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隆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当涂县灵墟山建筑用粗安岩矿100万t-a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马鞍山市隆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当涂县灵墟山建筑用粗安岩矿100万t-a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马鞍山市隆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当涂县灵墟山建筑用粗安岩矿100万t-a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马鞍山市隆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当涂县灵墟山建筑用粗安岩矿100万t-a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马鞍山市隆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当涂县灵墟山建筑用粗安岩矿100万t-a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同编号:18ZG389-PMN-31-00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安徽省当涂县灵墟山建筑用粗安岩矿100万t/a建设工程项目马鞍山市隆安矿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九年十一月国家环保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表9-1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类别项目名称环保设施及措施实施时间验收标准废气1#工业场地1、对原矿石投料口进行封闭并设置喷淋设施;2、石粉成品直接入粉仓封闭;其余成品堆场封闭大棚堆存,安装喷淋抑尘设施,设置临时周转废石堆场,封闭大棚3、破碎站生产线进行封闭,设置封闭厂房,并配套设置布袋除尘+喷淋处理4、对破碎站运输皮带廊进行封闭;5、加工场地进行混凝土硬化;6、场地出口配备车辆冲洗设施;7、加工场地进行开挖截水沟倒排水设施,将雨水收集至沉淀池沉淀后外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输道路对矿区连接主干道的运输道路进行混凝土硬化,并安排洒水车洒水,运输车辆采取密闭运输《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采场凿岩设备自带收尘设施,微差爆破、洒水抑尘、湿式作业临时表土堆场拦土墙(坝),洒水抑尘、防风抑尘网、下游沉淀池50m3废水大气降水露天采场平台低洼处设沉淀池,沉淀后排入中水回用沉淀池1100m3,全回用于生产矿区四周设置排水沟;临时表土堆场、工业场地分别设置沉淀池1个(2*20m3),循环利用,非正常情况下雨季水量大时,无法全部回用时多余外排《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一体化生活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外运至附近农地施肥固废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环卫部门定时清运矿区固废不外排废土石表土与废石分开,废石立即进行综合利用,表土堆存于临时表土堆场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工程工程措施沉砂池土方开挖,挡土墙(坝)等植物措施绿化植草临时措施排水沟、沉砂池等生态恢复工业场地恢复为农田,矿区采场+20m以下恢复为水塘,+20m以上林地恢复100%噪声挖掘机、铲车设备噪声加强噪音管理和施工规划、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强维护减轻设备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运输噪声禁止夜间运输;加强矿山至县道两侧植树绿化;适当降低运输车速等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配备环保人员严格执“三同时”制度和项目不同时期的有关环境管理制度声环境防护距离破碎站周边声环境防护距离以内不得规划建设医院、学校和居住区等敏感点。预审批意见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生态影响专章生态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0.2047km2,址不属于特殊或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为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新增占地面积远小于2km2,且主要占地类型主要为林业用地,根据评价等级表1.1-1判断本项目生态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但考虑到露天矿山项目属于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项目,因此评价等级上调一级,评价等级为二级。1.1-1评价等级表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面积大于等于20km2或长度大于等于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100km面积小于等于2km2或长度小于等于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生态评价范围:本项目属于露天开采矿山,主要生态影响主要集中于露天开采区范围,通过项目分水岭和生态功能划分、地表水分布等生态完整性、及生态直接、间接影响方面考虑,评价范围为矿区边界外扩800m作为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区域生态环境背景状况区域地形概况当涂县地处长江下游的河、湖交汇地区,境内以平原为主,主要有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等,海拔在10~20米以下,地势坦荡,由粘质砂土、砂质粘土等组成。丘陵分布在境内北部与马鞍山市和江苏省江宁县、溧水县接壤处,境内中部也零星分布,海拔50~250米,比高60~150米,没有明显脉状走向。据其形态特征和比高大小,分高丘、低丘和残丘3种。规划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之南端,有一系列东西、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其中以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最为显著。东西向构造自北向南主要有姑山——四褐山断裂带。北东向构造由黄马青组及象山群地层组成。因受东西向构造限制和新华夏系构造的迭加,该构造已残缺不全。主要形迹有4条,自西向东为宁芜向斜、凤凰山——姑山背斜。太白地层以白垩系下统葛村组和三迭系上统黄马青组为主。其中白垩系下统葛村组下部为紫红、灰褐色凝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等;上部为紫红色安山岩、角砾凝灰岩、凝灰质粉质岩等。厚度75米左右。三迭系上统黄马青组下部为紫红色薄层砂质泥岩、含云母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厚约99米;上部为灰白、黄色细砂岩、中粗粒石英砂岩等,厚约99米。区内地质为长江第一、二级阶地,主要持力层为亚粘土和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为120-130KPa。本矿区为低山丘陵地形,矿区最高处海拔+130.0m标高,山前旱地海拔在+25.34~+41.56m左右标高,山体走向近东西向,以山脊为分水岭向四周倾斜,北临石窑头水库。区域动植物概况区域属于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沿江沿湖植被区,植被类型具有常绿与落叶交替的过渡性特征。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现有开发区规划区域内典型的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现多为天然次生植被。区域内主要树种有黑松、马尾松、火炬松、杉、板栗、麻栗、石栎、苦楝、刺槐、白栎、乌臼、椿、黄檀、香樟和毛竹、元竹、淡竹、喜树、构树、杨树、白楸等,经济林有桑、油桐、桃、梨等,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灌丛植物主要有野蔷薇、老虎刺、厥类、群迁子、猫耳刺、野杜鹃等;草丛主要有芒草、白茅草、六月雪、狗尾草、狼尾草等;农田植被主要有水稻、麦、油菜、棉花、蔬菜、薯类、玉米、花生、豆类、芝麻等;水生植被主要孤尾藻、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芦苇、灯心草、菱、藕、荸荠、茭白等。区内动物资源主要有鸟类如啄木鸟、白头翁、喜鹊、画眉、大杜鹃、雀类、家燕类等;哺乳类如家畜、獐、野猪、鼠类、蛇类等,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主要用地现状为林地和农用地,所以此区域的植被主要是农田植被。在规划区及周边未开发的田间、路旁、河沟、堤边广泛分布着草本植物,其中以菊科、乔木科种类居多,多为一年生草本,经济价值极小。在区域野生动物中,据调查,评价区内大型野生动物已经消失。目前该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有昆虫类、啮齿类、蛇类、蟾蜍、蛙和麻雀等鸟类,评价区内无珍稀动物。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评价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群落分布地和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区域内除小型啮齿类及爬行类等动物,未见其他大型野生保护动物分布。区域土地利用概况规划区域内用地较单一,主要有林业用地、村镇用地、道路用地、耕地及工业用地和水体,现状林业用地为主。根据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本地区土地利用上仍存在以下问题:(1)区域林地面积逐年减少。(2)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部分比较粗放,重用地、轻养地的现象依然较普遍,加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壤瘠薄,通透性变差,土壤表层板结,有机质下降,耕作层活性变差,土地生产能力低下;土地经营规模小,土地利用效率不高。(3)城乡建设结构松散,农村居民点散、乱、空,其中村庄占地面积过大,建设布局零乱,结构松散,居住环境一般。据现状调查,矿区范围内植被十分发育,主要为乔木和灌木丛,乔木为:部分为人工种植的松、杉乔木林;主要灌木为:荆棘、灌木和野生小竹丛,没有其他经济作物,土地利用现状为林地(有林地)区域生态系统概况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林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主要为灵虚山等小型山丘林地,农田生态系统主要为分布于规划区内的农田,农业生产以单一传统模式为主,主产水稻、菜籽油等,规模小,效益低,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中经济作物的比例有所上升。绿地生态系统较为匮乏,以人工建筑周围的公共绿地及道路两边行道树为主。水域生态系统:区内主要河流为小河沟等,最终汇入姑溪河。生态敏感区调查根据实地调查与资料查阅,在规划区内及其周边,无生态敏感目标分布。规划区内用地不涉及湿地保护区,本次评价不再对此进行分析。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当涂县地貌单元属江南平原农业区,地形平坦,降水量中等且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繁衍。由于地表植被状况良好,多被农作物、四旁树木和杂草所覆盖,除未经防护或防护质量较差的河流及渠灌两岸部分边缘地带外,地表土壤四季均有农作物覆盖而不易形成较强的水土流失。根据实地调查和有关资料,本区域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侵蚀模数在500t/km2﹒a,属非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未列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划定的“三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范围。矿区植被及生物量调查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内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的植物,也无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古树名木。1、植被样方调查依据评价区内主要植被分布情况,确定典型群落。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植被直接影响的区域内,采用典型群落抽样方法,根椐群落的区系组成、外貌、结构和生境等特点设置样地,开展植被样方调查。乔木群落样方面积为15×15m2,灌木样方为10×10m2,草本样方为5×5m2。群落调查时,记载生境特点,包括海拔高度、林分郁闭度等;乔木记录种名、树高、郁闭度等,对灌木和草本则记录种名、高度、盖度等内容。本次评价范围共选取样地2块,样地点位见附图。1)林地样地评价区内种植有喜树、白楸、构树、杨树、松树、竹等,样地喜树为主,平均胸径60cm左右,树高10~15m,郁闭度0.6。林下植物主要有狗牙根、马唐等草本植物。本次树木样地选取灵虚山(石窑头水库一侧)、工业场地破碎站所在地一侧进行,样方调查记录见附图和表1.2-1。表1.2-1树林样方调查编号01植被类型:松树人工林优势种:喜树郁闭度:0.6地貌类型:丘陵海拔高度:50m样方分层情况种名胸径(m)株高(m)株数(棵)1乔木层(15×15m2)喜树0.3-0.710-1525草本层(5×5m2)狗牙根/0.1-0.264编号02植被类型:松树人工林优势种:构树郁闭度:0.6地貌类型:丘陵海拔高度:60m样方分层情况种名胸径(m)株高(m)株数(棵)1乔木层(15×15m2)构树0.1-0.32-336灌木层(10×10m2)黄荆0.10.5-1.5202)植被现状评价通过现场实地勘察,评价区主要为林地,常见喜树、白楸、构树、杨树、松树、竹等,其次为农业植被主要为水田作物,林地,矿区生态为林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矿区及周边地区植被现状如图所示。评价区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具体见表1.2-2。评价区植被类型图见附图。表1.2-2评价区植被类型划分植被型主要树种1.乔木林阔叶林喜树等落叶乔木杨树等2.灌木林落叶灌木黄荆等3.草丛草丛狗牙根等4.农业植被水田作物水稻等4、评价区域生物量计算植被的生物量是指一定地段面积内植物群落在某一时期生存着的活有机物质之重量,以t/hm2表示。群落类型不同,其生物量测定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依据有关研究资料,植被生物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C—植被生物量,t;Qi—第i种植被生物生产量,t/hm2;Si—占用第i种植被的土地面积,hm2。1)乔木林植被的生物量本环评林地生物量主要利用现有资料推断。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在《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生态学报,1996)中在国家第三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全国各地的生物生产力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蓄积量推算生物量,估算出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基本参数,其中针阔叶混交林平均生物量93.66t/hm2。结合现状调查情况进行修正,取本项目估算乔木林平均生物量为85t/hm2。2)灌木林植被的生物量评价区内植被类型以灌木林为主,主要为黄荆、紫穗槐等,株高在2-6m。参照《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生态学报,1996)资料,本项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灌木林植被生物量按照19.76t/hm2估算。4)农田植被的生物量农田植被的生物量,以谷物产量来计算。以水稻平均亩产475kg计,耕地平均生物量约7.1t/hm2,其籽实与桔杆的比例为1:1,根茬平均产量约0.82t/hm2,即耕地总生物量约15.02t/hm2。5)生物量估算矿区、破碎站植被生物量估算见表1-3,矿区总生物量约1500.5t。表1-3矿区植被生物量统计序号植被类型面积(hm2)单位面积生物量(t/hm2)生物量(t)1乔木林16.86851433.12灌木林3.4119.7667.45合计-1500.5评价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演化趋势分析(1)评价区生态完整性评价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林业态系统、草丛生态系统、农用地生态系统、人工建筑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其中林业生态系统占主导位置,农用地生态系统次之。评价区内现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评价可依据区域内不同景观类型的分布格局来分析,由景观格局分析可知目前评价区境内主要为林地景观和农用地景观,草地景观较为零散,水域与人工建筑镶嵌在农田景观中的局面,景观的异质性较低。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受多种景观类型控制,具体到评价区内主要是以林地景观为控制类型,从该角度讲评价区内系统的完整性受人类干预的影响不太大。但从整个区域的连通性讲,生态系统层次结构仍基本保持完整,组成各生态系统各因子的匹配与协调性以及生物链的完整性依然存在。从现场调查结果看,在闲置的工矿区内及一些农业用地上,仍然有灌草植被随季节枯荣,说明评价区物流、物种流、能源流没有被完全阻断,生态系统处于亚稳定状态,恢复势能较强。(2)评价区生态系统演化趋势通过对评价区现状的卫星影像图与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图作比较,明显地反映出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变迁。总体看,土地利用类型将出现较大变化,从而造成林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型在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例及其在评价区内的分布都有一些转变,如在评价区域内项目开采范围及工业场地、表土堆场等占地使原有的林地、水域变成了工矿用地。评价区内的土壤侵蚀现状根据人类扰动程度可表现出侵蚀强度不太明显,由于植被覆盖较好,评价区域侵蚀状况较轻。但伴随着本项目矿山开采,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侵蚀。项目实施后,其景观的不稳定格局进一步增强,因此系统的抗干扰性也在下降。从评价区内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类型来看,将会受人类不等程度的干预,主要有林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由此看出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很大程度决定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再结合本次开发矿山周边也有遗留矿区,对于评价区范围内而言则主要是以矿产开采的发展方向,以此推断评价区内的生态系统演化朝着稳定与协调的方向的可能性不大,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受人为干扰的程度不断增大,系统的自然性、稳定性、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会逐渐降低。结合上述现状来看,评价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区域内林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使整个评价区内系统稳定性取决于人为的维护力度,且从该区的经济与环境发展趋势进一步看出,本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境况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工矿系统的规模化发展又将使该区生态系统朝着逆向演替。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变化、土地利用方向发生改变、景观破坏、地表植被破坏、野生动物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本项目实施对周围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地形地貌影响本矿山为山坡式露天开采,开采标高高于地表标高,矿山在矿石开采过程中砍伐植被和剥离表土,山体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大片山体基岩将裸露。另外表土堆场压占土地,随着表土的堆存将形成裸土覆盖面。矿山开采对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从本项目的占地类型来看,本项目占用的土地类型包括林地等。本工程一旦实施,项目所占用林地性质均将变为工矿建设用地。露采区地表破坏较大,原先的林地将彻底转变为工矿建设用地,地表目前广泛分布的林地将会彻底破坏,且不可逆转,将使土地永远失去其原有使用功能。矿山外部道路已经形成,新需要建和拓宽;而内部开拓道路与采区面积重叠,最终将变成建设用地。通过本工程建设前后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比可知,建设前后评价区内林地、采矿用地变化较大,林地减少约20hm2,工矿用地增加了21.47hm2。总之,由于矿山开发,项目所占用土地性质均将变为工矿建设用地。建设前后评价区内林地面积减少较多。区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减弱。需通过服务期满后生态恢复、植树造林,种草,实现补偿。对景观生态影响采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评价,矿山采场、矿山道路区、表土堆放区和办公生活区的建设对评价区原有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切割,景观的斑块数、破碎度都略微增加,增加了人工建筑景观在该系统中的作用。伴随着该地区矿山的大力开发,工矿景观的比重必然要增加,宏观上将形成该区域林地、耕地和工矿用地交错替换的土地结构和景观格局。因此,从宏观上来看,本次工矿景观的加入对整个评价区现有景观格局而言,将有较大改变,对评价区域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评价区域工矿景观将成为主导景观。矿山服务期满后立即进行生态恢复,将部分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根据评价区植被现状调查结果,对拟建采场、道路、表土堆场、办公生活区等分布情况进行定位,并与植被图进行叠加处理,本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干扰及破坏情况见上表1-3。本项目采用植被生物量来度量自然体系恢复稳定性。统计矿区内有植被区域的各类型面积及生物量得知:矿区开始运营至工程结束,扰动区域植被主要林地、园地植被,计算可得本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所造成生物量的损失为1500.5t。因此露天矿山开采将造成较大面积植被的毁坏,直至矿山关闭复垦后,植被才得以慢慢恢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矿山施工过程中,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影响已经形成。在运营期,直接影响主要是采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根据环评现场实地调查,项目占地范围内动物均为常见动物物种,多为鸟类和小型兽类,主要集中在采场周边山地内。生态影响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级别的动物的栖息繁殖地。矿山运营过程中,对动物栖息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避免,可能影响鸟类等动物的觅食和繁殖。鸟类等动物的规避本能将会使其远离被干扰地区,向其他林区迁徙。因此,项目运营对项目区周边的野生动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区、道路的清除、开采过程造成周边表层土水份减少等,对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本项目因采矿直接铲除约20hm2的地表植被。而依附于林地的各种其它生物也将随之被清除,若不及时复垦,则一段时间后,虽然某些耐性物种能在矿地实现植物的自然定居,但由于矿山废弃地土层薄、微生物活性差,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非常缓慢,通常要5~100a,即使形成植被,质量也相对低劣。经调查,矿区植被以林地为主,物种多样性简单,矿区内无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由此可见,矿山活动不会对植被的多样性产生威胁,影响可以接受。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项目区部分地面被建筑物占压使用,裸露土地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防治,因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可得到控制和治理。但矿山运行过程中露天采场地表区域仍有石方不断开挖,对地表扰动较大,因此,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可能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本矿的开采有可能造成顺层边坡,因此在采取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巡查和监测,以发现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采场边坡坍塌及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止进一步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1)土壤环境影响分析矿山开采破坏了原有地表土壤和植被,由于矿山开采规模大、年限长,表土层被剥离,地表岩石裸露。在降雨作用下,矿山开采时产生的泥沙、粉尘和飘尘等随雨水可能流入矿山周围山脚下的农业用地。由于农田的地势较缓,被雨水冲入的细小颗粒泥砂等会沉积在农田中,导致农田受水冲砂压,会改变农田土壤的粒径组成,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本项目开采的矿石为粗安岩矿,经检测,矿石中有害成分极低。雨季采场排水主要含SS,并经沉淀处理,因此对矿区下游土质影响不大。(2)农产量的影响分析本项目优化选址,避开了对耕地的占用,本项目不占用农田。小结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变化、土地利用方向发生改变、景观破坏、地表植被破坏、野生动物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本项目实施对周围农业生产的影响。(1)地形地貌变化分析:矿山在矿石开采过程中清理植被和剥离表土,山体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大片山体基岩将裸露。矿山开采对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由于矿山开发,项目所占用土地性质均将变为工矿建设用地。建设前后评价区内林地面积减少较多。区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减弱。需通过服务期满后生态恢复、植树造林,种草,实现补偿。(3)景观资源影响分析:评价区林地景观优势度下降。项目建设后人工矿用地的优势度相对于建设前有所加强。总体来讲,宏观上看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有利的林地地优势度变化明显,项目建设把原有的一些林地改变为工矿建筑用地,对林业景观带来明显的变化。矿山服务期满后立即进行生态恢复,将部分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4)矿区开始运营至工程结束间,工程永久占地将影响到的植被区域面积约为20hm2,扰动区域植被主要林地植被,计算可得本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所造成生物量的损失为1500.5t。因此露天矿山开采将造成较大面积植被的毁坏,直至矿山关闭复垦后,植被才得以慢慢恢复。(5)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根据环评现场实地调查,项目占地范围内动物均为常见动物物种,多为鸟类和小型兽类,主要集中在采场周边山地内。生态影响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级别的动物的栖息繁殖地。矿山运营过程中,对动物栖息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避免,可能影响鸟类等动物的觅食和繁殖。鸟类等动物的规避本能将会使其远离被干扰地区,向其他林区迁徙。因此,项目运营对项目区周边的野生动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6)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经调查,矿区植被以乔、灌木地为主,物种多样性简单,矿区内无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由此可见,矿山活动不会对植被的多样性产生威胁,影响可以接受。(7)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本矿的开采有可能造成顺层边坡,因此在采取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巡查和监测,以发现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采场边坡坍塌及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止进一步产生的水土流失。(8)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开采的矿石为粗安岩矿,经检测,矿石中有害成分极低。雨季采场排水主要含SS,并经沉淀处理,因此对矿区下游土质影响不大。另外,本项目优化选址,避开耕地,本项目不占用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设计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⑴设计剥离岩土尽量多地加以利用,减少表土堆场堆存量,进而减少临时表土堆场的占地。⑵矿区所在地,生态环境良好,总图设计中,在各工业场地建设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的占用,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山林树木的砍伐,保留或移栽优势树种,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主要是:(1)表土剥离保护利用采区、破碎站场地基建施工时会破坏部分表土,基建期表土、废石剥离量约23.48万m3,其中0.98万m3表土进行回填,调运方为0.20万m3,为采场剥离的废石用于道路建设的路基填筑,基建期废弃方为22.34万m3,废弃方中有副产矿石22.34万m3,可作为低品位矿石全部外卖,其余表土0.32万m3,全部废弃到临时表土堆场。在表土堆场南侧修建浆砌块石挡土墙,并用挡土墙将耕作层和一般有效土层分开堆放;东侧修建截水沟截水排水;土体表层撒播草籽。⑵优化施工方案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尽量避开雨天与大风天气施工,减少水土流失量;对容易诱发扬尘的建材进行覆盖。②严格控制施工营地用地范围,在四周布设围栏,防止人为活动对周围地表的扰动。施工废水应收集处理,禁止直接排入水体;施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卫生填埋,禁止随意丢弃;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建筑和清除废弃杂物,对迹地进行平整和植被恢复。③采场、临时表土堆场外修建截排水沟,开采边坡清除不稳定岩块,减少水土流失量。⑶加强施工管理①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小和有效控制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严禁乱砍滥伐。③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规范,建立施工期生态环境监理制度,严禁施工车辆随意开辟施工便道。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⑴矿山开采和其他活动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采矿活动应尽量减少和控制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⑵尽量减少对矿区内植被的破坏,在植被盖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行相关作业时,采取保护性措施。⑶合理安排开采计划和作业时间。⑷表土堆场应按照废石堆放进度,进行覆土和绿化,不能等矿山服务期满后再着手绿化。⑸运矿道路维护必须在原有线路上进行,严格控制道路宽度,避免多占地对植被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加强对道路进行边坡防护,特别是已出现滑坡的路段,道路导排水沟必须完善,减少水土流失。⑹运输车辆必须科学装载,严禁超载,车辆必须覆盖,防止运送物料沿途洒落,占压道路沿线植被。⑺加强对运输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严格按照规定线路行驶,禁止下路乱行驶,避免因碾压路边植被和失稳路缘,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⑻加强生产管理和职工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严禁随意开辟便道,禁止所有人员随意进入非工程用地区域活动,踩踏破坏植被,破坏地表生态。服务期满生态环境恢复措施矿山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就是通过人为的措施恢复由于采矿工程所引起的土地和植被的破坏,重新建立新的植物群落的过程,建立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确保可操作性。矿区复垦的原则矿区复垦所遵循的原则如下:⑴最小化原则:尽可能少占地,使损失最小;⑵资源化原则:矿区经恢复成为新土地资源,并具有生态价值;⑶无害化原则:使废弃物不污染环境和生态系统;⑷可恢复原则:使废弃的矿山土地逐渐恢复为人工生态系统或自然生态系统。复垦方向复垦区是指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包括露天表1.4-1矿区待复垦土地复垦方向汇总评价单元原土地利用方向复垦利用方向复垦单元露天采场+20m平台有林地水塘露天采场露天采场+35m及以上台阶有林地有林地露天采场临时堆土场采矿用地有林地临时堆土场工业场地采矿用地有林地工业场地运输道路采矿用地有林地运输道路采场、矿山道路、临时表土堆场及工业场地,总面积为22.02hm2。综合考虑到矿区所在地区的规划、土地所有权人的意愿,将露天采场+20m台阶复垦为水塘;+35m及以上台阶复垦为林地,工业场地复垦为林地。复垦方向可见表1.4-1。态复垦工程(1)露天采场复垦单元复垦技术措施矿山开采后期,采场易受其四周山体汇水影响,为防止山体汇水对采矿活动的影响,设计在局部山体修建截水沟,拦截山体汇水。由于该处汇水面积小,设计排水沟上宽1.0m,下宽0.5m,断面高1.0m,沟壁厚为0.45m,每延米浆砌块石1.15m3,长约1868m,将雨水引导至采场低洼地。人工挖采场截水沟基础方量=截水沟长度×每延米基础挖方量1868m×2.63m3/m=4912.9m3截水沟浆砌块石方量=截水沟长度×每延米浆砌块石量1868m×1.15m3/m=2148.2m3截水沟抹面=截水沟长度×每延米抹面平方量1868m×2.67m2/m=4987.6m2露天采场周围复垦配套设施主要为布置安全防护铁丝网与篱笆刺防护带,在采坑外围每隔3m立预制水泥柱,预制水泥柱规格为2m×0.1m×0.1m,柱子埋入地下深度0.5m,地表以上1.5m处,横向每隔35cm绑扎(共4排)带刺镀锌铁丝,纵向沿立柱绑扎一道波浪形带刺镀锌铁丝(每根立柱约需绑扎波浪形带刺镀锌铁丝长度约3m)。采场四周总长度约1813m,需立柱604根,铁丝总长约9120.4m。在带刺铁丝网外围种植两排篱笆刺,种植间距0.3m,篱笆刺种植数量=坡顶长度×排数÷间隔=1813m×2÷0.3m=12087(株);沿采坑边坡顶部每隔100m竖立安全警示牌。采坑周围长1813米,需要警示牌18块,考虑30%的备用警示牌,即5块,因此总共需要23块。采场复垦:矿山服务期满后,+35m及以上台阶平台和山坡,采场回填表土共17160m3,采用平台挖坑种植乔木,撒播狗牙根草籽,边坡覆盖藤蔓的方法复垦为有林地。乔木株行距3m×3m,共栽植乔木6695株,平台内侧种植藤蔓植物,藤蔓树种选用爬山虎,直接种植在边坡内侧,间距为1m/棵,种植爬山虎棵数为5068棵。土壤改良:为保证回填后的土方能满足复垦后林地的生长需求,需采用施肥改良的办法提高土壤的肥力。需施肥面积8.254hm2(5068*5/10000hm2+5.72hm2)。撒播草籽:撒播狗牙根草籽5.72hm2。(2)临时场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临时场地在矿山服务期满后将复垦为有林地,复垦有林地面积0.2公顷。①拆除设备及建筑根据矿山布置估算闭坑后需要拆除设备及建筑约1620m2。②清理和整治土地矿山服务期满后,对临时场地(工业场地、堆土场)进行清理和整治,整理面积对于工业场地按照90%计算,共需清理和整治土地3hm2。③临时场地复垦清理和整治工程完工之后,临时场地回填表土共26460m3,然后按照株行距3m×3m栽植乔木,共需栽植乔木9800株。④土壤改良为保证回填后的土方能满足复垦后林地的生长需求,需采用施肥改良的办法提高土壤的肥力。需施肥面积3hm2。⑤撒播草籽撒播狗牙根草籽3hm2。生态复垦工程1、采场边坡崩塌、滑坡防治工程在岩石构造、裂隙发育地段,开采时亦易产生崩塌,应采取支护措施。矿区未见新构造运动痕迹,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现象;采矿可产生局部地表变形,但对地质环境破坏不大;区内无重大的污染源,无热害,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好(不低于Ⅲ类);矿石、矿渣化学成份基本稳定,尚未有明显的环境地质灾害;据此认为矿区地质环境影响小。局部小规模崩塌、滚落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即可,无需其它特别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2、危岩清除及削坡工程由于采场内存在坡顶岩土松散现象,坡面岩石松动易掉,为保证治理工程安全实施,需要首先清理这部分浮石,危岩浮石主要存在于边坡的两端以及边坡顶端,开采及治理过程中需对坡面产生的危岩或不稳定的松散体进行清除,避免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预计采场清理危岩量约为1070m3。3、表土堆场表土堆场采用多台阶覆盖式排土方法,排土作业采用单台阶作业,下台阶排满后再排置上一个台阶,不实行多台阶同时工作。排土顺序采用从后向前,按着设计的台阶从下向上分台阶进行。依据表土堆场作业方式,表土堆场堆排时采用覆盖式分层排土工艺,整个排土过程由下而上逐层排弃,排土作业采用矿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堆排。汽车卸载后,推土机将遗留在工作平台的排弃物推向阶段边缘。为了减少推土机的工作量,卸载地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靠近阶段边缘,以减少推土机的排弃量。作业面坡顶线留出安全挡车垛宽度1.5m左右,高为1m的土挡,挡土台阶顶面留2%的反向坡。结合地形,无需其它特别工程措施进行表土堆场加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灾害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演化趋势,设计露采场边坡稳定性监测布置在边坡段,边坡台阶布设二点,共2个点,主要监测露采场边坡稳定性情况。采用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以及皮尺、坡度规等测量仪器。在形成边坡的主要特征点位置埋设观测点,本方案共布设监测网点2个。正常情况下每15天一次,比较稳定的每月一次,在汛期、雨季、防治工程施工期或出现异常时等情况下应缩短监测周期,宜每天一次或数小时一次监测。预警的确定:当边坡出现地表裂缝或裂缝突然变大时为预警信号。本次设计监测频率按每月2次计,共监测2年,拟设计监测次数48次。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9三、环境质量状况 27四、评价适用标准 33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4六、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45七、环境影响分析 46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71九、评价结论 73第1章 生态影响专章 801.1生态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801.2区域生态环境背景状况 801.2.1区域地形概况 801.2.2区域动植物概况 811.2.3区域土地利用概况 821.2.4区域生态系统概况 821.2.5生态敏感区调查 83HYPERLINK\l"_Toc255668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