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2:轴对称变换_第1页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2:轴对称变换_第2页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2:轴对称变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5.1.2轴对称变换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观赏多媒体课件,掌握旋转变换的有关概念。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变换的思想来理解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能用变换的思想来加以解释。过程及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操作轴对称变换,师生共同总结其性质并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及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点轴反射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教学难点轴反射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察:在一张纸上盖上一个印,趁油墨未干之时,将纸张对折得到一个图形,随后打开纸张展平,观察两图形会有怎样的现象?我们上面探讨的是一个图形具有的特点。这里是两个图形关于直线L对折后重合,我们又把它叫做什么呢?二、概念轴反射——两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能重合,就叫作图形该关于直线做了轴对称变换,也叫轴反射。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作轴对称变换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注意区分有过联系:轴反射产生了轴对称的效果。三、轴反射的性质: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轴反射后,长度、角度和面积等都不改变。四、探究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1)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折叠后,点A与A′重合吗?于是有PA=,∠MPA==度(2)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B′,C、C′也有类似的情况吗?(3)那么MN与线段AA′,BB′,CC′的连线有什么关系呢?总结: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例1:如图,已知直线l及直线外一点P,求做P′,使它与点P关于直线l对称。例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作法:1、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2、类似地,分别作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3、连接A’B’、B’C’、C’A’总结: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1、找点(确定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2、画点(画出特殊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3、连线(连接对称点)。练习:p117第2题五、小结:轴对称变换的特征: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3、连接任意一对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