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课堂实录_第1页
《登幽州台歌》课堂实录_第2页
《登幽州台歌》课堂实录_第3页
《登幽州台歌》课堂实录_第4页
《登幽州台歌》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登幽州台歌》课堂实录

师:在诗人于谦的眼中,报效祖国是要“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今日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诗人陈子昂的眼中,在他的内心,报效祖国的心情如何?

师:翻开课本,自由把古诗读四遍,要求读1、2遍的时候读准字音,读3、4遍的时候,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同学朗读、指名朗读〕

师:这首古诗有一个生字,他念得很准,怆,翘舍音,〔拼音〕,来一起读一读。

〔同学朗读〕

师:你来读,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准他在那些地方停顿的。

〔同学朗读〕

师:他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生:他在“不见、之、而”后面停顿了。

师:觉得他的停顿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请你来读。

(生读,停顿还是不好〕

师:听听老师怎么读的,先听老师读课题。登幽州台歌〔无韵律地读〕登幽州台歌〔有韵律地读〕,觉得哪一种比较有味道?

生:第二种有味道。

师:好,一起试着读读课题。

〔同学朗读课题〕

师:课题读得有味道了。听老师读古诗,听准了老师是在哪些地方停顿的。

〔范读〕

师:听准没?听准了自己试着读一读。

〔同学自由朗读〕

师:来,说一说,读了这首诗歌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这首诗很哀伤。

生:诗人很悲伤。

生:这首诗有一种苍凉无限的感觉。

师:苍凉无限,这个词说得多么好啊。接下来请大家对比文中的说明,认真看一看插图,试着想一想这首诗的意思。〔同学默读〕

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诗的效果。两个问题:第一,诗人在什么地方写的这首诗?

生:在幽州台上。

师:幽州台在什么地方?

生:在北京市。

师:很好,你读懂了课题。第二个问题: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的心情。

生:涕下。

师:涕下是什么意思?

生:在流泪。

师:流泪是动作还是心情?

生:是怆然。

师:说说你对“怆然”的理解。

生:悲伤的样子。

师:悲伤的心情,诗人站在幽州台上,结合他的心情,想一想,会有哪些景物映入他的眼帘?

生:幽州台上的黄金〔这是课前给孩子们讲了燕昭王幽州台上黄金纳贤的故事)

师:诗人是站在幽州台上,那些景物会映入他的眼帘?

生:水

师:有青海绿水,还有?

生:白云

生:层层叠叠的房屋。

生:宽阔的蓝天。

师:是啊,还是那些景色,山河照旧,人物不同。看看此时想到的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诗告知我。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这个古人会是谁呢?

生:燕昭王。〔课前给同学讲了幽州台的故事〕

师:知道燕昭王的故事吗?

生:知道一点。

师:好,知道一点说一点。

〔同学讲幽州台上黄金纳贤的故事〕

师:你觉得燕昭王是格怎样的人?

生:很英明。

师:他的英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他很重视人才。

师:后不见来者,盼望后面的来者是像谁一样的人呢?

生:像燕昭王一样的.人。

师:好,请你读一读这句。

〔生读〕

师:前不见古人,这个前有多前?

生:一千多年前。〔同学是站在陈子昂的角度上说的,让我感觉同学已经投入其中〕

师:那应当读出一千年的距离呢?

(生读〕

师:三百年。

〔生读〕

师:不错,有八百年了。

〔生读〕朗读很到位

师:一千年以上,掌声送给她。

师:陈子昂活了多少岁知道吗?

生:41岁。

师:他能看到一千年前的事吗?

生:看不到。

师:是啊,人生何其短暂,既看不见往昔招贤的英王,又看见后世求才的明君,不由得发出感慨。一起来齐读。

师:人生短短数十载,而诗人又处于这个“空前绝后”的历史时期,一身政治理想却报国无望,一腔报国之心没法实现,再来看看,诗人做出了怎样感慨?

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天地之悠悠的?

生:天地特别的无穷无尽。

师:无穷无尽,这个词语说得真精确,老师想到的是天地长期,你比老师想得还到位。天地无穷无尽,而人生短暂,比较一下,谁来读一读这句。

〔生读,节奏还是不精确〕

师:听老师读。谁想试一下?

生:停顿找准了,但是韵味还没有读出来,再试试。〔同学再读,有了进步〕

师:这种“独”是一种怎样的“独”?

生:孤独。

师:是啊,没有亲人,没有伙伴在他身边,只有他独自一人站在幽州台上。诗人为什么要“涕下”?

生:由于没有看见燕昭王一样的明君。

生:自己的才能没被人观赏。

师:是啊,天地之悠悠,宇宙茫茫,天长地久,而诗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有一身理想,却报国无门。来,一起齐读。

〔同学齐读〕

师:学习诗歌,我们不仅要知道诗人写的什么,还要知道诗人为什么这样写,来试着去掉“之、而”读一读,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再读读原句,比较一下哪一种效果好?

生:原句的效果好些,加上“之、而”读更加有韵味。

师:是啊,多了一个字儿就有那么大的区分,这样读来更加有韵味、更能表达出的情感。一流的诗人和二流的诗人往往也是在一个字儿的区分上。

师:好,我们一起来创设一个情境,,你们就是诗人陈子昂,请你对当时的皇帝作作谏言,说出你想对皇帝说的话,拿出纸和笔,用简约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同学动笔写,比我想象的要好,在课前我就介绍了陈子昂任右拾遗,他的任务就是根皇帝谏言,我还是示范说了一句。〕

师:现在我就是皇帝,陈子昂,来,你想说什么?

生:皇上,请你任用我吧,我肯定能帮你打赢这场仗的。

师:陈子昂,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你何德何能?~~~~〔角色转变〕你就是陈子昂,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绝望。

师:绝望,你来读。

〔同学朗读诗歌〕

生:皇帝,我是人才,我会为你出谋划策,我会援助你治理国家。

师:你也算人才?堂下的每一位同学〔立刻改口〕大臣都是人才,你比得过他们吗?~~~角色转变~~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绝望。

师:除了绝望还有?

生:还有悲伤。

师:悲伤,听到这样不的话谁不悲伤?你来读!

〔生读〕

师:是啊,当时的皇帝就像老师刚才那样糊涂,不能赏识你们的才华,一起来齐读。

〔齐读〕

师:是啊,诗人才华横溢却弹剑作歌,不能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只好吧自己置身于空旷的天宇和宽阔的原野,抒发自己的孤独。〔小黑板出示《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生读〕

师:《燕昭王》这首诗表达了和《登幽州台歌》一样的情感,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同学自读〕

师:来,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