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交替使用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交替使用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交替使用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交替使用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交替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综合使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96年的无边细雨张象清晨的雨拍打着窗棂,罗冠被雨声惊醒。他正做梦,他发现眼前光芒万丈,一切异常清晰,就连黑板上的逗号都一清二楚。雷声混着泥土味,被风送进窑洞。窑洞深处泊着一盘炕,炕像一条船,船上睡着罗冠一家五口。罗冠听见了父亲的穿衣声。父亲一边咳一边喊:“罗冠,起!起来去白牛考试了!”再有两个月就小学毕业了。父亲说,乡里中学太差,罗冠应当到白牛上初中,不要像别的孩子一样早早打工。这次考试,决定着罗冠能否参加这个镇的升学考试。但是天却下起了雨,雨色苍茫,没有停的意思。隔了十来里地的山路,母亲说:“雨下得这么大,还去?”罗冠也说:“我不想去。”父亲呵斥道:“风拦不住,雨拦不住,这才叫有诚意!”大清早,罗冠不想吃东西,虽然是稀罕的方便面,勉强只喝了半碗汤。剩下半碗,母亲在上面盖了个碗,说等弟弟妹妹起来吃。父子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雨里,地上的积水淹没脚踝,风吹得到处都是。罗冠的雨伞一会儿歪向东,一会儿歪向西,罗冠爬坡时摔了一跤,手上、鞋上、灰色的卡其布裤子上,沾满星星点点的泥水,膝盖和胳膊肘亦隐隐作痛。路面上的积水白茫茫一片,一会儿流向东,一会儿流向西,罗冠和父亲像两只跛脚鸭子,蹬着水缓慢前行。“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去吧。”罗冠几次要脱口而出,都被父亲的表情阻挡在门外。罗冠心里说,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都知道。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三个孩子要上学,而他又遇到了那样的事,他实在是太难了。漫天的雨幕里,只有两个小黑点,像大逗号领着小逗号,在大地这张巨大的黄纸上点染行。时大时小的雨声,酷似罗家父子时深时浅的脚步,踩在1996年的希望里。不知道走了多久,父亲回过头来:“你走前面,风向变了,我在后面挡一挡。”罗冠换到前面,父亲说:“走吧。雨再大,总会停的,路再远,总能走完。”大约十点多钟,罗冠和父亲来到目的地。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臭小学”,建在一个土疙瘩上,五孔窑洞,院子没有围墙,院畔长着几棵树,一棵树下拴着一只小羊,周围有一些羊粪,味道浓郁。罗冠刚随父亲见过校长,就被带到五年级教室。校长走进教室,手指最后一排一个空位,让罗冠就坐那里。校长说:“咱摸底考试,数学课代表上来,把试卷发一下。”一个长得又黑又矮的小女生,小心翼翼地拿起试卷,又小心翼翼地走下讲台,把试卷一张一张发到同学手里。罗冠拿到试卷,心里一惊,却又生出一种悲凉的欢喜。所谓试卷,是张比院畔拴着的白羊还要白的白纸,上面一个字都无。这时,秦校长摸了摸山羊胡子,扶了扶银色边框眼镜,从教桌上拿起一支粉笔,气宇轩昂地对台下说:“试卷都拿到了吧?那我就开始出题了。这回的测试一共20道题,每道题5分,大家跟着我黑板上的抄。”罗冠看看黑板,看看“试卷”,看看秦校长——他笔走龙蛇,刀光剑影地在黑板上写。罗冠又回到了雨幕里,那些黑板上的字渺渺茫茫,犹如黑夜里飘着的无边细雨。他叹口气,摇摇头,眯着眼睛抄起试题来。黑板上的声音尖锐刺耳,“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一声又一声,偶尔“嗞啦”一声,仿佛雨天马路上险些撞人的急刹车。下课铃响起时,罗冠的试卷早已做完,百无聊赖地在课桌上转着笔。校长收卷时,罗冠心里升起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悲壮。笑完后罗冠跑到外面,父亲正蹲在院畔抽烟,站起来面带笑容问,考得不赖?罗冠笑而不语,父亲咧着嘴又笑,说要是考好了,回去带你吃好的。父子俩考完试没处可去,正在参观羊。忽然那个又黑又矮的小女生喊道:“分数出来了。”秦校长把二人让到办公室,拿出一张试卷给罗冠,罗冠看都没看就递给父亲。罗父拿到手里看后,不由得瞪圆了眼,迟疑地问秦校长:“校长,会不会是判错了?”“没错,44分。”校长银色眼镜后的眼睛弯着,似笑非笑,他摸了摸山羊胡,又拿起一张表,“你看看,我们学校,最低分数62分,罗冠如果跟着我们参加升学考,一定会拉后腿的!”“啪!”一个清脆的耳光在罗冠脸上响起,父亲空前暴怒,右手又一次高高举起,眼中似雨似雾,又似有星光在雨雾间闪烁,罗冠绝望地闭上双眼。下午回家的路上,朱砂般的晚霞染红了天。父亲头垂得很低,和罗冠一句话也没有。路过集市时,父亲意想不到地停下脚步,买了凉皮和碗团。味道极香极辣,罗冠一直吃出了眼泪。次日,罗冠的母亲到南沟赶集,顺便到南沟小学给罗冠送早饭,老师生气地对母亲说:“罗冠这孩子全校第一,全乡前五,可孩子近视得坐第一排才能看清黑板,你们为什么不给他配副眼镜?”罗冠并不知道母亲会来,此时他正在教室里,扭头跟后排的同学闲聊:“胖墩儿,我求你爹的那件事,可以吗?”胖墩儿吹了个大泡泡,压低声音说:“你是说你爹在矿上考核最后一名的事吗?放心吧,我爹说了,明天他回矿里,就安排你爹回去上班!”许多年以后,坐在上海陆家嘴高高的写字楼里,他会想起1996年的无边细雨,想起父亲,想起父亲的话:“走吧,别怕。雨再大,总会停的,路再远,总能走完。”那年夏天,罗冠并未如愿。父亲毕竟棋高一着,后来又联系到一所新的学校,让罗冠跟着素不相识的“同学”们,参加了白牛镇的升学考试。某天从矿上下班回家,父亲头抬得很高,一进门就喊:“咱家罗冠,升学成绩是重点班的,全班第一!”后来,罗冠就上了初中,上了高中,又上了大学,大学毕业留在上海。而父亲,却在罗冠上大四那年,被下井多年的肺病骤然击倒,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罗冠每想起这些的时候,我的眼前也总是恍若隔世般迷离,因为罗冠就是我。(有删改)1.小说为什么在前面的叙事都使用第三人称,最后一段忽然改为第一人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两个星球的宇航员[英]大卫·米切尔儿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求助。我们把儿子的血样邮寄到约克的一间实验室,收到了一大堆食品,有猕猴桃、菠萝、面筋和奶制品,还有专门从美国订购的离子水。我们拜访各种各样的医生,尝试过无数的治疗方法,到最后,只证明有两样东西对我们的帮助最大。第一样东西是一名犹太拉比所做的譬喻:为了度过一个完美的假期,你老早就选定意大利为目的地,为此你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仔细地规划行程,内心期待着即将在那里迎来的快乐和喜悦。但是,飞机落地之后,你发现自己没有在浪漫的罗马,而是去了荷兰。你先是埋怨、咒骂,后来却发现与其这样,不如转而去发现荷兰的美妙之处。无论是孤独症,还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唐氏综合征,任何“重新定义生命”的疾病都是如此。另一样东西,就是东田直树的那本书——《我想变成鸟,所以跳起来》。东田直树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解答了诸如“为什么我们说话声音很大、音调怪声怪气”“为什么我们会一直跳起来”“我们对时间流逝有什么感觉”这样的问题。我第一次明白了长久以来儿子的困惑。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自责。之前,我把儿子当成有机能故障的机器人,放弃与他交流,仇视世界,可怜自己,有时还会把愤怒发泄在儿子身上。儿子的孤独症让我成为一个拥有更多同理心、更宽容、更坚强的人。我是儿子的老师,但我的儿子同样也是我的老师。一旦你加入了“父母俱乐部”,你和你的孩子会互为老师。做父母意味着用大概18年的时间观察一种人格的养成——这样的一种体验怎能不教给你更多呢?你的孩子会教给你:生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成功的关系是两个人需求的平衡;打骂你的孩子会让他们觉得打人骂人是没问题的;时间是宝贵而有限的,所以你应该尽可能少地让坏情绪毁掉自己的一天,因为即使是上帝也没有办法让被毁掉的一天重来。每一个孩子都会教给你这些道理,但很不幸,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学到这些道理。如果你有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他会教给你更多。你会明白很多人没有办法过普通人的生活,不管是因为精神疾病、中风、工伤事故、多发性硬化症、唐氏综合征、精神分裂症,还是因为孤独症。你会明白这样的生命并不是残破的,也不是无用的——他们是正当的生命,而我们需要一个更少残酷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有空间、有资源给予这样的生命以意义,给予这样的生命以折中之道和正当之义。你会明白,“正常”实在是一个过于主观、简单、粗暴,过于被看重的词语。你会明白,怜悯是虐待的一种温和的表现形式——“怜悯”比“敌对”或“蔑视”要好,但依然是“尊重”的敌人。你会明白,满足常常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你的生活。你会明白,社会对这些“不正常”生命的无视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你会明白,许多烦恼根源于你的自私,而无私会让你收获更多。你会明白,许多家长会因为他们孩子的学业成绩好而有优越感,但这样的优越感实在是有些愚昧且虚无的。真的,我可以跟你聊上一个小时,告诉你,我的儿子教给我什么,即使那样也只是万分之一而已。抚养孩子的确会改变你对生命、世界和未来的看法。当东田直树在书里描述有孤独症的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看待记忆、看待情感或者自然的时候,我也受到启发开始思考,我是如何看待这些事情的。我儿子的孤独症并没有改变,他始终需要帮助的事实没有改变,因孤独症引发的挑战也没有改变。但是,在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我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也有了改变。我不再去想我和儿子是基因遗传灾难的受害者,我开始去想,我和儿子是造访两个不同星球的宇航员。我的儿子引导着我的妻子、女儿和我围着孤独症的星球转,而我们引导着他围着我们普通人的星球转。通过时间,通过对彼此的了解,通过更加深入的理解,有一天,这两个星球有可能紧密而和谐地共生。我们普通人面临一项选择:或者带着怜悯、恐惧和厌恶去对待那些和我们稍稍不一样的人,或者我们待他们以尊重、体谅和庄严。你会怎样选择呢?2.作者在讲述自己与孩子的故事时交替使用“你”“我”两个不同人称,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倒霉的阴雨天气使得矿区冷冷清清,死气沉沉。人们除了吃饭就是睡觉。睡!不睡再干啥?孙少平倒在自己的床铺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几天来,他一直沉浸在一种异常的激动之中,因为再过几天,就到了晓霞和他约定的那个充满浪漫意味的日子。在临近回黄原的前一天,他准备先到铜城为两个老人买点衣料。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应该给家里所有的人都带礼物。吃过早点,他背了个大挂包,带了那把新买的黑色自动伞,带了足够的钱,走出单身宿舍,踏入了茫茫雨雾中。当路过矿部大楼前的阅报栏时,不由驻足而立,想浏览一下报纸上的消息。孙少平自高中认识田晓霞以来,在她的影响下,一直保持着每天看报纸的习惯。他突然被省报头版头条的黑体字标题所吸引——南部那座著名的城市被洪水淹没了!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电头“记者田晓霞”几个字迅速跳入他的眼帘。啊?她已经在那里了?孙少平一边看田晓霞的这条惊人的消息,一边在想她能不能赶回黄原的问题,他用这双重思维读完了这条简短的消息……但是,对孙少平来说,真正爆炸性的新闻是紧接着这条消息的另外几行字——又讯:本报记者田晓霞发出这条消息后,在抗洪第一线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牺牲?我的晓霞……晓霞牺牲的消息洪水巨浪一样将孙少平击倒,使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孙少平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越过选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当孙少平满身泥浆返回宿舍,那神态已经完全像一个疯子或纯粹的白痴。同宿舍的人看他这副样子,都吓住了,谁也没敢问他个长短。下午,同宿舍的人给他捎回一份电报。他从床上跳起来,手抖得像筛糠一般,打开了这份电报——他希望这是田晓霞打来的!他相信会有奇迹出现!可是,电报竟是她父亲的——铜城大牙湾煤矿采五区孙少平请速来我处田福军。孙少平两眼一阵发黑,把电报纸丢在床铺上。是的,晓霞的死是真实的。孙少平神神魔魔,赤手空拳走出了宿舍。他很快赶到矿部前的小广场。每隔一小时发往铜城的公共汽车正在往上挤人。他扑进车门,夹在人缝里,胸膛像压了一块大矸石。呼吸困难而急促,一个多钟头后,他在铜城下了汽车,上了当天开往省城的最后一趟火车。孙少平坐在靠窗户的座位上,也不看车窗外流逝的原野。他伏在茶几上,闭住眼睛。巨浪在心头一排排掀起,又猝然间落下,波浪中浮现出她美丽的脸庞。你不可能死,晓霞!你会活着的——这也许只是一场恶作剧。你会发出那银铃般的笑声。不知会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你那么鲜活而蓬勃的生命,怎么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呢?不,你绝不会死!也许你已经在什么地方上岸了!是你让父亲给我打了这封电报。你或许只受了点伤,正躺在某个医院的病床上。你一定在等着我的到来……孙少平内心紧张地作各种设想。所有这些设想的前提都是晓霞还活着。是的,她怎么能死呢?她怎么会死呢?活着,是的,活着!亲爱的人,你只不过受了点伤,受了点惊吓,说不定我们还会明天从省城出发,赶到黄原去——因为后天,下午一点四十五分,我们还要在古塔山后面的杜梨树下相会……孙少平双手蒙面伏在茶几上。泪水糊满了手掌。他浑身酸疼,疲惫不堪;似乎不是火车载着他,而是他拖着火车在向省城飞奔……他先并没有去找晓霞的父亲——他从晓霞不久前的信中知道,她父亲已经是这个城市的市委书记了。他先来到了报社——只有这里才能证实他亲爱的人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他的心狂跳着,走进报社大门。“你找谁?”门房老头在窗户上探出头问他。“我找田晓霞。”他声音沙哑着说,眼睛盯着老头的脸色。老头两眼瞪住他看了半天,才说:“这娃娃已经……死了。唉,实在是个好娃娃!连个尸首也没找见……你是她的什么人?”老头在自言自语中突然像梦中惊醒一般问他。孙少平两眼一黑,腿软得如同抽了筋骨……他没有回答老头的话,就转身走出报社大门。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头在伞下攒动;车辆飞溅着水花疾驰而过。然而,他面对的却是一片沙漠——人生的沙漠啊……孙少平强忍着悲痛来到市委,打听了田福军的住处。当他走到二楼那个房间的门口时,牙齿咬着嘴唇,停留片刻。过了一会,他才抬起软绵绵的胳膊,在门上敲了敲。(节选自《平凡的世界》,有删改)文本二:孙少平与田晓霞都是极具勇气与智慧的人,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平等且相通的,他们拥有一样的胸怀,拥有一样的生活哲学。晓霞钦佩孙少平,是他选择了一条比常人要艰难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