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_第1页
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_第2页
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_第3页
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_第4页
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第1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生物学(CellBiology)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马车第2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章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第3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4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5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节免疫学介绍免疫(Immunity)免除疫病、抵抗疾病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自身耐受、免疫调节第7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8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免疫应答的特点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固有免疫应答(inanateimmuneresponse)皮肤黏膜、局部分泌物质、吞噬细胞、NK细胞和补体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immuneresponse)T、B细胞第9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0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1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消化)肥大细胞(募集炎症细胞)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巨噬细胞(吞噬、消化)T、B细胞(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性T细胞(防止叛乱、维持自身稳定)肝细胞等(合成补体、干扰素等)第12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粒细胞系(Granulocytes)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第13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血涂片,中性粒细胞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透射电镜下其胞浆颗粒清晰可辨。第14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静息肥大细胞激活后5

分钟激活后60

分钟第15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单核-巨噬细胞第16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7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肺部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第18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第19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人T淋巴细胞攻击母细胞瘤细胞第20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树突状细胞第21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超敏感反应病反应过高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第22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免疫学的应用传染病预防疾病治疗免疫诊断第23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经验期(1670-1850)人痘 -天花,牛痘-天花科学免疫学时期(1850-1970)现代免疫学时期(1970-)第24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经验免疫学的发展3000年前在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的古医书及僧侣经文中,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的相关记录。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的肆虐。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第25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痘衣法:把天花病人的衣服或涂有天花脓疱浆的衣服给小儿穿。痘浆法:用棉花蘸天花脓疱液塞入儿童鼻孔。旱苗法:先将天花痂皮阴干研细,而后用银管吹入鼻孔。水苗法:将天花痂皮研细用水调湿,以棉花蘸染塞入鼻孔。第26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688年俄国首先派医生来中国学习种痘及检痘法18世纪人痘接种术由俄国传至土耳其传播到日本、朝鲜、俄国和土耳其等国玛丽·蒙塔古夫人(1689-1762)将此方法传到英国欧洲各国和印度也试行接种人痘1744年李仁山将种痘法传授给日本第27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牛痘接种术的发明第28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798年英国格罗斯特郡EdwardJenner发明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获得成功,并发表论文。此后推广至全球,使天花流行得以控制。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于1976年在索马里被治愈,其后未再发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9年10月26日正式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第29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免疫学科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中叶开始,病原体的发现,微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抗感染免疫的发展。第30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1850年,显微镜下观察到炭疽杆菌Pasteur发明液体培养基,培养的炭疽杆菌致动物发病Pasteur制备出减毒疫苗LouisPasteur1822-1895,Fatherofimmunology,attenuatedbacteriaandvirusesasvaccineagainstanthrax…..第31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结核杆菌,提出病原菌致病的概念RobertKoch1843-1910,NobelPrizein1905forhisworkontuberculosis,Anthrax,Cholera,Tuberculebacillus第32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白喉抗毒素的应用EmilvonBehring1854-1917,NobelPrizein1901fordemonstratingthatcirculatingantitoxinsagainstdiphtheriaandtetanustoxinsconferredimmunity.第33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原的结构和抗原特异性:小分子物质和蛋白质载体偶联、ABO血型KarlLandsteiner1868-1943,NobelPrizein1930fordiscoveryofhumanbloodgroups.

第34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体是免疫球蛋白ElvinA.Kabat1914–2000ArneWilhelmKaurinTiselius1902-1971TheNobelPrizeinChemistry1948第35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Fab段Fc段抗原结合部位PaulEhrlich1854-1915NobelPrizein1908第36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体是四肽链结构RodneyPorter1915-1985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72GeraldM.Edelman1929-第37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免疫耐受的发现Owen的观察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Ag所致的免疫耐受现象第38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PeterBrianMedawar1915-1987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1960

第39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Burnet学说及对免疫的推动作用克隆(clone) 无性繁殖系 纯系细胞株第40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SirFrankMacfarlaneBurnet1899-1985,NobelPrize1960

“BurnetistoimmunologywhatDarwinistobiology”第41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细胞免疫学的发现ElieMetchnikoff1845-1916NobelPrizein1908发现鸡血中的吞噬细胞有吞噬炭疽杆菌贡献:

1:早期进行无脊椎动物昆虫,海蜇的胚胎学研究,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提供胚胎学证据

2:进行细胞吞噬理论研究。1900年,梅契尼柯夫发表了《二十年来对传染病的免疫性研究》一文,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白细胞和肝、脾内及细胞吞噬微生物的特性,正式提出最初的噬菌细胞免疫学说(Phagory-tentheorie),并因此与PaulEhrlich同获1908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3:与roux证实梅毒可以传染到猴子身上;并进行了人肠道菌群的研究,提出衰老是因为肠道菌产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为了抑制这些生物的增殖,他建议人们喝酸奶,使酸奶迅速流行第42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957年Glick鸡腔上囊为抗体生成细胞的中心1961年Miller和Good证明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器官1962年及64年,Warner和Szenberg证明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1967年Claman和Mitchell证明T、B细胞的协同作用:识别不同抗原决定簇第43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CésarMilsteinGeorgesJ.F.Köhler1946~19971922~20021975年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198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第44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B-1B细胞固有免疫与抗原提呈固有免疫--抗原提呈--适应性免疫第45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CharlesA.JanewayJr

1943-2003由于他在固有免疫方面的探索,使固有免疫成为免疫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他对于免疫细胞是如何识别自我和非我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使我们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另外,他与其他免疫学家编写《免疫生物学》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医学生用的经典教科书,所以CharlesA.JanewayJr教授对现代免疫学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第46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动物来源的抗体治疗引起血清病结核菌素实验自身免疫病第47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节现代免疫学的发展第48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免疫学理论研究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Diversity)的产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双信号激活凋亡途径的发现:CTL表达FasL,靶细胞表达Fas造血与免疫细胞的发育第49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免疫学的应用DNA疫苗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治疗完全人源抗体第50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21世纪的免疫学免疫组学和免疫组(Immunome)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由Pederson教授在奥斯陆举行的自身免疫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但当时的免疫组学定义只局限于研究抗体和TCRV区分子结构与功能。第51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免疫组学包括了免疫基因组学(Immunogenomics)、免疫蛋白质组学(Immunoproteomics)和免疫信息学(Immunoinformatics)三方面的研究第52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RNA干扰--基因水平的免疫?十多年前,Jorgensen和他的同事们试图加深矮牵牛花的紫色,就将一个强启动子控制下的色素基因转入,但结果非常惊奇,许多花并不是紫色而是杂色,甚至是白色。第53页,共5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995年,Guo等想利用反义RNA技术阻断线虫(C.elega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