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索﹡2011-1-$语文天地$-QIUSUO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缺失现象浅谈钱敏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基本思想。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把课堂还给学生、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然而,思想上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实施的到位。当课堂在非公开课等常态下进行时、当课堂上的预设遭遇生成时,不少教师就会情不自禁地按照惯性、或者暴露出惰性,摇身一变,成为课堂上的主宰,挥舞起手中的指挥棒,操纵着课堂,霸占着阵地,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正常发挥。一、拘泥教案,目无主体语文课上,教师将《诚实与信任》的第4—10自然段的内容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围绕“小红车车主与文章作者在电话里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一问题,自由读文,自主感悟,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其间,一个男同学提出质疑:作者既然对小红车的主人十分信任,为何还要求对方将购物单据寄来,而不是直接让他在电话里说一下呢?教者稍作迟疑,然后回答:购物单据就是购物凭证,你明白了吗?随即,做出手势让学生坐下。很显然,学生的质疑远远超出了教者的预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成,教者出于师道尊严的维护,立刻成了课堂上温柔的主宰,以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堵住了学生的嘴。殊不知,当教者的课堂教学被框定在预先设计的程序与步骤之中时,教者便失去了自我,成了一个“空心人”;当教者以课堂霸主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泯灭的是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求异思维的发展,扼杀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的萌芽,学生就成了“伪主体”。二、装点门面,架空主体新课程的实施给课堂注入了生机活力,沉闷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众多热闹的课堂其实只是把一个个琐碎的问题串联,再由师生一问一答、你来我往地演绎。学生看似参与了课堂,开动了脑筋,锻炼了思维,其实他们只不过像陀螺一样,按照老师设计好的问题、模式、步骤亦步亦趋地“跟转”而已,思维不活跃,思考不深入,回答不系统,更可能缺少鲜活的个性语言。新理念之下的课堂要求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学习便成了课堂上十分常用的方式。可是,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合作:教者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学生组成合作组展开讨论,短短几分钟后便鸣鼓收兵,草草收场,最后由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汇报或展示。试问:游离在讨论之外的学生主体性何在?短暂的几分钟,又如何能让每位学生在自主思考有所得后进行分享与探究?三、追求热闹,放纵主体一节多音字的专项复习课上,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一个多音字接力的游戏。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快!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接力开始了。顿时教师里炸开了锅,呐喊助威声一片,有的拍起桌子,有的边叫边跳,有的下位围在正在完成的学生身边,更有甚者夺过了别人手中的笔代替完成,整个课堂处于一种严重失控、混乱无序的状态。教者设计这个环节的初衷是好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游戏的形式来巩固、反馈。可是,游戏有游戏的规则,特别是置于语文课堂上的游戏,教者“主导”的角色一定要充分扮演好,既要能放得开,更要能收得回,否则过于放纵主体后,无序的状态必然带来活动的低效,更会因为学生的过度亢奋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以上是语文课堂上一些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现象的列举,其实主体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课改的终极目标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即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只有确认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理清师生在课堂教学上的“迷雾”,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主体意识增强了,才能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情感交流与心灵契会,最终实现以生命弘扬生命,以情感激越情感、以精神建构精神的教育目标,让师生同享有尊严、有道德的课堂生活。※※※※※※※※※※※※※※※※※※※※※※※※※※※不期而至的精彩刘丽萍这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个练习,编者将“月”、“林”、“森”、“鹿”、“龟”的古文字变成了一幅有趣的文字画,要求猜出这些字并根据画面内容,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此题巧妙地将迷人的汉字文化藏于其间,读来生动有趣。备课时我细细揣摩,编什么故事呢?“月亮”、“森林”、“小鹿”、“乌龟”,就这几个简单的事物在孩子们心中究竟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又会编出什么精彩的故事,我实在没有太大的奢望。第二天的语文课上,不出我所料,学生们对这幅文字图很感兴趣。到了编故事环节了,我先让他们思考五分钟,看着他们一个个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在担心:要是他们都编得千篇一律怎么引导?五分钟没到,一些小手举了起来,而且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开始交流了,高思宇第一个发言:一天,一只贪玩的小乌龟不小心误入了森林,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眼看天渐渐黑了,小乌龟吓得哭了起来。一只回家的小鹿刚好路过,看见小乌龟在哭就低下头来问:“小乌龟,你怎么了?”小乌龟哭哭啼啼地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鹿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说着小鹿蹲下来让小乌龟爬到它的背上,然后就飞奔起来。它们很快就穿过了森林,来到一条小河边,乌龟妈妈正站在河边焦急地等待着小乌龟。当妈妈看见小乌龟平安地回来了,连忙对小鹿说:“太感谢你了。”小鹿说:“没关系。”就这样,在月光的照耀下乌龟妈妈和小乌龟送走了小鹿。高思宇的故事编得十分流畅,但故事情节有些走老套路的现象,我期待着新奇的故事出现。扫视教室一周,见莫平凡一副亟不可待的样子。她是我们班阅读量最大的孩子。只见她一站起来就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在一片古老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善良可爱的小动物。一天晚上,明亮的月光普照着大地,小龟贝皮对小鹿奔文说:“你好,奔文哥哥,我想坐在你的背上,感受一下奔跑的感觉,你可以带我尝试一下吗?”奔文说:“当然可以了,我正想围着森林跑一圈呢,你就坐到我背上一起跑吧,贝皮。”“呼——呼——”奔文飞快地跑起来,贝皮觉得眼前出现了无数个一闪一闪的小星星。贝皮大声叫道:“奔文哥哥,奔文哥哥,你跑慢点儿,这也太快了,我可受不了。”奔文边跑边说:“别叫,别叫,就因为你在上面,所以,我才跑得这么慢,你再叫,我可就加快速度了。”贝皮连忙说:“好,好,好,我不叫,你只要别加快速度就行。”可是,贝皮又害怕地尖叫了起来。奔文哈哈大笑:“不快,不快,等把这一圈跑完了再说。”终于,一圈儿跑完了,小乌龟急急忙忙地爬下来,它吐了吐舌头说:“吓死我了,原来奔跑的感觉这么可怕呀!我下次说什么也不敢坐了。”小鹿听了,笑得前俯后仰。月亮听了,也笑了起来,它的光更加亮了。小姑娘讲得声情并茂,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也被故事中的快乐感染了,心里莫名地升腾起这样一种感觉:只有孩子才能编出这样天真烂漫的故事来。莫平凡的故事讲得太精彩了,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男孩子沈庭恺也坐不住了:中秋节的夜晚,月亮如一面银镜又大又圆。可森林里的树叶太茂密了,把森林遮得严严实实。小乌龟在丛林里等候它的好朋友小鹿,因为几天前小鹿约小乌龟今天一起去看月亮。忽然,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出现在小乌龟面前,只见小鹿飞奔而来,“你的速度真惊人!”小乌龟吸了口凉气说。小鹿说:“没什么,奔跑是我们鹿家族的强项嘛。”“可惜树叶把月亮挡住了,看不见月亮。”小乌龟为难了。小鹿脑筋动得快,一会儿就想出主意,它对小乌龟说:“我用角把树叶拨开就能看见月亮了。”小鹿一说完就行动起来。过了几分钟,树叶被移开了,皎洁的月光从缝隙中透出来。“总算可以看到月亮了。”小鹿满头大汗地说。可小乌龟太矮了,看不见月亮。小鹿只好蹲下来让小乌龟爬到它的背上,再站起来,小乌龟就可以看到月亮了。小乌龟一见月亮就高兴地欢呼起来:“哇!好漂亮呀!”小鹿看着看着便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好奇特的想象!也许是有了他们的带动,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接下来的故事一个个生动有趣,新颖独特。这份不期而至的精彩让我激动得心潮澎湃。偶然中一定存在着必然,是什么让我和我的学生们收获了今天的这份精彩?忆往日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我顿悟出两点:一、呵护童心,回归儿童本真人生的源头在童年,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他们与生俱来拥有探究、向往新知的天性本能,对于表达有着自发的好奇与热情。当成年人以理性至上的眼光打量世界的时候,映现在儿童眼睛里的这个世界却是另一番模样。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幅画,题目是《蜜蜂为什么追小熊》。小女孩让爸爸妈妈猜猜这些小蜜蜂为什么要追小熊。大人们猜小熊偷吃了蜂蜜、小熊踩坏了花丛……小女孩撅着嘴说:“你们别把小熊想得这么坏好不好?那是因为小熊的裙子像花丛!”可见,万物在孩子们心里自有怎样一幅美好的画卷。面对童心,我们唯有小心翼翼地去呵护,才能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莫平凡的小鹿和小乌龟的的故事里没有任何道德教化及知识教育,但从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分明看到了来自孩子心底的那份快乐、那份纯真。要保护孩子的童心,教师自己也要有一颗童心,因为只有给孩子自由想象的动力,你才会走进那活泼清朗的儿童世界。二、阅读奠基,开启文学宝库童年状态正是童话状态,儿童的生命世界与童话世界同构对应。作为孩子们童年知识的启蒙者,我们有义务为他们选择美好的童话,用其引人的故事情节、美丽的童话形象、美妙的幻想引领他们走进奇妙的童话王国。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童话故事,我们可以以此为源头,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引领孩子们开启儿童文学宝库。这样课内外结合,激发儿童阅读的好奇心,打开儿童阅读的视野,提升儿童的素养。正因为有了平日里阅读的积累,一幅简单的图画才会在孩子们的眼里变得鲜活而灵动。此时的他们早已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游在明丽多彩的童话世界里,自然编起故事来就会像“呼吸一样自在”。梅子涵说:“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话了。”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牵着童话的手,幸福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紧扣课文特点,找准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徐洪今年世博会,笔者有幸参观了部分展馆,美国馆展示的的三段视频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传递给世界的就是美国人的思想文化核心——勤劳、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这使笔者对创新教育有了再一次的思考。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工具和基础文化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小学生的创新主要指个体化的创新。它更多的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潜能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对语言材料的重新组合或再次发现。此文试结合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尝试紧扣课文特点,找准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教材内容处教材中有创新性的人、物、事,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宇宙之王”霍金,其不断探索的精神成就了他的非凡。詹天佑创新性的设计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成为我国杰出的工程师。(《钱学森》、《轮椅上的霍金》、《詹天佑》)学生从这三位在世界都有影响的创新型人才的行为、思想、精神上受到影响。我们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可以从这些人物的事迹入手,让学生感受创新探索所带来的成功,用他们的精神品质,特别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激发小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2.内容模糊处教材中有些文章当中会有些字、词、句的意思是含糊不清的,这些内容没有确切的明示,无法在教材中找到准确的答案或合理的解释,具有此类特点的文本,我们准许孩子有自己合理的解读。《小草和大树》一文中“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中“节衣缩食”“缩”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收缩”,而在此词中,我们可以理解是“节省,节约,减少”的意思。《船长》一文中“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读到此处,我们会有很多疑问。船长此时完全可以和大家一起逃生,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即使与船共存亡,他也可以与大家挥挥手告别,但是,对于他不做手势,不说一句话,是性格特点,还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此时他的心境如何?是心静如水,还是心潮澎湃?是感叹自己一生坚持的做人之道还是悲叹自己生命的即将结束呢?被救的60人此时会是什么表现?……我们都不能从文中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常理来推测,根据资料来阐述,根据生活积累来讨论,最后归纳总结,此时哈尔威的冷静最能凸显他的沉着,他临危不惧的品德。哈尔威的形象也更深入人心。3.教材隐蔽处教材中有些字词句的意思、含义是隐含在文章中的,教学时抓住这些句子,在无疑处生疑,在质疑后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他这一“望”是望什么,为什么望?书中没有明示,可以在此处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题及上下课文思考。《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者再传给他的下一代时会写上一句什么话?书中在第一单元和第七单元分别安排了两组古诗,这两组古诗与单元主题存在联系,两首古诗之间存在异同,我们都可以质疑后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大胆发现。教学中教者抓住这些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质疑,诱发、激励学生不断实现自我突破。4.教材缺陷处教材在编辑时会有意无意地留下些空白点,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进行补充完善。《负荆请罪》第二幕后四句话没有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以及人物说话的表情动作的提示。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幕人物对话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结合课文插图,给这四句话补上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及其心情。这个过程,学生经历了研究、讨论、概括、总结,思维从混沌到懵懂到明朗,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般。完成这些补充后再让学生表演,使学生在演中觅趣,在趣中显智。5.教材美妙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每册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选择优美的片段进行想像练习,无疑有助于创造力的开发。《草原》最后一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作者感情最集中、最丰富的流露。课后练习题要求“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结合文章思想,联系文中所描绘的草原美景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像。这种练习把语言训练与创新性的思维和想像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爱之链》课文最后一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这一个省略号可以让我们化身为文中人物,展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像写一段话。《安塞腰鼓》一文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但这篇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文中排比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叠字叠词的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反复的运用使语言节奏鲜明,形象深刻清晰。这些语言文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品读着这样的文字,那壮观的腰鼓表演场面就会像电影一样出现在学生的眼前。6.质疑问难处为了增强情感,设置悬念,作者会在文中质疑问难,这些质疑问难处也是创新教育的切入点。《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有三处问号,分别是“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读到这三句话,我们不免会跟随作者一起猜测,一起想像,感受这株柳树的神奇。《大自然的文字》第六自然段中“它是怎么到这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这一连串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愿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透彻理解教材的本质,充分利用好教材,找准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春到梅花山》教后反思钱蓉《春到梅花山》教后反思钱蓉惊喜一:晶莹透亮在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中“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句话时,“晶莹透亮”是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果光从字面上来讲的话,光亮透明,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清楚,所以我在上课时就问学生:“晶莹透亮”这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挺容易,他们说出了很多答案:小露珠、珍珠、钻石、漂亮的玻璃花瓶……这时我再让学生想象此时梅花的样子。有几个学生眼睛一亮,马上举起手来,告诉我:昨天晚上,下了一场春雨,梅花的花瓣上就有许多小露珠,现在阳光照在上面,梅花就变得晶莹透亮了。我预设的答案是梅花上有露水,没想到他想到了春雨。听了这位同学的回答,其他学生也马上恍然大悟,我想,这一幅雨后梅花图一定已经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接着就多媒体投放梅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很好地理解了这个词,体会到花的特点,接着过渡到下一个短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并加以说明,梅花的香味清新淡雅,只有细细地闻才闻得到。之后,学生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不用我多做指导,很自然地就把“晶莹透亮”读得缓慢,“淡淡的”轻声地读,表情配合得也到位,很好地做到了有感情朗读。我发现孩子们一开始并不能理解“晶莹透亮”这个词,后来提点了一下,他们都能想起,原来雨点也是“晶莹透亮”的,落在草叶上的雨点我们都见过,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原来孩子们并不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惊喜二:人流如潮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话:“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涌动”、“人流如潮”这两个词语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到很多人。这时候,我再引导他们联想,在什么时候,你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孩子们马上就想到了过年时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样子,一个孩子还告诉我:过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逛街买年货,大街上都是人,妈妈说,大街上真是人流如潮啊!我真感谢这位妈妈,这位有心的妈妈在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教会了孩子知识。孩子已经能灵活运用“人流如潮”这个词语了。惊喜三:欢乐的海洋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想象,如果你也在这人流中,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梅花山,会怎么做,怎么说?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一位学生说:“这里好美呀!我要拍张照片给我的好朋友看。”一位学生说:“我太高兴了,我要在梅花山下唱歌跳舞。”还有一位学生说:“我会背《早梅》这首诗。”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了这欢乐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着欢乐。孩子们仿佛置身于那满山的梅花林中,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我想此时的孩子们是幸福的!课堂上时常闪现出孩子智慧的火花,这就是孩子读懂了课文,理解梅花山花多、美、香,游玩的人多而且快乐的最好的证明。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让文本插图作用最大化——观察图画,寻找春风的影子黄小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1》是一篇关于春天的韵文。每行三个词语,共四行,配有一幅通版插图。词串都是由具体、形象的词语组成,学生能轻而易举地从插图中找出相对应的事物。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我看到了什么,相机进行理解、朗读训练。最后,韵文中的词语只剩下“春风”,孩子们却都沉默了,刚刚那如林的小手也不见了。是的,对于“春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春风并感受春风的温柔、和煦呢?我决定还是从课文插图入手。教学片断:(寻找春风)师:仔细观察书中插图,你能寻找到春风吗?学生继续观察生1:春风在柳枝上。师:为什么这样说?生1:因为我发现柳枝在摆动身体。师:春风还在哪里?生2:春风在小朋友举着的手帕上,因为我发现手帕在飘动。生3:春风在密密的春雨里,因为春雨在斜斜地下。生4:春风在碧绿的小草上,因为小草在弯腰。生5:春风在白云上,因为白云在飘动。(感受春风)师:春风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生1:春风暖暖的。师:你能读出暖暖的春风吗?生1读。生2:春风很温柔。师:那你就用朗读让大家感受温柔的春风吧。生2读。生3:春风就像春姑娘的手一样柔软。师: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让春姑娘用柔软的手抚摸我们的脸庞吧。生3读。师:刚才大家用智慧的双眼发现了春风,让我们看着图画一起读读春风吧,师引读:柳丝轻轻摆——春风;小草弯弯腰——春风;手帕轻轻舞——春风;白云慢慢飘——春风:春雨斜斜下——春风。反思:孩子们的眼力真厉害!竟然能在插图中这么多的地方发现春风的影子,我不得不赞叹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我也不得不赞叹编者的创造力。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文本插图,学生不仅“看”到了无处不在的春风,还感受了春风的温暖、柔和,又以个性化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理解、感悟文本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本插图犹如一扇窗,它不仅为文本打开了一扇窗,而且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开了一扇窗;文本插图又似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合理利用文本插图,充分发挥文本插图的作用,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探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探陈小璐一、巧用日常生活学习汉语拼音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汉语拼音的学习同样也离不开生活。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制约,其主要的学习动机直接与生活相联系。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是形象的思维。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等即是充分联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能让学生很快地记住拼音符号的形状和读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热情。再如学到声母“t”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能联想到生活中伞把,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工商个体户雇工劳动合同书范文
-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课件
- 《大型突发事件的急》课件
-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及其护理
- 2024安全生产合同书
- 婴儿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
- 红河学院《现代食品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外贸谈判的原则》课件
- 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和护理
- 责任心与成本控制
- 形象与礼仪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黑龙江检察机关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考命题作文预测及导写:“一步一步往前走”
- 口腔消毒灭菌知识培训课件
- 针刺治疗颈椎病
- 室内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板
- 工程人员服务意识培训课件
- 儿童视力保护培训课件
- 玻璃制品行业员工转正汇报
- 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含答案
-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