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坐法的要点(南怀瑾讲座)_第1页
七支坐法的要点(南怀瑾讲座)_第2页
七支坐法的要点(南怀瑾讲座)_第3页
七支坐法的要点(南怀瑾讲座)_第4页
七支坐法的要点(南怀瑾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支坐法的要点(南怀瑾讲座)七支坐法的第一个要点是盘脚。从梵文翻译过来叫做“跏趺”,趺是脚背、后跟,把你的背后跟叠起来,叫跏趺,中国话叫“盘脚”。盘脚分三种姿势,双盘是正跏趺,正坐,有人会问,右脚在外面还是左脚在外面呢?这就要先量自己的腿,一般人的两条腿都不一样长短,或者差一分,或者差半寸、一寸,在双跏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长的那只脚在外面就舒服。有的人不懂,这条腿长,却拼命搬另外一只腿,那是不对的。另外身体柔软功夫到家的人,两只脚掌都可以向上反过来,就向画的佛像一样。西洋人学双跏趺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腿长,就算脚掌没有翻过来,也容易做到双跏趺。另外学跏趺坐一定要加坐垫,双跏趺更要加高一点,尤其是腿部练习得不够熟悉的人。为什么要垫坐垫呢?尾椎骨也就是最后一块坐骨下面,两边是凹进去的,空的,如果不加坐垫,平着坐着,身体整个力量就会支撑到后面去了,否则就会前倾后仰,或者左倒右斜,这样的姿势身体不平衡,为了身体平衡,尾闾中正,督脉气通,不管双盘怎么纯熟,最好还是加一点坐垫,贴近身体正规地摆着,就会下意识去势,完全看自己的需要和舒适而定。静坐的时候盘两条腿有什么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人和动物不同,人的顶天立地就靠这两条腿支柱,所以这两条腿是气脉、气血和神经总汇聚的地方,尤其是臀部,关系很大,拿血脉来讲,是血库的支柱。“精从足底生”,人的生命力由生到死,从两条腿就可以看出来。胎儿在母体里,腿是交叉盘着的,胎儿就是靠两条腿盘曲,才成长得快,因而生下来,还在玩两条腿,躺在床上净蹬脚,越长大了腿就慢慢少动了。我们看小孩子,手还不大拿得动东西,可是一天到晚跑,到了十几岁,到处玩、运动,青年人也喜欢东跑西跑。中年人就不不行了,坐的时候,腿要翘起来才舒服。再老一点,翘起来还不够,一定要跷起来才舒服,这时候两条腿差不多已经死亡了,可见人的一生,两条腿是重要,如此也可看到盘腿护腿下行神经的重要。七支坐法第二个要点在背脊。人老了背就驮了,一般人两肩都是不平的,背脊骨也很容易弯,背脊骨一个一个骨节必须使它兜紧,但并不需要挺腰,而且我们的背脊骨有个弧形的线条,并不是直竖的,在腰部这里弯进去,到了臀部翘起来,背上也有点弧度,所以真要端正得像古人讲的“背脊竖立如铜钱”,尤其现在有一帮学密宗,或者日本学禅的,坐起来要勉强挺胸,把背也勉强挺直,这就犯了最大的错误,不但身体保养不好,还会出毛病。要顺其自然,等功夫到了,自然会挺直,自然就调理正直才好。此外有些人从小习惯养成背脊骨比一般人都弯,身体是弯曲的,勉强完全正坐,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还会出毛病,最好顺其自然,稍加注意,比较端正就可以了。如果长期的自己慢慢体会纠正,静坐坐好,体型会慢慢校正过来。大家要注意,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体型是否正直都没有丝毫感觉,注意力等于死了一半。总之,初学静坐要记住一个原则,背脊骨保持生理自然姿势的直,不一定要像筷子、笔杆那样的直,背脊并不是筷子、笔杆,所以体型不好的人,在初学静坐的时候,要先学自然坐正,不要硬挺直而挺坏了,那将来姿势坐对了,气机发动了时候,自然会突然挺起来,比塑起来的菩萨还要正,这是自然的,而不是有意的。背脊骨竖立这个姿势,尤其同坐垫的姿势关系很大,所以必须要把背脊骨端正,但是不要硬把它挺直,要合乎自然法则,尤其是腰鼓这里,我们身体的骨架子,从后面胸腔的肋骨,一直下来到骨盘这里,只有一个背脊骨,这个支柱是空的,假如故意挺胸,这个支柱可没有力量,而且这两边的内脏包括肠子、肾脏等,故意挺直反而伤了腰,等到腰的气满了,背脊骨自然会挺得很好,所以要求身体坐直,只要从尾椎骨上来到一半,也就是夹肌这里,这些骨节一个一个地都对得很正,这就算直,不要故意挺直。有些人学佛打坐,胸腔张开,两个肩膀拉开,把背脊骨和腰拉得直直的,这是气功运动,和静坐没有关系,而且背脊骨往往因此受伤,尤其是腰椎骨这里,一定受伤,所以背脊骨坐直,是要先把骨架子坐好,等于练拳打桩一样,所讲的部位到颈椎骨为止,也就是到后颈这里,比较鼓出来的骨头为止,和督脉的观念是联系的,道家的术语,背上的气脉叫做督脉,督脉是沿着背脊骨里面的气脉,气脉和骨节是两回事,在佛法里,骨头属于地大,气脉即不是地大,也不是火大、水大、风大,在唯识学叫做净色根,那是脉的作用。七支坐法第三个要点是肩膀。一般人打坐,肩膀往往都不对,有些图画所画的佛像,肩膀部位也不对,尤其东方人喜欢把两个肩膀向前方挝下来,这样一挝,肺部两边的肋骨就闭拢了,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有些中国画最喜欢这样画,看起来叫做老僧入定,其实在生理上是违反自然的,因为这样一来,沿背脊骨的五脏六腑统统被压迫,这就不对了,所以肩膀一定要拉得平,两边肩膀同背脊骨要平整得要像个十字架一样,就像这样,轻轻拉平了两只手能放拢来结成一个圆圈,换句话说,肩膀不能向前面挝,也不能向后面拉,只要平整,然后把它松开,这些都要自己注意调整。七支坐法第四个要点是手结定印。七支坐法的定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肚脐下面,丹田这里,也就是耻骨这里,有些学密宗的人,还特别端高,那是练武功架势,对静坐有妨碍的,要把手收好,刚好放在胯骨中间,甚至在丹田下一点,两个大拇指相对,轻轻抵到就行了,如果手指拄得很用力,那就变成练气功了,违反静坐原则。有人右手在下面,左手在上面,叫做弥陀印,这个是差别名称,同两脚的原理一样,左阳右阴,属于气脉问题,手印的姿势很多,不止这两个手印,暂时不加以讨论。但是法身佛的成就,毗卢遮那佛的手印就是这个大三昧印。结手印要注意,有些人上身很短,两只手长,叫他接这个手印很苦,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才好。有些人左右手长短不一样,手印也就有偏差了,像这种情形就要注意了,可以找东西或毛巾垫在手下,至于手长的人,宜结金刚拳印,放在膝盖头上,或者用道家所谓的五心朝天方式,也就是手心、脚心、头顶心向上,仰着也可以,但是效果就不如大三昧印了,但是各有各的作用,比如夏天天气热,不妨把拳放开,这样结的印叫做“说法印”,冬天的时候就可以把手合龙,气也比较容易归元,有的时候静坐会碰到一些境界,心中感到畏惧就可以结金刚印了。手印有很多种,比如道家有一种手印叫做掐子午,五指相错,掐在子午的位置,一贯道也用这种手印,同时这也是佛家的手印,北方不空如来的另一种手印,道理是阴阳交齐。介绍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跏趺坐法一定要两腿夹足交盘,手结定印呢?因为人体以背脊骨为中心,背脊骨上来有中枢神经,督脉系统,全身的血管神经,是左右交叉,我们的生命能量天天都放射出去,向外走。现在科学仪器已经可以照出人体的光,这个光能也是左右一叉向外辐射出去,所以打坐的姿势是两边合拢起来,像一朵花一样,自己本身的电能、光能循环交流,所以坐着和站着的光绝对两样,七支坐法的姿势一摆,所有的电能、光能自己收回,而自己本身左阳右阴,阴阳交媾,自己交,所以我们对七支坐法的姿势一定要研究好。身体部分的姿势了解了,再来看看第五个要点,头要正。头太低,变成这样,就不对了,头太仰变成这样也不对了,所以头一定要摆正。现在教大家一种调整姿势的方法,就是坐下去把身体趴着,完全趴平,这样背脊骨就拉平了,然后以背脊骨为中心,慢慢地起来,背脊骨就摆正了。姿势坐好了松下去,然后把脑袋勾下去,对准颌骨,勾得很紧,然后沿着颈骨立正起来,这样头就摆正了。尽管调正了,到了坐得不舒服的时候,又会慢慢歪过来,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人体多半都不是完全正的,所以身体要坐得标准,就看头。头摆的正对颈部,尤其颈部这两根静脉管最重要,心脏把血液送到脑部,就是通过这两根动脉管,血压高或者思想多,生气的时候,这两根动脉管会暴出来,所以打坐一定要把颈部摆好,轻轻压住两根动脉管,怎么样才叫压住呢?用刚才我介绍的方法,把头摆正,它自然就压住了,这样血液输送到脑部的力量,就缓慢下来,心脏负担也减轻了,打坐姿势对了,轻松了,自然就慈悲喜舍,面带喜气,那是自然的,不是装的。七支坐法第六个要点是舌抵上颚。现代医学主张有胃病的人,多咽口水,道家则吃自己的口水叫做“玉液还丹”,更高明的是打坐坐好了,头顶会感到清凉,咽喉就有甜的口水,甘露水出来,细细咽下去走咽喉到胃,通丹田,这叫做“津液还丹”,不但可以治胃病,还可以调和荷尔蒙。按照中国古代医学的划分,人体背上是督脉,督脉上来由舌头抵到上颚,也就是嘴巴张开,上颚有个穴道,从这里通到前脑,叫上颚阕穴道,如果打坐坐到入定的时候,气住脉停,舌头就会立起来,接住两个鼻孔里面的上咽喉,这时候,呼吸就不靠鼻子,而靠脑呼吸,缓慢出入,这样身体是个完整的生命,比婴儿还要完整。人老了舌头会向外伸,白痴也是这样,这是自律神经失调。修道人口水都是向内吸的,因为口水是很好的液体,也是荷尔蒙,如果打坐坐得好,自己会闻到身体里的液体都是香的,这是功夫做得好,真正究竟了,身体整个都转变过来。所以大家试试看,舌头用力缩回,身体会感到特别充实。将来静坐坐好了,舌头自己向上顶,这里的气脉就圆满了,这是正入定的大圆满。所以我们看气脉通的人下颚必定圆满,舌顶上颚就有这个作用,接到脑下体荷尔蒙的下降,再接到甲状腺的荷尔蒙。七支坐法第七个要点是眼神半开半闭。按照古代规定,眼睛要像初生婴儿的眼睛,只有一条缝,在道家叫做“含光涡漠”,含光包括外光及内光,乃至自己的神光,不外露,打坐到某一个境界,自然就充满了,眼睛闭也闭不住,就会含光涡漠,可是也不是张开。你看画的菩萨像,就是含光涡漠,可以看到一点眼珠子,这是正像。不过现代人的眼睛用得多,初学静坐最好还是闭上眼睛,可是眼珠子还是要正,不要掉下来,你试试看,把眼睛闭上,眼珠向下挂,就变成昏沉境界了。眼睛张开,就容易变成散乱境界,所以最好是眼睛闭着,眼珠子还是正的,静静地定住。关于眼珠的道理很多,不要左右分开,也不要斗鸡眼,更不要凝视,要很静。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要点,最重要的是脚、背、肩,手、头、舌、眼这几个重点部位的姿势都坐好了,脸上肌肉放松,怎么放松呢?要面带微笑,但是不是笑,而是由嘴角开始,让脸上的肌肉松开,尤其中国人始终脸上肌肉不松,容易绷紧面孔,这种神经和细胞都很紧张,脸部神经松开,前后脑神经跟着松开,才宁静得下来,希望大家都能养成习惯,使每一位学习静坐的人,都有一张慈悲喜乐的面孔。在静坐下坐以后,让我们掌心相对,两只手掌互相揉搓,使掌心发热,在脸上由下往上,按摩几下,从太阳穴绕过耳后,重复的做。同时由中指沿着眼窝按摩,接着揉搓鼻翼,按摩到舒服为止。接着是放松双腿,适当地按摩、敲击大腿和小腿,接着两脚伸直,脚尖内拗,两脚转圆圈,两脚脚跟靠打,疏松两脚关节之后,人稍微向外靠,并以手肘的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