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草原教案集锦五篇一.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的变化,能帮忙迷路的人克制困难,从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
2.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进展学生的熟悉力量。
3.学写生字:迎、朝、如、狂、传、碰。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变化,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有亲密的联系。从而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进展学生的熟悉力量。
2.理解词语:皓月当空、劈头盖脸、远眺、或许。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其次自然)
二.教具
有关草原的歌曲、影片,制成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渲染气氛,激情导入。
(电脑出示有关草原风情的影片。)
同学们,这就是宽阔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一群群牛羊闲逛在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还有自由拘束的鹰在草原的上空飞行,这是一幅多么漂亮的图画啊!今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得意的鹰。(板书18草原上的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①以读汉字为主,不熟悉的字,读拼音;②读完课文后,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③从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答复:读后你了解到什么?
3.逐段讲解,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索: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②鹰真的是在欢送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明白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我们来到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而有时鹰却并不消失在天空,这是什么缘由呢?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段写什么?(板书预报天气)是从什么时间开头写的?
(板书早晨)
B鹰的活动怎么样?(板书不飞)说明什么?(板书天气变化)
D画出天气变化的词语,再读一读,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
②自学第3自然段,方法同第2自然段一样。(板书晚上长鸣天气好)
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两段所写的不怜悯况。(时间不同,鹰的活动状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
(3)学习第4自然段。
鹰的活动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它还给人们很大的帮忙呢!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索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指示方向)
②读第1句话,理解远眺,归纳句意。
③读第2句话,理解或许,归纳句意。
④鹰能直接帮忙人们辩别方向吗?
⑤指导朗读:要用确定的语气,读出人们在迷失方向时看到鹰的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信息是什么意思?鹰给草原上人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4.看板书总结全文。
草原教案篇2
课程标准
2-5通过典型实例,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6通过典型实例,比拟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大牧场和中国内蒙古大草原两个内容,了解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色,感受草原上牧民生活的概况。能够从地图、图表及教师供应的”材料中猎取有用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不同地区牧民生活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比拟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把握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材对澳大利亚大牧场的经营特点和内蒙古游牧文化的描述,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感受牧民对草原的喜爱之情,进一步熟悉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对社会经济进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草原人家的特色:和谐进展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自然环境对牧业形成与进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合作式争论法;用比拟的方法,识别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漂亮的草原》MTV营造教学气氛
设问导入:你们刚刚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环境?导入第四课《草原人家》
(—)现代化的大牧场
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多
2、澳大利亚进展养羊业的优越条件
设问争论: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这种特点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3、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4、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集中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
特点:1、规模很大;2、定居生活;3、机械化程度特别高,效率高(最突出的特点)
(二)草原风情
导入:草原是培育牧民生长的摇篮,是牧民们的天堂。从古至今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创作了大量的歌曲,用以表达他们对自己家园的喜爱。如澳大利亚的民歌《剪羊毛》,然后朗读内蒙古民歌《敕勒歌》。
接着播放《天堂》MTV,同时教师提问:内蒙古大草原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消遣文化给我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要学生认真观测。
食:牛羊肉、奶制品——饲养牛羊——草原牧业生产
住;蒙古包——便于拆装——相宜在草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
衣:蒙古袍——便于骑马抵挡寒冷——相宜在草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
行:骏马等——便于驰骋驱逐羊群——相宜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的活动
消遣:那达慕大会
教师再提问:内蒙古草原的文化与草原牧业生产有怎样的关系?同时完成上面的内容。
小结:人们在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富有各自草原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要求学生比拟澳大利亚和我国内蒙古大草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异同。
(三)草原生态问题
教师提问:歌手滕格尔的歌声曾被喻为“来自大草原、无污染的绿色的呼吸”,草原也被其称为抱负中的“天堂”。但现在草原的天是否还蓝?水是否还清?草是否照旧嫩绿?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出示相关材料。
存在问题,就有解决的措施:退耕还林
禁牧、休牧、轮牧、舍牧。
课堂小结: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略)
草原教案篇3
一、播放关于草原的课件,教师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2、你认为《草原》中什么美?引导学生归纳出“风光美,人情美”
三、教学“风光美”
1、自由
朗读课文,你最喜爱哪些风光?为什么?
2、学生自由答复,依据学生答复,教师适当安排朗读指导与训练。
四、教学“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还有什么也让我们不愿离去的吗?(人)
1、小组争论: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人情美”
2、汇报沟通,随机朗读
3、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你还知道关于蒙古这个民族的风俗吗?
五、小导游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蒙古草原呢?
草原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欢愉快泼的性质。
2、使幼儿能依据不同的节奏选择乐器,并初步学会识图谱演奏。
3、激发幼儿兴趣,培育幼儿喜爱音乐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仔细倾听并积极参加唱歌活动。
教学预备
节奏谱、音乐磁带、小手小脚标记、乐器标记以及双响筒、沙球、铃鼓。
教学过程
一、观赏乐曲,熟识旋律
1、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听完之后,哪个小朋友来告知教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带2遍)
小结:这首歌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里叙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草儿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殊快乐,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这首欢愉快泼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识谱选择身体动作
1、它还可以用好听的乐器来演奏呢!看,这是它的节奏谱。
(教师出示节奏谱)
⑴瞧,你在图谱上找到了几种不同的颜色?
⑵为什么是四种颜色?你们有没有发觉什么?(“××”用跺脚,“××××”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还有没有发觉特殊的地方?(讲合奏)
2、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总结:每小结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轻,跺脚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殊留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留意在那一小结×的地方拍。
3、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师:这一遍果真进步很大,有轻有重之后好听许多呢!可是,还有没有发觉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点练习一下合奏的局部)
4、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奏一下。
5、真好听,还想再听你们来一遍,行吗?
三、用乐器来演奏
1、瞧你们的椅子下面,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熟悉它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绍乐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留意点)
2、轻轻拿起你的乐器宝宝,我们来用它来演奏。
预备好了吗?
3、交换乐器演奏。
教案反思
这是一首特别悦耳的曲子,叙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泼。对于音乐心情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力量。
草原教案篇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片。
导语:那还等什么,咱们赶快学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自读全文。
㈠学习第1自然段。
1、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师:你觉得她哪些词读得特殊好?
2、细品第一段。
⑴抓住啪!啪!、洪亮等词学习第一句。
⑵抓住铺满、新绿、醒来了等词学习其次句。
3、自由读词、读句。
4、指名读这段。
5、学生有感情读齐读这段。
导语:当拂晓到来的时候,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安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喧闹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㈡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学习这段(可以左右沟通、探讨)
点击草原之旅中的视频,边看边体会草原的喧闹。
2、相机教学。
读过课文,看过录象,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草原的喧闹?
羊多,羊欢
⑴从文中哪几个词语感受到的?
抓住:一只只、涌出、羊群体会羊多。
⑵出示:涌出、蹦跳、奔向
⑶读好涌出、蹦跳、奔向,体会羊儿当时有多么愉快。
⑷男生、女生竞赛读这句。
⑸用上这3个词,说说我们前不久学校进行的放风筝竞赛的场面。(同桌沟通后发言)
师:我校一年一度的放风筝竞赛开头了,我们(涌出)了教室,(蹦跳)着(奔向)大操场。
师:你当时快乐吗?愉快吗?
⑹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感受一下羊儿急于冲出圈门奔向大草原时的快乐、欢乐。
导语:真是群拘束、欢乐的羊啊!
牧民乐
⑴小朋友,看了那些骑着骏马,英姿飒爽的牧民,你想说点什么?
(真快;好威严;骑马技术高;快乐)
⑵请你自己读读其次句,看看你能把牧民那快乐劲儿读出吗?
⑶指名多人读。齐读。
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得欢快、喧闹啊!羊儿欢,人更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
㈢学习第3自然段。
⑴师范读,要求: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羊群图片,播放牧羊人的歌声)
⑵(我看到了羊群),那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什么地方像?
自读这句体会。
⑶师:羊儿成群的散布在草原上,渐渐地移动吃草,远远望去还像什么?左右沟通后指名。
⑷(听到了歌声),歌声忽远忽近,在大草原上空来回漂浮,这就是回荡。
⑸这是怎样的歌声?
⑹指导读好这段,语速放慢,声音慢慢放轻,学着教师的样指名读。
⑺在牧羊人悠扬的歌声中,有感情地齐读这段。
三、指导背诵。
导语:多美的一幅景象啊!小朋友,这么美的大草原,这么美的课文,我们把它印入脑海,好吗?
师:选你最喜爱的一段背一背。可以一个人背,也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背,比比谁最有感情。
(相机)喜爱这段的起立背。
四、指导习字。
⑴出示:牧、原这两字。想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两个字,介绍给大家。
⑵你熟悉了谁?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⑶多媒体讲解各字,并指导学生书写。
五、拓展延长。
导语:这堂课小朋友学习得真仔细,李教师嘉奖大家去大草原巡游一番。(播放《赛马》)让我们骑上骏马,跟随牧民一起去大草原吧!(做起动作,甩起鞭子,喊起来。)
师:点击草原之旅。自己扫瞄图片,想看什么就点什么。小朋友们,尽情地享受这次草原之旅吧!
学生自由操作,扫瞄。
六、布置作业。
任选其一,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完成,也可回家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1、涂一涂:学习了课文,大草原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吧!请你到小画板中,帮这幅《草原的早晨》涂上颜色,再把它贴到畅所欲言的涂一涂中。
2、贴一贴:请你动起小手,到网上搜寻美丽的草原图片,再把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越难关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应对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领域的技术挑战及试题及答案
- 细菌抗性机制和检测方法试题及答案
- 项目范围变更的管理流程考点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中的文档控制流程与规范试题及答案
- 提高项目管理考试通过率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未来职业规划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专业考试内容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对策及试题答案
- 微生物文化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及试题及答案
- 服装吊挂系统培训
- 医疗器械公司规章制度与管理条例
- 2025年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九章 浮力 第四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
- 城市更新专题培训
- 灯谜文化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 文化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案
- 小学生交友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最优控制理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