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模拟试题_第1页
第四单元模拟试题_第2页
第四单元模拟试题_第3页
第四单元模拟试题_第4页
第四单元模拟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试题(满分120;时间120分钟)姓名___学号___得分___一、基础知识(22分)1、给画线的字注音(每字分,共7分)风靡()一时山岚()参禅()红桧()绿茵()溢出()一泓()傣族()竹篾()缅甸()贿赂()焚香()2、根据拼音写汉字(每字分,共4分)kān()称竹sǔn()tiào()望荒wú()沼zé()lín()次zhì()比wǔ媚()3、给下列字注音组词(每空分,共8分)()___魅()___池()___幢魁()___弛()___()___瑰()___驰()___二、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1分)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出这幅漫画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主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的困惑【活动二: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3分)时间塑料袋使用量(只)无纺布袋销售量(只)5月25日(星期日)1085206月1日(星期日)905500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4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广告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2分)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5分)(一)阅读下段文字,做文后的题。(1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在原文的空缺处填上内容。(1分)2.解释加点的词。(2分)①水尤清冽()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悄怆幽邃()④以其境过清()3.翻译下列句子。(4分)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出自己的理由。(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对小石潭有怎样的整体感受?(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赏析文章的第二小节。(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8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本文选自《》,作者是。(2分)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欣然:⑵念:⑶寝:⑷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答:4.加粗句子蕴涵着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2分)答:(三)(13分)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陆侠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一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l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l80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700多官兵冒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这一刻,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目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威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选自2022午5月14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l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2.文末画线句说:“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3分)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①选材:②结构:4.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字左右)(3分)这一刻,

(四)古诗赏析:(6分)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下列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写何景,抒何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浪线画出诗中两组对仗的句子并体会其精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指出押的是什么韵(用汉语拼音表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拥,也许一路上荆棘丛生……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第四单元试题参考答案:一、略。二、(1)这幅漫画运用夸张手法,(1分)突山表现“白色污染”对地球的危害。(1分)(意思符合即可)(2)①“限塑令”执行后,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意思符合即可)②“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意思符合即可)(3)本题4分。称呼l分,劝说内容2分,语言连贯、得体1分。“劝说内容”要点:①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③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④还可以有偿提供竹蓝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答到以上任意两点即给2分,其他合理的劝说内容也可。)(4)本题答案开放。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沽,新颖独特,生动形象。例:(1)小小塑料袋,室息了整个地球!(2)地球:别把我装进这白色的牢房!三、(一)1.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2.①格外②大约③忧伤的样子④因为3.①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②青青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4.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先发现小潭;再写潭中景物,然后是小潭的源流,最后写小潭的氛围。5.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