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书邹城大束镇总体规划(2012-2030)邹城大束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目录TOC\o"1-2"\h\z\u第1章 总则 总则大束镇现状概况地理位置大束镇位于邹城市东北,距邹城市东部新城10公里。距全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县电厂只有20公里,北与至圣孔子故里——曲阜市接壤,南距被誉为“岱南奇观”的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峄山8公里。西临全国最大煤炭基地兖矿集团矿区,东接邹东百里生态山区,临城近郊,区位优势明显。大束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京福高速出路口设在大束镇境内,104国道穿境而过,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自镇境西部经过,省道S342岚济公路贯穿全镇东西,城市北外环正在建设中,县道大香路、旅游路和邹尚路在镇区纵横交汇。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极其便利。镇域南北最大纵距15.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下辖77个行政村,社会总人口约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全县划为33社,大束属罗头社。中华民国初年沿袭清末旧制。民国十九年(1930年),划为邹县第二区。1945年,邹县第一次解放后,全县划为10个区,该境属田黄区。1948年,邹县第二次解放后,全县划为11个区,该境属第八区。1956年3月,八、九两区合并为大束区。1956年10月,撤区并乡,将辖区范围内11个小乡合并为大束、土旺、匡庄三个大乡。1958年,成立大束人民公社。1962年调整体制,将南部的匡庄、灰埠、东苇、二沟4个管区划出,另建匡庄人民公社。1983年撤大束、匡庄人民公社,建大束、匡庄区,1987年撤大束区,建大束镇,撤匡庄区,建匡庄乡。2000年12月,撤销匡庄乡,划为大束镇管辖。镇政府驻大束村,故名大束镇。大束,宋末元初建村,原名为长乐村,后因从葛炉山起源的两条小河至村东分别从村前、村后绕过,又至村西汇而为一,似两条玉带把该村束住,故取名为大束村。气候条件大束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干湿显著,季风特点显著,春季风大回暖快,少雨易旱,夏季炎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一般天高气爽,有时出现阴雨连绵,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干燥。(1)气温年平均气温14.1摄氏度。1月份气温最低,最低值为-20℃,平均值为-0.3℃;7月份气温最高,最高值为40.3℃(2)降水年平均降雨量752.9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1263.8毫米(1964年),日最大降雨量321.9毫米(1972年7月6日),年最少降雨量431毫米(1982年),66.9%的降雨量集中于夏季,适宜于作物生长。(3)日照全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2431.3小时。(4)风夏天多偏南风,雨热同步,冬天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3.04米/秒。地形地貌大束镇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部是丘陵,中部是块小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全境共有大小山头38座,其中25座是青石山,东部有昌平山、葡萄山、葛炉山,北部有云山、四基山、九龙山、卧龙山,南部有洪山,洪山主峰为全镇最高点,海拔430米,云山营村北与曲阜市接壤处最低,海拔75.9米,境内大小河流10条,均为季节性间歇河。大束镇境内土质主要有两类:棕壤土类,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二是褐土类,分布在境内中部。水文地质大束镇主要有新辽河、老辽河、南沙河、土旺河等。境内新开发的河流发源于白泉寺,经李家楼、大束、葛炉山、匡庄,汇入南沙河,全长11.5公里,为境内最长河流。匡庄南沙河发源于灰埠岭及洪山地带,由东向西注入西苇水库,全长10公里。老辽河从匡庄西始经黄疃,纵穿西部至羊山村北出境,全长10.7公里,后入曲阜市境内汇入泗河。土旺河发源于葡萄山东北麓,横穿境内东北部,至羊山村北汇入辽河,全长4.6公里。资源条件水资源大束镇地下水属低山丘陵谷地潜水含水层,其特点是坡度大流速快,季节性强,埋深不大,现境内打井一般30—50米深,出水量约50立方米/小时。西苇水库位于邹城城区东6公里处,白马河支流大沙河中段,是邹城市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0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41亿立方米,死库容0.08亿立方米。于1960年6月基本建成,流域面积113.6平方公里,现状防洪标准达千年一遇。水库大坝全长6010米,均为土坝,设计坝顶高程均为海拔111.8米。旅游资源大束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富,规划建设中的中国华夏文化标志城就位于大束镇西北九龙山系,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子林、葛炉山北周摩崖石刻、云山汉墓3处,济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灰城子遗址1处,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1)孟林孟林,又称“亚圣林”,是埋葬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因居于孟母林之东,又名“东孟林”。位于邹城东北12.5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四基山,“以山顶耸立如基,其数有四”而名之,地理环境十分幽美。“南面凫峄,北拱岱岳,层峦叠嶂,环拱交错,远接洙泗之水,近联岗峄之崿”,一片苍松翠柏,遮天蔽日,芳草如茵,肃穆幽深。孟林前有一条神道,长约3华里,道傍高大古树形成绿色长廊。中段有一条小溪,溪上修有一座拱形单孔石桥,俗称“御桥”。桥傍左侧竖有石碑一幢,上书“亚圣林”三字。过桥而上,沿长约500米的石砌甬道直达享殿大门。享殿,本是帝王陵寝内供祭祀用的殿宇和帝王祀天祀祖的殿堂。孟子墓前设置享殿,含有尊敬圣贤如同帝王之意。据记载,享殿原为三楹,始建于宋代;现为五楹,朱漆彩绘,单檐斗拱,造型古朴,为明代所扩建。据旧县志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邹县令章时鸾“创建正殿五楹,左右厢房各三楹,二门三楹,奠置有案,出入有阶,启闭有户,周围有垣,备极坚徵,视前制益为广阔……”现存之享殿基本保持了明代的规模,但两厢房早已坍塌无存。现孟林内存有历代碑刻10余幢,多数保存在孟子墓前、享殿内和享殿院里。其中有创建碑一幢、重修碑九幢、墓碑一幢、增设祭田记碑一幢,详细记载了孟庙、孟林的建造和增修扩建情况。此外,另有部分孟氏后裔的墓志散见孟林之中。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所立《新建孟子庙记》碑,为北宋儒学泰山学派的著名学者孙复撰书,距今已有96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的研究邹城“三孟”的最早、最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享殿之后即是孟子墓。墓前有一巨碑,上书“亚圣孟子墓”五字,碑文为楷书,遒丽温雅,肃穆端庄。此碑系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孟子七十代孙孟广均所立。碑前设置有石炉、石瓶、石供案等。碑后,孟子墓封土高约6米,底径纵横约20米。墓地和享殿周围,绿树掩映,芳草如茵,肃穆幽雅,蔚为壮观。孟子陵墓西北约300米处,有古冢三座,称为“三家冢”。据《三迁志》记载:“世传即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冢也”。在孟子墓东南约400米处,有姓氏不明的古崖墓两座。孟子墓西南,地面遗存汉代菱形花纹砖和陶片甚多,引起考古学者浓厚兴趣。孟林依山傍水,且顺山势起伏,林内古木参天,群鸟翱翔,愈显苍古。登上四基山巅,举目四望,长空无际;俯视茫茫林海,宛如身在云端;眺望孟林之南,田畴如画,村舍栉比;林内坟冢点点,碑碣林立。那些阅历世事沧桑的柏桧,尽管根须裸露,却依然枝繁叶茂。林后西山头村新建的百亩果园,枝头累累,散发出阵阵幽香,为古老的孟林增添了勃勃生机。孟子诞辰为四月初二日,为了纪念孟子这位圣人,当地百姓每年农历四月初二至初五,都要在孟林前举行盛大的古会,四面八方群众蜂拥而来,一来朝圣,二来互通有无,虽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2)四基山汉代崖墓群位于邹城东北12公里处大束镇与中心店镇交界的四基山、云山之阳。墓群除了四基山西麓的孟子林墓冢群、相传的“三家冢”外,主要指在四基山、云山之阳依山开凿的崖墓。两山共有崖墓5座,以云山三座崖墓规模较大。四基山2座崖墓,左边一座封土至今完好,右面一座墓道暴露,南北长25米,东西宽5米,墓道壁高8米。云山崖墓位于山腰,坐北向南,东西并列,依山凿洞,墓道均已暴露。该墓群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为研究我国丧葬习俗的演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3)葛山摩崖刻经葛山又称葛炉山,位于大束镇东部,分南北两峰,南峰为前葛炉山,主峰海拔273.4米,北峰位后葛炉山,主峰海拔235.5米。刻经在北葛炉山西侧,刻石面呈25—35度坡。刻经坐东朝西,东西长26.6米,南北宽8.4米,总面积173平方米,经文10行字,满行42字,共应420字,今可辨认者共292字。每字径约50—60厘米,有阴刻界格,经文排列整齐匀称,是邹城市北朝刻经中最晚的一处,书法艺术以隶书为主,书风洒脱,形体肥腴浑厚,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昌平山位于大束村东北8公里,为昌平山系的主峰,有九峰,主峰有二,南峰海拔40101米,北峰海拔392.8米,岩石属花岗片麻岩,该山自古绿化较好,遍栽松、柏、榆、杨、桃、杏、花椒、石榴等,产多种中药材,还有山鸡、鹰等野生动物。山上名胜古迹颇多,有七泉,分布在寺院和山坳里,泉水清洌,终年常流,顶峰有唐代末年薛刚占山为王的演武厅和大旗遗址。(5)鲁靖王墓位于官厅村,为鲁荒王之子朱肇辉的陵墓,早年曾被盗,仅存之墓志存于县文物局。(6)灰城遗址位于灰城子村,辉王在此安营筑城,名为辉王城,后因战争王城被毁,现有省级保护遗址。矿产资源大束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有大小山头20余座,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等,其中石灰石储量约20亿立方米,花岗岩储量约2亿立方米,是远近闻名的“建材之乡”。目前全镇有石材开采加工企业10家,已形成了以水泥、石粉、石子、石灰石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链,年加工各类石材、石料200多万方,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表1-1矿产资源统计表矿产资源名称总储量年开采量石灰石20亿方100万亩花岗岩2亿方——社会经济2011年,大束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0年增加了27.59%。工业总产值为34.7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29.32%。其中,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导,辅以采矿业。制造业总产值为27.4亿元,采矿业为7.3亿元。2011年,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度提升。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94.2万元,比2006年的146.1万元增加了1248.1万元,增长854.3%。2011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807万元,比2006年的16200万元增加了75607万元,增长466.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5179元增加到2010年的7824元。在邹城市域内各镇的比较中,大束镇的经济实力位于中上游水平、工农业基础较好。具体来说,优质林果、特色瓜菜、食用菌、畜禽养殖“四大基地”已初具规模,拥有多个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品牌;坚持狠抓项目建设,民营企业个数达到1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1个,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2个。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坚持旅游业、物流业和商贸业,重大商业设施项目主要有邹城市企业家俱乐部项目、大束镇商业街和中国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上版总体规划《大束镇总体规划(2006-2020)》回顾与评述上版总体规划主要内容规划范围城镇规划控制范围为:北至白马河路,南界大沙河,西至高速公路,东至灰埠村,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控制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规划镇区范围为:北至岗上村以南,南界大沙河,西至高速公路,东至向阳路,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控制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镇性质邹城市城市辅城区,近郊物流中心,生态工贸镇。城镇规模规划2010年大束镇域总人口为7.9万,2020大束镇域总人口为8.0万。根据大束镇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省、市的城市化发展要求,确定大束镇近期城市化水平为31%,驻地人口约2.5万人;远期为50%,驻地人口达4.0万人。城镇用地发展方向与规划结构布局驻地规划结构为组团式布局,北部大束组团在改造商住老区的基础上,适当向南发展小型的加工工业;南部匡庄组团重点在中部发展生活新区,向东发展一类工业区,向西结合高速路口适当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区。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城镇性质与现状基本一致,城镇建设粗放发展,较为缓慢。2006版总体规划提出建设“邹城市城市辅城区,近郊物流中心,生态工贸镇。”城镇性质的定位与现状基本一致。但是对于邹城市城市辅城区的功能并未体现,特别是在公共设施、产业布局的对接上不明显。实际至2011年末,大束镇镇区总人口才达到1.8万,城镇化水平为23.4%,尚未达到2006版规划预测的2010年的水平(2.5万人,城镇化水平31%)。而从用地布局上,可见,大束镇的城镇发展较为缓慢,规划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其次,2006年大束镇区建设用地为1.9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26.7平方米;规划2010年为2.9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2平方米。而实际至2011年末,大束镇镇区用地规模为2.6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超过了150平方米/人,可见近年来大束镇的城镇建设处于粗放发展的状态,规划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没有沿着既定的目标实施。规划未充分体现大束镇作为“邹城市辅城区”的定位。2006版总体规划虽然提出了大束镇作为“邹城市辅城区”的功能定位,但在产业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结构的规划层面,并未充分考虑与邹城东部新城的一体化发展问题。规划北部与南部组团分离,难以形成一体化格局。2006版规划总体布局上以组团发展的结构为主,没有考虑两个组团之间的联系和特色,特别是在现状设施的带动下,很容易导致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随着岚济公路的地位提升,而老镇区基础设施没有改进,城镇不断向岚济公路两边蔓延发展,形成沿路粗放发展的模式,老镇区则由于缺乏发展动力而逐渐衰落。从现状发展来看,岚济公路两侧的发展已经出现这种趋势,急需进行控制和引导。编制背景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的新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选择,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标志着规划体系由城乡割裂走向城乡统筹规划。这要求在规划编制中需要转变思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区域环境的变化邹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将该区域定位为邹城未来发展的主要承载区,来来的产业发展大部分聚集在这一区域。并且划定的发展轴线之一济邹发展轴依靠通过大束镇域的省道342便捷连接邹西地区与东部山区。与此同时,九龙山地区国家项目“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建设提上日程,大束镇西北侧被纳入标志城的规划范围。这一系列的区域环境的变化给予大束镇发展的良好机遇,要求大束镇积极应对,调整发展策略,最终实现城镇与邹城市区一体化发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变化由于邹城市总体规划将大束镇西侧纳入邹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定位为以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居住为主要职能的东部新城的一部分。同时规划大束镇加强与曲阜高铁站的快速通道建设,引导物流、高新技术等产业向京福高速公路以东集聚。上位总体规划的这种变化迫使大束镇要准确定位自身,寻求合适的城镇发展空间和城镇发展方向,积极对接邹城市区,适应上位城市总体规划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镇规划标准》(2007)《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邹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邹城市市域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9-2030)》;《大束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大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大束总体规划(2006-2020)》;《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贯彻“五个统筹”方针,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2)从济宁市及邹城市的全局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突出大束镇的城镇特色。(4)合理确定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和服务水平,协调大型基础设施的配置,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5)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规划期限本次大束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以后。规划的空间层次镇域规划范围大束镇行政辖区范围(包括77个行政村),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规划区控制范围北至北外环路,南至董二路,东至赵埠路,西至京福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4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不包括西侧的邹城东部新城。镇区范围镇区规划范围北至纬一路、南至纬二十五路、西至经一路、东达辽河东路;包括北部老镇区、市场服务园区、南部新镇区、高新技术物流园区、仓储物流园区和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01平方公里。规划重点大束镇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把握济宁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机遇,跟随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趋势,研究大束镇的区域地位,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找准大束镇发展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城镇发展目标和战略。产业提升与布局整合通过市域范围的产业研究,在上位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下,搭建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提升框架,提出相应错位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并整合规划范围内的产业用地,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发展规模研究基于大束镇与邹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关系,分析研究镇域人口增长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趋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确定城镇化模式及水平。镇村体系规划与新农村社区规划综合分析评价镇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结合邹城市新农村社区建设相关要求,确定镇村体系结构,提出镇村建设控制标准。确定村庄布局的基本原则,提出与大束镇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及新农村社区规划。镇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在协调大束镇区与邹城市区、镇区中心与旅游发展区、老镇区发展与镇区拓展的空间关系的基础上,立足用地综合评定,提出体现大束镇职能与城镇特色的空间布局结构,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镇。
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综合发展条件分析发展机遇分析政策机遇(1)“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建设基本国策的确立在2005年7月2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中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国策的确立,为大束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政策依据。(2)山东省的产业政策山东省提出以七大产业链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制造业强省的建设。这将强化山东半岛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协作分工,加大区域产业资源的协同整合,有利于推动大束镇包括邹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3)城乡统筹的发展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邹城中心城区和西北部的北宿、太平、平阳寺、大束、中心店、唐村6个镇划进济宁-曲阜都市区,济宁市把北宿镇、太平镇列入13个镇区合一试点给予更大力度扶持,九龙山地区(中华标志城)开始提上日程,西北部各城镇的发展正在由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模式逐步向多城镇连绵发展的城镇群(城镇带)转化。大束需要从产业、旅游、设施等各方面对接济宁——曲阜都市圈,寻求发展机遇。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重要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既加快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机遇。邹城市位于沿海省份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既面临着直接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可能,也面临着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这为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产业的逐级转移使得处在产业竞争力末端的小型村镇既存在产业的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2)国内经济发展背景和形势对资源型城市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汽车、住房、教育、旅游等消费日趋扩大,为各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动力。邹城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将会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在更高的平台上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3)山东制造业基地与建设生态省的发展目标山东实施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对邹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重点发展区域,相对于邹城而言更具有政策优势。但是同时半岛城市群的发展对于作为煤电能源基地的邹城强化能源基地的功能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依托半岛、服务半岛、承接半岛产业的转移,进而融入半岛城市群,将有力的推动邹城以及大束镇的发展。山东省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为邹城建设生态城市,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政策保障。山东省还提出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改造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六大行业。可使邹城以及大束镇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4)济宁都市圈根据济宁都市圈规划,未来20年,将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的培育,构建起以济宁为区域核心、以菏泽与枣庄为区域性中心的“一核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作为都市圈核心的济宁市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变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为技术、人才、信息主导型经济,而邹城作为济宁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也必然摆脱现在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状态,从而为邹城市的经济转型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个机遇对于邹城市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虽然邹城市内部有动力和要求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实现经济转型,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压力,而现在济宁都市圈规划为邹城市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所以邹城市抓住了这次机遇就找到了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大束镇也将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提升。(5)邹城市《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提出“产业转型”、“区域协调”、“特色营销”三大发展战略,其中,“产业转型”战略提出:促进邹城市产业转型,构建具有持续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继续大力发展煤电产业和煤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水平,加速产业技术升级与品牌塑造;同时重点发展化工、机械、新材料等接续产业,大力培育商贸物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潜力产业,实现邹城产业多元优化发展。整合产业园区,集中建设邹城市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市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生产与生活提供充分服务,借助交通区位、城乡一体和消费升级,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东部新城产业区的建设、沿高铁产业带的规划,以及邹城市“产业转型”战略的实施,将为大束镇的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升级的契机与广阔的发展空间。(6)周边地区——东部新城及孟子湖周边创意产业的发展邹城市东部新城的发展使得邹城市的主要功能外延,与大束镇连接起来;按照邹城市的总体规划,东部新城主要功能为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工业。同时,环孟子湖创意产业带的规划、高铁产业带的规划亦已起步。因此,围绕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的便利条件、孟子湖良好的生态条件,其周边商业服务、创意会展等服务功能的发展获得了发展机遇。大束需要紧抓这一机遇,进行第三产业的融合与对接,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优势条件分析区位优势从宏观的角度看,大束镇地处京沪发展轴和鲁南发展轴的交汇处,新欧亚大陆桥轴线上,是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结合地带,东接沿海港口,西联中原市场。从区域的角度看,大束镇位于济宁都市圈的核心部,位于日荷经济带和京沪经济带的交汇处,能够通过周围大城市的发展和辐射作用来带动自己本身的发展。从市域的角度看,大束镇位于邹城市城区东北侧,地处邹城、曲阜的交界地带,其西北侧为已经列入“十一五”建设规划的中国华夏文化标志城,西接城区千泉街道办事处和钢山街道办事处,是邹城城区发展的东部近郊区,是邹城城区的东大门,是邹城市市域的中北部重镇。在邹城市城乡统筹规划中,大束镇域高速公路以西已经划为东部新城,大束镇区与邹城东部新城区隔高速相望,是城市功能发展带的延伸。同时,大束也是邹城东部生态空间与西部东与生态空间的过渡带,对于发展城郊旅游、城郊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交通优势大束镇形成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通信网络。大束镇距济南机场180公里,距济宁机场70公里,对外交通较为便捷。京沪高铁贯穿南北,京福高速公路从镇域东面穿过,并在与岚济公路、北外环路的交叉口分别规划了出入口。高铁连接线(原大香路)从镇区穿过,与邹城的北外环成为了镇域内的两条对外快速路。省道岚济公路从镇区内部穿过,将大束与邹城城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总体上,全镇公路交通的综合通过能力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适应能力逐步增强。这些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更充分的发挥大束镇的资源优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自然条件优势大束镇中部为平原洼地地形,地势平坦,用地充足,自然条件良好。为发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条件。而大束镇域的北面、东面、南面生态条件较好,分别为孟林文化旅游景区、昌平山森林公园、鸿山森林公园、孟子湖,生态条件得天独厚,且与城镇建设空间相对分离,避免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较大的城镇规模和较好的建设条件大束镇全镇136.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城镇面积及人口规模较大,有利镇区人口规模的形成。大束镇镇区临山濒河,山青水秀,城镇周围以林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为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背景。镇区内地形平坦,用地开阔,在东南部民营企业以初成规模。较好的经济基础大束镇工、农业基础较好,经济综合实力在济宁市域层面处于上游水平。2010年大束镇完成财政收入91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8亿元;民营企业个数达到132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个,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2个;农民人均收入7824元,在全市各乡(镇、街办)中位于第9位。文化优势大束镇所属邹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大束镇境内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子林、葛炉山北周摩崖石刻、云山汉墓3处,济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灰城子遗址1处,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面临问题与挑战分析区域竞争压力趋大规划对邹城市域内的乡镇在经济、人口、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大束镇的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与邹城城区周边的几个镇如中心店、北宿等相比,大束在工业发展基础、规模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周边乡镇以及城市在招商引资中的项目竞争将日益激烈。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从邹城市角度看,全市人口密度为669人/k㎡,人均耕地0.15公顷,低于全省水平。同时,由于煤炭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破坏已成为制约邹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障碍。随着煤矿产量的迅猛增加,使因为由于开采煤炭而引起的土地塌方不断的增加,农民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中,农村居民点占地最大,达到116.4k㎡,按农村人口76万计,人均建设用地达到150㎡,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用地(约120㎡/人)。且增长速度过快,这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从大束镇的现状来看,大束整体处于粗放发展的模式,人均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到2011年,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超过了150平方米/人,远远超过了城乡统筹规划中确定的115平方/人,使得近期城市建设的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用地条件复杂城镇分割受城镇地形、高速公路及京沪高速铁路的限制,城镇发展空间受到影响。京福高速公路从镇域西部穿过,削弱了大束镇与城区的联系。而京沪高铁直接将镇区用地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块,随着京沪高铁产业带的规划建设,镇区的东西向联系需要加强。村庄与城市建设用地混杂,可建设用地零碎大束镇域内村庄建设分散,特别是镇区范围内村庄和工业用地混杂,使得整个镇区内的可建设用地相对分散,并且面积有限。不少的可建设用地都为村庄所分割,加大了规划、建设的难度。设施配套不足大束的产业发展和交通建设偏离,省道342产业聚集不足,东侧产业聚集区黄瞳村,交通基础较差,通行能力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大规模建材开采对大束镇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这些建材区基本位于北部和南部的森林公园部分,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传统的支柱产业——建材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周边乡镇发展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规划选取经济要素(财政收入)、社会要素(人口规模)、交通要素、资源要素、旅游要素、中心城区的影响等六个要素作为评价的指标。以此确定各镇的发展优势与发展重点。表2-1各镇发展条件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等级好较好一般差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条件财政收入>50001001-5000500-1000<500人口规模人口(人)>8万6.1-8万4.1-4万<4万交通条件交通便捷高速公路(+5)、国道(+3)、省道(+2)、县道(+1)、铁路站点(+3)、航运码头(+3)>129-125-80-4区位条件城区辐射所处圈层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影响减弱影响较弱资源条件矿产资源大规模矿+3中等规模+2小规模+1重点开采区+5>3020-2910-190-9旅游资源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3-41-20指标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规模交通条件——交通指数区位条件——城市辐射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资源条件——旅游资源图2-1各镇发展条件单因子分析图综合比较分析规划将以上六个要素分为四个档次,分别进行1-4的打分,并进行简单叠加,得到城镇综合发展指数,其分布如下:表2-2综合发展条件评价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区位交通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综合指数田黄镇2111139唐村镇13411111郭里镇22112311香城镇41212212石墙镇32312112看庄镇13322213张庄镇31223213城前镇41123314大束镇33132416太平镇34324217中心店镇34431318北宿镇44423320峄山镇23444421大束镇的综合发展实力处于邹城市的中上游,发展条件较好。工业发展指数针对各要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权重分析:表2-3工业发展条件评价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区位交通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综合指数权值分布0.20.20.30.30.1-0.11田黄镇0.20.20.30.30.1-0.30.8唐村镇0.10.61.20.30.1-0.12.2郭里镇0.20.40.30.30.2-0.31.1香城镇0.40.20.60.30.2-0.21.5石墙镇0.30.40.90.30.2-0.12看庄镇0.10.60.90.60.2-0.22.2张庄镇0.30.20.60.60.3-0.21.8城前镇0.40.20.30.60.3-0.31.5大束镇0.30.60.30.90.2-0.41.9太平镇0.30.80.90.60.4-0.22.8中心店镇0.30.81.20.90.1-0.33北宿镇0.40.81.20.60.3-0.33峄山镇0.20.61.21.20.4-0.43.2旅游发展指数根据各要素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权重分析:表2-4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区位交通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综合指数权值分布0.10.20.10.2-0.10.51田黄镇0.20.20.10.2-0.11.52.1唐村镇0.10.60.40.2-0.10.51.7郭里镇0.20.40.10.2-0.21.52.2香城镇0.40.20.20.2-0.211.8石墙镇0.30.40.30.2-0.20.51.5看庄镇0.10.60.30.4-0.212.2张庄镇0.30.20.20.4-0.311.8城前镇0.40.20.10.4-0.31.52.3大束镇0.30.60.10.6-0.223.4太平镇0.30.80.30.4-0.412.4中心店镇0.30.80.40.6-0.11.53.5北宿镇0.40.80.40.4-0.31.53.2峄山镇0.20.60.40.8-0.423.6综合以上来看,大束镇的发展综合条件较好,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工业应当适当发展,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应该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战略产业提升战略创新提升策略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舍”的思路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优势产业、核心产业。坚定发展创新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区域协同策略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整合资源,挖掘优势,积极融入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态势中。促进现代服务、物流仓储、旅游等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统筹战略强轴极核做强镇区,提升整体品质。加强轴线带动作用,形成点轴结构。统筹发展合理进行镇村体系规划。按照可运作的原则有步骤进行村庄合并。空间整合战略 整合极化策略加强与济宁都市圈、走出市区的功能联系。强调与邹城东部新城、邹城中心城区的功能配置,空间联动。功能复合策略通过功能的复合集聚,增强郊区新城的活力。交通促进战略内聚外联加强与外部交通的衔接。疏导内外交通,防止干扰。有机组合内部交通组团组织,形成有机系统。魅力彰显战略生态保障策略保护好稀缺性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文化资源。旅游联动策略错位互补、高端定位的发展策略。旅游产品与项目多样化发展策略。城镇发展目标城镇发展总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促进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发挥大束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立足高铁产业带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高科产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四大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结合自然条件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将大束镇建设成为邹城市东部的工贸物流中心和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山水生态宜居新镇。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1)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发展目标2015年大束镇农业总产值可达到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00元。2020年发展目标2020年大束镇农业总产值可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500元。2030年发展目标2030年大束镇农业总产值可达到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30000元。(2)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2030年,大束镇市域总人口达到1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2.5%。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40人以上。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水域和城镇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至0.44吨标准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总量控制。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城镇建成区绿地率4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1
表2-5大束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表指标分类指标名称说明现状值2011年发展指标指标类型适用范围2015年2020年2030年经济指标农业总产值(亿元)5.877.51118引导型镇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8241050017500>30000引导型镇域社会人文指标土人口指标镇域总人口规模7.7万人8万人9万人12万人引导型镇域城镇化水平23.4%38.8%52.2%72.5%引导型镇域中心镇区人口1.8万人3.1万人4.7万人8.7万人控制型镇区医疗指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35人38人40人>40人控制型镇域教育指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5%90%95%>95%控制型镇域就业指标预期平均就业年限30年30年30年30年引导型镇区公共交通指标公交出行率———35%控制型镇区公共服务指标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2.27m²10.23m²7.52m²9.42m²控制型镇区资资源环境指标能源指标人均避难场所用地<1m1m1.2m1.5m控制型镇区万元GDP能耗水平1.23吨标准煤0.6吨标准煤0.55吨标准煤0.44吨标准煤控制型镇域能源结构及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煤炭为主煤炭、天然气、太阳能天然气、太阳能天然气、太阳能引导型镇域人均建设用地151m140m135m2115m控制型镇域污水指标污水处理率—80%90%95%控制型镇区资源化利用率—40%50%60%控制型镇区垃圾指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0%20%35%控制型镇域大气指标SO2、CO2排放削减指标—减排10%减排20%减排40%控制型镇域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概况经济实力大束镇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尽管目前大束镇仍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立镇”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综合实力在邹城市处于领先水平,位列第七。同时,在济宁市域层面也处于上游水平,在全市146个乡镇中处在34位。2010年,大束镇完成财政收入915万元,在邹城市位列第9位。农民人均收入达7824元,在邹城市处于中游。图3-12010年邹城市各乡(镇、街办)在济宁市146个乡(镇、街办)中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序数据来源:济宁市统计年鉴2010图3-22010年邹城市各乡(镇、街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图3-32010年邹城市各乡(镇、街办)地方财政收入(万元)数据来源:邹城统计年鉴2010产业结构现阶段,大束镇经济仍然依靠农业经济带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通过各项指标可以判断,大束镇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未来镇域经济发展除了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和依托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外,需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产业现状第一产业大束镇农业基础较好,农业经济实力较强。2010年,全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5.87亿元,全市位居第五位。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2010年总产值分别占第一产业比重为47.3%和47.4%。目前,镇域建设的优质林果、特色瓜菜、食用菌、畜禽养殖四大基地已初具规模。其中,林果业发展优势明显,以大枣为主水果产量在全市高居第三。图3-42010年大束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行业构成数据来源:邹城统计年鉴2010图3-52010年邹城市各乡(镇、街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图3-62010年邹城市各乡(镇、街办)水果产量(吨)数据来源:邹城统计年鉴2010第二产业近年来,大束镇工业发展迅速。2011年,大束镇镇域民营企业个数达到1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34.7亿元,同比增长29.32%。从工业内部来看,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和建材产业为主导,工业总产值占全镇比重高达91.9%。从产业空间分布上看,目前镇域企业分布较分散,企业主要沿岚济公路分布。图3-7大束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数据来源:邹城统计年鉴2010第三产业大束镇紧邻中心城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条件较好。因而目前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的商贸物流业为主。依托中国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山东金鹏食品冷链物流,大束、匡庄两个百意超市、两个集贸市场以及大束商业步行街等商贸设施,镇域商贸物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然而,服务业中发展潜力较大的旅游业开发还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弱。产业发展条件评价发展优势(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大束位于规划东部新城的东侧,是邹城市区的东大门。镇域内交通便利,路网发达,岚济公路(342)省道横穿镇区南部,京台高速和京沪高速铁路经过镇区西侧,京福高速在岚济公路上设有出入口。(2)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境内优质林果、特色瓜菜、食用菌、畜禽养殖“四大基地”已初具规模。拥有多个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品牌。(3)设施完善,环境优越。境内电力、水、通讯、邮政、宽带等基础设施健全,承接产业转移的硬环境基础较好。另外,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高端服务业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潜力。(4)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中华文化标志城位于镇西北九龙山系。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子林、云山汉墓和葛炉山北周摩崖石刻3处。同时,境内鸿山、昌平山两大生态流域林木植被率达到70%以上,是距城区最近的生态旅游区,极具开发价值。发展劣势(1)工业基础薄弱。镇域现状工业企业少且规模小,大部分为资源型企业如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对镇域经济带动作用弱,同时产业的配套能力较弱。(2)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大束现状产业建设较为分散,没有统一完整的产业园区。(3)人才、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缺乏。由于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大束镇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受人才、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制约。外部机遇(1)纳入都市圈并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大束镇已划进济宁-曲阜都市区,邹城市域西北部各城镇的发展正在由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模式逐步向多城镇连绵发展的城镇群(城镇带)转化。因而,在重大项目落地以及招商引资过程中具有政策优势。(2)产业升级机遇。东部新城产业区的建设、沿高铁产业带的规划,以及当前邹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带动,将为大束镇的产业发展提供升级的契机与广阔的发展空间。(3)国家、山东省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大束镇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国家、山东省等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导向为开发镇域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外部挑战(1)区域竞争。随着各地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乡镇以及城市在招商引资中的项目竞争将日益激烈。(2)生态环保的压力。镇域生态环境优越,但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将面临较大的生态环保压力。表3-1大束镇产业发展条件评价表条件内涵优势(S)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物产丰饶设施完善、环境优越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劣势(W)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分布分散,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人才、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缺乏机遇(O)纳入都市圈并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产业升级机遇国家、山东省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导向挑战(T)区域竞争:周边乡镇以及城市在招商引资中的项目竞争将日益激烈生态环保的压力: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将面临较大的生态环保压力发展战略工业集聚化发展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划分相应专业化的产业片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一方面,应依托食品加工和机电等企业,重点建设以农副食品加工和机电为主的专业化产业片区。另一方面,推动工业项目和引导现有企业向产业片区集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大束镇农业基础较好,又靠近中心城区,具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优势。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通过“企业+农户+基地”等模式,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服务业高端化发展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产业转移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传统的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转移趋势日益凸显。邹城市经济实力较强,正面临产业转型,具有承接服务业产业转移的条件。而大束镇生态环境优越,又紧靠中心城区,现有邹城市企业家俱乐部、中国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等产业基础和中华文化标志城等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商贸物流、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的优势。产业定位与策略上位规划引导从上位规划中可以看出,大束镇产业发展应重点发挥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高铁穿越镇区的交通优势和紧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新兴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和文化生态旅游业。3-2上位规划对大束镇的产业引导规划名称产业定位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发挥高速出入口的交通优势、依托本地建材资源优势,发展物流建材及新型产业。邹城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规划(2012-2030年)大束镇所在的城区重点发展能源、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邹城市市域镇村体系规划(2009-2030年)大束镇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城郊农业和建设现代物流基地。邹城市“十二五”规划以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为依托,借助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岚济公路交通区位优势,建设与工业区配套额仓储物流园区,打造京福高速、京沪高铁物流产业带。资料来源:依据相关规划整理产业发展定位依据上位规划的引导、产业发展趋势及机遇、自身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大束镇未来将重点发展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有机食品加工业和以机电加工为主的新兴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城郊型生态农业。图3-8大束镇产业发展组织体系重点产业发展策略农业(1)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重点建设有机蔬菜、食用菌、彩色地瓜、金银花、畜禽养殖、优质大枣六大生产示范基地。有机蔬菜。以邹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打造大束蔬菜生产“绿色、有机”品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把该基地建设成为邹城乃至省级高标准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特色农业。以惠农彩色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康健绿豆种植专业合作社、民众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为依托,发展彩色地瓜、食用菌、有机绿豆、金银花、旱藕等特色种植。同时,积极发展肉鸭、生猪等特色养殖业。(2)发展策略发挥园区示范功能。重点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大功能。实现一二、一三产联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二产联动。发展以田园风光展示、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联动。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发展有机蔬菜、优质大枣、彩色地瓜、有机绿豆、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同时,积极开展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树立品牌信誉和形象。机电产业(1)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企业,与中心店镇机电装备制造业错位互补发展,重点发展工矿配件加工、机床加工制造、机械制品和环保锅炉、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制造业,打造邹城市重要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基地。(2)发展策略协作分工。应与中心店镇的矿山机械产业错位互补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应重点引进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细分行业类型。以商促工。充分利用中国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的市场影响力,通过市场带产业的模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和拓宽产品市场。集聚化。在中心镇区规划建设以机电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机电产业集群。有机食品加工业(1)发展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依托镇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重点打造食用菌加工业、有机蔬菜加工业、肉禽加工业以及果品加工业四大有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构建邹城市重要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制造业基地。(2)发展策略集聚化。依托镇区生活配套,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规划建设有机食品加工产业片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现有企业向片区集中。特色化。重点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形成与周边乡镇错位发展,与中心城区互补发展,打造有机蔬菜、食用菌加工、肉禽加工和果品加工四大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抓龙头,扶持生态友好型企业发展,形成以农产品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生产与出口的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现代商贸物流业(1)商贸业发展重点与中心城区错位互补发展,重点推动农副产品、小商品零售和批发产业发展,建设邹东大型商贸批发市场。在零售商贸业态上,可选择大型超市、商业街、连锁店、批发市场、专卖店等业态。发展策略集聚镇区人气和商气。商贸业发展要注重商业领跑,从而整体带动和拉动各种消费,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商贸业投入的力度,加强市场工程提档升级。加强商贸市场规划。可建设农家小型标超,加强乡村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以及连锁便利店的覆盖率。镇区要建设小型商贸综合体,积极引进商贸企业,打造小而专的批发市场。(2)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加快物流基地、物流陪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依托中国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打造邹东最大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邹城市重要的物流基地。发展策略完善现代物流的信息平台。制定技术标准及共享协议,加强行业管理系统及综合物流信息中心的建设;强化行业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支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形成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培育主导物流企业。培育和引进主导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专业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重。依托镇域产业特点,适宜于发展钢材、机电、机械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物流业。旅游业(1)发展重点建设鸿山森林公园、昌平山森林公园、孟林文化旅游景区、孟子湖景区四大片区,打造山水体验游、文化旅游、军事教育体验、近郊采摘四大精品路线。鸿山生森林公园。鸿山旅游区的森林、山、水等自然景观资源品质较好且天象、地文、水文条件组合较好。同时,区位优势突出,靠近中心城区客源市场,周边又配套有便利的旅游服务设施,因而是近期旅游开发重点,主题以生态观光旅游为主。另外,依托大枣精品园,大樱桃园可开发农业采摘体验的旅游项目。昌平山森林公园。昌平山自然山林资源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应重点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进行开发。旅游区发展应紧扣生态高端主题,融入康乐、休闲、度假、会议及特色体验等综合功能。以山水、田园、湿地风光为特色的,集商务旅游、市民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孟林文化旅游景区。孟林历史文化旅游区应重点突出旅游区的文化特色,主打文化牌。同时,应依托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融入孔孟文化旅游区,开展文物展览及历史教育设施工程,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孟子湖景区。依托水系资源,动静分区。动态景观区建设水上娱乐中心、滨水观演平台、水上运动基地等。静态景观区可建设滨水栈道、临湖茶室、休闲垂钓点等等。(2)发展策略融入区域旅游圈。积极对接中华文化标志城,融入孔孟文化旅游区建设。同时发挥自身特色,重点融入邹城市域的大旅游圈。加强旅游环路建设。规划设计山水体验游、历史文化旅游、军事教育体验旅游以及近郊采摘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串联镇域三大景区,实现整体发展。突出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发展应突出镇域旅游资源的文化和生态优势,与周边乡镇错位发展。同时,以国家级文物保护景点为品牌,扩大宣传,增强大束吸引力。图3-9大束镇旅游线路设计产业布局规划大束镇域产业发展将形成“一核、一环、一带”的布局结构。“一核”即镇区中心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发展机电产业和有机食品加工业。“一环”即外围旅游环廊,规划建设旅游环线,串联镇域鸿山森林公园、昌平山森林公园、孟林文化旅游景区和孟子湖景区四大旅游片区。“一带”即镇区和外围旅游区之间的中部生态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彩色地瓜、食用菌、有机绿豆、金银花、旱藕等特色优势农业产品。
镇村体系规划资源环境条件分析土地资源大束镇土地资源丰富。现状耕地主要分布于镇域中部,大束镇区以北匡庄以南以及镇域东部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镇域外围的九龙山森林板块、昌平山森林板块、红山森林板块和峄山风景区生态板块。水资源大束镇主要有新辽河、老辽河、南沙河、土旺河等。境内新开发的河流发源于白泉寺,经李家楼、大束、葛炉山、匡庄,汇入南沙河,全长11.5公里,为境内最长河流。匡庄南沙河发源于灰埠岭及洪山地带,由东向西注入西苇水库,全长10公里。老辽河从匡庄西始经黄疃,纵穿西部至羊山村北出境,全长10.7公里,后入曲阜市境内汇入泗河。土旺河发源于葡萄山东北麓,横穿境内东北部,至羊山村北汇入辽河,全长4.6公里。矿产资源大束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有大小山头20余座,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等,其中石灰石储量约20亿立方米,花岗岩储量约2亿立方米,是远近闻名的“建材之乡”。目前全镇有石材开采加工企业10家,已形成了以水泥、石粉、石子、石灰石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链,年加工各类石材、石料200多万方,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但是,现状矿产资源的分布与旅游景区、森林存在重叠现象,现状建材的发展对于生态条件的破坏较大。地形地貌大束镇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部是丘陵,中部是块小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全境共有大小山头38座,其中25座是青石山,东部有昌平山、葡萄山、葛炉山,北部有云山、四基山、九龙山、卧龙山,南部有洪山,洪山主峰为全镇最高点,海拔430米,云山营村北与曲阜市接壤处最低,海拔75.9米。空间开发生态敏感性选取自然生态因子、用地类型因子、生态服务因子、灾害风险因子作为分析因子,对镇域空间开发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同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划分等级。区内高敏感地区主要分布于镇域东南、西南和北面地区。孟林文化旅游区、昌平山森林公园、鸿山森林公园、孟子湖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为高敏感区域。镇村体系现状2011年,大束镇辖77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人。在邹城市域中,大束镇人口密度属于中等。2010年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为717人/平方公里,大束镇为562人/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1.8万人,占镇域人口的比重为23.4%。镇村体系现状特点(1)两极发展:大束老镇区驻地集中发展较为成熟,匡庄由于岚济公路的发展和大束镇政府的南迁也发展迅速,构成两极发展的结构布局。其中老镇区驻地为老大束镇的综合中心,集中了全镇主要的行政、教育、文化、医疗、金融设施,但是发展缓慢,设施配套不齐;匡庄依托岚济公路的发展,以商业和工业发展为主,是当前重点发展地区,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目前为沿路发展的粗放模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2)镇域内北面和东面依托矿产资源分布有多家工矿企业,和村庄、城镇建设用地混杂交错。(3)镇域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多,平均规模很小,分布零散,基础设施不能经济配给,居住环境较差。(4)镇域农村居民点发展差距较大,从人口数量来看,土旺的户籍人口最多,达到3212人;黄洼户籍人口最少,仅为194人。(5)在空间布局上:受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影响,形成若干个村庄密集区,比如围绕昌平山形成的村庄密集区;沿岚济公路的村庄密集带、沿北外环形成的村庄密集带等。镇村体系现状大束镇辖77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人,大致可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大束镇驻地(包括其范围内的前村、后村、中村、南庄、北庄);第二级为其余72个村庄。表4-1大束镇镇村体系结构现状镇村等级个数镇村名称11大束镇驻地(包括前村、后村、中村、南庄、北庄)272其余村庄镇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现状概况(1)现状概况2011年,大束镇镇域户籍人口7.7万人,计2.2万户,户均3.5人。2011年,大束镇城镇人口1.8万人,城镇化率为23.4%。(2)人口发展特征①地处城市近郊,人口相对密集。大束镇地处城市近郊,2010年,人口密度为562人/平方公里,虽低于其他城市近郊镇(西部中心店镇、太平镇、唐镇村),但高于南部和东部各镇。②户籍人口增长缓慢,自然增长推动人口增长大束镇户籍人口增长缓慢,低于市域平均水平,2007-2011年大束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邹城市域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4.7‰。大束镇户籍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目前大束镇自然增长率已经稳定在7‰以下,2008年后机械增长率低于自然增长率,对人口增长推动作用不明显。③非农产业繁荣,镇域民营企业较多,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大束镇非农产业繁荣;2011年大束镇地区生产总值69.7亿元;第一产业比重仅为8.8%。大束镇民营企业较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大束镇民营企业个数达到132家,较多的民营企业数量为大束镇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将集聚大量外来人口。④镇区人口规模增速较快,但城镇化率仍低于市域平均水平2005-2011年镇区人口由1.5万人增至1.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0.9‰,年均增长0.05万人。但大束镇城镇化率2011年仅为23.4%,仍大幅低于2011年邹城市平均水平(46.8%)。镇域人口预测(1)研究思路大束镇处于邹城近郊,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准确估测经济迅速发展地区的人口规模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即为因经济发展集聚的外来人口预测难度较大。经济发达的小城镇人口构成与一般小城镇存在差别,既包括常住人口(含镇区户籍人口及寄住人口),也包括产业人口。因此,规划将分类核算户籍人口、寄住人口、产业人口等各类人口。对于户籍人口,在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加以趋势外推预测。非户籍人口测算则结合案例分析,探求其与城镇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弹性空间。另一方面,为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性,规划拟对预测人口规模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地位等多角度的校核。图4-1人口规模研究技术路线(2)人口增长趋势判断①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逐步下降并有可能在规划期内步入自然负增长时期;②机械增长(包括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及外来人口向大束镇的集聚)将取代自然增长成为规划期内大束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3)人口预测①户籍人口采用综合增长法预测镇域户籍人口。根据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求结合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预判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近期自然增长率采用3.5‰,之后逐步降低;同时,根据对未来大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确定机械增长率的高、中、低方案。将各增长率参数代入综合增长法计算公式:Pn=P0(1+r)n式中P0为基年人口(7.7万人),Pn为预测年末人口,r为人口综合增长率,n为预测年限,得2015年、2020年、2030年大束镇域户籍人口分别达到7.8-7.9万人、8.0-8.2万人、8.6-9.0万人。考虑未来大束发展实际,以中方案为推荐方案,即规划大束户籍人口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达到7.8万人、8.1万人、8.8万人。②非户籍人口a寄住人口就大束而言,寄住人口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类为因就业原因(务工、务农、经商、服务、保姆等)进入大束的寄住人口;第二类为因社会原因(借读培训、治病疗养、投靠亲友等)进入的寄住人口。对寄住人口的预测可采用案例比较法,并结合近年来该部分人口的增长趋势加以预测。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将激活人口迁移流动活性,一地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成为吸引外部人口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也将使得社会原因寄住人口数量增加。因此,寄住人口相对于户籍人口的比重将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当前大束镇寄住人口该部分人口实为暂住证登记人口,即在公安部门进行了暂住证登记的人口,受登记率的影响,一般低于实际暂住人口。该部分人口实为暂住证登记人口,即在公安部门进行了暂住证登记的人口,受登记率的影响,一般低于实际暂住人口。b产业人口及带眷人口采用就业岗位测算法预测产业人口。产业人口包括由于产业发展所吸引的工业就业人口及服务业就业人口。工业就业岗位:通过不同时间节点工业用地规模,结合不同工业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预期,测算其可能提供的工业就业岗位。大束镇产业定位为打造邹城新兴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机电加工在产业门类上属于机械制造业,就业密度稍低,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密度较高;参考制造业就业密度指标,取工业就业密度分别为1万人/平方公里,可计算得近期、中期及远期镇域工业片区可提供的工业就业岗位分别为1万个、1.5万个、2.5万个。服务业就业岗位:参照可比地区经验确定与工业就业人口的比例推算。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对山东省31个县级市的就业人口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各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之比约为65:35,考虑到大束的产业构成,区位、交通条件使其现代物流业、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较其他乡镇优越,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比重相应较高。考虑服务业发展有一个渐进过程,近期取二三产业比重为65:35,中期取60:40,远期取50:50,可计算得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岗位近期为0.5万个、中期为1万个、远期为2.5万个。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非户籍产业人口及带眷人口测算:为避免重复计算,需单独计算扣除本地户籍人口及寄住人口中提供的劳动力,以得出外部进入的产业人口数量。另外,考虑年龄结构演变及个人迁移向家庭迁移转变对外来产业人口带眷的影响,可计算出近期、中期、远期外来产业人口分别达到0.13万人、0.51万人、1.99万人;外来劳动力带眷人口分别达到0.03万人、0.13万人、0.85万人。表4-2非户籍产业人口及带眷人口测算一览表单位:万人近期(2015)中期(2020)远期(2030)1非农就业岗位合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52.55.0其中2本地户籍人口可提供的非农劳动力1.31.82.73寄住人口中劳动力0.070.190.314外来劳动力(1-2-3)0.130.511.99外来劳动力带眷人数0.030.130.85(4)预测结论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合计即为镇域人口,予以规划取整,规划:2015年、2020年、2030年镇域人口分别达到8.0万人、9.0万人、12.0万人。人口校核(1)土地资源承载能力①基于用地评定据镇域用地评定结果表明,镇域范围内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已考虑基本农田保护)达到28平方公里,以人均140平方米计算,可承载人口20万人。②基于土地利用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指标据《邹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2020年全镇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合计12.03平方公里,则2020年可承载人口约10.5万人。预测2020年镇域人口规模可与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衔接。(2)区域地位校核对各相关规划进行梳理,各规划预测镇域人口如下表所示:表4-3相关规划预测镇域人口现状2015年2020年2030年《邹城市市域镇村体系规划(2009-2030)》7.6万人(2008)6.2万人6万人5.7万人《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7.8万人(2005)—8万人—《邹城市大束镇总体规划(2006-2020)》7.8万人(2005)—8万人—上位规划(邹城市市域镇村体系规划)预测镇域人口逐步降低;上版总体规划镇域人口基本稳定,年均增长率1.7‰。鉴于大束镇发展条件的变化(纳入中心城区、高铁产业带建设),预计镇域人口将突破上位规划及上版总体规划预测规模。镇域城镇化水平大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镇域工业片区发展带来的产业工人、相应服务业配套从业人员及其家属,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集聚,三是城镇建成区环境改善吸引的外部人口的进入。现状大束镇区人口为1.8万人,占镇域人口比重为23.4%。根据对大束城镇化发展前景的判断及对镇区人口增长的预测,规划未来大束城镇化水平如下:近期2015年,镇区人口达到3.1万人,镇域城镇化率38.8%;中期2020年,镇区人口达到4.7万人,镇域城镇化率52.2%;远期2030年,镇区人口达到8.7万人,镇域城镇化率72.5%。新农村建设农村分布与建设现状住宅遍地开花、土地浪费严重大束镇自然村庄发展历史较长,在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组织条件下,通过血缘及传统形成了社会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但却相对封闭的自然村。然而这种自然村落化格局式的人口,不仅阻碍了城市文明的传播速度,而且使得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结构难以打破。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农村中的社会关系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宅基地划分,使得原有结构紧凑的自然村庄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分布于田间村头的稀稀拉拉的农宅,原有的耕地正逐步演变为宅基地,这造成了农业用地的大量浪费。村庄规模较小、人口迁移加剧现有的土地分配政策造成了农村居民点分散,自然村庄过小,非常不利于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务农的农民越来越少,农民大部分时间虽都在外地打工甚至长期定居外地;镇区生活服务设施的改善也促使很多镇农民纷纷迁往镇区居住。镇域农居点过于分散的现实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央和建设部多次强调要加大乡镇合并力度,实施合村并点。部分村庄地处地质灾害区,搬迁要求紧迫大束镇内山体断裂带较多,滑坡等灾害频发,有必要从协调镇村布局的角度提出镇村迁移方案。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本次总体规划根据《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定制家具设计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合同制教师招聘合同
- 2024年企业人才选拔合同指南
- 2024年商业步行街摊位买卖及租赁合同
- 2024年创新版:节能环保项目合作合同
- 2024年三人股东法律适用合同
- 2024年个性化采购合同预付款范本
- 2024年婚姻解除协议书:关于解除婚姻关系的协议
- 2024年企业租赁合同及管理规范
- 2024年家庭教育指导协议
- (精心整理)初中物理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精练
- 教练技术二阶段讲义
- 道路开口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洗涤有限公司各生产班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
- eps三维测图系统倾斜摄影快速入门手册
- 民法典关于监护的规定解读
- 可爱卡通立春节气知识科普PPT模板
- 血常规解读(课堂PPT)课件
- 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教材(PPT-108页)课件
- 月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真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