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输血安全的风险与挑战_第1页
浅谈我国输血安全的风险与挑战_第2页
浅谈我国输血安全的风险与挑战_第3页
浅谈我国输血安全的风险与挑战_第4页
浅谈我国输血安全的风险与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我国输血安全的风险与挑战第1页/共28页血液安全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无偿献血血站自身医疗机构第2页/共28页无偿献血方面用血量逐年上升血源招募越来越困难保数量保质量矛盾矛盾存在的矛盾第3页/共28页按发达国家标准计算年需血总量为10920吨,我国用血总缺口7609吨。我国用血情况与发达国家差距:

WHO标准年人均用血量8ml我国现状2008年采供血量在3300吨以上第4页/共28页无偿献血方面存在具体问题1、“高危人群”占到50%以上。2、经血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加大。3、现行检测手段的局限性。4、血源招募困难重重。5、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比例不足40%。6、季节性存在的“血荒”。第5页/共28页1、“高危人群”占到50%以上。现年采供血总量3300吨以上献血总人数(次)1650万高危人群比例50%血检工作量增加增大了安全隐患第6页/共28页我站近5年采血情况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合计第一次献血人数180131556016765211642522896730总献血人数3470330550332103841341556178432百分比51.90650.93350.48255.09660.70854.211第7页/共28页2、经血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加大。四项病毒检测阳性比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未检未知第8页/共28页n初筛确证阳性数阳性率(%)阳性数阳性比1988年1008040.0419.9/10万*1999年20904530.25002000年25410780.3113.9/10万2001年342532110.6238.7/10万2002年413221180.2912.4/10万2003年424681630.3912.4/10万2004年434091250.29002005年419531170.28002006年504241040.2135.9/10万2007年630511250.2011.6/10万2008年661081180.1834.5/10万2009年753023190.421418.6/10万合计514684153528数据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论文第9页/共28页3、现行检测手段的局限性现有的检测技术仍然不能确保血液筛查达到100%安全。随着人们对疾病传播认识的深入,又有新发现的病原体在考验着我们。“窗口期”是指HIV最初进入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的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14-21天。这就是说,一个献血者在感染病毒的14-21天内献血,这份血液的筛查试验将呈现出“未感染”的假性结果。第10页/共28页4、血源招募困难重重。无偿献血公益性商业行为利益宣传由于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的不够理解,将血站的公益宣传当成了商业行为,致使无偿献血宣传效果不佳,且宣传费用逐年增大。第11页/共28页5、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比例不足40%。为保证充足的安全血液,必须建立低危人群固定队伍。但目前的比例太低。安全血液应该是不含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它能够使受血者遭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的血液。第12页/共28页6、季节性存在的“血荒”6、季节性存在的“血荒”一直影响各地无偿献血的正常发展,日益递增的用血需求和输血病人的诘难对血站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第13页/共28页二、医疗方面临床用血告急不合理输血大量浪费不合理输血仍在继续血站保证血液安全矛盾矛盾医疗输血方面主要存在着两个困扰第14页/共28页血液安全的困惑*世界技术水平至今没有解决“窗口期”的问题。*缺乏优质的输血服务*缺乏安全的固定的献血者或出现不安全的献血者(同性恋)*缺乏标准的临床用血程序*不必要和不适当的用血*缺乏资金、检测设备和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第15页/共28页1、输血制约机制尚未建立,从血管到血管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未实现真正对接,临床缺乏全面有效地约束机制,不合理输血占50%以上,浪费十分严重。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说:“目前全国不合理用血量占到50%以上,如果这些不合理用血能够避免,不仅医院能够进行更多的手术,病人也可以避免因为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来源于网络第16页/共28页2、不合理输血造成的经血传染疾病不断加大,经血传播疾病的诉讼案件不断上升,且有继续加大的趋势。据互联网消息,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中国输血后感染HIV患者评估达5.1%。这个评估显然夸大,但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第17页/共28页HIV(+)0.09%HBsAg(+)0.42%HCV(+)0.25%梅毒(+)0.34%ALT(+)1.36%血液检测不合格因素(2008年)第18页/共28页3、对临床医师的培训没有明显效果。资深大夫仍然受传统观念影响固执己见,阻碍了输血新技术的推广。输血伴随的风险*在输血的同时也承担着被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险*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在献血和接受输血,但是,每天都有人在献血和输血过程中受到了感染;*接受HIV感染血液的受血者被感染的机率超过90%*截止2009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报告死亡49845例。第19页/共28页4、临床输血和血站之间的信息沟通受阻,各自为战,无法实现全面的血液质量安全管理。第20页/共28页5、医院输血科人力资源缺乏。人员配备不到位,人员构成不合理,缺少符合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人员。6、医院输血科软硬件建设不到位。基本的设施配备不齐,更缺乏必要的监控制约措施,导致无章可循,临床输血指征无从判断,也无人落实。7、自体输血技术开展滞后,使临床择期手术病人的血资源白白浪费。8、临床计划用血不周,加大了血站的工作流程,增加了血液成本。第21页/共28页三、血站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血液质量管理工作仍然难以逾越“四大因素”制约(试剂误差、仪器误差、“窗口期”、人为因素)。什么是人为因素:本来可以不输血的治疗却要输血治疗,因人的素质问题操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第22页/共28页其中人为因素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血站与临床输血脱节,就是说即使血站做到100%,结果也只能达到50%。况且血站本身的管理水平目前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如果血站法定代表人的质量意识和法制意识也停留在初级阶段的话,那么,质量管理就是100%失控。具体问题有:第23页/共28页1、尽管我国采供血机构在“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基础上有了标准化雏形,但各地的理解和执行有较大差异,最终导致落实效果不佳。2、我国采供血机构还没有建立一个最规范和标准的实验室作为样板,以提供全国的采供血机构作为对照,有的放矢,明确差距。3、血站的人力资源配置还有差距。真正的医学专业,检验、输血专业人员占不到50%。西部更缺乏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第24页/共28页4、采供血机构的输血软件我国目前大体有6个版本,导致血站与血站、血站与相关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在输血质量管理上也参差不齐。5、采供血机构的人员培训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培训效果不明显。6、采供血机构法定代表人法律意识不强,全国每年发生的经血传染疾病的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7、价格体系对提高血液质量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制约较大。第25页/共28页以上存在问题,关键是两个“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