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_第1页
《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_第2页
《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_第3页
《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_第4页
《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

一、说教材

《父亲的菜园》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表达出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课文通过对父亲言行的详细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加强同学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二、教学目标: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按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同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同学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中体会父亲在开垦菜园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苦动,感受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自信、勤劳的品行。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中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着眼课题、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导读解疑、语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采纳“读、疑、思、划”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育同学质疑课题,着眼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习惯,培育同学朗读技能,培育语感。

五、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一片荒芜的山坡上,竟然有一片碧绿的翡翠,这就是父亲的菜园,荒山上怎么会有如此葱郁的菜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同学进入课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激发同学阅读爱好,由课题这个文眼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切入点。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留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疑难字词课件屏幕呈示〕

②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边读边思索:课文是按什么顺次写的?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生默读课文思索:父亲是在什么状况下决断开垦菜园的?他又是在什么状况下决断开垦菜园的?

2.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感悟沟通,归纳总结

1。望着山坡上那“一片绿绿的翡翠”,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父亲开拓菜园的精神告知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此环节引导同学抓住问题来阅读思索和感悟,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和探究,把同学相对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精确地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感。

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选择文中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2.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写法,写一段赞美爸爸的话。

《父亲的菜园》教案12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锲而不舍的好品质,要知道想猎取胜利需要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技能要求: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有感情的读文。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具预备:常规、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

同学发表看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方法解决

2、汇报学习状况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二段。小组争论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2、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立场如何?用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立场如何?也用个词语来说明。

3、哪部分详细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同学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4、全班争论

5、结合同学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缘由是什么?留意抓住动词。

6、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7、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沟通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立场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依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晰详细。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详细,语句通顺,仔细修改。

3、发觉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技能。

课前预备

1、拜见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测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预备。

2、《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耀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痴聚精会神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锲而不舍、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在我们的身上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沟通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晰说详细,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测记录或任务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番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比:一是评比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比出说得最生动详细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与全班沟通,小组同学共同援助把事例说得清晰详细。

全班沟通

1、各组代表轮番说,劝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得内容是否详细,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立场大方,声音洪亮。情感浑厚。

2、老师引导同学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建议,重说某一部分,也可以椐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同学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报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测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

激发习作爱好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生气学习的人,这节棵课,让我们把这些任务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详细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详细,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仔细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沟通是,被老师和同学们赞扬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习作

1、同学试写,老师巡察,了解状况,个别指导。

2、根据要求写完后要仔细修改。

评议

1、把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组内同学相互习作,写几句评语。

3、再次修改后在组内朗读观赏,推选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精美片段,参与全班沟通。

第四课时

我的发觉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3、翻阅类似的课文找出类似句子说说你的发觉。

4、想想课外的读物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觉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4、开展读的竞赛,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同学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沟通读后的启示,练习造句。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好与奇妙。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约地讲解并描述故事。

课前预备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A案

导入课题,沟通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沟通,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切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喜爱漂亮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日,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依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沟通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同学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由于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聪慧和文成公主的奇妙。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沟通疑问。

同学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肯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索: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分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漂亮。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同学沟通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美好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同学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改变”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练习简要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斥了奇妙色调,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约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解并描述。

3.指名讲解并描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同学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拓展读另一传奇《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辨别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别,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方法都未能穿成。最末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方法倒也简约,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抓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慧才智使皇帝很惊异,也很喜爱他。最末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装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简单!那6位使者挑最美丽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常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依据老妇这一指引,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援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假设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匆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那么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即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四周的青藏马路旁。

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B案

故事导入,激发爱好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纳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著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进展做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很多神奇的色调。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读生字生词。

3.边读边思索,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沟通读书感受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沟通:

1.美丽又聪慧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

3.具有奇妙的能量和本事,什么也难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4.特别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5.给西藏带来了很多好处。〔最末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小组同学接龙讲故事,比一比谁讲得清晰,流畅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利布》等民间故事阅读。

《父亲的菜园》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锲而不舍的好品质。

2懂得想要获得胜利,需要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

3自同学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睬思想的方法。

教学预备: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都去过素养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许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红薯。或许你们认为很好玩,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仅仅只干了十来分钟,其间的艰辛你们并没有尝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苦。

2、板书课题。

合作沟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爱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状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留意写法。

凶恶炒伺蚯蚓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苦动之后,究竟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翡翠似的菜园。

品读感悟: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合作沟通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纳自己喜爱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3汇报学习状况。

〔1〕同学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以下句子〕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2每每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锲而不舍,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

板书:不怕困难锲而不舍

4、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

1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一般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芜的山上。

〔二〕、感受父亲的聪慧

1、同学理解:要想种菜,对土地有什么要求吗?〔肥沃〕

2、同学找出父亲把土地变肥沃的方法。

巩固延伸:

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同学自由谈。

五、作业: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板书:

父亲的菜园

不怕困难

贫瘠的荒地翡翠似的菜园

锲而不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娴熟运用。但是,有些老师迷醉于“花样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孩子上起课来“真没劲”。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老师要细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育同学独立阅读技能上,让同学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根据“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沟通感受整合在思索与解决问题中,进展同学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决不移的立场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同学来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同学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由于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同学通过阅读,理解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一般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制造的不仅仅是荒芜中奇迹,而且是坚韧意志与不懈努力的成功。

《父亲的菜园》教案14

父亲的菜园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与执着。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预备

1生字、生词卡片。

四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爱好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一位极其一般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二〕读阅读提示后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批注。

三小组内沟通自读提纲中的2、3题

四全班沟通,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1沟通最受感动的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2〕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挑上去”

〔3〕第8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说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喜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着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劳,为了抱负全力以赴地付出等〕

五积累语言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句抄下来。

板书:失去菜园——重新开垦——付出艰辛——迷人翠绿

〔勤劳朴实·执着自信〕

课后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亲情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你们喜爱吃蔬菜吗?〔出示蔬菜图片〕

你们谁见过菜园?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哪儿见过?菜园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讲完,出示菜园图片〕

2、那你们见过在铺满石块荒坡上的菜园吗?

〔出示荒坡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