2023/4/16第2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1原辅材料:种类与数量;形态:气体、液体、固体、气溶胶;理化特性:挥发性、熔点沸点;储运、装卸;加料、投料杂质(金属矿料、石油气等:铅、砷、磷、硫、氨);产地(煤炭、原油);毒性资料与质检报告资料。2023/4/16第2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2生产过程生产原理:条件化学过程:化学反应、物料转化;物理过程:压力、温度、机械挤压切割;物理化学过程:生产方式:设备选型:工艺水平:密闭性、自动化程度。2023/4/16第2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重点环节3产品副产品种类、数量;形态;包装、储运;废品废物(废气、废液、废渣)。物料平衡——去向2023/4/16第2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23/4/16第2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023/4/16第2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例:(1)在焊接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锰烟、锰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化学因素。(2)在锅炉生产车间,煤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煤尘等化学因素。2023/4/16第3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2023/4/16第3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2023/4/16第3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2023/4/16第3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2023/4/16第3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2023/4/16第3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粉尘类

(1)矽尘(游离SiO2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2)煤尘(煤矽尘)(3)石墨尘(4)炭黑尘(5)石棉尘(6)滑石尘(7)水泥尘(8)云母尘(9)陶瓷尘(10)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11)电焊烟尘(12)铸造粉尘(13)其他粉尘2023/4/16第3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辐射源种类宇宙射线核燃料循环种污染核电站及核废料污染核爆炸污染医学性污染

工业应用污染2023/4/16第3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1)铅及其化合物(2)汞及其化合物(3)锰及其化合物(4)镉及其化合物(5)铍及其化合物(6)铊及其化合物(7)钡及其化合物(8)钒及其化合物(9)磷及其化合物(10)砷及其化合物

2023/4/16第3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

(11)铀(12)砷化氢(13)氯气(14)二氧化硫(15)光气(16)氨(17)偏二甲基肼(18)氮氧化合物(19)一氧化碳(20)二硫化碳2023/4/16第3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3、化学物质类

(21)硫化氢(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23)氟及其化合物(24)氰及腈类化合物(25)四乙基铅(26)有机锡(27)羰基镍(28)苯

(29)甲苯(30)二甲苯2023/4/16第4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

(31)正己烷(32)汽油(33)一甲胺(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35)二氯乙烷(36)四氯化碳(37)氯乙烯(38)三氯乙烯(39)氯丙烯(40)氯丁二烯2023/4/16第4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

(41)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等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42)三硝基甲苯(43)甲醇(44)酚(45)五氯酚(46)甲醛(47)硫酸二甲酯(48)丙烯酰胺(49)二甲基甲酰胺2023/4/16第4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50)有机磷农药(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52)杀虫脒(53)溴甲烷(54)拟除虫菊酯类2023/4/16第4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55)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2023/4/16第4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化学物质类

(56)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急性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溶血性毒物、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热裂解气)、氰及腈类化合物(丙烯腈)、农药、金属类金属化合物等。2023/4/16第4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4、物理因素类(1)高温(2)高气压(3)低气压(4)局部振动2023/4/16第4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物理因素温度、湿度、风速及热辐射等气象条件、噪声、振动、光(包括激光)、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类别

不良气象条件

噪声及振动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2023/4/16第4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物理因素的特点

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因素,除激光是人工产生的外,其余在自然界中均存在。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一般都有明确的来源。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2023/4/16第4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2023/4/16第4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高温高温作业定义: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2023/4/16第5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高温对人体的影响生理功能的影响: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高温卫生标准:GBZ2-20022023/4/16第5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高气压高气压作业:潜水作业、潜函作业、高压氧仓。对人体危害:减压病(主要为减压性骨坏死)。

返回

2023/4/16第5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噪声噪声分类

按照噪声来源分为: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如打磨、冲压等。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产生的,如空气压缩、放空等。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2023/4/16第5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暂时性听阈移位--脱离岗位可以恢复。

永久性听阈移位--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2023/4/16第5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噪声卫生标准作业场所噪声卫生标准2023/4/16第5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

卫生限值标准2023/4/16第5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高温作业类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气温>32℃,辐射热>1kcal/cm2.min

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的锻造、铸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锅炉间等。高温、高湿作业:气温>30℃,湿度>80%。

印染、造纸行业。夏季露天作业:如建筑、搬运等行业2023/4/16第5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振动分类局部振动: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至全身。如风动工具(如风钻、风镐、气锤、凿岩机)、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全身振动: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如钻井平台、振动筛操作台。危害晕动病、振动性白指、职业性雷诺现象等。2023/4/16第5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2023/4/16第5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非电离辐射辐射源种类自然型电磁污染源:来自自然界,由自然界某些现象所引起如天电。人工型电磁污染源:由于生产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电子设备和电气装置,按照频率部一样,可分为工频场源和射频场源。2023/4/16第6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常见的场源

工频感应场:电压电线、变电站、磁浮列车。广播与电视发射塔(站)。无线电通讯。高频感应设备如高频焊接、淬火。自动化办公设备如电脑显示器。2023/4/16第6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5、生物因素(1)炭疽杆菌(2)森林脑炎病毒(3)布氏杆菌2023/4/16第6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1)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2)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3)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4)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5)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6)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7)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等(8)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2023/4/16第6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1)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2)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2023/4/16第6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1)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2)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3)导致牙酸蚀病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2023/4/16第6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3)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4)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7)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2023/4/16第6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1)氧化锌(2)二异氰酸甲苯酯(3)嗜热性放线菌(4)棉尘(5)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2023/4/16第6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职业病名单(10类115种)

一、尘肺13种二、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三、职业中毒56种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六、职业性皮肤病8种七、职业性眼病3种八、职业性耳鼻3种九、职业性肿瘤8种十、其他职业病5种2023/4/16第6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实例:××水泥厂一、工程概况

1、生产规模:年产20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4252、生产节拍:三班连续生产

3、生产工艺:半干法立窑生产

4、生产工艺流程:2023/4/16第6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023/4/16第7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1、破碎、烘干、生料粉磨、煤粉配制、立窑出料、配料(库顶、库底、熟料粉磨、贮运皮带输送机、提升机、绞龙等转运点、包装等工序均产生粉尘(石灰石、熟料、煤尘)2、窑面有CO、SO2、有害气体;烘干机出口有SO2。

3、窑底鼓风(罗茨式)、空气压缩机及除尘风机均产生噪声。2023/4/16第7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耐火砖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耐火砖生产中的主要的职业危害是粉尘,破碎、筛分、配料运输、出窑等均有粉尘产生,硅砖生产粉尘危害最大,矽肺发病率亦高。窑工接触高温和强热辐射。制沥青砖作沥青加热时,有沥青蒸气散发。供隧道窑燃烧的煤气发生炉,可有一氧化碳逸出。各种机器设备均可产生噪声。

2023/4/16第72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砖瓦生产的职业危害砖瓦的原料主要是粘土,粘土中二氧化硅含量达55.5~71.6%。其次含有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和少量氧化钙、氧化镁。砖瓦生产基本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搅拌、成型(制坯)、干燥、焙烧(小型砖瓦厂多用圆窑)、出窑。在破碎、过筛、搅拌直到焙烧出窑的过程中都有较高浓度的含二氧化硅的粉尘产生(矽尘)。焙烧、干燥工序有一氧化碳产生,并有高温和热辐射存在。用机械作砖瓦坯成型和切砖,可产生较强噪声。

2023/4/16第73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2023/4/16第74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油漆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各种溶剂蒸气,其中以苯的毒性最大。2023/4/16第75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电镀行业的职业危害电镀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接触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用有机溶剂去油时,有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蒸气逸出。使用强酸的工序均有酸雾逸出。浸蚀时酸雾逸出量最大,对粘膜有腐蚀作用,并可引起牙酸蚀病,强酸溶液溅到皮肤上可立即引起灼伤。铬电镀时镀糟周围空气中铬酸雾浓度较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皮肤溃疡、皮炎、湿疹,有些人可发生支气管哮喘。镀镍时接触硫酸镍可引起皮炎和湿疹。采用碱性铬盐电镀时,可有氰化氢逸出,若镀液中的氰化物遇酸,可产生高浓度氰化氢,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2023/4/16第76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铸造行业的职业危害铸造粉尘是铸造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砂型铸造中的碾碎、筛砂、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吵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粉尘产生。长期吸入铸造粉尘可引起铸工尘肺。熔炉、熔化的金属和热铸件都是热源,熔炼工和浇铸工受到高温、强热辐射影响。熔炼和浇铸过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用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作型芯粘结剂时,可产生甲醛和氨。蜡型铸造也能产生大量的氨。铸黄铜时有氧化锌烟尘产生,吸入后引起铸造热。造型机、捣固机、喷吵机、落砂机、风动工具和砂轮,可产生噪声、振动。

2023/4/16第77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锻造行业的职业危害锻造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热辐射。旧式锻炉是敞开式的,温度可达800~900℃,危害较大。现在广泛使用的加热炉,周围是密闭的,条件较好,但打开炉门投入或取出锻件时热辐射强度亦大。锻炉也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但在通风良好的车间内,浓度一般不高。使用各种锻锤时,都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锻造作业易发生设备事故和烫伤,以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的外伤多见。

2023/4/16第78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热处理作业的职业危害热处理的职业危害是高温,各种加热炉和盐浴槽都是热源。用高频加热时,有高频电磁场产生。使用氰浴槽时可逸出氰化物蒸气。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气体渗碳时,可逸出苯、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蒸气。

2023/4/16第79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吸入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氧化锰是电焊烟尘中的重要毒物,长期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锰中毒。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需借助高频振荡器激发引弧,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钛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2023/4/16第80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蓄电池生产的职业危害主要职业危害是铅烟、铅尘。熔铅、浇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极板化成是将干燥后的铅板放入比重1.05~1.15的硫酸化成槽中充电,有硫酸雾产生。熔铅、浇铸、极板干燥有高温和热辐射。

2023/4/16第81页,共8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电子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电子行业主要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生产与装配,接触的毒物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四氯化碳、苯类、三氯乙烯、酸类、环己酮、丙酮、铅等,此外还存在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