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关键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关键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关键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关键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关键理论与实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关键理论与实践一.心肺复苏(CPR)发展历史1874年Hnke证明了开胸心脏按压有效并推广。1955年中国天津王源昶用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有关论文三篇。1960年美国Kouwenhoven报告胸外心脏按压,并广泛认可,推广。1966年以后,美国、欧洲陆续制订CPR指南。1988年中华急诊医学制订了《CPR规范》(沈洪),于2002年制订了中国《CPR指南》。一.心肺复苏(CPR)发展历史2000年成立了国际CPR和心血管急救联合会,并制订了《2000年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年国际CPR联合会修订CPR指南为《2005年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年CPR指南修订正在酝酿之中,10月份确定。胸内心脏按压复苏术与胸外心脏按压复苏术评价。60年代以前胸内心脏按压术的生存率是28%,60年代以后胸外心脏按压术的生存率是10—14%。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修改现状3.1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未修改。单纯心脏按压与心脏按压配合人工通气的CPR是否同样有效?目前无充分研究资料。但这次会议认为:胸外心脏按压配合人工通气仍然是增加CPR存活率的有效方法。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修改现状3.2

胸外心脏按压是维持人工循环直至自主循环恢复的有效方法。强调按压要有节律,连续,有效是至关重要。高频率按压100次/min以上,可以提高心脏灌注压25%,增加心排血量。按压与吹气比30:2,原来15:2,达不到100次/min。单人和双人CPR均为30:2,吹气时按压不停止。但最优的按压与通气比还在研究之中。连续5个30:2或按压2分钟后再查脉搏或瞳孔。按压正确位置,有效幅度。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优先次序问题。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修改现状3.3电除颤的意义与进展早期除颤存活率高(5分钟内)——早期界限问题(已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双向除颤器效果好。电除颤次数与电击能量——1次电击,能量100——200J。一。一次无效再除颤也是无效的。“心前区叩击”作用,重新确定(叩击一次有5——15J,有效率30%)。除颤与CPR优先次序问题(CPR三时相阶段模型)。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修改现状3.4CPR——BLS操作流程要简单、短时。

患者无反应——开放气道——检查生命体征——CPR30:2直至电击或监测。连续做5组30:2的CPR。四、复苏药物研究现状4.2纳洛酮在CPR中的作用未肯定,但他的作用有:是钙拮抗剂,保护脑细胞。清除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有拮抗阿片类物质作用,促苏醒和升血压作用。能解除呼吸中枢拟制作用,能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解除呼吸拟制和高碳酸血症,改善肺通气功能。四、复苏药物研究现状4.3CPR时碳酸氢钠使用问题4.3.1呼吸心脏骤停时,动、静脉血气分析情况:Grundler等在实验中发现动脉血是呼吸性碱中毒(平均PH7.56,PCO221mmHg);静脉血是呼吸性酸中毒(平均PH7.29,PCO254mmHg)。他们对16例因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患者在CPR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发现动脉血平均PH7.41,PCO232mmHg;静脉血平均PH7.15,PCO274mmHg。CPR前后动、静脉血碳酸氢盐和乳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心脏呼吸骤停时,动脉主要是碱血症,静脉为酸血症,原因不是代谢而是呼吸,CO2潴留结果。四、复苏药物研究现状4.3CPR时碳酸氢钠使用问题。4.3.3CPR时如何合理使用碳酸氢钠。使用碳酸氢钠指症。心肺骤停>10分钟,并已建立和保持充分人工通气时,可适当用。首剂按1meq/kg,10分钟后视病情需要可再给半量。心肺骤停之前就存在代酸中毒时给够量。有高血钾症时给够量。原则是:“宁偏酸,勿偏碱”。不使用碳酸氢钠指症。无有效通气时。心肺骤停时间很短,在这之前又无代酸中毒者。未能证实有明显代酸中毒者。四、复苏药物研究现状4.4CPR时钙剂使用问题。Slueven等回顾分析168例心脏骤停(CA)者,发现126例使用过钙剂者无一例生存。而42例未使用钙剂16例存活,5例活着出院。因此,CPR禁用钙剂。如果CA与高血钾,低血钙或钙拮抗剂中毒有关时,可适量使用钙剂。四、复苏药物研究现状4.5苯妥英钠(DPA)和胞二磷胆碱(CDP)对脑复苏的地位。4.5.1俞丽华等用动物分组实验研究结果。分别将DPA、CDP保护后的窒息组和单纯窒息组进行比较,发现DPA、CDP组的脑电图(EEG)完全消失时间比单纯窒息组延长了一倍,而且,药物组中有个别动物在窒息阶段EEG继续存在,始终未完全消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