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_第1页
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_第2页
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_第3页
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_第4页
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2006年6月)为贯彻中共河北省委六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精神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编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在2000年制定的《燕山大学十年建设与发展规划》基础上,制定《燕山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一、“十五”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在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了“十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学校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从10549人增加到31664人,其中:博士生从129人增加到377人,硕士生从408人增加到2595人,本科生从9955人增加到26710人(其中含里仁学院10498人),专科(高职)生从57人达到1982人。学校的专任教师从938人增加到1358人,其中教授从115人增加到294人,副教授从248人增加到435人。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学校的博士后流动站由1个增加到3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糅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由7个增加到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压4个增加到6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耶个增加到9个;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从33个增加到59个;“机械设计及理论”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曲个增加到11个;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刘篇。学校获准立项的纵向项目累计达789项,承担的横向项目达734项;年度科研经费从6775万元增加到1.55亿元,科研经费总额达到5.38亿元;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哲学社会科学奖励3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累计授权专利89项;“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由6个增加到9个。学校投入课程和教材建设费305万元,出版教材193部,其中包括规划教材10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精品课程34门。燕山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资产从7554万元增加到3.4亿元,销售收入从3008万元增加到3.3亿元。学校新增校园面积4066亩,东校区新建人文馆、信息馆等教学设施10.2万平方米,西校区完成第一组团、第二组团教学及学生生活设施34.2万平方米,共计44.4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从3.3亿元增加到11.6亿元。学校投入教学科研平台建设资金1.3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7052万元增加到2.1亿元。学校先后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干部聘任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加强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得到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校加强了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学生综合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十五”规划的完成情况表明:学校必须始终以改革作为发展动力;学校发展必须求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学校发展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校发展必须注重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目前制约我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由于学校没有进入“211工程”大学行列,传统的国家重点大学概念淡化,学校发展受到制约;资金紧张,债务沉重,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之一;教师严重缺编,影响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缺乏,学科发展不平衡。二、“十一五”期间办学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高等教育法》,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把燕山大学的发展同国家、河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使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更大支持,拓展筹资渠道,增加办学资源;加强内涵,强化特色,发挥工科优势,加强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把燕山大学建设成以工为主、以重型机械及装备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三、“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及2020年展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成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2-3所高校之一;力争进入“211工程”大学行列;争取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70名。(一) 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研究生比例到201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控制祖0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700人,硕士研究生4800人,本科生32500人(含里仁学院16000人),高职专科生2000人左右。根据社会需要发展继续教育。到2020年,博士研究生达到1000人,硕士研究生达到6000人,本科生达到34000人。(二) 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到2010年,教师总数达到2360人,其中教授达到U470人、副教授83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努力实现院士零的突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达到4-5人,并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团队20个。到2020年,教师总数达到2560人,其中教授达到510人、副教授9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9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50%。(三)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到2010年,博士后流动站增加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增加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力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增加18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增加2个;本科专业控制在65个以内;国家重点学科增加2个,省重点学科增加5个;力争五年产生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到2020年,博士后流动站增加到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加到25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增加到14个;本科专业控制在70个以内;国家重点学科增加到5个,省重点学科增加到18个。(四) 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科研实力到2010年,年科研经费达到2.5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3500万元;年发表论文5000篇,其中收入三大检索的论文500篇;年科研成果150项,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少于20项,为科技园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2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达到12个。五年内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到2020年,年科研经费达到5亿元;年科研成果不低于200项,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少于30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中心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达至20个。(五) 培育高新产业,提高经济效益至2010年,科技园初步形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软件研发等几大产业基地,成为一流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达8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产业集团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5千万元,成为省、市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产业集团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利税达到1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学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六) 拓展国际交流领域,扩大留学生规模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合作办学方式和拓展交流领域;扩大外籍留学生规模,至02010年留学生数量达到200人,2020年达到300人。(七) 启动大学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学校品位全面启动大学文化建设工程,形成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专家治教、兼容并蓄的大学文化特色,体现现代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提高管理效能,提升学校品位。四、实现“十一五”总体目标的任务和措施(一)学科建设“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的工作方针是大力引进学术带头人,构建和完善学科梯队;整合校内资源,加快形成有特色的强势和优势学科群;完善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 建立学科带头人为学科建设负责人的管理模式。学科带头人负责确定研究方向和组建学术梯队,负责学科的日常建设、规划以及各类评估等事项,具有学科建设相应的人权和财权。学校对学科带头人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实行淘汰制。2、 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发挥校、院学术委员会在校内学科带头人的认定、选拔和校外学术带头人引进评定工作中的作用。根据需求培养、引进学术带头人,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定期考核工作。3、 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发挥强势和优势学科群的作用,探索学科交叉的突破点,带动学科协调发展,形成若干个有特色的跨学科创新团队。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为依托,发挥机、电、液一体化的优势,在重型机械及装备领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4、 完善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和力学等基础学科的结构和学术梯队,实现硕士学位点基本覆盖,在每个一级学科内建成1到2个博士学位点。5、 进一步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管理学科的内涵建设,同时提高应用经济学、哲学、法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术水平,支持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实现博士学位点“零”的突破。(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坚持“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实行“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 加强专业建设和新专业申报工作按照控制规模、注重质量的指导思想,办好现有专业,控制申报新专业。对办学不足4年的新专业重点建设,在教师的补充、培训提高、学术带头人培养、学历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先保证。对新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学位点申报等方面提供重点支持。申报新专业的原则是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依托现有优势学科,完善二级专业群。要规范申报新专业的论证程序。2、 继续完善教学计划,构建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社会对不同的学科、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构建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计划。实行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研、产互动,探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志趣和特长创造条件。3、 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在现有学分制基础上,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并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度。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逐步建立“按学分注册,按学分收费,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的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4、 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学工作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完善现有的教学大纲,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将现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基于网络教学、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系统,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实用为主,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在全校推广大学英语A、B、CM个等级教学。加强“双语”教学工作,重视“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引进国外优秀教材,规范“双语”教学课程的考试,完善双语教学的环境与条件。力争在5年内,将双语教学授课率提高到8%以上,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和法律专业的双语授课率大于10%。5、 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在职学习进修,加强对承担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岗前、岗中培训,学校每年组织两次新教师试讲、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凡没有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均指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导师。教务处每年对导师及青年教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奖惩。6、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大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和课程整合的力度,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立有单独课程编码的实验教学课程,确保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课均能开出。在2008年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开出率占实验课程的80%以上。增加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有条件的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提倡实践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同时各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在校内外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使毕业设计(论文)贴近实际,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在今府年内,实习基地、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及仪器设备存量达到1A类学校标准,教学科研的硬件环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7、 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要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课、量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有特色的专业课建设。要加强课程建设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投入不少田00万元,为申报省级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精品课打好基础。在现有34门校级和25门省级精品课基础上,用5年的时间使校级精品课达到80门,省级精品课达到50门,力争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选用制度,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和省、教育部评审的精品教材,规范教师参编各级规划教材、协编教材的工作,提倡和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每年对学生使用的教材进行评价,防止教材编写上的低水平重复,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使用各类优秀教材的比例达到15%,在5年内,力争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获奖教材10部。8、 加强多媒体教学建设,提升教学水平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建设,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制傕AI课件,不断提高多媒体授课的质量,使必修课采用多媒体授课学时比例达到0%。9、 完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机制要深化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根据科学规范、分级管理、精简高效、统一协调的原则,进一步将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完善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教务处要掌握各学院(系)的教学管理状况,对教学任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根据教学第一线的反馈信息,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要利用教学、教务管理软件中的教学评价功能,针对不同的学科,制订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给予合理的阶段性评价,使教师获得综合、全面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改进教学。同时,为教师聘任、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提供基本的依据。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发挥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0、 加强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建设加强督导团队伍及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监督和指导职能。督导员要按照工作职责和督导团工作安排,经常深入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班级,了解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调查,组织学生评教,开展听课活动。各教学单位要继续完善落实教学信息员制度,在学生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起“信息反馈通道”,加强对教学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教与学的状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11、 加强学风、考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加强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管理,严明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监考教师切实负起责任。通过诚信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考试违纪行为。对考试作弊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在校园内形成严肃考纪的良好氛围。12、 逐步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在已经建成的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上,逐步实现教师教学情况的网上评价,学籍、教材、选课、学院(系)教学运行状态及其他教学、教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效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13、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标准》,加大教学条件的投入力度。(三)教师队伍建设以造就学科带头人、形成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为重心,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1、 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根据学科建设目标,以高层次人才为牵引,以优先发展学科为重点,合理配置资源,为高层次人才搭建高水平的事业平台,为拔尖人才快速成长创造有利条件。2、 设置校级特聘教授岗位。校级特聘教授责任和权力是带领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进入国内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组建本学科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在团队的形成过程中,赋予特聘教授充分的遴选、考核和分配等自主权,实现设岗、选人与做事的有机统一。3、 继续加强师资培养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支持杰出人才出国交流、访问、合作研究;鼓励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展研修学习活动;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立项、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支持。4、 完善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采用灵活的用人模式,引进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人才资源,促进相关学科快速发展。5、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依据国家相关政策,逐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才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学生工作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新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努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工作水平,使学生工作成为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起德育的使命。1、 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体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以学工处(部)代表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各学院(系)实施具体管理的二级体制,给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完善各种制度,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探讨和试行在“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学生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和造就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理想远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 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定编,鼓励教师做兼职辅导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3、 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对学生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种管理、活动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团结、联系学生方面的优势,抓好党、团支部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条理》,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4、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坚持“面向市场,双向选择,完善服务,加强指导”的就业方针,推进“大学生就业工程”建设。制定科学的就业发展规划,明确、规范就业工作管理制度,在各学院推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在巩固原有用人基地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完善校、院二级管理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动”平台建设。促使就业指导课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形成“提前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实现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使毕业生就业率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按3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定编,提高专业化水平,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优质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6、 加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管理条例》,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广泛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机会参与国内外各类大学生科学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学校影响。7、 加大扶助特困学生力度学校提供配套资金争取更多的银行助学贷款资助特困生;强化勤工助学指导中心职能,为贫困家庭学生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开拓多种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设立专项奖学金;完善奖、助、贷、缓、减、免等助学机制。(五)科学研究1、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科研工作量考核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杠杆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全校科研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最优整合。转变科技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院(系)的科研主体作用,进一步明晰校、院(系)两级科研管理的责权,使院(系)真正成为科研项目承担、过程管理和受益的主体。科学技术处要做好学校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政策,拓宽立项渠道,加强与国家、省、市各部门的联系,使我校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国防建设工程、地方重大项目的能力不断提高。2、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基础。立足优势学科,瞄准学科前沿,强化学科特色,以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重点,继续加强学科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投资7500万元,鼓励以重大项目为基础组建交叉学科平台。提升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中心、精密塑性成形工程中心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实验室装备水平,开展相应领域前沿技术开发实验研究工作。同时,对现有的科研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开发全校科研资源,提高科研设施的利用率和共享率,提高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3、 加强科研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在“十五”已有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继续设立并逐年增加校内各类科研基金,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的投入,对那些素质好、能力强、科研方向新的青年教师要重点培养。在优势学科领域建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科研团队。4、 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工作,在优势学科领域取得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技术成果。(六)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产业工作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大学科技园布局规划、重点培育的技术领域规划。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大学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包括孵化场地、通讯网络等在内的功能配套、设备齐全的基础设施,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力争在平方公里的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区中,规划出1500亩专业孵化区。2、 加速园区孵化器建设依托燕山大学技术和人才的优势,建立综合型、专业型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孵化器,完善孵化功能,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咨询策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等服务机构入园,实现全程化、多方位的服务,使高科技企业顺利度过初创期,提高孵化成功率。吸引高水平的开发机构入园,在园内集聚一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和众多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增强园区聚集效应。吸引包括毕业生、在职教师、在校学生和归国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创业者到园内创办科技企业。通过企业孵化和市场实践,使大批有作为的科技企业家和发明家在大学科技园里不断涌现。注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懂经营、善管理、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3、 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招商引资模式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广泛宣传,取得社会的了解和支持,为科技园的发展吸引更多资金、人才和技术。建立精干、高效的招商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招商奖励政策。做好科技园产业化项目的评估论证。按不同区域、不同来源所涉及的项目和资金,掌握其运行状况,明确主攻方向,编制一批符合国际商务规范的高质量的招商项目,进行网上招商。构建园区1系统,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科技园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明确相关产业优惠政策,使高校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优惠政策有效地结合起来。4、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每年设立0—100万元创业孵化种子资金,支持师生科技创业;加强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包括创业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创业孵化资金、担保资金等为内容的创业资本市场,为孵化和培育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积极吸引社会企业向园内技术创新项目和高科技小企业投资,把风险投资公司引入科技园,并为风险资本公司运营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七) 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学校实力、扩大国际影响。积极推荐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进修和学术交流;扩大外籍教师尤其是专业外籍教师的数量,使之保持在20人以上;不断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力争与海外高校合作办学、共同开发西校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八) 校园建设根据学校“十一五”期间办学规模与目标的要求,积极争取基本建设投资,保证校园建设满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精打细算,控制造价,杜绝建筑设计中的不合理及浪费,提高建筑面积的使用率。加强管理与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建设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型新校园。(九) 后勤保障1、 全面提升后勤服务水平按照学生公寓ISO9001质量管理目标,进一步规范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向标准化和科学化迈进,保障学生公寓区内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加强对餐饮的监管力度,建设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工作制度化、采购集中化、品种多样化、环境优美化的现代化标准食堂;做好水、电、暖的维修工作,切实保障教学、科研及生活方面的供给,完善收费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校园的绿化和保洁,建设生态型、环保型校园;加强教学及生活区物业管理;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建立与服务对象信息互动的平台。2、 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服务领域合理配置资源,成立由后勤集团公司控股的、有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从单一的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发展,以集团公司有限的资产广泛吸纳并控制有效的社会资本,使集团公司成为社会化资产的混合经济实体。建立主副食基地和纯净水厂,提升建筑公司资质,组建房业开发公司等经济实体。扩大服务范围,托管校外物业和楼宇,提升服务能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全面提高集团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技术精、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队伍。逐步使后勤集团与社会行业接轨,使学校与后勤集团间形成真正的甲乙方契约关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1、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2、 完善干部任用、培养机制按照德才兼备和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形成干部梯队;做好后备干部的推荐、遴选、培养工作。按照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等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努力创造优秀干部走上学校各级领导岗位的环境和氛围。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我校党的组织,改进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定期评选表彰,以激励党员奋发进取,建功立业。4、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学校各项事业中来,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党的统战工作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其他社团的作用。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保证时间,讲求实效。领导干部应先学一步,校、院二级中心组要做理论学习的表率,充分发挥各党委、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性作用。建立时事形势报告制度。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个人和集体先进典型。发挥燕山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研究。6、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到应有的位置,使各单位、各部门都注重这项工作。努力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覆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始终,其中提高机关和后勤单位的服务意识是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体系,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落实、开展和普及。7、 加强宣传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办好《燕山大学报》,贴近学生和教工,贴近教学、科研和学校实际,避免表面性,追求深刻性和启迪性,逐步改为旬报以至周报。办好校内电视台,创立新栏目,增加播出数量,电视信号覆盖东、西校区。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宣传功能,设立专门机构,收集、反馈、回应8$信息。继续办好《学习参考》、《燕大周讯》和宣传橱窗,西校区增设阅报栏和宣传橱窗。设立校园电子显示屏。学生和教工思想状况调查制度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