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_第1页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_第2页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_第3页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_第4页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中风的中医急症处理一、中風急救1、腦中風急救2、手指、耳垂肉/放血救命法:腦中風發生時簡易急救法腦中風/放血救命法如果有人遇到【中風】時,患者腦部的微血管,會慢慢地破裂。頭暈,神智不清,體力不支倒地。遇到這種情形,千萬別慌張,病人無論在何處,【不管是浴室、臥室或客廳、馬路、山上】,千萬不可搬動他。因為:如果移動,會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在原地把病人扶起坐穩【防止再摔倒】。這時對病人進行【放血急救法】:拿一支打針用的針頭最好,如果沒有,請到【西藥行】拿一針頭或放血片,否則,用縫衣服的針,或大頭針,用火燒一下消毒。在病人十個手指頭尖端,【無固定位置,約離手指甲一公分】用針頭刺出血來,萬一血不出來,用手指擠出,每指擠出一滴血【約豆粒般大小】,否則,用牙齒咬指尖,事不宜遲,使其出血。三、五分鐘之後,病人會自動清醒來。如果病人的嘴歪了,就拉紅兩耳垂,各刺一針,並擠出一點血,幾分鐘後,嘴形恢復原狀,說話清楚。讓病人靜坐一下【給病人喝一杯溫開水】,等病人正常,沒有異狀時,再扶病人上車,送醫院保健。以上是腦中風放血急救法,可使病人安全。否則,急忙將病人抬上救護車,一路上的顛跛和震動,病人頭部微血管,幾乎已經破裂了。不要說請人醫,就是請神醫,也難保全病人的生命。敬請影印推廣知識減少中風功德無量。a、上列十指尖紅色圓圈處,是針刺點,使其出血。b、兩耳垂紅色三角形點,是針刺點,使耳垂放血既可。二:竹木扎入肉中,蝼蛄一只捣碎敷患处,一夜即出。三:胃痛足三里、太冲,脉实多用泻法,背部走罐或刮痧;脉弱心慌配内关用补法,不要针中脘,容易引起胃穿孔。如果条件允许,功底扎实,随脉治之,即使穿孔也能有效控制病情。遇到过隔下出现游离气体(穿孔了),西医切开却找不到穿孔点的病例。四:急救方法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晶,中医的急救方法独具专长,并非一些人所误解的那样,单纯地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而不能用于急救,在这里介绍几种中医常用的急救法。1.嗅鼻法:这是用药物吹入鼻道或直接闻嗅刺激鼻粘膜,通过嗅神经传达到中枢而引起反射性的喷嚏,兴奋知觉神经而使昏迷的病人苏醒过来。常用的药物为通关散,由猪牙皂角、细辛各等份组成,有通开窍的功用。2.催吐法:在急救中主要用作清除食道、胃肠中的食物和咽喉气管中的异物、痰诞等,以达到宣通呼吸道、吐出进入胃中的毒物的目的。其机理为通过兴奋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常用的催吐药有瓜蒂散,由瓜蒂、赤小豆各等份组成,有涌吐痰食的功用。使用催吐药时要镇重,宜用于体质健壮的病人,对于年老体弱、孕妇、有心脏病和吐血史的人不宜使用。3.针灸法:针灸是用三棱针、圆针等刺出血,或以毫针重刺激对昏迷晕厥病人进行急救,达到复苏的目的.常用穴位有人中、百会、合谷、十宣、少商、砷门等;灸法是以艾条在一定穴位上燃烧,以其温热透过皮肤刺激神经血管等而达到强心兴奋的作用,常用穴位因病而异.灸时应全神贯注,防止烧灼皮肤;凡头、面、胸部及有毛发的地方(除百会穴外),一般不宜艾灸。4.拨火罐疗法:以一个竹筒或特制的玻璃瓶或陶罐,在其里面点燃一下,立刻覆盖在病人一定部位上,利用火罐吸住皮肤,给以温热的刺激,活血行气,使人体气血流畅而收到止病消肿的作用,本法对体质弱、皮肤容易出血和有广泛性皮肤病或皮肤有严重过敏的,心力衰竭、抽搐的病人不宜使用。5.推拿法:以推拿手法在体表、肌肉、关节进行推、按、揉、捻、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并刺激神经,使之兴奋而收到治疗作用。但对有急性炎症、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皮肤疾患、肿瘤、皮肤容易出血、体质虚弱病人不宜使用。五:中醫穴位急救::人中位置:人中溝上三分一與下三分二之交會點。人中溝中央近鼻孔處。處理:1)窒息﹑休克﹑中暑﹑昏迷﹑心臟停頓﹑痙攣。2)中風昏迷﹑口眼歪斜﹑癲癇發作﹑口吐白沫。3)小兒驚風﹑牙關緊閉﹑腰痛。操作法: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三至零點五寸)。經絡:督脈::鼻膈(交替穴,與人中作用大致相同;如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沒法點刺人中穴時取用)位置:在人中溝之上端,鼻中隔根部正中,在鼻柱根部下。處理:1)窒息﹑休克﹑中暑﹑昏迷﹑心臟停頓﹑痙攣。2)腦炎後遺症﹑牙痛。操作法: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三至零點五寸)。經絡:經外奇穴::素蟉(交替穴,與人中作用大致相同;如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沒法點刺人中穴時取用)位置:在鼻柱尖端,鼻尖正中央。處理:1)窒息﹑休克﹑中暑﹑昏迷﹑心臟停頓﹑痙攣。2)呼吸衰竭﹑心動過緩﹑腦炎後遺症。3)鼻病﹑鼻疾。操作法: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三至零點五寸)。經絡:督脈::上星位置:前髮際正中對上一寸。在頭正中線上,入前髮際一寸處。處理:1)流鼻血﹑頭痛。2)頭風﹑眼痛。3)鼻塞。操作法:按(穴位在皮下零點三至零點五寸)。經絡:督脈::百會位置:前髮際正中對上五寸,後髮際直上七寸。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之交點。處理:1)休克﹑暈眩﹑頭痛﹑中風﹑脫肛﹑癲癇。2)耳鳴﹑耳聾﹑鼻塞﹑弱視﹑神經衰弱。3)高血壓﹑胃下垂﹑子宮脫垂。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五至一寸)。經絡:督脈::風池位置:第七頸椎(C7)對上四寸之一點與耳後乳突下緣間聯線上之中點處。從脖子後面正中入後髮際一寸處與耳後乳突下緣間聯線上之二分一處。脖子後斜方肌兩旁後髮際內的凹窩中。處理:1)頭痛﹑暈眩。2)眼鼻病﹑鼻炎﹑耳病﹑耳鳴﹑耳聾﹑項頸強痛。3)高血壓﹑偏癱﹑大腦發育不全﹑腦外傷後遺症﹑感冒不適。操作法:拿﹑按或摩(穴位在皮下零點五至一寸)。經絡:足少陽膽經::上迎香位置:在鼻柱中間,兩旁低凹處。處理:鼻出血。操作法:拿或按(穴位在皮下零點三至零點五寸)。經絡:手陽明大腸經(迎香位置:鼻翼外緣中點處與鼻唇溝的中間。處理:鼻炎﹑鼻竇炎﹑鼻塞﹑面癱﹑面部神經麻痺。)::太陽位置: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一寸的凹陷處。處理:1)偏頭痛﹑面部神經麻痺﹑暈眩。2)頭痛﹑眼病﹑面癱﹑牙痛。3)三叉神經痛﹑感冒不適。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五至一寸)。經絡:經外奇穴||手部穴位::合谷位置:拇指和食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之第一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拇指尖到達的地方。拇指和食指張開,虎口與拇指和食指的掌骨體結合處(兩叉)聯線的中點。在手背拇指和食指的掌骨體之間,略近第二掌骨體外側中點處。拇指和食指併合之間的豎紋旁之骨間背側肌肉最突起的地方。處理:1)一般全身止痛作用,特別適應頭部痛症。2)消炎﹑退熱﹑發熱汗多(本穴既能止汗又能發汗)。3)口面疾患(面癱﹑眼病﹑耳病﹑鼻病﹑咽喉痛﹑牙痛﹑頭額痛)。4)腹痛﹑手指攣痛﹑臂痛﹑咳嗽﹑感冒不適﹑經閉﹑引產。5)高血壓﹑偏癱﹑口眼歪斜﹑歇斯底里﹑流鼻血及鼻炎。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五至一寸)經絡:手陽明大腸經::內關位置:在掌後第一腕橫紋正中直上兩寸,拇長屈肌腱與指淺屈肌腱之間。處理:1)心臟復甦﹑心臟衰弱﹑心律不正﹑心搏動過速/過緩。2)嘔吐﹑胃痛﹑失眠﹑心悸﹑胸腔痛。3)高血壓﹑心臟病﹑心絞痛。(作用使冠狀動脈擴張﹑增進冠脈血液流量和心肌血氧供應量。)4)歇斯底里﹑癲狂﹑熱病﹑肘臂攣痛﹑哮喘(發作期)。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零點八至一點三寸)。經絡:手厥陰心包經::少商位置:在拇指的指骨體外側,距指甲角外零點一寸。處理:1)昏迷﹑中風。2)咳嗽﹑咽喉腫痛﹑“抽風”。3)癲狂﹑小兒驚風﹑熱病﹑發燒。4)鼻出血﹑手指勞損﹑淋巴結脹大。操作法: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一寸)。經絡:手太陰肺經||軀幹穴位::腎俞位置:在第二腰椎(L2)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一點五寸,即「命門」兩旁。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點五寸。處理:1)暴寒﹑虛弱。2)腰痛﹑神經衰弱﹑遺精﹑月經不調。3)陽萎﹑耳鳴﹑耳聾﹑泌尿系統疾病。4)遺尿﹑腎炎﹑腎絞痛﹑腎下垂﹑腎虛。操作法:推﹑按或摩(穴位在皮下零點八至一寸)。經絡:足太陽膀胱經::中脘(雙脘)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上四寸。前正中線臍上四寸。胸骨劍突下端到肚臍正中的二分一處。處理:1)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腹脹﹑便秘。2)胃痛﹑胃炎﹑胃痙攣﹑胃潰瘍。3)胃腹疾病(膽囊炎﹑膽石)。操作法:按﹑摩或推(穴位在皮下一至一點五寸)。經絡:任脈::上脘(雙脘)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上五寸。前正中線臍上五寸。處理:1)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腹脹﹑便秘。2)胃痛﹑胃炎﹑胃潰瘍﹑胃下垂。3)胃腹疾病(膽囊炎﹑膽石)。操作法:按﹑摩或推(穴位在皮下一至一點五寸)。經絡:任脈::氣海(丹田)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下一點五寸。前正中線臍下一點五寸。處理:1)腹痙攣﹑腹痛﹑腹脹﹑腹瀉﹑便秘。2)脫肛﹑遺尿﹑遺精﹑月經不調﹑痛經。3)陽萎﹑泌尿生殖糸統疾病﹑痢疾﹑體虛﹑中風。操作法:按﹑摩或推(穴位在皮下一點五至兩寸)經絡:任脈(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關元(丹田)位置:在肚臍正中直下三寸。前正中線臍下三寸。處理:1)腹痙攣﹑腹痛﹑腹脹﹑腹瀉。2)尿閉﹑遺尿﹑遺精﹑月經不調﹑痛經﹑白帶過多﹑子宮脫垂。3)陽萎﹑泌尿生殖糸統疾病﹑尿路感染﹑腎炎﹑盆腔炎﹑體虛﹑中風。操作法:按﹑摩或推(穴位在皮下一點五至兩寸)經絡:任脈||足部穴位::足三里位置:位於膝蓋骨下緣直下三寸,距離脛骨粗隆外側一橫指處。足少陽膽經之陽陵泉穴下一寸處平齊,距脛骨外一寸的地方。在外膝眼(足陽明胃經之犢鼻穴)直下三寸處,脛骨前緣外側一寸。處理:1)嘔吐﹑腸胃痛﹑衰弱。2)胃/腹痛﹑嘔吐﹑腹瀉﹑腹脹﹑便秘﹑消化不良。3)偏癱﹑膝關節疾病﹑腰腿酸痛﹑下肢癱瘓﹑痢疾。4)癲狂﹑失眠﹑高血壓﹑頭痛﹑頭暈﹑傳染性肝炎﹑體虛。操作法:按(穴位在皮下一至一點五寸)。經絡:足陽明胃經(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委中位置:在膝彎正中央的橫紋上,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膕窩正中。處理:1)腰背痛﹑小腿肌肉抽筋。2)下肢痛/癱瘓﹑膝關節/膕筋攣痛。3)坐骨神經痛﹑腹痛﹑頭項痛﹑中暑。4)吐瀉﹑偏癱﹑遺尿﹑小便虛弱困難。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零點八至一點五寸)。經絡:足太陽膀胱經::承山位置:在小腿肚正中,位於腓腸肌的外側頭與內側頭之間凹陷的腹端。從委中到腳後跟上與外踝尖平齊處聯線的中間。處理:1)小腿肌肉抽筋。2)坐骨神經痛﹑腰腿攣痛﹑足跟痛。3)下肢癱瘓﹑便秘﹑痔瘡﹑脫肛﹑腳氣。操作法:按﹑摩﹑推或拍(穴位在皮下一點五至兩寸)。經絡:足太陽膀胱經::太沖位置:在拇趾除與二趾的趾縫,後約兩寸。足背第一和二蹠骨底之間凹陷處。處理:1)足趾抽筋。2)頭痛﹑暈眩﹑癲癇﹑疝氣﹑小便不通。3)偏癱﹑中風﹑高血壓﹑遺尿﹑乳腺炎﹑腸炎。操作法:按或點(穴位在皮下零點五至一寸)。經絡:足厥陰肝經(本穴有鎮靜作用;精神病﹑癲癇)。::涌泉位置:在足底(腳趾除外)第二﹑三趾縫與腳跟成一直線,上三分一與下三分二的交匯點。將足趾屈曲,呈現在足掌心前面正中之凹窩。處理:1)休克﹑昏迷﹑心神不寧。2)暈眩﹑歇斯底里﹑癲癇﹑小兒驚風。3)頭痛﹑中暑﹑下肢癱瘓﹑高血壓﹑咽痛。操作法:點或按(穴位在皮下零點五至一寸)。經絡:足少陰腎經(本穴有寧神安靜作用;窒息﹑燥狂型精神病)1、“狠掐臂前大筋急救法”高举患者大臂(男左女右)寻取臂前大筋,一手举臂,以另手拇食指二指掐起患者臂前大筋,旋掐旋放,连续三次,五次或七次,患者若为心因性之休克,多可迅即复苏,此方用于晕针所致之休克,亦甚有效。2、另一法为指掐人中。其法为医者以拇指甲尖,按掐患者人中穴,以适当的力量按掐,连续数次,若为脑因性休克,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但需注意,这种方法只是在来不及送医时的权宜之计,可收暂时的缓解之效,若能来得及送医,仍以送医处理为宜。一、昏迷:突然昏迷,人事不省,颜面苍白,四肢软瘫。1、点穴手法(1)捏人中:用姆指尖深陷人中穴。(2)揉内外关:用姆指、食指对揉内、外关穴,并用力于上。(3)推大陵:用姆指推行大陵穴至曲泽穴。(4)擦手足心:术者用掌侧迅速的摩擦手心、足心。以皮肤热为度。(5)按百会:用指点按百会穴,可长按1~3分钟。2、急救选用穴:少商、少泽、大椎、足三里、隐白、三阴交、至阴。二、中暑:因外界高热,人体内脏阴气虚脱而造成中暑。症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身软无力,严重者昏迷不醒。1、点穴手法(1)掐十宣:用手指尖深掐十宣穴。(2)堆大椎:用手迅速由上往下擦大椎穴处,以肤热烫为度。(3)拍心窝:用手动沾冷水或白酒,拍打心窝处。(4)揉五心:用手治指揉动手心、足心、背心处,以肤热润为度。(5)捏脚址:用手掌一把握住脚趾,进行有节奏的握捏。(6)按太阳:用两姆指按太阳穴。(7)拿眉轮:用姆、食指对拿眼匡眉轮。2、急救选用穴:人中、印堂、百会、风池、承浆、合谷足三里、涌泉、丹田、中皖、内关、外关、肩井、少商。三、误死:误死都见于平日无病者,突然在坐、卧或行走时倒地昏死,也可因七情过度,突然昏死。1、点穴手法(1)掐舌柱、鼻柱:用手指尖掐口中舌柱和鼻柱,如有惊动则可救。(2)捏耳尖:用食指提捏耳尖。(3)通任督:用食中指分别点压在人中、承浆穴上。两穴分别通于督脉、仁脉。(4)掐十宣或或气端穴。(5)揉丹田:用掌贴于丹田处,按顺时针方向揉动丹田。(6)振耳心:用手指伸于耳内微微振动,然后放松。2、急救选用穴:合谷、内关、外关、少商、大陵、神门、龙颔、百会、哑门、印堂、太阳、地机、行间、至阴、涌泉、九窍。四、痧症:因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外界秽浊疠气之邪承乘隙侵入机体,使气血阻滞,气机失常而发病。症见全身胀累,四肢无力,唇青面赤。1、点穴手法(1)拿肩胛:用手指深拿肩甲胛处筋,进行反覆拿提。(2)推额面:用手指分别推额面,印堂至太阳处。(3)揉五心:用手揉动手心、足心、背心处,以肤热润为度。(4)掐少商、少泽:用手指深掐少商、少泽穴处。(5)擦颈后:术者沾酒擦颈后窝,及风池、哑门、大椎等穴。(6)拍肘、膝窝:术者沾酒或水拍打肘窝、膝窝,以近肤热红为度。2、急救选用项:人中、陀脊、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然谷、少冲、委中。五、中毒:因误吃各种有毒药物或食物中毒。症见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神色大变、睕腹疼痛。1、点穴手法(1)探喉头:术者迅速用手指伸进患者口中,轻微地拨动喉头催吐。(2)推任脉:从脐中推向膻中,反复多次,使患者有呕吐感。(3)揉中睕:中指点揉中睕穴。(4)掐委中:用指深陷委中穴。(5)拍大椎:用白水沾于手上拍打大椎穴。2、急救选用穴:人中、承浆、合谷、劳宫、足三里、涌泉、行间、天枢、脐中四边。六、溺水:因水吸入体内,闭塞呼吸,使气血停顿。症见人事不省,脉息全无。1、点穴手法(1)按压胸背:患者俯卧,头低足高。术者用手按压胸背,,应有节奏地一按一松。(2)吹鼻吸嘴:使患者平躺。术者将气吹入鼻内,然后捏住。用口对著患者的口深深吸气,须反覆多次。(3)推手足三阴:从指(趾)端内侧向身躯部推行。(4)揉五心:用手擦揉手心、足心、背心,以肤热为度。(5)吹窍穴:用气吹动耳窍。(6)掐十宣:用手指深陷十宣穴。2、急救选用穴:太阳、人中、地机、合谷、大陵、内关、外关、血海、气海。七、中风:中风多因邪中脏腑或邪中经络所致。其症见突然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1、点穴手法(1)顶风池、风府:用手指向上顶风池和风府穴。(2)案按内、外关:用拇、食指对按内关、外观穴。(3)弹拨膏盲:用手指深透膏盲穴,进?行左右弹拨。(4)掐人中、地机、委中:用手指深陷人中、地机、委中三穴。(5)揉腹部:用掌贴于于腹部,进行揉动。(6)点足三里:用指点叩足三三理里穴。(7)推陀脊:用手指推行佗脊薛各穴。2、急救选用穴:十宣、少冲、血海、涌泉、劳宫、大陵、神门、三阳路、三阴教交、照海、河谷。八、癫狂:癫狂是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多因七情所伤,心神不能内守。临床上分癫症、狂症两类。1、点穴手法(1)弹卒癫:用手指弹男患者卒癫穴。不可多弹,因振心动神刺激强。(2)掐人中、后根:术者用手指深陷人中穴和后根处。(3)拿肩井:用手拿提肩井穴。(4)揉神门、内关:用手指揉动神门、内关穴。(5)按神阙、天枢:用手指重按神阙、天枢穴。(6)叩脑后:用手掌捂耳,手指轻扣脑后。(7)推督脉:用指从印堂推行至长强穴。反复多次。2、急救选用穴:风池、缺盆、人迎、鼻柱、期门、中渚、三阳路、曲池、涌泉、足三里、地机。九、足转筋:因风寒入侵或肾亏筋萎。症见抽筋、筋僵、筋硬、疼痛难忍、不能屈伸。1、点穴手法(1)点按承筋、委中、阳陵泉:用手指按柔揉动三穴。(2)擦足心:术者先将手掌擦热,然后擦揉患者足心,以肤热为度。(3)拍打阿是穴:用手指并联拍打疼痛处。(4)推足阳经:用手指推行足阳经,从上往下推。2、急救选用穴:环跳、足三里、涌泉然谷、绝骨承山。十、产后昏厥:妇女产后因失血过多,或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致使发生昏厥。症见脸色苍白、昏迷不醒、四肢无力。1、点穴手法(1)掐人中、百会。用手指掐人中、百会穴。(2)擦涌泉:用手指迅速擦揉涌泉穴。(3)按内、外关、长强: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长强处。(4)拍胸、背心:用手指沾白酒拍胸、背心处,以肤红为度。2、急救选用穴:印堂、承浆、行间、十宣、少冲、然谷、中冲。十一、小儿惊厥:小儿属骄阳之体,易受外邪。因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生风,或因痰热及惊恐而成。症见四肢抽搐、口禁、角躬反张、眼睛上吊。1、点穴手法(1)掐人中、少商、二扇门:手指深陷人中、少商、二扇门各穴。(2)按百会:用手指揉按百会穴。(3)逆运八卦:用手姆指逆推手内、外八卦,以掌心敷热为度。(4)揉印堂、颈后窝、小天心:用手指沾冷水揉动三处。(5)推下六腑:用手从肘外侧推至手小指端。(6)拍四缝、五经纹:用手指深陷四缝、五经纹各穴。(7)点脐中四边:用四指点压肚脐四周。(8)弹山根:用手指弹动山根穴。(9)拿提背脊:从小儿长强穴往上拿提辈背几脊椎两侧肌肉。2、急救选用穴:清天河水、黄蜂入洞、十宣、老龙、小天心、涌泉、中皖、仆参。十二、胸心绞痛:因寒痰雍塞、水饮留积、气滞胸心所导致。症见胸心绞痛、疼痛难忍、两肋胀满、痛及皖腹。1、点穴手法(1)弹拨肩胛:用手指深拿肩胛筋,反复弹拨,患者可立感疼痛消失。(2)掐内关、合谷、地机、隐白:用手指尖重掐四穴。(3)推任脉:从天突穴往下推行,反复多次。(4)按天枢:用手指按天枢穴。2、急救选用穴:承浆、大迎、膏盲、期门、龙颔、少冲、中渚。十三、外伤出血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出血,症见流血不止。其止血手法、选穴情况,根据部位,各不一样。1、点穴手法(1)点穴法:上肢--大陵、曲池、中府、极泉。下肢--地机、血海、冲门。头部--大迎、缺盆。(2)压迫法:上肢、下肢压迫肘臂、大腿内侧;下肢--地机、血海、冲门。头部按压颈两侧。2、急救选用穴:在出血处上方选用各种穴位按压止血。十四、急性腹痛:腹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伤寒腹痛、中暑腹痛、气滞腹痛、虫积腹痛、气滞腹痛、虫积腹痛、食积腹痛等。其疼痛症状各不一样,但镇痛安神手法大致相同。1、点穴手法(1)掐内关、足三里、行间:用手指压以上穴位。(2)拿肩胛、腹肌:用手指拿提肩胛筋、腹部大筋。(3)摩脐中:用手掌摩揉脐中,以肤热为度。(4)按天枢、中皖:用手指点两穴。(5)推脊椎:用两姆指从大椎穴往下推行。反复多次。2、急救选用穴:隐白、绝骨、三阴交、肩井、神阙、单田、三阳络。十五、急性腰痛:因内挫扭伤,寒湿入肾所致。症见腰痛难忍、屈伸困难、咳嗽痛剧。1、点穴手法(1)掐中渚、绝骨、委中、腰阳关:用手指深掐四穴。(2)推督脉:用手指推动督脉,上下反复推动。(3)摩带脉:用手掌从腰上分摩带脉。(4)点按天枢、神阙:用手指点按天枢、神阙穴。(5)捏手、脚指趾关节:用手掌重捏手、足关节。2、急救选用穴:风池、人中、百汇、膏盲、环跳、涌泉、脐中、三阴交。嵩山少林寺急救秘穴秘法在武术运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伤害事故,内伤出血和运动性晕厥较为常见,此类事故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适当,很容易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故此,作为教练员或运动员本身,必须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以便自救或救人。现将本人在河南省登封县少林武术体校学习期间,由嵩山少林寺名誉方丈德禅大师口传心授的少林损伤急救秘穴秘法,整理成章,献与《武林》读者,以便急救之用。1)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掌心中央前1/3与后2/3交凹处。方法与作用:猛掐涌泉穴能止口,肛门大出血,当遇患者口,肛门大出血时,可用大姆指用力掐压涌泉穴,直至血止,即可松手。2)会阴穴:属任脉,位于肛门与阴囊(男)或与阴唇后联合(女)之间。方法与作用:用食指深插会阴穴,直到听到[咳]……的呻吟声,能使从高处下跌造成休克的患者,经各穴位(如: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摄掐无效而转危为安,只要胸口尚温,就能起死回生。3)尾椎骨下穴位也是急救要穴。位于肛门与尾椎骨之间。方法作用:同2)。效果比会阴穴稍差。4)肚脐左右各1寸(约3.3~3.5厘米)处,用大拇指,食指捏之,各有一条大筋可以提起,能使运动性腹痛(如:胃痉挛,腹直肌痉挛)绞肠痧风久痛立止。当遇到腹痛时,可用左右手的大姆指,食指同时捏起大筋,一提一放,直至痛止,以上穴位(方法3~4),系嵩山少林寺山门秘穴,一般医书无载其特殊功能。我家是中医世家,我爷爷曾是承淡安的徒弟,在我爷爷那个年代,医院有急症的,不是西医先上,而是我爷爷先上,因此我家有不少急救绝技,代我慢慢道来:1。妇女痛经:据我所知,100%能止痛!方法:根据病者的胖瘦,选用1。5寸至3寸针刺双侧承山穴。直刺,捻转泻法。一般1分钟左右即可痛大减。然后留针20分钟,期间行手法(捻转泻法)2至3次。至此,病者痛大概减3分之2以上,再刺腹部之关元,中极,子宫(根据病者的胖瘦,选用2寸至3寸针),不必行手法,缓慢进针即可,进针后,用2根艾条同时悬灸神厥,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大概20分钟,痛经可完全消失!鼻衄我家治鼻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中医的精华是辩证,但这个病不需要辩证,寒热虚实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一用就灵,暂时还没有失败过,方法:隔姜灸少商。用直径约5cm的薄姜片,上面放一直径约2cm,高约3cm的艾柱,将其点燃,放置少商穴,待热至不可忍,就换至另一侧少商穴,就如此反复。灸的过程中其鼻血就会慢慢停止,其患者会感觉到鼻子通气了,舒服了。一共灸3壮。一共灸3次,后两次是巩固。治疗面瘫绝活用巴豆斑蝥马钱子研细末香油调和做发泡灸三天以内的面瘫一刻钟之内好转急性腰扭伤一刻内好转在病人的扭伤穴上针刺用捻转提插泻法然后让病人自己活动立即有效不过本穴位只适应一次<此穴在曲池和阳溪连线上手三里下0.5寸1.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右上腹发生剧烈绞痛,若距医院较远,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头下寻找压痛敏感点,此点多在阳陵泉穴上。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此穴,并持续按摩2分钟,可获良好止痛效果。2.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病情十分危急。此时可手持五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