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85题)1、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泊是()。A.青海湖B.鄱阳湖C.太湖D.洞庭湖【答案】A2、某初中新学期扩招生源,由于新校舍没有按期完工,学校让初一十班的学生在年久失修的学校礼堂进行上课,上课期间礼堂上方的风扇突然脱落,砸伤了正在学习的小王和小李,该校的行为()。A.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B.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答案】C3、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的选项是()。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B.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D.在学生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不顾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答案】D4、在教育法制建设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颁布与实施()。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C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诺曼底登陆B.斯大林格勒战役C.中途岛海战D.莫斯科保卫战【答案】B6、以下不属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是()。A.内容上的科学性B.结构上的条理性C.语言的准确性D.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明确【答案】D7、张老师在使用Word软件编制试卷时,需要将试卷中的所有“不正确”三个字,加上着重号。若要批量完成这个任务,可使用Word软件中的()。A.批注功能B.格式刷功能C.自动更正功能D.查找和替换功能【答案】D8、14岁的初中生崔某借爸爸的名义买烟,扫码支付后,烟酒店老板王某给了崔某一包烟。王某的行为A.合法,因为王某有经营自主权B.合法,因为崔某说是替父亲买的C.不合法,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D.不合法,如果是高中生购买就可以向其出售烟酒【答案】C9、某校八年级六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常对他的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王老师具有()A.自主发展的意识B.开拓创新的理念C.素质教育的理念D.因材施教的意识【答案】C10、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是()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答案】D11、“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些医护人员中:A.男医生B.女护士C.男护士D.女医生【答案】B12、某学校初三(二)班的班主任周老师,为了提高班级升学率。安排学生在午休期间进行模拟考试,同时占用学生体育课来进行答疑。该老师的做法()。A.正确,学校要保证自己的升学率B.正确,体育课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C.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D.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答案】C13、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A.团结协作B.教书育人C.严谨治学D.爱岗敬业【答案】B14、现在有些儿童因饮食不合理而存在智力发展缓慢的问题,最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A.钙B.铁C.磷D.锌【答案】D15、某初级中学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品,谋取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处理此事的方式不正确的是()。A.给予通报批评B.没收违法所得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D.对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罚【答案】D16、王先生在中心小学附近开设了一家练歌厅,遭到了相关部门的处罚通知。处罚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学生伤害处理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A17、大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一些柑橘蔬菜,坏血病就痊愈了。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A.叶酸B.维生素C.谷氨酸D.维生素【答案】B18、学校评定奖学金,小伟成绩非常好,但因跟班主任关系不太好,而被班主任取消资格。该班主任侵犯了小伟的()A.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荣誉权D.财产权【答案】C19、在Excel中,给当前单元格输入数值型数据时,默认为()。A.居中B.左对齐C.右对齐D.随机【答案】C20、下列四种发电方式中,最低碳、最环保的一种是()A.风力发电B.水力发电C.火力发电D.核燃料发电【答案】A21、在Word中,选定一行文本的技巧方法是()。A.将鼠标箭头置于目标处,单击B.将鼠标箭头置于此行的选定栏并出现选定光标单击C.用鼠标在此行的选定栏双击D.用鼠标三击此行【答案】B22、欧洲文学长廊中有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闻名,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四大吝啬鬼”登场作品的是()。A.《威尼斯商人》B.《变色龙》C.《死灵魂》D.《悭吝人》【答案】B23、在处理教师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中,不包括()。A.尊重B.理解C.协作D.负责【答案】D24、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的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A.打骂B.罚跪C.变相体罚D.惩戒【答案】D25、教师的()是一种最基本、最高尚的道德情感。A.职业正义感B.职业义务感C.职业责任感D.职业良心感【答案】A26、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A.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B.“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D.晋祠,真不愧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答案】C2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促进学生健康成长B.以教学为中心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A28、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教室,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露出羞涩的神情B.严厉地批评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答案】C29、在一般情况下,飞机从上海到纽约和纽约到上海所花的时间哪个长?()A.从上海到纽约B.从纽约到上海C.一样长D.不确定【答案】A30、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陆游、苏轼、李贺、辛弃疾都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或词人B.表现爱国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情思的诗篇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C.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将军白发征夫泪”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出自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答案】A31、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3,7,15,31,(),127,255”空缺处的数字,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A.61B.62C.63D.64【答案】C32、现代教师观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作用。A.教师的权威B.学生的主体C.社会参与D.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答案】D33、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即提出()。A.阿基米德定律B.力的相互作用规律C.万有引力定律D.杠杆原理【答案】D34、刘老师是一名英语老师,为了让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即将开始的英语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她强行把所有自习课改成了英语课,禁止学生在自习课学习其他科目。班主任王老师知道了此事,他应该()。A.置之不理,等英语竞赛结束就好了B.据理力争,批评刘老师的行为太自私C.仿效其法,让学生在自习课学习自己教的科目D.理性沟通,和刘老师耐心沟通,合理安排自习课学习的内容【答案】D35、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教师爱岗敬业的是()A.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B.主动关心学生,绝不敷衍塞责C.平时照本宣科.赛课精益求精D.树立高远理想,奉献教育事业【答案】C3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A.因材施教B.不搞“一刀切”C.量力而行D.抓住关键期【答案】A37、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关爱学生”条目下,首次提出了()。A.保护学生安全B.保护教师安全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D.热爱人民【答案】A38、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A.社会公德B.家庭道德C.职业道德D.法律规定【答案】A39、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应该做到朴实而简明、()、周全而完整。A.准确而规范B.简短而客观C.真实而不夸张D.准确而客观【答案】D40、刘老师是一名英语老师,为了让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即将开始的英语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她强行把所有自习课改成了英语课,禁止学生在自习课学习其他科目。班主任王老师知道了此事,他应该()。A.置之不理,等英语竞赛结束就好了B.据理力争,批评刘老师的行为太自私C.仿效其法,让学生在自习课学习自己教的科目D.理性沟通,和刘老师耐心沟通,合理安排自习课学习的内容【答案】D41、法国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这种强盗行径指的是()。A.英军劫掠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劫掠旅顺D.八国联军抢劫北京【答案】B42、以下选项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C43、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44、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5周岁不满17周岁D.已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答案】A45、若在Excel数值单元格中出现一连串的“###”符号,希望正常显示则需要()。A.重新输入数据B.调整单元格的宽度C.删除这些符号D.删除该单元格【答案】B46、下列选项中,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句型相同的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案】B47、下列选项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A.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B.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构成C.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B48、我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A49、国培计划又开始了,小张老师非常想去进修培训,但是教导主任却告诉他,现阶段是学校的成长壮大时期,急需张老师这样的教学骨干,让他以学校大局为重,不许他参加这次培训,让他过几年再去参加培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老师应以学校大局为重,放弃培训B.小张老师业务精良,不需要培训C.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张老师的参与管理权D.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张老师的进修培训权【答案】D50、《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作者是()。A.汪曾祺B.王小波C.张洁D.王朔【答案】D51、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和《教师法》C.《宪法》和《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答案】A52、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业机构网址后缀名的是A.govB.eduC.orgD.com【答案】D53、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泊是()。A.青海湖B.鄱阳湖C.太湖D.洞庭湖【答案】A54、被称为“工具书之王”,是概括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最完备的工具书是()。A.字典、词典B.百科全书C.手册D.类书【答案】B55、结构骨架酚噻嗪环易氧化,部分病人用药后易发生光毒性变态反应的药物是A.去甲西泮B.替马西泮C.三唑仑D.氯丙嗪E.文拉法辛【答案】D56、某老师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观念,在班级中组织了绘画兴趣小组,规定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这位老师的做法()。A.正确,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B.错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C.错误,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正确,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答案】B57、李老师发现除了上课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要做,每天忙个不停,工资却不高。他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开始不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此外,学生也向学校反映,经常找不到李老师,有问题也无法请教。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老师违背了教师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的要求B.国家实行按劳分配,做得多拿得多,没有必要无私奉献C.李老师打破了教师职业的底线,应被清除出教师队伍D.李老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没有必要一心扑在教育上【答案】A58、若在Excel数值单元格中出现一连串的“###”符号,希望正常显示则需要()。A.重新输入数据B.调整单元格的宽度C.删除这些符号D.删除该单元格【答案】B59、学校派李老师带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出来时由于电影院门口路灯昏暗,学生不小心从楼梯上摔倒,头部严重受伤,应该为此事故负责的是()A.学校B.李老师C.李老师和电影院D.李老师和学校【答案】A60、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答案】C61、下列四种发电方式中,最低碳、最环保的一种是()A.风力发电B.水力发电C.火力发电D.核燃料发电【答案】A62、夏某常年负责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问题。某日,他发现一间教室的教学设施有漏电危险.但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之后设施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并给学校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某在学校工作年限较长.不予追究B.应依法追究夏某刑事责任C.应依法给予夏某行政处分D.夏某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答案】B63、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云南人,两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古典音乐欣赏。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这寝室中所有的人,那么。寝室中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答案】B64、下列不属于科研对教师的影响的是()A.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B.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C.促进教师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D.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感情【答案】A65、《百年孤独》的作者是()。A.高尔基B.罗曼·罗兰C.海明威D.马尔克斯【答案】D66、在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哪个操作正确?()A.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表格”命令B.按Delete键C.按Space键D.按Esc键【答案】B67、“落雁”指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A.西施B.貂蝉C.昭君D.杨玉环【答案】C68、莉莉是音乐老师,和蔼友善,和学生相处得很好,学生也都很喜欢她。为了亲戚酒店开业的庆典活动,莉莉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合唱演练,并在午休时候带领全班同学去参加酒店开业庆典。有关莉莉老师的做法,以下正确的是()。A.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B.指派学生参加商业庆典和开幕式,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占用学生周末和午休时间,侵害了学生的休息权D.学生们都很响应莉莉老师的号召,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答案】C69、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其中,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属于教师发展层次中的()A.较低层次B.合格层次C.较高层次D.最高层次【答案】C70、余某,现年35岁,2004年药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到某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工作。2010年经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2011年,碍于情面利用自己的证件替亲戚李某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执业药师注册证》,并担任药店负责人,但不参与实际经营。2013年因为酒后驾车被罚款,并暂扣驾驶证1个月。2015年3月该药店因故意销售假药“筋骨丹”300瓶和“喘立消丸”400瓶,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A.余某未参与实际经营,不负法律责任B.因销售药品未造成严重后果,余某不需要负刑事责任C.余某作为直接负责人构成销售假药罪D.因销售药品数量较少,数额较小,余某未构成销售假药罪【答案】C71、某单位有五名业务骨干小张、小王、小赵、小丁、小李参加了一次技能测验。他们的测验成绩呈现为:小赵没有小李高,小张没有小王高,小丁比小李高,而小王不如小赵高。A.小丁B.小王C.小赵D.小张【答案】A72、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罚D.警告处分【答案】B73、活动课的特点在于动手“做”,以获得()。A.抽象知识B.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D.书本知识【答案】C74、教师何某时常在微信朋友圈暗示学生家长送礼,还在家长群里展示家长送的礼物,造成了不良影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对何某采取的措施是()。A.给予行政拘留或者罚款B.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C.责令退还礼物,加倍罚款D.责令停课,永久取消教师资格【答案】B75、周代的“八音”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下列属于木类乐器的是()。A.钟B.敔C.琴D.管【答案】B76、《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A.做事情要有耐心B.做事情要精益求精C.做事情要善于举一反三D.做人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答案】B77、工作多年的张老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技巧,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还注重激发自我潜能。张老师所处的教师发展阶段是()。A.专家生涯阶段B.退缩生涯阶段C.更新生涯阶段D.预备生涯阶段【答案】A78、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D.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答案】A79、《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C80、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魏源D.严复【答案】D81、Word的“文件”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是()A.当前使用的文件B.当前已经打开的所有文件C.最近使用过的Word文件D.扩展名是doc的所有文件【答案】C8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答案】B83、小张承诺“如果天不下雨,我就一定去听音乐会”。以下哪项为真,说明小张没有兑现承诺()A.仅ⅠB.仅ⅡC.仅ⅢD.仅Ⅰ和Ⅱ【答案】A84、中国画和西洋画最大的不同在于()。A.中国画重线条,西洋画不注重线条B.中国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讲究解剖学C.中国画追求神韵,西洋画追求形似D.中国画以自然为主要题材,西洋画以人物为主要题材【答案】C85、家境贫寒的李老师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出售自家种的西瓜,李老师的行为()。A.解决了李老师的经济困难B.李老师有销售权C.违反法律法规.应当追责D.违反法律法规.但情有可原【答案】C大题(共10题)一、材料:某学校老师想在班里开展一次特长展示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有的学生是画画,有的是跳舞,有的是唱歌……在同学们积极报名的同时,老师发现小刚闷闷不乐,没有报名任何一项特长。老师问小刚:“你有什么特长啊?”小刚回答说:“我削梨又快又好,而且梨皮又薄又长。”老师说:“这也是你的特长啊。”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小刚在班里的特长展示课上给同学表演削梨,同学们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答案】(1)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教育实践中,不能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而是要帮助学生,寻找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材料中教师的行为看似在让学生展示“削梨”,其实是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材料中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独特性,并将其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这样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野艾史小溪多风而温馨的春天一过,陕北高原便进入漫长的干旱季节。高原在热浪中沉重地喘息,可野艾还是在这季节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野艾,亦叫艾蒿,野生在田畔、沟壑、荒坡、路边及那些潮湿的河谷洼地,陕北高原广阔纵横的土地上,到处遍布着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迈着散漫的步子,你走过田畔、山坡和荒野,立刻会感到空气中流荡着清新的苦香。风顺着山谷舒卷地自由自在地弥漫,你不由得停下脚步,掐一枝野艾,闻闻,会像第一次才发现似的小声叫出声来:呀,好香!然后,把它轻轻放在手中珍爱地搓揉着,流连忘返地在那儿久久徜徉。这是和奇花异卉不同的一种独具风流的苦香。高原上的农人们和野艾有着相濡以沫的感情,他们祖祖辈辈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与野艾有关的古老浓郁的风俗和那些充满神奇奥妙的事情。初夏的端阳节,野艾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柔毛,在东南风中姗姗摇曳。黎明,人们便兴冲冲地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的野艾带回家——在住宅门墙上方交叉悬挂,驱祭五毒,共禳不祥。人们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到河边清洗双目,给耳缝间别枝艾叶。“端午不夹艾,蚂蚁夹老赖。”这是高原上老幼妇孺尽知的俗语,“老赖”在当地泛指男性的睾丸。还要给女孩子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铁屑、艾叶诸物,寓意消除祸患,躲避蟊蠹危害之灾。高原人以自己不可改变的信念,倾注于野艾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笃爱。野艾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农家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饕蚊。那艾烟袅袅地带着芳香,带着农家和谐袒露的夜话走进梦乡。野艾更可入药,当地有“艾可配百方”之说,民间偏方以它营血,暖子宫,祛寒湿。将艾叶晒干捣碎而成艾绒,中药针灸时用来治病。荒僻偏远贫穷落后的陕北高原古来缺医少药,农家便祖传盛行多种艾的秘方:小孩疝气、腹部疼痛、不良撮口习惯,皆用艾绒加麝香或大蒜在有关部位灸疗。赤痢白痢,则用艾叶加生姜和少许红糖煎服医诒……许是野艾的强悍功能,才使高原人赋予它一身钟灵毓秀之气吧。时令跨入六月的高原,长空青蓝、透明,太阳开始火焰一般燃烧。庄稼旱得几乎无望了,农人们便到处捕捉金龟子。那是一种铜绿色的大甲虫,在夏天旷野上轰炸机般地飞舞,有时会在夜晚嗡嗡地闯进家来。一把捉住,即选择最亮红酷烈的晌午,把艾绒粘其背上点燃,然后放飞,任其翱翔上苍。那金龟子因受着艾火煎熬,会没命地腾空而起,越飞越高,在空间留下一道道虚光。这艾绒点燃的火,称天火,他们托金龟子向上苍传递神秘的“天火”讯息:老天爷,慈悲受苦人吧,整个地面已燃烧得无法生存,连不畏干旱和饥渴的艾蒿都再难忍受了……古老淳厚的高原人,永远传递着这无望和未卜的寄托,又那样充实和顽强地活着。【答案】三、某堂课上,某教师上课兴致正浓,发现下面有两名学生交头接耳,教师上课兴致被破坏,便生气地令两名学生互抽对方脸蛋,以示惩戒。运用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规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答案】(1)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从法律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二者应该互相尊重,学生要尊师重道,教师要关爱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该材料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有错在先,但是教师令两名学生互抽对方脸蛋的做法也是不对的,这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而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不一定能认识到行为错误的根源,因此在教学中惩罚又是必不可少的。但惩罚不能是体罚,不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不但要慎用,而且要用得巧、用得恰到好处。教师必须明确一个宗旨,即惩罚不仅仅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从这一件事情中获得某些认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从心理上提高对事情的认识,为以后处理类似事积累经验,这才是惩罚的最终目的。(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批评、惩罚,还要善于巧妙运用表扬、奖励等手段,从而赏罚分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市大桥小学的张老师任教l8年,每年都坚持订阅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资料,仔细阅读、不断钻研。近几年她开设个人教学博客,与同行们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领头雁。她曾教过一位性格孤僻的女孩,经家访张老师了解到孩子父母一直忙于生计,从小将孩子一人丢在家里,致使女孩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为了能让她有所改变,下课时,张老师常常拉着她的手,带她与同学一起做游戏;有空时,替她梳梳凌乱的头发;天气多变时,提醒她及时添加衣服;放假时,领她回家一同玩耍……慢慢地,孩子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渐渐地融进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张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答案】【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张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首先,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张老师刻苦钻研,不但在教学上颇有成就。还注意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理论能力。不断积累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经验。材料中.张老师在任教期间,不断钻研学习,与同事分享心得体会,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最后,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张老师没有放弃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而是不断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健康成长。因此。作为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五、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校的倡议及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学雷锋活动小组”,共有成员16人,均是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某星期天,该小组组织全体成员去一个“五保户”家做好事,事前未告知班主任及学校。谁知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女学生赵小娟在擦洗房间的玻璃时,失足从椅子上摔下来,造成左脚骨折。事后,赵小娟的父母要求学校赔偿部分医药费。但学校认为赵小娟摔伤是她自己不小心所致,与学校无关。(1)赵小娟摔伤,学校该不该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2)赵小娟的监护人该是谁?监护人在本案中有什么过错?(3)你认为学校有必要给予赵小娟经济补偿吗?【答案】(1)因为本案发生在校外,且是节假日,事前没有告知学校及班主任,是在学校管理职责外发生的,学校行为并无不当。因此不承担责任。(2)赵小娟的监护人是其父母,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由于其父母没有履行相应职责,造成赵小娟骨折,故其父母应承担相应责任。(3)学校无责任的,不必要给予赵小娟经济补偿。但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帮助。所以学校可以适当给予经济补偿。六、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各自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1)作者为什么说(园里)“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2)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答案】【要点】(1)因为古松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所以古松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2)极客观的东西,受观者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同一棵古松,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想到的却不一样。比如,对于花草,园艺家看到它的自然美,花草商关注花草的贵贱和能获得多少利润,药剂师考虑花草能做什么药材,而不在乎它的美丽与否。可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和看法不一,都体现出主观色彩的影响。【专家点拨】该题是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或词组的理解。作为《综合素质》的必考题型,解答现代文阅读可以分为这样三步走:(1)纵观全文,把握文章主旨;(2)认真审读试题,定向扫描文中对应语句;(3)确定题干态度,有效表达。虽然到目前为止,只对现代文阅读进行了考查,不过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七、(2022上半年真题)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1886——)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如果一行诗句可以代表一种诗派(有一本英国文学史曾举柯立芝《忽必烈汗》中的三行诗句:“好一处蛮荒的所在!如此的圣洁、鬼怪,像在那残月之下,有一个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欢爱!”为浪漫诗派的代表),我就愿举这行诗为象征诗派艺术的代表。每次念及,我不禁想起法国现代画家昂利.卢梭(HenriRousseau,1844——1910)的杰作《沉睡的吉普赛人》。假使卢梭当日所画的不是雄狮逼视着梦中的浪子,而是猛虎在细嗅含苞的蔷薇,我相信,这幅画同样会成为杰作。借乎卢梭逝世,而萨松尚未成名。.……“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廿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摘编自余光中《猛虎与蔷薇》)问题:(1)文中“猛虎”“蔷薇”各喻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分)(2)文章“完整的人生应将这两种境界调和统一”依据是什么?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答案】八、“人生态度”是相对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人拍掌称赞。并且他们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得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更深而言之,从返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地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深浅。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两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摘编自梁漱溟《人生的艺术》,有删改)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人生的三种态度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一谈这三种态度的含义。(7分)(2)文章为什么说“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析。(7分)【答案】(1)①第一种人生态度是“逐求”,由世俗而生,即人在现实生活中对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的逐求,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②第二种人生态度是“厌离”,由宗教而生,是指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自己的生活时,感觉人生太苦,因而产生的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③第三种人生态度是“郑重”,由道德而生,其含义分为两层。其一是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即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关注眼前,听从生命自然的安排。其二是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即在回头观望以前的生活之后还能郑重地对待眼前的生活,能自觉地尽力去生活。(2)普遍来讲,多数人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新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郑重态度强调的是人的自觉,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是因为人对欲望的逐求是非自觉的,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去生活。作者的人生经历即是如此,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只有经历厌离的阶段,才会达到内心的干净,没有丝毫的贪求之念,才能真正地尽力生活,达到郑重的境界。如果未能经历厌离之情,便会落于逐求,回到假的尽力,陷入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之中。因此“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选择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1)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1)①选择住进老年公寓;②选择为儿子捐献角膜。(2)父亲:文中的父亲是一个疼爱孩子、委曲求全的好父亲。年老的他不忍心成为儿子、儿媳的负担,主动向儿子提出住进老年公寓.甚至在老年公寓中还想着给儿子捐献角膜,哪怕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这是父子之前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父爱。第一题:材料是一个简短的平常故事。文中的父亲做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是在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