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分析_第1页
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分析_第2页
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分析_第3页
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分析_第4页
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分析

电力信息化行业概述及发展历程电力信息化行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细分领域,是指电子、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电力物资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是电力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知识化、技术化转变的过程,目标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我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初级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刚开始主要是在变电站所自动监测、发电厂自动监测、电力实验数据计算等方面有所应用,后来逐渐拓展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系统、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这一时期的电力信息化以单系统应用为主,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应用。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并开始向国民经济各领域渗透,为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国内电力企业开始网络系统的搭建,电力信息化由单项、单机应用向网络化、综合性和整体性应用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政企分开,满足市场化发展需要,我国电力系统从1997年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最终将电力资产实现了厂网分离,分离后的电厂和电网基于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需求,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为电力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受益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厂网分离,我国电力信息化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深化应用阶段:2006年,以国家电网推出SG186工程为标志,我国电力信息化进入深化应用阶段。在这之前,各地电力企业大多根据自身需求自行建设信息化系统,由此导致企业内部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在这之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重视集团化运作,信息系统由分散向集中、孤岛向共享转变,显著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和覆盖面,从而使得信息技术与电力企业业务融合得更加紧密。经过几十年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已经与信息系统密不可分。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各类业务系统的协同性,提升信息系统的智能水平,并基于自身业务提出个性化需求,而这也对电力信息化服务厂商的技术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专业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管理类软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能够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提升整个产品价值链的增加值。据赛迪智库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约390亿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40亿元,增幅约13%,未来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从细分领域来看,以财务管理系统(FM)作为基础的ERP的市场份额绝对领先,据《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以财务管理系统(FM)作为基础的ERP占据46.9%的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供应链管理软件(SCM)等占比相对较低。从市场普及率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以财务管理系统(FM)作为基础的ERP的市场普及率约60%,其他经营管理系统的市场普及率在30%左右。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特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行业应用经验、技术实力、研发能力、转换成本、人才团队、从业资质等方面形成了进入壁垒,新的行业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开拓出稳定的市场。而行业内企业则通过深耕客户细分领域,把握客户信息化过程的难点、痛点,培养核心技术人才,提升自身技术实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黏性,从而形成企业稳定的客户群,有效将同行业竞争企业区隔开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行业内企业多依靠和运用复杂的科技知识、手段进行生产运作,因而企业需要聘用掌握前沿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以适应技术创新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从而为客户提供匹配的产品及服务;此外,为稳固现有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新的市场份额,企业会不断更新现有技术,力求创新,注重研发,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研发阶段,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高技术人才等资源,导致软件企业的研发费用处在比较高的水平。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普及,各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技术支撑。软件企业凭借自身核心技术及产品,结合各行业或领域的特点,凝练复杂的技术和业务模型,优化用户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决策过程。横向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可以应用于制造业、金融业等不同行业,应用领域广泛;纵向看,软件企业通过使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开发出面向各行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可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当中,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工业软件未来发展前景在行业发展趋势方面,随着国内制造业从提倡高速增长发展到如今的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软件的行业渗透率亦不断提升,工业软件行业将迎来发展高峰期。中国是一个全球公认的制造业大国,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但是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智能化程度不高,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软件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方面,由于过去我国工业软件的商业化进程推动缓慢、缺乏实际工业企业场景持续迭代、复合型人才短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利以及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投入力度的不足,使得我国在工业软件领域与海外巨头存在明显差距,重硬轻软现象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工业软件的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我国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海外产品占据,仅在价值链相对低端的经营管理类软件等领域自主化程度相对较高。由于工业制造是国家的命脉行业,多涉及众多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而工业软件是实现工业智能化的核心,但是过度依赖国外工业软件会存在丧失产业发展主动权和影响产业信息安全的风险。因此发展国产工业软件体系,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本土工业软件厂商是从产业发展,甚至国家战略层面的必然考量。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政府对工业软件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近五年以来,国家战略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5年5月,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报告指出,我国未来将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2016年12月,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指明,未来将围绕制造业关键环节,重点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等研发和应用;2018年以来,随着国家进一步强调工业软件的研发设计及应用、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具备核心技术、高研发能力的工业软件龙头将深度受益;2020年8月,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将工业软件纳入重点支持的范畴;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展望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致力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受益于政策红利的稳步释放,我国工业软件将迎来发展高峰,重硬轻软和对外依存度大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减,工业软件领域的将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地区情况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2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8663亿元、5390亿元、11574亿元和24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16.9%、14.3%和8.7%。其中,中部、西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3.1个百分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2.0%、5.0%、10.7%和2.3%。主要软件大省收入占比小幅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明显。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共完成收入74537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8.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的省市有12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贵州、广西、湖北等。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增速小幅回落。2022年,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3419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9.4%;实现利润总额6924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武汉、宁波、济南、青岛和沈阳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全行业整体水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运行情况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264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回落0.1个百分点至9.1%。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5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2%。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概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2015年至今,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收入总规模达到94,994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万家,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利润总额达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在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各领域中,软件产品收入达到24,433亿元,同比增长12.30%,占全行业收入比重达25.70%;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60,312亿元,同比增长20.00%,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3.50%,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768亿元,同比增长21.20%;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825亿元,同比增长13.00%;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8,425亿元,同比增长19.00%。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增长,促进了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未来趋势目前软件与信息技术服用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由原来单门类行业向细分领域拓展。在我国软件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当前随着软件行业的逐步完善,相关产业推行数字化转型提倡互联网+,企业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已经从系统的集成基础应用向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转变。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5G网络的应用,包括智能化设备的推广,促进了软硬件的融合。实现传统设备自动化操作新局面,加速产业升级,数字工厂、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未来智能化、数据化、自动化,打造工业级和消费级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是软件行业在细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软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灵魂,截止到2022年软件行业从业人数达到809万人。根据工信部的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全国268家软件园区贡献了75%以上的软件业务收入,经济规模效益年均增长率13.1%,在十三五期间共制定269项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