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85题)1、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风险识别B.源项分析C.后果计算D.风险预测【答案】D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计算点不包括()。A.环境空气敏感区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环境气象条件范围值【答案】D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km。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km。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km。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答案】C4、适用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导则适用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B.标准规定的一般性原则适用于有特定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的建设项目C.适用于生态风险评价及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D.相关规划类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可参考执行【答案】C5、在声环境预测过程中遇到的声源往往是复杂的,需根据()形式简化处理。A.声源的地理位置B.声源的性质C.声源的空间分布D.设备的型号、种类【答案】C6、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焚烧处置方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B.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它可同时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C.焚烧法可以处置固态废物和气态废物,但不可以处置液态废物D.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产生废气污染【答案】B7、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A.施工期和运行期B.运行近期、中期、远期C.运行期和竣工期D.施工期和竣工期【答案】A8、我国环境标准的法规特征是()。A.规范性B.强制性C.约束性D.标准性【答案】B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答案】D10、某项目排放两种污染物,经计算A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边长()的矩形区域。A.5kmB.2.5kmC.1.2kmD.3km【答案】A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适用于()的环境影响评价。A.跨流域调水工程B.县级市土地利用规划C.跨省输油管道工程D.省级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答案】D12、(2018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一级评价项目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现场实测为主,并辅以收集既有数据B.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现场实测C.以收集既有数据为主,并辅以现场调查及现场监测D.可不进行现场调查及现场监测【答案】D13、在水质混合区进行水质影响预测时,应选用()模式。A.一维模式B.动态数值解水质模式C.二维或三维模式D.零维模式【答案】C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3dB.7dC.15dD.一个月【答案】B15、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外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园区内土壤环境敏感目标B.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C.工作深度应满足相应的工作级别要求,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D.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答案】A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级。A.I、Ⅱ、Ⅲ、Ⅳ/Ⅳ+B.I、Ⅱ、Ⅲ、ⅣC.I、Ⅱ、Ⅲ、Ⅳ+D.I、Ⅱ、Ⅲ【答案】A17、环境标准实施监督系统应形成的运行机制是()。A.归口管理—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实施B.归口管理—实施—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C.归口管理—管理性监督—自我监督—实施D.实施—归口管理—管理性监督—自我监督【答案】B18、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限值不区分房间类型B.限值不区分房间所处声环境功能区C.限值包括等效声级和倍频带声压级D.非稳态噪声最大声级允许超过限值10dB(A)【答案】C19、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A.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B.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大小C.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多少及污染物种类的多少D.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答案】D20、(2016年)己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1g(r)-8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B.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C.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答案】C21、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A.限制性(防护)措施B.补偿措施C.补救措施D.减缓措施【答案】A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不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一阶段的有()A.识别主要环境影响B.开展区域环境状况的初步调查C.工程方案和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D.核算建设项目的生态流量【答案】D23、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贮存、处置场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中,应监控的污染物项目是()。A.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所有项目B.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C.与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相同D.与危险废物填埋场水污染物控制项目相同【答案】B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的环境影响。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C.正常状态下D.事故状态下【答案】A25、下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A.选在溶洞区B.选在湖泊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C.选在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地区D.选择的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为2.0m【答案】D2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A.烷基汞B.总砷C.苯并[a]芘D.挥发酚【答案】D27、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影响的()。A.方式及其影响程度B.方式及其强度C.源及其影响方式D.源及其强度【答案】D28、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处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测量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m处进行。A.1B.1.2C.1.5D.2【答案】A2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步。A.六B.八C.十D.七【答案】C30、在河流简化时,若河流的断面宽深比大于等于(),可视为矩形河流。A.15B.20C.25D.30【答案】B31、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风险识别的内容不包括()。A.资料收集和准备B.物质风险识别C.生产设施风险识别D.安全风险识别【答案】D3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A.详细评价B.具体评价C.分类评价D.特殊评价【答案】A33、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A.施工期和运行期B.运行近期、中期、远期C.运行期和竣工期D.施工期和竣工期【答案】A34、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需()。A.调查与分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B.调查与分析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C.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D.调查分析改扩建项目新、老污染源【答案】C35、某三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海湾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A.大潮期和中潮期B.大潮期和小潮期C.中潮期和小潮期D.小潮期【答案】B36、(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的防渗技术要求表达正确的是()。A.重点防渗区等效黏防渗层Mb≥6.0m,k≤10-6cm/sB.简单防渗区只进行一般地面硬化即可C.一般防渗区可参照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执行D.一般防渗区Mb≥1.5m,k≤10-6cm/s【答案】B37、水文情势调查时,水文调查与水温测量宜在()进行,必要时,可根据水环境影响预测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其他时期进行。A.丰水期B.平水期C.枯水期D.冰封期【答案】C38、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夜间最大值不允许超过标准()dB。A.1B.2C.3D.4【答案】C39、(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应给出()。A.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B.基本水质因子不同时段在地下水中的影响范围和程度C.预测期内水文地质单元边界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预测期内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答案】D40、(2015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在不影响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下列废物中,可入炉进行焚烧的是()。A.危险废物B.医疗废物C.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D.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答案】C4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答案】C42、环境因素具有与产品性能完全不同的(),一个特定区域的环境不可能在其他区域被复制。A.功能性B.通用性C.节能性D.特异性【答案】D4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在一般户外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如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高度处。A.1.0mB.1.5mC.0.8mD.1.2m【答案】D44、根据《海水水质标准》,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的海水水质类别是()。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答案】A4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答案】C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数据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2017年改)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结合工程分析从严确定污染物排放量B.在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资料C.扩建项目的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优先使用在线监测数据D.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按国家发布的清单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答案】C47、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生态影响调查中的现场勘察,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现场勘察核实所收集文件资料的准确性B.能全面覆盖项目建设所涉及区域的,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涉及区域的80%以上C.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随机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D.为了定量了解项目建设前后对周围生态所产生的影响,必须进行植物样方调查【答案】D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若评价时间不够,河流一级评价至少应调查()。A.平水期和枯水期B.丰水期和枯水期C.丰水期和平水期D.丰水期【答案】A49、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由()组织制定、审批、发布。A.国家环保总局B.生态环境部C.国家发改委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B50、SOA.19216B.24020C.14412D.14416【答案】C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为评价量。A.等效连续A声级B.A声级C.声功率级D.A计权声功率级【答案】A5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不包括()。A.影响噪声传播的建筑和地形分布情况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C.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调查结果D.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结果【答案】A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规定,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其增高量达()时,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A.2dB(A)以内B.3dB(A)C.4dB(A)D.5dB(A)以上[不含5dB(A)]【答案】D54、开发区的规划方案一般是由()作出的,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规划方案从环境影响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评价。A.建设单位委托规划设计部门B.环保部门规划设计C.国家环境保护规划部门D.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答案】A5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北方大型河流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库区涉及珍稀鱼类产卵场,繁殖期在3~4月份,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包括()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B.平水期和枯水期C.丰水期和枯水期D.枯水期【答案】A5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A.生物群落B.生态系统C.生态环境D.生态景观【答案】B57、(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答案】B58、平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经过1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距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的临街建筑对应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应是()类。A.1B.2C.4AD.4b【答案】C5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2018年真题]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答案】D6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是()。A.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B.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C.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D.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科学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答案】B61、(2017年)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B.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C.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D.四级标准为保障植物和环境不受到危害和污染的土壤阙值【答案】D6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B.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C.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D.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答案】D63、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对炉窑的建设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B.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炉窑,包括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C.一类区内允许建设市政、建筑施工临时沥青加热炉D.一类区内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答案】B64、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对典型工业行业,可根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原理从原料输入、工艺流程、产品使用等进行分析,提出()与减缓措施。A.替代方案B.治理方案C.改进方案D.防治对策【答案】A6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答案】C6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B.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C.Ⅱ类和Ⅲ类建设项目D.Ⅲ类建设项目【答案】A67、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是()。A.禽畜养殖废物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C.医疗废物焚烧残渣D.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答案】B6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A.矩形弯曲河流B.矩形平直河流C.非矩形平直河流D.非矩形弯曲河流【答案】B69、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水泥窖排放的氦氧化物B.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颗粒物C.铅冶炼装置排放的铅及其化合物D.石化企业工艺加热炉排放的颗粒物【答案】B7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彩设置原则的是()。A.天然色原则B.象征、涵义原则C.协调性原则D.互补性原则【答案】D71、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的项目只有一个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为氯化氢、甲苯、甲醇和乙醇,排放速率(kg/h)分别为0.6、1.2、2.1和0.00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应作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A.甲苯、甲醇、乙醇B.氯化氢、甲苯、乙醇C.氯化氢、甲醇、乙醇D.氯化氢、甲苯、甲醇【答案】D72、某新建铁路工程推荐方案经过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应优先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是()。A.调整路线方案,避让自然保护区范围B.向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行政许可C.优化保护区路段工程方案,减少保护区内占地数量D.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或功能分区,将铁路原经过的实验区调整为非保护区【答案】A73、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A.场址位于软土区B.场址距飞机场1500mC.场址与地表水域的最近距离为100mD.场址可保证填埋场建成后有20年的使用期【答案】D74、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处的声级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r<L0/3且r0<L0/3时,可用于简化计算Lp(r)的公式是()。A.Lp(r)=Lp(r0)-10lg(r/r0)B.Lp(r)=Lp(r0)-20lg(r/r0)C.Lp(r)=Lp(r0)-10lg(r0/r)D.Lp(r)=Lp(r0)-20lg(r0/r)【答案】A75、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之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______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______执行。()A.3m,25%B.5m,50%C.7m,75%D.10m,80%【答案】B76、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潮差。A.5%、35%和75%B.10%、45%和85%C.10%、50%和90%D.15%、55%和90%【答案】C7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进行分析与判断时,可不包括的内容是()。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与环境利用发生严重冲突C.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答案】D78、当采用数值解模型时,宜采用()核定模型参数。A.类比法B.模型率定法C.经验公式D.现场实测【答案】B7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WECPN”符号表示()。A.计权声功率级B.声功率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C80、对某铅锌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该矿区附近农田应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标准。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8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A.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B.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生物过程的关系C.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气候过程的关系D.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水文过程的关系【答案】A8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公众意见调查B.污染源监测C.区域生态特点调查D.环境保护措施调查【答案】C83、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最低不得低于()m。A.8B.10C.12D.20【答案】A8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A.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B.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答案】A85、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处置的废物有()。A.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B.危险废物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D.医疗废物中的感染性废物【答案】C多选题(共30题)1、(2016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控制指标包括()。A.无组织浓度限值B.无组织最高排放速率C.通过排气筒最高排放浓度D.按高度最大排放速率【答案】ACD2、(2017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方法选取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采用定量评价方法B.优先采用导则推荐的技术方法C.在导则已推荐技术方法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先进技术方法D.在导则未推荐技术方法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的,应分析其适用性【答案】BD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水库建设项目验收时,应调查的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有()。A.移民安置措施B.库区文物保护措施C.鱼类增殖放流措施D.水土保持措施【答案】AB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有()。A.专业判断法B.物理模型法C.数学模式法D.类比调查法【答案】BCD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项()属于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A.监测因子B.监测频次C.监测时间D.监测方案【答案】AB6、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B.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D.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缩小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答案】ABC7、下列关于大气污染源排放速率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有()。A.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B.位于三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C.一类区禁止新、扩、改建污染源D.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新污染源的一级标准【答案】BCD8、下列建设项目中,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有()。A.水利水电B.汽车制造C.轨道交通D.电解铝【答案】AC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的内容包括()A.危险物质数量和分布情况B.生产工艺特点C.危险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D.典型事故案例资料【答案】ABC10、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两个时段评价。A.施工期B.建设期C.服务期满后D.运行期【答案】AD11、生态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指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因素与影响源、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A.施工方式B.调度调节方式C.施工时序D.资金筹措【答案】ABC1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主要是根据评价项目的(),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或者二级。A.环境敏感程度B.物质危险性C.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D.项目类型【答案】ABC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农药厂现有一条灭蚁灵生产线,拟新增一条生产线,厂址内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因子须包括()A.灭蚁灵B.砷C.氯仿D.萘【答案】ABCD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依据()A.工程特点B.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C.评价等级D.影响及恢复程度【答案】ABC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河流的简化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大、中河流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考虑B.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C.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D.大、中河流断面上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视为非矩形河流【答案】ABD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控制指标包括()。A.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浓度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最高排放速率C.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答案】ACD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水动力模型、水质(包括水温及富营养化)模型解析解的适用条件有()。A.河流顺直B.水流均匀C.排污稳定D.水域形态规则【答案】ABC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内容有()。A.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B.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设施C.可能污染地下水的途径D.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答案】ABCD19、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有()。A.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结论B.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C.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