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3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4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表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支撑办学行为、增进学生全面进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创建学校特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治理的要紧平台。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要素,它反映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意志,同时又传承和进展着人类的科技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展。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始终把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特色进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精心设计开发课程,认真落实实施建设课程,不断反思完善学校课程,以课程建设增进学校特色进展。只有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价值。一、学校课程实施的基础与条件1、学校背景分析在办学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德育为先的人材观、可持续进展的质量观,坚持"基础加特色,实践加创新"的工作理念,以"绿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追求优秀卓越建设幸福校园"为愿景,以队伍建设打造、治理落实优化、聪慧生成传递为内涵进展工作机制,围绕育人的核心目标,夯实德育、课程教学二个体系基础建设,落实大体标准,提高大体素养,全力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持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激活学校队伍建设活力、学校进展活力。2、学校课程与办学思想目标传承优良传统,培育并进展学校特色品牌,丰硕学校内涵文化,梳理体制机制,建设优秀队伍,真正落实在基础治理、制度治理、人文治理等科学理念作用下的进程治理目标治理和全员治理,形成学校"'标准—自觉"的和谐治理文化,使学校师生能自尊自律自主自强,进而达到学校建设定位的高品位、高质量,有品牌,有内涵,尽力实现"多元共生、绿色和谐、优秀卓越幸福校园"。学校课程建设,以优化基础型课程、进展拓展型课程、完善研究型课程为策略目标,进展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基础课、拓展课引伸的研究性课程。使课程内容和结构有利于学生基础性学力、进展性学力、制造性学力及创新精神和谐进展。形成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学校响应县教育局要求,踊跃开展课程建设。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古城卢龙》相整合,明确主题,注重进程。将校本必修课程《经典朗诵与赏析》、《美文欣赏与写作》和语文课程相整合,即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程的质量。继续增加学生喜爱的选修课,肯按时刻,确信选修课教室和指导教师,保证上课的质量。每周安排0.5课时的写字课和阅读指导课,依照单双周上课,阅读指导课要求让学生走进图书阅览室,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而不是流于形式。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和平安教育与班会课相整合,以综合实践小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组织,即受到了教育又锻炼了能力。另外,之前一时期的学校课程建设能够看到:(1)教师的踊跃性能够通过健全学校评判机制激发出来。(2)教师的学科素养、思想眼界,决定了选修课的质量。学校应该制造机遇,鼓舞教师不断丰硕提高自己,增进教师的进展。(3)在选修课的质量与保障上,要求教研组从宏观上统筹计划,分工合作,集全组之聪慧、之力量开发课程。(4)让学生们自己选择喜爱的学修课程,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宣传的平台,也能够让学生选其所爱。(5)将综合实践、地址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合理整合,即保证了课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6)提高学校各部门熟悉水平,将三类课程一样对待。(7)增强选修课的治理,保质保量,制造品牌,大力资助成熟的选修课讲义出版为校本教材。二、学校课程理念1、统一思想,熟悉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课程,集中表现国家意志,专门为培育以后的国家公民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一起素养而设计、开发的课程。二是地址课程,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进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三是校本课程,学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址的课程打算,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教师承担,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并针对学校实际,制造性地对国家课程、地址课程进行评估、修改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存在自上而下周期太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转变等不足,无法兼顾各地经济文化进展不平稳的实际,地址课程也有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校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进展的需要之缺憾,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那么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与缺憾,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硕和完善。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的意义体此刻三个层面:一是教育进展的层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和生成进程,学校教师拥有自主权,能依照具体情形常常进行评估、修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在必然程度上解决“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的不同问题,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进展,使教育表现出时期感。二是学校进展的层面,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专门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而且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判都是由学校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学校的自我评判和教师的在职教育。三是学生进展的层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爱好,并能集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中某些方面的优势,他们开发的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最易被学生认可和同意,能够有效地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有利于实施素养教育,促使学生全面进展、自主进展和个性进展。课程建设是学校行为,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我校课程建设稳步推动的关键。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相当重要。健全学校评判机制,发挥杠杆调剂、鼓励作用。2、研讨论证我校课程建设的中长期计划,表现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凸显课程领导力。踊跃探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意义,营造上下同心同德的舆论气氛,扭转目前一些片面熟悉。依照我校实际情形,初步开展对课程的修改及整合研究,普遍听取师生意见,借鉴兄弟学校开设三级课程、社团的成功体会,探讨提高我校进一步改良的渠道和方式。在国家课程打算的框架下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打算,健全选修课、拓展课、研究课及社团的申报、选报制度与程序,聚集校内外能够利用的优势资源,大体稳固这几类课程的师资队伍,编写有必然质量、必然水准的讲义资料和适合我校师生的系列教材。三、健全课程治理机构,增强领导与治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需要全部教师的踊跃参与,因此成立健全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统一标准的治理条规,实行分级治理、分类指导、综合和谐的治理机制,显得尤其重要。分级治理:校长统一领导——分管束学校长具体负责——年级组具体承担制定有关章程和治理细那么——教研组、备课组具体完成和落实。分类指导:校长统一领导——分管束学校长分类和谐——各类课程建设负责人具体实施治理策略。落实到位:①预备方案:校长、年级组、教研组结合一路进行调查、访谈等,获取大量有利信息,为学校构建人文、科学教育课程的构架结构提出有利探讨方案。②组织队伍:注重培训指导教师,发动学生、学生家长和全校教师调整教育理念和学习心态。③增强治理: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包括经费、教师培训,设施更新改造,信息资源开发等,需要增强治理与整合。四、以课程的有机整合作为完善课程建设的策略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策略:以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为大体原那么,切实有效的评判体系为保障。基础型课程:以每学期课程教学内容为主,部份课程校本建设为辅,重点优化课程内容,增进教学方式改良。拓展型课程:一是基础课程的延伸和拓展,要紧为与语、数、外、物、化基础课相关的拓展。二是有利于学生潜能和特长进展和开发的校本课程建设,如科技制作等。三是学校传统特色课程,如舞蹈、素描、手工、篮球等。研究型课程:在提倡研究性学习基础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开展,以学生小组进行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五、课程治理与评判学校课程建设是促使学生和谐进展的全然,也是学校的基础性工程。课程建设不仅需要正确的观念引导,也需要制度保证和实施技术的正确。学校采取各类方法,增强课程实施的治理。并进行有效、正确的评判。1、评判原那么:①科学性原那么:是学校课程评判的要紧原那么。课程的开放中介入大量的社会、科技等信息媒介,必需依托科学性原那么去组织教材、组织教学。因此,在设计学校课程开放性评判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原那么。②动态性原那么:学校课程的开发使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不断进取的进展的动态进程中,从而必然要求课程教材的动态进展与提升。③可比性原那么:对学校课程教材的质量评判有一个可比的参照系数,这对应于传统课程教材的可对照性。在整个可比性评判中要对课程教材、教学的运作进程分设多项指标进行测评。④可行性原那么:学校课程评判要符合实际,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可操作的步骤,如此的评判有实效、有说服力。可行性原那么要求在课程实践中,形成可操作、可记录、可凭证、可核查、可说明,使评判的结果真实可信。⑤民主性原那么:学校课程评判主体要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鼓舞社会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评判,学生、教师、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皆是评判主体。专门要重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充分尊重学生对课程的评判意见。2、评判方式:学校课程的学生评判,不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都有进程性评判和结果性评判两部份组成。进程性评判要紧由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等组成,结果性评判有考试成绩(分为平常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小论文、小组研究课题、课堂演出、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学科教学的评判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记录、学生成绩、年级组及教诲处检查反馈结果等方式综合评定。3、保障方法:①形成校本研修常规治理制度,学校、教研组有相应的治理职责,有例会活动制度,做到学期有打算有总结、学年有考核。②成立教师专业进展档案,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③完善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名师的培育制度,注重进程治理和评判制度建设。④完善教师进展性评判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将校本研修考核与教师业务考核、职称评聘、评优等挂钩。⑤经费保障:每一年有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校本研修,踊跃为教师深造,外出考察、科研课题、学术研究等提供经费保障。六、学校课程结构及实施原那么优化基础型课程。以基础型课程内容统整为抓手,各学科按学期或学年,分章节或单元增加、调整有关学科知识,确信本学科相对完整的教学要求(知识、原理、大体概念和相关能力要求)。由教研组统一治理,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和研究,分单元、章节落实知识和能力、进程和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充分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研究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搜集、整理课程资料,成立课程资源库。1、课程结构按课程开设的培育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术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1)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育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2)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类科技自然活动,培育学生科学试探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酷爱科学、勇于探讨、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生活技术类: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把握必然的生活技术,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4)身心素养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辅导,增进学生躯体素养和心理素养的提高。(5)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育学生发觉美、欣赏美、表现美、制造美的审美能力。(6)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7)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育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讨精神。2.课程设置(1)课时打算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备注基础型课程学期上下上下上下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开设课程。思想品德222222历史222222地理2222生物3322物理2233化学33语文555555数学554444外语444444体育与健康333333音乐111111美术111111周课时数282828282828科学素养科目艺术修养项目人文素养科目研究型课程3、课程治理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计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等,以便于计划实施校本课程。(2)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打算,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计划设计。(3)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课程教学部随机听课,随时测评。(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打算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5)任课教师根椐课时打算,组织学生,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6)教师应保留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7)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形进行总结评判;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尔后的校本课程教学。(8)按期按时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现优秀教师的成功体会、学生的学习功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形。4、实施原那么我校尽力开展课程改革,课程整合是课程创新重要表现,七八年级选修课、社团的调整是我校课程整合的重要内容。选修课、社团将在必然程度上承担起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诸方面创新素养的培育,基于此,学校十分重视,决定将选修课课时并入正常课时。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址课程、校本课程,均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刻内按课表进行。利用礼拜一下午第一、二节为校本必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研究性学习课时,第三、四节为校本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课时。每周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既学习微机利用的基础知识又为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搜集整理效劳。学校教务处负责检查督导,保证依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准不上课、挤占课、上糊弄课。法制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