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2383.5-2023 智能制造 网络协同设计 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内网络协同设计系列标准之一,专注于指导和规范多学科环境下的协同仿真活动。该标准旨在通过定义相关术语、提出基本原则与要求、描述方法论及流程,以及给出实施指南来促进跨学科团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仿真技术进行协作。
标准首先明确了“多学科协同仿真”的概念,指的是在考虑不同工程领域(如机械、电气、热力学等)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通过集成化平台支持下开展的仿真分析工作。接着,它概述了实施此类仿真的基本框架,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规划、数据准备、模型构建、仿真执行、结果分析与优化等阶段,并强调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信息透明度与可追溯性的重要性。
此外,《GB/T 42383.5-2023》还特别关注于如何确保各参与方之间高效沟通与协调,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制定明确的角色职责划分、采用标准化接口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对于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比如异构系统集成难题或高性能计算需求,则建议采取云计算服务、虚拟化技术等方式予以解决。
最后,该文件提供了几个典型应用场景示例,用以说明如何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多学科协同仿真技术,加速创新步伐,提高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3-03-17 颁布
- 2023-10-01 实施
![GB/T 42383.5-2023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1.gif)
![GB/T 42383.5-2023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2.gif)
![GB/T 42383.5-2023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3.gif)
![GB/T 42383.5-2023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4.gif)
![GB/T 42383.5-2023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08ef504540e3aca80d686da8c41711ee5.gif)
文档简介
ICS35240
CCSN.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3835—2023
.
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
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
: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Networkcollaborativedesign—
Part5Multidiscilinarcollaborativesimulation
:py
2023-03-17发布2023-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23835—2023
.
目次
前言
…………………………Ⅰ
引言
…………………………Ⅱ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架构要求
4…………2
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技术要求
5…………2
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功能要求
6…………3
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功能框架
6.1……………………3
工作流程管理
6.2………………………4
仿真任务管理
6.3………………………4
模板管理
6.4……………4
仿真数据管理
6.5………………………4
运维管理
6.6……………4
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建设
7………………4
概述
7.1…………………4
需求分析
7.2……………4
工作流程管理逻辑
7.3…………………4
封装逻辑
7.4……………5
数据管理逻辑
7.5………………………6
分布式计算环境
7.6……………………6
系统测试
7.7……………6
多学科协同仿真流程建设
8………………6
概述
8.1…………………6
多学科协同仿真流程需求
8.2…………6
多学科协同仿真数据梳理
8.3…………6
多学科协同仿真流程封装
8.4…………7
与外部系统集成
8.5……………………8
多学科协同仿真流程测试
8.6…………8
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应用逻辑
9…………8
附录资料性多学科协同仿真流程需求梳理表示例
A()………………10
参考文献
……………………11
GB/T423835—2023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是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的第部分已经发布了以下
GB/T42383《》5。GB/T42383
部分
:
第部分通用要求
———1:;
第部分软件接口和数据交互
———2:;
第部分面向全生命周期设计要求
———4:;
第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
———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24)。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大全集团有限
:、、
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国机工业互联网
、、、
研究院河南有限公司南京优倍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
()、、、
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深圳未来智控技
、()、、
术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杭州沃镭智能科
、()、、、
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铭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英刘靖华李少阳冯雪晴何宏宏苏巧灵张保刚张艾森肖红练孙瑜欣
:、、、、、、、、、、
张玲艳冯夏维柳军孙明张兆云魏天财梅军樊灵旻张晓玲董赢王嘉宁欧阳文张再伟郭斌
、、、、、、、、、、、、、、
周建兵邹薇王勇
、、。
Ⅰ
GB/T423835—2023
.
引言
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拟由以下个部分构成
GB/T42383《》5。
第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规定网络协同设计的总则一般要求和网络协同设计平台要
———1:。、
求适用于异地设计参与方在网络协同设计平台的支持下开展智能制造领域复杂产品系统
。,
协同设计的实施和管理也适用于网络协同设计平台的搭建
,。
第部分软件接口和数据交互目的在于规定智能制造领域网络协同设计平台中软件接口
———2:。
和数据交互设计中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并给出了软件接口类型和数据交互基础协议的说明
,。
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复杂产品和设备的网络协同设计平台设计过程中软件接口和数据交互架
构的构建及技术的实施
。
第部分知识库目的在于规定网络协同设计系统知识库的模型及管理要求知识库构建
———3:。、、
知识库功能和知识库应用要求适用于网络协同设计系统知识库的构建管理应用及维护
。、、。
第部分面向全生命周期设计要求目的在于规定面向全生命周期设计通用要求面向全生
———4:。、
命周期协同设计要求和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具体设计要求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复杂
。
产品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网络协同设计与管理
。
第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目的在于规定网络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架构
———5:。
要求技术要求功能要求仿真系统建设仿真流程建设和系统应用逻辑等内容适用于智能
、、、、。
制造领域网络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多学科协同仿真领域范围可包含多场强耦合仿真多场弱耦
,、
合仿真和多学科联合仿真等领域
。
Ⅱ
GB/T423835—2023
.
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
第5部分多学科协同仿真
: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多学科协同仿真系统架构要求技术要求功能要求仿真系
、、、
统建设仿真流程建设和系统应用逻辑等内容
、。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网络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多学科协同仿真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
智能制造网络协同设计第部分通用要求
GB/T42383.1—20231:
3术语和定义
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GB/T42383.1—2023。
31
.
多学科协同仿真multidisciplinarycollaborativesimulation
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
,,
过程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多个学科或专业协同的仿真模型和仿真流程并进行多学科或
,,
专业的协同仿真分析
。
注1多学科协同仿真包括多场强耦合仿真多场弱耦合仿真和多学科联合仿真等
:、。
注2多场强耦合仿真是运用多场耦合解耦技术建立符合产品的耦合仿真模型通过单元矩阵或载荷向量把多场
:,,
的耦合作用构造到控制方程中然后对控制方程直接求解得到多场强耦合分析结果
,,。
注3多场弱耦合仿真是建立符合产品各物理场的耦合仿真模型合理安排仿真的计算次序先进行一个物理场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酶化学作业》课件
- 《FMEA分析讲解》课件
- 2025年银川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机制分析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体系建构与深化研究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 2025年螺旋锥齿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开展健康教育在预防职业女性阴道炎复发中的作用
-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律实践教学
- DeepSeek 行业应用与实践
- 护理操作-吸痰
- 重症肺炎的基本知识宣教
-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 初二上劳动技术课件电子版
- 创业计划书模板-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模板-项目计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30
- 医院护理带教老师竞聘课件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强超薄耐摔玻璃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课件
- 烛之武退秦师 全市一等奖
- 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 地形图林地的勘界及面积测量-林地实地勘界与勾绘(森林调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