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但从染色体数目看,人类23对、黑猩猩24对,让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产生怀疑。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与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据此提出融合假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融合假说成立,在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人和黑猩猩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融合假说说明染色体变化是新物种形成的直接原因D.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2.鸡的公鸡被羽型是一个只在公鸡中表现的性状,它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型hh决定,显性等位基因产生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所有的母鸡不论基因型如何,都是母鸡被羽型。一只具有公鸡被羽型的公鸡与三只母鸡交配,每只母鸡产下12只小鸡。在总共36只小鸡中,有15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18只具有母鸡被羽型的母鸡,3只公鸡被羽型的公鸡。那么,三只亲代母鸡最可能的基因型是什么?()A.2HH,Hh B.1HH,2HhC.1HH,1Hh,1hh D.2HH,1hh3.关于体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动物细胞不选择植物细胞的原因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B.使红细胞破裂的方法是用针刺破细胞膜C.在浓盐水中红细胞破裂的速度更快D.该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②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③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④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⑤末期在细胞中央不形成细胞板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⑤D.②⑤5.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A.1∶2和1∶2 B.1∶2和1∶1C.1∶1和1∶1 D.1∶1和1∶2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4% B.36%,64% C.57%,43% D.92%,8%7.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是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受到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后者为肾性尿崩症。如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I表示,起对照作用B.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Ⅱ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C.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Ⅲ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但含量与正常人相同D.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8.(10分)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MS能诱导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EMS—定能增强水稻的生存能力C.变异水稻的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等于嘧啶含量D.EMS能提高种子中基因的突变频率二、非选择题9.(10分)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珍珠贝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仅示部分染色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细胞内有___________染色体组。(3)图丁所示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用字母表示)。(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10.(14分)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以下问题:(1)在该条件下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_____种基因型。(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M×N后,F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红花窄叶植株占__________,红花窄叶粗茎植株占___________。(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则M×N,F1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M与N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请在上图2中绘出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___________11.(14分)根据某家庭遗传病的系谱回答。(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1)该病属于___(常、X)染色体___(显、隐)性遗传病。(2)Ⅰ1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3)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Ⅱ5与Ⅱ6(纯合子)婚配,其子女患病概率为_____。12.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示②、③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过程①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2)进行②过程时,与DNA中起点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过程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3)若③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合成b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详解】A、若融合假说成立,则在进化过程中,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和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正确;B、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则两者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和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因此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D正确;因此选C。【点睛】本题以达尔文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A【解析】

公鸡被羽型的公鸡基因型是hh,后代中有母鸡被羽型的公鸡(Hh):公鸡被羽型的公鸡(hh)=15:3=5:1,三只亲代母鸡最可能是2HH,Hh。【详解】由于后代公鸡被羽型的公鸡占子代的1/12,故说明亲代有1/3Hh。故选A。考点:本题是容易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的遗传定律的理解,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3、D【解析】植物细胞含有细胞膜,选择动物细胞不选择植物细胞原因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操作比较复杂,A错误;使红细胞破裂的方法是吸水涨破,B错误;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C错误;该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D正确。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点睛: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4、C【解析】

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末期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①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②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④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最后将细胞一分为二,⑤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B【解析】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由于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染色体数之比为1:2;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只含1个DNA,不含染色单体,故DNA分子数之比为1:1,故B正确。6、C【解析】

根据题意,种群基因型有三种:AA、Aa和aa,当AA=18%,aa=4%时,Aa=1-18%-4%=78%,由此可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详解】由题意可知:AA=18%,Aa=78%,aa=4%,则A的基因频率是:A=18%+78%×1/2=57%,a的基因频率是:a=4%+78%×1/2=43%.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的考查,在一个种群中,已知基因型的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7、C【解析】

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分析曲线可知图中曲线I代表正常人,因尿液渗透压较高;曲线Ⅱ和Ⅲ代表患者,尿液渗透压较低,曲线Ⅱ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说明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的,故为中枢性尿崩症;曲线Ⅲ为肾性尿崩症,因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并未改变,与正常人相比抗利尿激素反而偏高。【详解】A、正常人禁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因此图中曲线I表示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其对照作用,A正确;B、中枢性尿崩症注射抗利尿激素仍然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因此曲线Ⅱ可以表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B正确;C、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因此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较正常人的偏高,C错误;D、由于尿崩症患者排出的是低渗尿液,因此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D正确。故选C。8、B【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分析题文: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因此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导致基因突变。【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EMS可导致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替换,而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因此使用EMS浸泡种子能诱导基因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EMS处理不—定能增强水稻的生存能力,B错误;C、水稻的DNA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配对,二者含量相等,所以变异水稻的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等于嘧啶含量,C正确;D、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根据题干信息“甲硫酸乙酯能使鸟嘌呤变成7-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可知:EMS的处理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二、非选择题9、有丝分裂后期AaBb极体或第一极体2ab和de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号与2号没有分开【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丁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a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不变,仍然是AaBb。(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又因为该珍珠贝是雌性的,因此图丁细胞的名称为第一极体,该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3)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丁的ab段和de段。(4)已知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若其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说明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号与2号没有分开。【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详细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能够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染色体的数目、行为等典型特征判断各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并能够判断图丁曲线的含义。10、1241/21/21/4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解析】

试题分析:⑴利用单性状分析法,该植物种群的表现型共有2×2×3=12种;根据表格中性状的显隐性,红花窄叶细茎的基因型有4种,即红花2种(AA、Aa)×窄叶2种(Bb、bb)×细茎1种(cc)=4种。⑵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M(AaBbCc)×N(aabbcc)后,仅考虑红花这一性状,则相当于M(Aa)×N(aa),F1中红花植株占1/2;同时考虑颜色和叶型,则M(AaBb)×N(aabb),F1中红花窄叶植株=1/2红花(Aa)×1窄叶(Bb、bb)=1/2;三对性状同时考虑,M(AaBbCc)×N(aabbcc)则F1中1/2红花(Aa)×1窄叶(Bb、bb)×1/2粗茎(Cc)=1/4。⑶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上图1所示,则M(AaBbC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N(aabbc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abc),则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后代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若M×N,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则由N(aabbc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abc),推知M(AaBbC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Abc:aBC=1:1),而M只产生两种配子,可推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答案。考点:本题考查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