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备考核心200题1.围绕“如何预防腮腺炎”的主题,为幼儿园中班写一份健康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答案:如何预防腮腺炎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流行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2.教育幼儿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二、活动过程1.导入。故事: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儿发烧,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但他的一边的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经张不开了。冬冬还是想去幼JL园,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爱学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人多的地方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1)师: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2)幼儿讨论,教师总结。(3)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①腮腺炎病人一飞沫在空中飘荡一被健康人吸人一患病。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一健康人去探视一吸入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一患病。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4)讨论: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小朋友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极容易患病。3.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3)讨论:腮腺炎除了影响病人的进食,令人疼痛不已,发烧,呕吐之外,还能引起其他疾病,你们知道吗?(4)讲述:儿童患腮腺炎时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膜脑炎。4.谈话。我们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应当怎样进行预防和治疗呢?(1)讨论:根据腮腺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我们怎样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讨论,畅说)(2)明理导行。加深对冬、春两季流行病的认识和了解,知道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导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侵害(包括H7N9)。在流行病多发的季节里,小朋友们要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因为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潜伏期,往往看似健康的人,实际上已是病毒携带者了。2.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答案:活动名称:幼儿园的树木(中班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活动总目标:1.对幼儿园里的树感兴趣,喜欢探究。2.能够主动提出有关树的问题,并能与同伴积极讨论。3.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简单了解树对人和环境的作用。4.能积极与同伴一起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经验,并做简单记录。5.关注树的色彩、形态等特征,以树为主题进行美术创作。6,感受幼儿园的美,激发爱护树木、爱幼儿园的情感。7,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一:树的秘密(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幼儿园中的树木。2.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发现树的不同特征。3.积极参与有关树木的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树的知识和经验。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引出主题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里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身边高低不同、颜色各异的树。教师向幼儿讲解常绿树和落叶树,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2.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两种树的特征(大小、厚薄、形状)。(2)教师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的,表面有蜡质。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的。3.认识树的年轮教师出示大树年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年轮,并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数一数年轮,巩固对年轮的认识。幼儿学会后,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发记录卡,让幼儿在园中寻找有年轮的木制品,写下大树的年龄。4.游戏结束(1)教师带领幼儿玩“树叶找家”的游戏。教师分发树叶,让幼儿把树叶贴到相对应的树上,找找幼儿园中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2)教师让幼儿交流大树的秘密有哪些,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活动二:树的想象(中班美术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对不同的“树”进行装饰。2.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出大树。3.养成正确使用、有序收放材料的习惯。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们知道哪些大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回忆,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进行总结,进而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2.讲解示范,掌握绘画方法(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画上都有什么(画上的树就是幼儿园院子里的树)。(2)教师示范作画,在示范的过程中,依次说出线描、吹画、点画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布局,并带领幼儿观察绘画材料,进一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吹画、点画的注意事项。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提出要求:要画出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树,要尽量画得大一些,布局要合理。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2)教师巡回指导,对于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适时地予以帮助:对想象力较丰富的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其创造力,适时予以表扬。4.讲评作品,结束活动教师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意见。活动三: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中班社会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知道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萌发爱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意识。3.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活动过程: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活动开始,教师播放和树木相关的视频,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2)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2.教师出示树与环境关系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到树的作用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向幼儿讲解树的作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通过这一形式,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认识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3.我们的大树朋友教师告诉幼儿,3月12日是植树节。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通过这一环节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4.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木,在幼儿园的大树旁,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树苗,教师带领幼儿载歌载舞,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得到提升。3.请以"我爱家乡"为内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教学活动设计。答案:《我爱家乡》活动目的:使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活动内容:(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2)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活动准备:(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2)环保资料:家乡环境遭遇破坏的图片、视频等。(3)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活动过程:(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2)进入展厅,教师担任解说员。(3)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4)自由活动。(5)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4.请简要回答“尊重儿童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这一教育原则的内涵。答案:对于“尊重儿童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这一教育原则,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教师的言行中要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注意倾听儿童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这样就会使儿童意识到他们是有价值、有能力、不可缺少的,从而建立起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概念,为自身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他们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这反映了人类对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的认可与尊重。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5.请对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及教育的本质特性进行简要的回答。答案:(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2)教育的本质特性首先,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再次,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最后,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6.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意义和方法。(18分)答案:(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学习活动常规等。(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里的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做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因此幼儿生活在其中,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如:喝水要排队、上厕所不推挤等良好的行为习惯。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为满足幼儿自身需要进行的,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集体生活,可以促进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的交互作用下,逐步获得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方法。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幼儿能够通过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常规而逐渐培养自律能力,同时有助于班級秩序得以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得以正常进行。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在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合理的常规有助于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的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察法;⑥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7.简述作品分析法实施的步骤。答案:作品分析法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2)定义关键术语;(3)作品抽样;(4)设计与开发简易研究工具;(5)信度检测;(6)评价与自我指导。8.某小学开展了一项“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们运用探究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为了了解此项改革的情况,可能有下面三种观察思路:(1)结构式观察;(2)非参与性观察;(3)时间取样观察法进行听课。试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提出你自己的观察设想。答案:(1)三种研究思路的优劣:①结构式观察有明确的观察项目,也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观察时能方便地记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观察后的分析也可以量化,并且还可以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前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但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有关教师与学生的资料比较有限,且不能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灵活变通,因此,缺乏弹性。并且观察起来也比较费事。②非参与性观察所得的有关教师与学生的资料具有客观性,但却只看到教师与学生行为及活动的外貌,难以深入了解其行为的动机与活动的原因,而且由于教师及学生的戒心和防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隐秘的行为与活动无法观察到,所得到的观察资料也可能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表面的甚至是偶然的行为表现,缺乏深度的了解。③时间取样观察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能够确定行为发生的频率,使所得资料易于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但这种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把大的行为分解为小的成分,仅集中于特定的行为,忽略教师与学生行为的起因等线索,因此时间取样法还不易于确定行为之间的联系,易割裂行为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研究设想:以上三种观察类型有各自的基本特性、使用条件和各自的局限性,而它们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由于教育现象、内外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常常需要进行综合观察,因此在观察中应将三种观察方法结合,这样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观察资料。9.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答案: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很多幼儿沉迷于电脑游戏,导致视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为此所困扰,幼儿教师应初步具备帮助幼儿保护和提高视力的能力。(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画画、看书写字时眼睛距书本保持1尺以上距离,不躺着看书,以免眼与书的距离过近,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因为身体活动可导致书与眼的距离经常变化,极易造成视觉疲劳,集中用眼一段时间后应望远或到户外活动,以消除眼的疲劳。(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幼儿活动室窗户大小适中,使自然光充足。室内、桌椅家具等宜用浅色,反光较好。自然光不够充足时,宜用白炽灯照明。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宜大,字迹、图案应清晰。教具要大小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3)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要定期为幼儿测查视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矫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及时发现幼儿视力异常表现。(4)教育幼儿注意用眼安全和卫生。幼儿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毛巾、手帕要专用,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以防沙眼、结膜炎等,教育幼儿不玩可能伤害眼睛的危险物品,预防眼外伤。10.论述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答案:(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育要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不仅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幼儿园教育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社区文化无形地影响着幼儿园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影响着幼儿园教育。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都不错,社区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11.简述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答案: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是:(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3)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2.材料:3岁的阳阳,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刚上幼儿园时,奶奶每次送他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阳阳总是又哭又闹。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阳阳很快就平静下来,并能与小朋友们高兴地玩。由于担心,奶奶每次走后又折返回来。阳阳再次看到奶奶时,又立刻抓住奶奶的手,哭泣起来。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1)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10分)(2)阳阳奶奶的担心是否有必要(2分)?教师该如何引导?(8分)答案:(1)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以下特征:①情绪和情感不稳定。幼儿情绪和情感是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等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②情感比较外露。幼儿初期,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盖。③情绪极易冲动。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他们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2)阳阳奶奶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孩子初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分离焦虑现象,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引导:首先是心理准备方面:家长要注意克服自身的分离焦虑,不要刻意渲染孩子入园的紧张气氛,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入园,避免将自己的紧张感传递给孩子。其次是生活方面:入园前,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及生活规律,并有意地按幼儿园的时间和规律安排幼儿在家的活动。再次是语言方面: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可能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达成,但到幼儿园后,老师或同伴可能就不能理解,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家长在家里要让孩子建立用语言表达愿望的习惯。最后是交往方面:孩子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这与二胎或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将与许多的小伙伴一起生活。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境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13.请以“表情”为主题,设计一个中班社会活动。答案:中班社会活动:表情畅想曲(1)活动目标:①认识各种各样的脸部表情。②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③结合日常游戏,通过画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2)活动准备:①哭、笑表情图谱每组一份。②故事课件:碰碰船。(两个孩子在玩碰碰船时撞在了一起,一幼儿脸部表情为很开心,另一幼儿脸部表情为空白。)③操作卡片:小朋友活动情景图片(脸部表情为空白)。④记号笔人手一支。(3)活动过程:①看看讲讲各种表情(哭、笑、生气)幼儿看看讲讲表情图谱。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看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幼儿操作,互相讲讲。)集中讨论、交流:师:谁来告诉大家小客人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幼A:这位小客人他在哭,可能他什么地方很痛。幼B:这位小客人在笑,因为他很高兴。幼C:我的客人很生气,因为有人欺负他。师生共同小结:哭、笑、生气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表情。②选择不同的表情讲述故事结尾听故事《碰碰船》。师:这些表情都藏在一个故事里,你们想听吗?(结合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全体幼儿听故事。)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图讲述故事结尾。师:小强和小语的船碰到了一起,小强很开心,可是小语会怎么样呢?请你选出一个表情图片和好朋友来讲。(幼儿操作讲述。)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并能讲讲为什么。师:谁来告诉大家小语会怎么样?(结合自己所选的表情图,填图讲述。)幼A:小语会哭,因为他们两人的船撞了,水溅到了她的眼睛里。幼B:小语会笑,因为碰碰船撞到一起很好玩。幼C:小语会很生气,因为小强撞到了她的船。(评:图片上小语的表情没有表达出来,留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讲述的各种表情都符合逻辑,使孩子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懂得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③扩散性思维:丰富幼儿对表情的认识。师:小语除了会哭、笑、生气外,她可能还会怎么样?幼A:她可能还会尖叫,因为她太害怕了。幼B:她还会做鬼脸,因为太好玩了。④幼儿操作:添画表情。师:老师把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样子画了下来,可是老师忘了画表情。如果图片上的小朋友是你,你会怎样呢?请你画出表情来告诉老师。(出示幼儿游戏时的图片。)幼儿自选一张游戏时的图片,根据自己的体会,用添画表情图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评价小结。师:请你去看看别人在做游戏时的表情,说说他们的心情怎样?(幼儿离开位置自由参观,互相交流。)(采用这样的评价形式,可以让幼儿看到更多别人的表情和游戏时的心情,从而进一步理解可以从别人的表情中体会别人的心情,为幼儿以后游戏时的交往奠定基础。)14.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答案:(1)独立自主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保教结合原则。(4)综合性原则。(5)活动性原则。15.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的安全?答案:(1)建立活动前的器械检查和幼儿安全教育制度,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2)加强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3)外出活动排队时,队伍前后均有老师或保育员。(4)活动中,保教人员必须随时留意每一位幼儿,不得自顾聊天,注意强化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意识。(5)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点好幼儿人数。16.新时期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有哪些特点?答案:(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17.谈谈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答案:学习学前心理学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①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有趣而且独特的。比如,为什么儿童会认为帮妈妈洗碗时打破十个碗的孩子不好,而偷吃东西打破一个碗的孩子是好孩子?类似这样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都可以有所了解。②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3—4岁的孩子与5—6岁的孩子心理活动也不一样。学前心理学会让我们明白,儿童有许多可爱的特点,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③掌握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学前教育工作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例如.3岁左右的儿童还不太会和别人一起玩,因此,不能要求过高,而应着重于引导和培养。学习学前心理学.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儿童因材施教。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了解儿童的这一特点,能够使我们真正从每个儿童的特点出发,与儿童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往,引导他们良好地发展。④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儿童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理解与认识儿童生活和游戏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我们会重视并能够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能使其更好发展的环境。18.中班故事《三只蝴蝶》中的提问活动中教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雨不停地下,他们该怎么办?”部分幼儿回答:“可以分开在花朵下躲雨。”老师又问:“如果红蝴蝶没有拒绝红花的邀请,情况又会是怎样?”幼儿回答:“他就不会淋雨了。”“那黄蝴蝶怎么办呢?他不管朋友了,不好。”“如果他们不躲在花丛里,还有其他的躲雨方法吗?”幼儿回答:“可以在叶子下躲雨”,“在亭子里躲雨”,“飞到房子里躲雨”,“还可以打电话让妈妈送伞来”……请根据语言教学的原理对以上教学片段进行分析。答案: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改善了师生关系,而且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话;活动中运用启发式动作和语言,帮助幼儿拓宽思路,展开想象,让孩子有话可说,达到了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目标。教师抓住了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想象。这种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原文,幼儿可以摆脱故事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拓展思维。多角度地回答问题,答案是多元的,语言也就相应的丰富起来。教师可以利用适时的追问,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让他们有话会说。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19.材料: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来“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和鸟常常是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问题:(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10分)(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10分)答案:(1)依据生活情境分类,幼儿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从其回答可以看出:①狗、人、鸟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②依据感知特点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材料中幼儿会将狗、人、鸟分成一类,是因为它们最突出的特点都有头、脚、身体;③依据事物最简单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狗、人、鸟会长大,因为它们都有生命,而船是没有生命的(2)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①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分类垃圾,可回收的塑料瓶、纸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进行分类,同时也进行了环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多提供可操作的教玩具,让幼儿动手感知事物的属性、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特点,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分类的相关经验,以间接指导为主加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③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培养幼儿分类能力,通过游戏教幼儿分类,激发幼儿对分类的兴趣。2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答案: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幼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阶段过渡。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3)表情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21.简述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答案:(1)最初步的生活自理,生活目标扩大;(2)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3)爱模仿;(4)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22.简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答案:我国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3~4周岁,就总体而言,小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以下特点:(1)动作迅速发展;(2)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3)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4)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5)喜欢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6)开始关注同伴,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7)语言发展快,爱说话;(8)感知觉发展迅速,观察力有待发展。23.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答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妈妈的喜好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2.尝试关心妈妈,用多种材料为妈妈制作手镯。活动准备:1.邀请妈妈来园参加活动。2.请两三位家长准备介绍孩子成长的过程。3.塑料、木质串珠、塑料管、塑料绳若干。活动过程: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启发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1)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2)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2.请幼儿和妈妈做游戏:我爱妈妈。玩法:幼儿和妈妈背对背坐,根据老师的提问,如: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做什么事情?妈妈先写出来,再请幼儿说出,看是否一致。3.请两三位家长分别通过录像、照片或课件等形式介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辛劳。4.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个手镯,给妈妈戴上,并亲吻妈妈。(二)游戏活动:《送给兔妈妈的礼物》活动目标:让幼儿练习双腿夹棒向前跳跃。活动准备:用旧报纸卷成一根小纸棒,人手一份;小筐、各种蘑菇、萝卜的卡片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扮兔妈妈,请幼儿扮演小兔,在两腿间夹着纸棒,从起点跳到终点采蘑菇或萝卜,接着跳回到起点,将蘑菇放人筐中,其他幼儿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一只“小兔子”将筐中的蘑菇和萝卜送给“兔妈妈”。2.提醒幼儿蹦跳过程中不能将纸棒跌落,否则要重新开始;一次只能采一个蘑菇或萝卜。3.根据幼儿人数进行分组,减少等待时间。24.简述幼儿自闭症的症状。答案: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典型的儿童自闭症的主要表现有:(1)言语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往往开始讲话比别人晚,经常沉默不语。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喜怒哀乐。(2)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表现出逃避与别人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对人态度冷淡,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害怕时也不会主动寻求保护。(3)行为异常,兴趣奇特。自闭症儿童常以奇异、刻板的方式对待某些事物。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有的甚至出现自我伤害,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游戏、衣物不感兴趣,往往对一般儿童不喜欢的玩具或物品非常感兴趣。(4)还可能伴有感知障碍、癫痫发作等表现。专家认为,这与先天生物学因素及后天环境因素均有关。生物学因素主要指孕期和围产期对胎儿造成的脑损伤,如孕母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宫内窒息、产伤等等。环境因素主要指早期生活环境单调,缺乏情感、语言等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25.简述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答案:(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26.请简要阐述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和外部原则的解释。答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部分,指出了幼儿园教育应遵循的外部原则和内部原则分别是:(1)外部原则:总则的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即幼儿园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在更新“教育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办更加开放、社会化的幼儿教育,以促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进程。(2)内部原则:总则的第五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即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等,并提出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27.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这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问题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答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而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28.简述作品分析法实施的步骤。答案:作品分析法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2)定义关键术语;(3)作品抽样;(4)设计与开发简易研究工具;(5)信度检测;(6)评价与自我指导。jin29.明明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第一学期刚开始不久,他的新鲜感就少了,不像刚入学时那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小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玩,不能画画,还要写作业,中午不能午睡,上课都在犯困。明明觉得还是幼儿园好……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答案:幼小衔接是指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通过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过程。学前儿童入学前准备主要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目的是使儿童进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1)幼儿园全面的入学准备工作:①增强体质;②培养独立性;③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④培养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⑤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2)幼儿园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①入学情感的激发。如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等。②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③安全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如游戏安全、饮食安全等。30.材料: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问题1]问题: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答案:(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儿童自发的行为,即儿童从事游戏活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而非外在命令强迫。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案例中表演游戏老师没有遵从儿童的自主意愿,强迫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表演,无疑违背了儿童的自主性,因而也违背了游戏活动的本质。(2)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会给儿童感到满足和愉快。在游戏中,儿童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而案例中的表演活动,老师不断为儿童设定目标,纠正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错误”,压抑了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儿童感到有压力,因而无法获得游戏过程中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该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31.请简要阐述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的三种主张。答案: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主张:(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32.试述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答案: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特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2)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才逐渐出现层次,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3)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地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4)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性逐渐提高。他们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步增强,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据此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自我的结构日趋稳定。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33.小班赵老师发现幼儿进餐时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吃饭时哭着要妈妈: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一定要老师喂;有的幼儿挑食,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还有的幼儿吃一会儿,玩一会儿,饭凉了都还没吃完……请设计一份解决上述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教育目标、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答案:设计意图: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往往是饭来张口,任何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那么,进入幼儿园以后,需要他们增强一些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自己吃饭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这一年龄的幼儿力所能及的。成人要注重幼儿独立进餐习惯的培养,不仅能使幼儿摆脱依赖的习惯,而且还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获得一些生活能力的锻炼,这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并且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可以实现让幼儿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的目标。据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名称:宝宝爱吃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坐端正、手扶碗,专心地一口一口地吃饭。2.培养幼儿进餐时的愉快心情,愿意独立进餐。活动准备:录制小班幼儿吃饭的场景;根据小鸟吃饭的故事绘制上课用的图本;《吃饭歌》的音乐带。活动过程:1.导入看小朋友们吃饭的录像片段。2.基本环节首先观看图片一,小鸟宝宝独立进餐的图片,通过观看这张图片引出讨论:小朋友们要像小鸟宝宝学习,学会独立进餐。图片二:两个小鸟宝宝吃饭。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打翻?(引导幼儿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的习惯)图片三:观看小鸟宝宝在学习飞翔的过程中进餐的图片,引出小鸟挑食,最后没有力气飞翔,然后进入话题讨论“小鸟为什么会没有力气飞翔,我们应该怎么做”。讨论环节:刚才我们观看了两个小鸟宝宝吃饭,你们觉得哪个宝宝吃得好啊,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小鸟A宝宝吃饭吃得好是因为他学会了一首儿歌,那么我们也来听一听吧。(引入儿歌《吃饭歌》,活跃餐前情绪)3.教师小结师:小朋友们都能独立地吃饭啦。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就来看一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吃完一份饭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周五的时候我们看看谁的小红花最多,老师会有小礼物送给他。活动延伸:小朋友们今天真棒,回家后将我们学到的《吃饭歌》唱给爸爸妈妈听,然后监督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不是也像小鸟A宝宝一样好好吃饭呢,我们要做健康吃饭的小卫士。34.问题:上图是大班美工区的一个墙面环境设计,请分析它对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作用。答案: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其环境创设与其他非教育机构有显著区别。它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创设的。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幼儿不是环境创设的消极旁观者和享用者,而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互动者。通过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参与设计构思、材料搜集、动手制作和布置的全过程,激发了幼儿自我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环境,探索环境,控制和驾驭环境,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材料中美工区的这个墙面环境设计,给幼儿展示折纸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中进行学习,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思考折纸还能变成什么动物?做完以后的折纸套在手指上还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材料中的墙面设计对幼儿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5.简述一下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的时机及其介入的注意点有哪些?答案:在介入之前,成人一定要仔细观察,选择适宜的时机再介入。(1)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的时机有以下几点:①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当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游戏、如何去游戏时,教师的介入是引导幼儿开始游戏的关键。②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教师可用游戏口吻自然地制止幼儿的干扰行为,并提出活动建议。③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这时教师的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技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④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作为游戏同伴介入游戏给予儿童示范,或者让幼儿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拓展游戏。(2)教师介入游戏的注意点①分层次指导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②慎扮“现实代言人”角色当儿童游戏与现实不太吻合时,成人往往会介入提出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或试图加入教育因素,即扮演“现实代言人”角色。这种成人以现实为导向的评议和提问有时会严重破坏假装游戏的“框架”,致使儿童停止游戏,因此要慎用。③及时退出无论采用何种干预方式.一旦幼儿开始表现出所期望的游戏行为,成人就应转而扮演为指导性的共同游戏者,或完全从游戏中退出,以便让儿童重新控制游戏,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36.简述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答案:(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4)智力发展迅速。37.简述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趋势。答案:(1)判断形式间接化;(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38.请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份以“辨别图形”为主题的活动教案。答案:活动内容:摸图形。活动目标:(1)对几何图形发生兴趣。(2)用触觉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3)辨别图形,学说词语“圆的”、“方的”。活动准备:(1)圆形、方形块若干;圆形、方形卡片若干。(2)圆形、方形纸盘若干(平面的),方手帕一块。(3)摸箱或摸袋,里面装有若干方形块、圆形块。活动过程:(1)辨认圆形和方形。出示圆盘子和方手绢,比较圆的和方的不一样。再出示圆形卡片和方形卡片,辨别圆盘子与哪个图形相像,方手绢和哪个图形相像,学说“圆的”、“方的”。(2)出示摸箱(或摸袋)。这是摸箱,里面有许多方饼干和圆饼干(圆形块、方形块的)。幼儿每次取一个图形卡片,再到摸箱里摸出一个图形块,告诉大家是什么饼干。或根据教师的指示摸图形块,如“摸一个方饼干”。(3)分组活动。(通过图形配对、分饼干等活动进行分组活动。详情略。)活动建议:(1)把摸箱游戏材料放到数学角,吸引幼儿来玩摸箱游戏。(2)玩“喂饼干”游戏,在数学角摆放立体动物头,动物的口型有的是圆形(如猫的嘴),有的是方形(如熊的嘴),将动物头放在幼儿够得到的地方。(3)在生活中找找像圆形的物品,找找像方形的物品,找到了,贴上这种图形的标记。39.简述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答案:(1)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幼儿;(2)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难度应递增;(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4)因材施教;(5)多样化和纵向的教育评价。40.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答案:活动目标:1.了解妈妈的喜好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2.尝试关心妈妈,用多种材料为妈妈制作手镯。活动准备:1.邀请妈妈来园参加活动。2.请两三位家长准备介绍孩子成长的过程。3.塑料、木质串珠、塑料管、塑料绳若干。活动过程: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启发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1)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2)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2.请幼儿和妈妈做游戏:我爱妈妈。玩法:幼儿和妈妈背对背坐,根据老师的提问,如: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做什么事情?妈妈先写出来,再请幼儿说出,看是否一致。3.请两三位家长分别通过录像、照片或课件等形式介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辛劳。4.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个手镯,给妈妈戴上,并亲吻妈妈。游戏活动:《送给兔妈妈的礼物》活动目标:让幼儿练习双腿夹棒向前跳跃。活动准备:用旧报纸卷成一根小纸棒,人手一份;小筐、各种蘑菇、萝卜的卡片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扮兔妈妈,请幼儿扮演小兔,在两腿间夹着纸棒,从起点跳到终点采蘑菇或萝卜,接着跳回到起点,将蘑菇放入筐中,其他幼儿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一只“小兔子”将筐中的蘑菇和萝卜送给“兔妈妈”。2.提醒幼儿蹦跳过程中不能将纸棒跌落,否则要重新开始;一次只能采一个蘑菇或萝卜。3.根据幼儿人数进行分组,减少等待时间。4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答案:(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2)学前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3)学前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4)学前儿童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5)学前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6)学前儿童发展具有“关键期”。42.某幼儿入睡不久,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叫他不理睬,醒后完全遗忘。请回答:(1)该小儿发生了哪一种睡眠障碍?(2)分析其发生的原因?(3)应怎样预防?答案:(1)题干所述为夜惊。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2)病因:①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如蒙头睡觉、俯卧睡觉、趴着睡觉。或者两手压着前胸,这几种睡姿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容易引起夜惊。②白天或临睡前过度兴奋。如白天休息少,在户外奔跑玩耍或受到惊吓、责骂或睡前看过分紧张、刺激的影视而引起大脑过度兴奋,晚上睡觉时就容易发生夜惊。③癫痫。极少数的癫痫患儿发作在睡眠时,除全身肌肉抽搐外,还有胡言乱语、哭叫吵闹等表现。(3)预防:虽然夜惊的诱因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发育的因素,但父母们还是能够科学地帮助孩子尽量避免出现夜惊症的。①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②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理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43.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区活动,文文在邮局里无所事事,摆弄一个称重器。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邮局”这个角色游戏的经验。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拿了一个盒子走过去,对文文说:“我想把这个寄到超市去(旁边有超市游戏区),你能帮我称一下吗?”文文马上接过盒子,放在称重器上,看了一下,说:“100克!”教师问:“多少钱?”“l0块钱。”教师假装付了钱,文文立刻把盒子送到了隔壁的超市。接着,有几个小朋友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将一些东西寄到旁边的医院、美容院、娃娃家,邮局变得热闹起来。请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干预幼儿游戏的。答案: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内部干预的方法,以顾客身份参与幼儿的邮局游戏,虽然没有给幼儿直接建议他们该怎么做,但以角色行为暗示了游戏方法,提示幼儿可以如何进行游戏。对于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参与游戏、通过角色行为给予游戏暗示的方法比简单的几句建议来得更有效。44.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答案:(1)社会要求的提高;(2)生活制度的变化;(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5)教育内容加深,形象化的方法减少。45.论述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答案: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之间的交往,也有角色间的交往。如幼儿在表演游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他们既是现实中的同伴,彼此知道相互的姓名、习惯、兴趣,因而作为同伴交往;但同时他们又是游戏中的玩伴,因而也有“白雪公主”“小矮人”之类的角色交往。幼儿正是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得以发展社会性。幼儿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如何尊重他人等。即便是发生纠纷,如分配角色发生争执、争抢玩具等,幼儿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设法解决纠纷,从而发展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游戏有助于幼儿掌握各种社会准则。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各种游戏规则,如“红绿灯”游戏中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下棋要遵守下棋的规则。幼儿还在游戏中逐渐学会如何制订规则,甚至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理解修改规则,这使得幼儿对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幼儿理解、适应各种社会生活。幼儿正是通过游戏去积极地认识、理解并内化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准则。游戏有助于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思考问题。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妈妈”的幼儿要从妈妈的角度去说话、做事、想问题,还要关心自己的“孩子”,给“爸爸”分配一些任务,这就有助于消除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有利于幼儿认识他人、认识集体,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46.简要阐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在社会领域要达到哪些目标?答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下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点:(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47.试论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并说明各因素对儿童身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素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是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遗传因素还制约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比如,儿童并不是生下来就会走路、说话,但是儿童到了一定年龄能够学会走路、说话,则是人类种系遗传因素决定的。(2)环境因素环境可以分为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指人们生活的全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狭义的环境则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因为:①这种环境的影响是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能按一定的方向长期系统地影响儿童,它不能决定人们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②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3)教育(学校教育)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儿童处于受教育过程,教育条件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有目的性、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的具体引导儿童发展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48.请为幼儿园托(小)班设计一份“我爱幼儿园”的活动方案。答案:活动内容:我爱幼儿园。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活动准备:(1)诗歌《幼儿园像我家》的录音带。(2)预先定好参观路线,联系好参观部门。活动过程:(1)以诗歌引出主题。幼儿听诗歌录音带,引导幼儿说说诗歌里说了什么。(2)观察和讨论。让全班幼儿讨论幼儿园哪些地方像家,并且通过观察比一比,幼儿园的哪些地方与家里不一样,鼓励幼儿自由发言。(3)寻找及参观活动。带领幼儿找一找幼儿园做饭的地方在哪里,睡觉的地方在哪里,跳舞的地方在哪里,做游戏的地方在哪里,等等。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讲一讲幼儿园里的新鲜事。49.简述幼儿园常识教学的任务。答案:(1)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2)培养幼儿对认识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发展幼儿的智力;(4)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50.请简要阐述教育与政治制度是怎样的一种相互关系。答案:教育与政治制度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3)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反作用,也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是社会政治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政治。51.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1)让环境蕴含目标;(2)增加幼儿的兴趣;(3)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52.青青上幼儿园已经有几个月了,可是,每次妈妈去接她的时候,她都是孤单的样子,不说话也不动,眼巴巴看着妈妈来的方向,看上去怪可怜的。别的小朋友都互相有说有笑,尤其是男宝宝们,可她一句话也不说。妈妈觉得女儿是个心重的宝宝。询问老师,老师说:“青青特别乖,但她总一个人玩,不喜欢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也不喜欢说话。”妈妈对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请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对以上材料进行评析。答案:(1)入园之后,有的宝宝没多久就完全适应了,可有些宝宝,入园都好几个月了,还是孤独的样子,没有好朋友。其实让宝宝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感受到幼儿园带给他的快乐,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材料中青青小朋友特别乖,可她总是一个人玩,不喜欢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也不喜欢说话,是因为她还不善于和小朋友们交往,没有体会到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的快乐。青青学会和小朋友交往,才能体会到同伴交往的乐趣。让她学会如何与老师交往和沟通,才能形成更好的师幼互动。能够与小朋友、老师友好相处的宝宝就会更喜欢幼儿园了。53.《中班主题案例——竹子》设计意图:我园是所农村幼儿园,地处山区,随处可见竹子、竹林。同时还盛产竹凉席,个别小朋友的家里便是从事这一产业。一天,幼儿在室外活动,一个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个阿姨正在穿竹凉席,便跑过去说:“阿姨我帮你拉线吧。”那个阿姨笑着拒绝了,他还不死心,就站在那看。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过去,还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我连忙走过去,一个小朋友看我过来,便拉着我跟我说:“老师,你看,阿姨在穿竹凉席,跟我妈妈一样。”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我妈也是哦。”这时我便提出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吗?”有的小朋友摇摇头,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竹子。”“那你们知道竹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吗?”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老师你来告诉我们吧。”《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我开展了主题活动:竹子。(1)认识竹子:带幼儿到对面山上的竹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教师锯开竹子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状特征、结构。并请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小结竹子的种类。(2)认识竹制品: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设置竹制品展览会。让幼儿自由欣赏、观察,请幼儿说一说:你认识哪些竹制品,它们有什么用?教师重点介绍竹凉席的制作与用途。谈谈你还见过哪些竹制品.它可以用来做什么?请幼儿回家后找找还有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3)竹凉席的制作过程:与竹凉席制作厂联系,带幼儿到厂里去看看。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到处乱跑,不到处乱摸。请厂里的叔叔为幼儿介绍竹凉席的制作工具,制作过程。让幼儿欣赏制作完成的竹凉席。(4)织竹编织请一位会编织的阿姨来班上为幼儿表演编织。让幼儿讨论阿姨是怎么编的。提供竹条,让幼儿学习编织,重点学习一上一下的编织方法。(5)好玩的竹子。把这些日子所收集的竹子、竹制品,做一个展览会。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对所收集的竹制品,材料进行分类,形成区域活动。如:竹凉席厂、编织店、乐器坊等。案例里面给出的主题教学过程,请根据案例教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答案:(1)幼儿对竹子的认识活动兴趣浓厚,但是由于知识面较窄,词汇掌握量较贫乏,因此在刚认识竹子的时候,幼儿不能用丰富的词语表达出竹子的结构特征,对竹子的种类也一无所知。(2)幼儿与老师共同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在竹制品展览会上,幼儿能认真观赏各种竹制品,在欣赏的同时,还懂得主动跟伙伴们商讨竹制品的用途。竹凉席是当地一种特色工艺品,因此。教师把它作为重点来向幼儿介绍。这一活动下来,幼儿的知识面丰富了,对竹子的用途也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3)本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对竹子有较深刻的认识后,再进行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的综合活动。由于它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孩子的兴趣十分浓厚。本次活动,教师留给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引导、鼓励幼儿观察、讨论、操作,让每个幼儿都有看、说、做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丰富了经验,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口语表达和操作能力,整个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所有的知识、经验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整合、迁移和运用,才能转化为人内在的、自我的知识结构。在孩子的探索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调动幼儿原有的各种经验,让他们在投身于各种活动的同时整合运用已有经验,并不断提升个体的经验。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使他们的知识、经验内化,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为其提供一个机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有要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已有经验进行整合、迁移与运用。案例中,教师面对孩子们开始的“牛角尖”并没有失去耐心,而是一步步引导、帮助孩子提升经验,使孩子始终保持探索的兴趣。54.结合幼儿园具体实际,试论述幼儿园的保教结合的原则在幼儿园中有哪些体现?答案:在幼儿园具体实际工作中,保教结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则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等。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是由幼教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虽然保育和教育有各自的主要职能,但并不是截然分离的。教育中包含了保育的成分,保育中也渗透着教育的内容。(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的保育员在护理幼儿生活时,忽视随机地、有意识地实施教育,结果,无意识地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这可能助长了幼儿的依赖思想,也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实践机会,也可能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发展自己的权利。55.午睡起床时,烨烨发现小床边的鞋子不知怎么的到了床底下。为了拿到鞋,烨烨趴在地板上,用手伸进床底下去拿,但够不着,将身体挪近床沿后再试,还是够不着。在一边仔细观察的王老师提示他,能不能找样东西来帮忙。烨烨便找来一根绳子,一试,发现绳子是软的,无法够到鞋子。他不甘心,索性坐下来,一只手臂勾住床侧的挡板,一条腿伸到床底下勾鞋,但还是不行。于是,他的脚如钟摆在床底下晃动,虽然碰到了鞋子,却依然弄不出来。于是,烨烨干脆拿起老师做卫生的笤帚,慢慢地移动鞋子,他终于拿到了鞋子,站在一旁多时的王老师伸出大拇指,微笑着对烨烨说:“你真棒!”请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原理,分析王老师的行为。答案:王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幼儿一日生活是构成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每天都会从各种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很多最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王老师对孩子的密切关注、适时提示、耐心期待和热情鼓励给教师的“教”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烨烨取鞋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56.中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规则意识萌芽,请分析中班幼儿不同游戏特点以及教师对不同游戏的指导要点。答案:(1)角色游戏。①特点:游戏内容、情节比小班丰富多了;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游戏主题不稳定;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色归属感。②指导: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童玩多种主题的游戏;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通过游戏讲评引导儿童分享游戏经验,以丰富游戏主题和内容;指导儿童学习并掌握交往技能及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交往,使儿童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问题。(2)建构游戏,①特点:能按建构物体的特性来选择材料;建构技能以“架空”为主;能与同伴交流,坚持性增强;有建构主题,易变化。②指导: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建构活动打下基础;培养幼儿设计建构方案,让幼儿学会有目的地选材,看平面结构图;着重指导幼儿掌握建构技能并运用其塑造各种物体;组织幼儿评议建构活动,鼓励其主动地发表意见和创造发明;提供大、中、小型积木和人偶、小动物、交通工具模型、废旧材料、橡皮泥等各种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3)表演游戏。①特点:能独立进行角色分配,但进入游戏过程较慢;嬉戏性强,目的性弱;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②指导:为幼儿准备封闭性或半封闭的空间,且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提供简单易搭的材料,以2~4种为宜;最初开展阶段帮助幼儿做好分组工作,讲解角色更换原则,不急于示范,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其坚持游戏主题;在游戏展开阶段,应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可参与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当示范。57.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有哪些体现?答案: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同时教育对政治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这是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是社会政治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政治。58.四岁的阿智,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在集体活动中,阿智常会在座位上吵闹,打断老师的话,对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班里另外一些家长为了不使孩子吃亏,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阿智玩。为此,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游戏,阿智很孤单。经过老师的调查,发现阿智的妈妈非常溺爱孩子,平时总担心阿智被人欺负,时常向他灌输自己的“防卫”理论:谁要打你,你就打他,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由于妈妈的这种观念和思想渗透,养成了阿智“惟我独尊”的性格。[问题1]根据所给材料,作为幼儿园教师,你该怎么处理?答案:(1)做思想工作,取得家园教育观念的一致。.造成阿智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长所谓的“正当防卫”论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指出他们的“正当防卫”论在幼儿园是不适宜的。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幼儿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可以列举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4年观光型酒店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中级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 2024年度家居油漆翻新工程承包协议
- 2024年员工保密义务协议精简
- 2024年家居装修垃圾处理协议
- 2024年土地抵押融资协议样本
- 2024年叉车操作工劳动协议
- 2024年繁华街区门面房销售协议
- 化工设备塔设备3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 个人喜好调查问卷
- 专八阅读训练10篇(含答案)
- 设备对中技术PPT课件
- 办公室工作务虚会汇报材料
- 温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PPT课件
- 第2章推销自己PPT课件
- 招商银行在职证明
- 学前教育-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养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工程机械设计中轻量化技术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