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禹锡初读诗歌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liáozhāoxiāo/////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悲寂寥:悲叹冷清萧条。春朝:春天。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碧霄:蓝天。注释理解诗意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诗意理解诗意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赏析领悟诗情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后两句是“秋日胜春朝”的证据,分析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作者高远爽朗的心情。赏析领悟诗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刘禹锡作者简介《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秋词》背景资料《秋词》一诗中,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情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拓展延伸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迂回,难免会遇到坎坷与困难,我们在厄运的面前不能低头,要坦然面对,迎难而上,做一个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斗士。结束语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李商隐初读诗歌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理解诗意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注释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理解诗意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的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诗意体会情感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有何不同?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赏析体会情感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是写眼前的景还是想象中的景?如何理解“涨”字?写眼前景象,“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赏析体会情感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如何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是虚写未来。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赏析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李商隐理解诗意《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理解诗意《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背景资料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北”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另题为《夜雨寄内》,意为寄给妻子的。名家评价纪昀评说此诗:“作不尽语,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陆游初读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shùlán///////////理解诗意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戍:守卫。夜阑:夜将尽。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注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理解诗意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诗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品析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长期卧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品析诗句“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品析诗句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思”而夜不能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品析诗句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卫国壮志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陆游的诗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陆游写作背景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此时他的年龄也已68岁,但他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日夜惦念报效国家,可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会诗情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主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拓展阅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谭嗣同初读诗歌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tóng)sìcù///////理解诗意终古:久远。簇:簇拥。束:约束。注释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古至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西风吹散、吹远。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象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诗意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理解诗意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赏析领悟诗情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遍历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作者简介(1865—1898)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他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荣光。但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此时诗人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背景所震撼,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写作背景拓展阅读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结束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下去。诗歌传承的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愿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滋养中茁壮成长!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学习目标秋词(其一)刘禹锡知识备查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有《刘梦得文集》传世。作者简介知识备查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时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背景资料整体感知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liáo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诗文,注意读音和节奏。zhāoxiāo精读细研秋词(其一)刘禹锡悲叹冷清萧条。春天。译文: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赏析:首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感觉——寂寞、萧索、悲凉,“自古”和“逢”,极言人们悲秋这一传统的时代之久远,以及人们不可改变的思维模式。赏析:次句直接表明诗人对秋日的态度——秋天胜过春天。由此可知,诗人是带着昂扬向上的心态对待秋天的,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意识的一个有力挑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精读细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推开白云。排,推开。蓝天。译文: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被它带到了碧蓝的天空。赏析:第三句中的“排”字写出了一种精神,突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赏析:第四句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诗人心中的诗情也被激发了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到云霄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合作探究1.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已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已的乐观豁达。2.后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描绘了一幅万里晴空白鹤冲云而上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激越向上、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这首诗中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的心境和豪迈的胸襟。主题思想夜雨寄北李商隐知识备查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有《李义山诗集》传世。作者简介知识备查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的,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背景资料zhǎng整体感知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精读细研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赏析:诗的开头说“君问归期”,是写妻子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这一问一答中,把自己怀念妻子,同时妻子也想念自己的深情真挚地表达出来。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精读细研何时将要。回头说,追述。译文: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的秋雨和我痛苦的情思。赏析:后两句写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妻子诉说,写出了诗人怀念妻子的内心活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合作探究诗人在写作这首诗时有意重复使用“期”“巴山夜雨”等词语,这样写有何作用?诗人有意重复使用“期”“巴山夜雨”等词语,使音韵回环往复,同时也恰切地表现了时间、空间的来回转换,表现出妻子盼归、诗人思归的情感,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课堂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主题思想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知识备查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作者简介知识备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1192年(绍熙三年)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六十八岁。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以诗文作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表达强烈的爱国感情。他积极主张抗金,却遭到当权的投降派陷害,终于被排挤罢官。尽管如此,陆游收复中原的信念却始终不渝。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背景资料āijiānglánshù整体感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躺卧不起,形容老病。不为自己哀伤。守卫。精读细研赏析:这两句言志,以“僵卧孤村”之身反衬“为国戍轮台”之志,表达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译文: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lán),夜深,夜将尽。披着铁甲的战马。精读细研译文: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中来。赏析:由夜听风雨的现实写到披坚执锐、率兵驱敌的梦境,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报国心切的心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合作探究首句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僵”“孤”写出了诗人当时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表明诗人志向的坚定不移。课堂小结本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主题思想潼关谭嗣同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区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知识备查知识备查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遍历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7年9月政变发生,被捕入狱,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作者简介知识备查14岁的谭嗣同面临的祖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