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1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3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4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第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复习之四

锦屏中学语文组杨诚

2009年9月1日第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知考点解考纲《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表达运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解:其一,重在“常见”,即《考试大纲》规定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这八种修辞手法。第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其二,重在“正确运用”,高考中常常考查对修辞手法使用的效果的判断和识别能力,但更多时候是对其运用能力的考查,而考查的形式和方式是依附于“句子仿写”、“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的词句理解和鉴赏评价”中进行的。第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真题接触命题方向一:判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正误第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05年辽宁高考)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第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命题方向之二:句子仿写20、仿照下面的事例,自选话题,写出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09年全国2卷)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

第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命题方向之三:在对联中考查修辞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09年安徽卷)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

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

黄牛耕地万山金翠柳迎春千里绿

桃李满目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第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命题方向之四:诗歌鉴赏(09年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借代,反问。第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第1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第1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第1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5)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第1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比拟定义: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第1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拟的种类: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第1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第1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第1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借代定义: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第1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第1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第2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第2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第2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夸张定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第2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第2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第2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5、对偶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第2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对偶的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第2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第2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6、排比定义: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第2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第3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复句排比。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第3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第3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7、反问定义: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第3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8、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第3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第3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9、顶真定义: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第3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示例展示: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第3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第3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第3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顶真的作用:议事说理,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第4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0、双关定义: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类型:(1)谐音双关:利用同音字或音近字的条件或句子语义双关。(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双关。第4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谐音双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开花。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才哪里来?

《刘三姐》第4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语义双关:事业从头开始——旧现象一首推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双关的作用: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含蓄曲折,生动活泼。第4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1、互文定义: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互文的作用: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第4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互文的特征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第4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互文的形式一、同句互文:

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

二、邻句互文:

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