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2017年11月7日是俄罗斯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参加活动的很多人仍然认为:“列宁是个伟人,他那个时代的人民个个满怀理想,与现在人人金钱挂帅很不一样。”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拉开了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在苏维埃政权长达70年的统治中,克里姆林宫

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很多人不再将那一段动荡而光辉的岁月看作是人民的胜利,而是给俄罗斯带来了流血和苦难。十月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与历史启示,还是让我们走进这一段历史去寻找答案吧。1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

社会主义实践【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课标要求:了解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特点及其理论意义;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启示核心素养目标:时空概念:从十月革命爆发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国内国际环境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以文字和图片等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列宁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历史概念的基本内容,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特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列宁主义形成、十月革命爆发的基本原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既是苏俄人民的政治选择,也是当时国际与国内、苏俄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俄国发展线索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苏联俄罗斯1917年—1922年1922年—1991年1991年以后时空坐标一、列宁主义的形成(一)背景材料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国工人总人数为1500万,少数的大企业集中了俄国大约54%的工人,这些企业又大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中,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地区产业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64%。

——江流等《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材料二:俄国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不仅有垄断资本的无情剥削,而且有专制制度和封建地主的残酷压榨。由于外国资本在俄国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俄国对外国资本有某种依赖性,备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制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思考一:结合材料和教材P89,分析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阶级: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3)政治: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无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农民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一、列宁主义的形成材料三: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同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5)组织: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

(一)背景结合材料和教材P89,分析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

(4)思想: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材料四: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也宣告了列宁主义的诞生。

——《世界历史》(二)标志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归纳总结)结合课本91页,从经济、政治、阶级、组织、思想等方面思考1、经济:2、政治:3、阶级:4、组织:5、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宜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背景问题:如何认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材料:“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苏】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材料: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斯大林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在于:“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

——毛泽东材料:“(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马克思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暴力革命论”——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斗争形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列宁主义的形成(三)内容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

用…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

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

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列宁主义

帝国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

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

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继承与发展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四)意义思考二:根据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学习聚焦】归纳其历史意义。①帝国主义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②对俄国的认识: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③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④建立政权方式: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①历史地位: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②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学习聚焦】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材料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经济: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①小农经济占优势②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③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背景材料2: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恐吓、束缚和监视……

1861年获得解放之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更恶化了。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16—18小时。工资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全不够养家糊口。工人被剥夺了参加组织的权利,如果罢工将被关押2—8个月。——《人类文明史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农民阶级Vs统治阶级工人Vs资本家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之下,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背景材料3: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9万多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

——《大国崛起》战争期间工人的罢工情况时间罢工次数参加人数1914.8—12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7次100万导火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思考: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者是工人、农民,你会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怎样的控诉?要和平,反对战争;要面包,要粮食,要土地;要求社会变革……“打倒沙皇”“打倒战争”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材料4: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而且形成了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结合材料思考,这为革命准备了哪些主观条件?①无产阶级壮大且革命性较强③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④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②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二、十月革命的胜利罢工扩大、宣布起义面包骚动沙皇退位(二)过程二、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推沙皇时间:1917年3月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过程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国内形势严峻人民:不要战争!要面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苏维埃:政权归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任务转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四月提纲指方向时间:1917年4月

列宁回国方式: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和平过渡已不可行,暴力斗争势在必行(二)过程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概况:

俄军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50万工人士兵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造成600余人伤亡。七月流血抛幻想时间:1917年7月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全部权利都落入临时政府手中七月流血事件二、十月革命的胜利(二)过程地点:冬宫十月革命现曙光时间:1917年11月7日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推翻了资阶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列宁问题探究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革命力量组织性结果联系思考:二月革命跟十月革命有何不同?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工人、士兵、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无指导纲领以《四月提纲》为纲领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基础,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延伸问题探究思考:从十月革命的历程看其特点?①理论角度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落后的帝国主义成功②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③夺权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的形式④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三)影响思考三:如何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①对世界格局: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

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

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

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②对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③对帝国主义: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现实问题:“生存斗争”,新生政权可能被颠覆(小农占主体)苏俄(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苏俄内战形势图材料:1918年春夏,英、法、美、日等国(进入俄国)。协约国军队的干涉不仅侵犯了苏俄的主权,而且策动了苏俄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府势力,在外国军队的支持和扶植下,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纷纷聚集起来,成立地方割据“政府”,并用武力向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由此进入了国内战争。——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背景: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

②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2、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管理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高度集中,行政管理3、实质:

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4、评价:积极:

①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为战争胜利和巩固新生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③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战时需要的非常措施,但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工业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单一公有制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计划经济(1)内容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引入外国资本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在何处?新(2)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问题探究思考:新经济政策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①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②政治: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苏维埃政权;③理论:探索了一条正确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借鉴。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材料: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从1922年别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从856个増加到1786个,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从20400人増加到60500人。列宁说:“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请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苏联俄罗斯1917年—1922年1922年—1991年1991年以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共和国加盟时间共和国加盟时间俄罗斯联邦1922.12.30阿塞拜疆1936.12.05乌克兰1922.12.30亚美尼亚1936.12.05白俄罗斯1922.12.30哈萨克1936.12.05乌兹别克1924.10.27摩尔达维亚1940.08.02土库曼1924.10.27立陶宛1940.08.03塔吉克1929.10.16拉脱维亚1940.08.05吉尔吉斯1936.12.05爱沙尼亚1940.08.06格鲁吉亚1936.12.05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简称“苏联”。苏联国旗苏联国徽1924年列宁逝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斯大林一直认为长期依靠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对革命成果的威胁。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1928年彻底结束。局限:领导人对其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斯大林1、背景材料:“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大国崛起》①历史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根深蒂固;②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③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④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尤其是重工业相对落后;④个人因素:斯大林集权思想严重、专断和个人崇拜。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三)苏联模式(1924--1991)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三)苏联模式(1924--1991)2、内容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全球文明史》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世界历史》农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世界历史》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苏联通过开展五年计划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1928-1932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二五计划1933-1937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农业集体化海报第聂伯河水电站3、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4、特点①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②政治:权力高度集中。③思想: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盛行。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三)苏联模式(1924--1991)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三)苏联模式(1924--1991)5、评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