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饮临床应用_第1页
桑菊饮临床应用_第2页
桑菊饮临床应用_第3页
桑菊饮临床应用_第4页
桑菊饮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菊饮临床应用第1页/共15页病例一病者:陈××,女,42岁,干部。初诊时间:1991年2月20日病史摘要:春节期间休息不足,加上饮食不注意,进食油炸煎炒之品过多,病初起咽痛、干咳,甚则胸闷痛,两天后渐至头痛、微微恶风,发热37.5℃。诊时见咽红,唇红,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略数。第2页/共15页诊断:风温。辨证:邪伤肺络,肺气受郁。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12g菊花12g桔梗10g连翘12g

北杏仁10g岗梅根20g板蓝根20g

薄荷4.5g(后下)蝉蜕3g甘草3g一日一剂,连服三日后低热已退,恶风已消除,咽痛咳嗽等症减轻,仍有头微痛,大便三日未解。诊其脉舌基本同前,遂原方去薄荷、蝉蜕,加瓜蒌仁12g,大黄3g(后下),再进三剂而愈。第3页/共15页《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六条: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三条: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方源《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五十五条: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第4页/共15页桑菊饮介绍【组成】:杏仁二钱薄荷八分连翘一钱五分菊花一钱

苦梗二钱苇根二钱桑叶二钱五分甘草八分桑叶-归肺经肝经,辛凉解表、清透肺络、平息肝风菊花-归肺经肝经,疏风清热、平息肝风薄荷-归肺经肝经,疏散风热桔梗、杏仁-宣肃肺气、升降气机而止咳连翘-清透上焦邪热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第5页/共15页《温病条辨·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

风温痉,……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银翘散辛凉例。金囚木旺第6页/共15页蒙××,女,8个月,1961年4月10日会诊。腺病毒肺炎,高烧七天,现体温39.8℃,咳喘,周身发有皮疹,惊惕,口腔溃烂,唇干裂,腹微胀满,大便稀,日行五次。脉浮数有力,舌红少津无苔。属风热闭肺,治宜宣肺祛风,辛凉透表法。处方:桑叶一钱菊花一钱杏仁一钱薄荷七分(后下)桔梗七分芦根三钱甘草八分连翘一钱僵蚕一钱半蝉衣七个

葛根一钱黄芩七分葱白二寸(后下)日一剂,一剂两煎,共取120毫升,分多次温服。病例2【蒲辅周医案】第7页/共15页4月11日复诊:中西医结合治疗,热势稍减,体温39℃,昨夜有抽搐预兆,已用镇静剂。脉同前,舌红苔微黄少津。面红,腹微满,四肢不凉。原方去葛根,加淡豆豉三钱,再服一剂,煎服法同前。4月12日三诊:身热已退,咳嗽痰减,皮疹渐退,思睡,不爱睁眼,大便稀好转,次数亦减少,腹已不胀满。脉浮数,舌红苔薄白,舌唇仍溃烂。原方去葱豉,加炙枇杷叶一钱、前胡七分,煎服法同前,连服二剂而渐愈。第8页/共15页【病例3】患者,男,约3岁。5月份就诊主诉:发热半天,加重伴抽搐近1小时。现病史:晨起时患儿未及时穿衣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随后发现发热,时有咳嗽,咽痛等。家属予“感冒”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热加重,精神倦怠。约1小时前出现抽搐伴神志不清、两眼上翻,每次持续约1分钟抽搐缓解,共发作2次。就诊时见患儿仍发热(T39℃),精神萎靡,恶寒,少汗,头痛,咳嗽痰白不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查体:神志清楚,皮肤无斑疹,咽部充血,两扁桃体Ⅰº肿大,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颈软无明显抵抗。第9页/共15页病例4患者吕※诚,男,19岁。住院号:293863因双眼睑浮肿3天,加重1天于2011年4月13日入院。患者于4月10日受凉后鼻塞流涕,咳嗽无痰,无恶寒发热,自行服感冒药外感症状好转,但出现双眼睑水肿,在本院门诊服用补肾化湿固涩中药,及速尿治疗无效,入院当天晨起双眼睑浮肿加重收入院治疗。入院症见:神疲,双眼睑浮肿,以右眼为甚,眼裂呈一细线,鼻塞无流涕,偶有咳嗽,胃纳差,恶心欲呕,腹胀无腹痛,口苦口干,小便量少600ml,大便正常。舌红,苔厚偏黄,寸脉浮关尺脉沉弦。血分析:WBC10.8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4.3%,HGB:184g/L。尿蛋白3+,24小时尿蛋白6g/L。血总蛋白:30.3g/L,白蛋白:15.6g/L既往有肾病综合征病史6年,水肿反复发作。查体腹微胀满,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第10页/共15页中医诊断:水肿病辨证:风水泛滥,脾肾两虚,本虚标实之证治疗:疏风宣肺,健脾利水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杏仁10g,连翘10g,芦根10g,茯苓15g,苡仁30g,黄芪15g,白术10g,玉米须15g,炙甘草6g。4剂,每日1剂。同时停用速尿片,加用青霉素钠480万U静滴,每日2次4月18日:患者双眼睑浮肿消失,口微干,尿量增至2000ml,胃纳增,腹减轻。守上方去苦寒之连翘,加桑螵蛸10g,芡实15g以补肾收涩。病情明显好转,2天后患者要求出院。第11页/共15页桑菊饮主治小结1、风热侵犯肺卫,邪热不甚而咳嗽较著者。2、燥热侵犯肺卫轻证而以咳嗽为主者。3、外感风热和暑热引起的小儿急惊风。4、其它以外邪侵袭,肺气不宣为主要病机者。

第12页/共15页再见第13页/共15页《外感温病篇》风温证,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苔黄谵语,胸闷,脉数,此温邪由肺胃下注大肠,当用黄芩、桔梗、煨葛、豆卷、甘草、橘皮之属,以升泄温邪。自注:(伤寒)实热内结,逼液下趋,必有舌燥、苔黄刺及腹满痛证兼见,故可下以逐热。若温邪下利,是风热内迫,虽有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