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教育心理学(小学)》考前高分必练题库(重点题版)一、单选题1.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答案:D解析: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并且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因此,答案选D。2.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A、教学测验B、教学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鉴定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因此,答案选B。3.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几岁?()A、1岁B、2岁C、3岁D、4岁答案:B解析: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已有研究指出,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题型?()A、问题解决题B、论述题C、简答题D、选择题答案:D解析: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题型主要包括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B、C两项属于论文题。D选项属于客观题。因此,答案选D。5.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答案:B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高是一个有效自编测验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答案选B。6.由于反映活动侧面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方式方法知识、普遍远离知识C、具体知识、抽象知识D、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答案:D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所以本题应选D。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答案:A解析: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因此,答案选A。8.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答案:B解析: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答案选B。9.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答案:A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故选A。10.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推理能力答案:D解析: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故选D。1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答案:D解析:根据教学评价实施的时机来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因此,答案选D。12.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A、学习兴趣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目的答案:B解析: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故选B。13.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实施。A、教学过程中B、形成性评价之后C、形成性评价之前D、教学过程之后答案:B解析: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因此,答案选B。1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C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先学习“苹果”、“梨”等概括程度较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水果”的概念,属于上位学习。因此,答案选C。15.“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反应的学习,属于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方式中哪一类?()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概念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答案:A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选项中,A信号学习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B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此类学习。C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D解决问题学习是指学会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题目中,“红灯或绿灯”属于信号刺激,“停或行”属于对信号的反应.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16.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手段称为()。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答案:B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撤销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故选B。17.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出现在哪个时期?()A、青年期B、青年初期C、少年期D、成年期答案:B解析:青年初期即青春期,是指14、15岁到17、18岁的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春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18.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公正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答案:D解析: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属于后习俗水平,故选D。19.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答案:B解析:感性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例如,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的。因此,答案选B。20.()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A、客观性B、计划性C、可比性D、公平性答案:D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这种测验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公平性不包含内。因此,答案选D。21.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A、任务难度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能力高低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很明显,只有努力程度属于内部可控因素。故选C。22.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A、操作的模仿B、操作的定向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答案:C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包括四个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故选C。23.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5秒~1分钟。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因此,将信息组块可获得更多信息。因此,答案选C。24.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答案:C解析: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故选C。25.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答案:C解析:标准参照评价的含义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答案选C。26.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故选B。27.()心理问题的现象包括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A、儿童多动综合征B、学习困难综合征C、儿童厌学症D、儿童强迫行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儿童强迫行为的理解。故选D。28.变式是指(),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B、变换非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不变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D、变换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不变答案:B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变式的作用在于分化概念。故选B。29.()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A、桑代克B、斯金纳C、泰勒D、梅伊答案:A解析:1905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1909年他又发表了《书法量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他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验运动的序幕。因此,答案为A。30.以下哪种理论中,体现的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A、完形一顿悟说B、尝试一错误说C、意义学习D、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答案:B解析:选项A完形一顿悟说是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由心理学家苛勒提出。该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的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形。选项B尝试错误说是早期的联结学习论,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的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选项C意义学习,由奥苏伯尔提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选项D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它的学习观强调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31.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A、5~6岁B、6~7岁C、7~8岁D、8~9岁答案:D解析:我国儿童一般在8~9岁时会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故选D。32.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习的抑制作用叫做()。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答案:A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故选A。3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答案:B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是指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选B。34.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过度焦虑反应的症状?()A、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B、睡眠不安稳C、活动过多D、食欲不振答案:C解析: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当过度焦虑反应急性发作时,除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外,还伴有睡眠不安稳、做噩梦、说梦话、食欲不振以及心慌、气促、汗多、尿频、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活动过多是儿童多动症的一个主要症状。所以本题选C。35.俄国教育家()于1867~1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A、乌申斯基B、赞可夫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答案:A解析: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867~1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基础”。故选A。36.以下不属于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的是()。A、操作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目的性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问题解决基本特点的认识。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是个体的自觉行为,其活动总是指向明确的目标,最终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而不是已有知识的简单再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37.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答案:D解析: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因此,答案选D。38.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A、教师随堂评价B、教师自编测验C、随堂考试D、课堂提问测验答案:B解析: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是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因此。答案选B。39.()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解析:所说的是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观点。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故选A。40.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做出分析B、做出判断C、进行评估D、做出决策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因此,答案选D。41.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A、个案研究B、观察分析C、案卷分析D、逸事记录答案:D解析:逸事记录是描述所观察的事件,教师借此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因此,答案选D。42.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答案:B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故选B。43.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A、4~6岁B、6~8岁C、8~10岁D、10~12岁答案:C解析:多动综合征又叫轻微脑机能障碍,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症状大体有活动过多、注意力障碍、冲动行为、感知觉及认识障碍、学习障碍、轻微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核心症状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故选C。44.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A、以策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B、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设计C、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D、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答案:C解析: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属于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故选C。45.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知识的概念。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因此,答案选D。46.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答案:A解析: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质量和能量之间既非类属关系,也不是总括关系,属于并列结合学习。因此,答案选A。47.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越高。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特异性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流畅性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jin48.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C解析: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因此,答案选C。4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A、道德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德性原则的理解,故选A。50.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A、幼儿期B、婴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答案:C解析:少年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故选C。5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答案:A解析: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因此,答案选A。52.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后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故选C。53.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答案:A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因此,答案选A。54.全身松弛训练中“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由()创立。A、罗森塔尔B、弗洛尹德C、雅各布松D、皮亚杰答案:C解析:雅各布松创立了“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故选C。55.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答案:D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测量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因此,答案选D。56.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答案:B解析: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的环节包括: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9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故选B。57.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经验类化说答案:B解析: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故选B。58.下列哪项不是认知策略?()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C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计划策略不是认知策略,是元认知策略。所以本题选c。59.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这种同化模式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推理学习答案:B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故选B。60.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的情感教学目标是()。A、形成价值观念B、价值体系个性化C、反应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答案:B解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接受是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它包括三个水平:知觉有关刺激的存在;有主动接受的意愿;有选择地注意。这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反应,即选项C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做出反应(如自愿阅读规定范围外的材料),以及反应的满足(如以愉快的心情阅读)。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和满足。形成价值观念,即选项A是指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这一水平的学习结果是将所学内容的价值肯定变成一种稳定的追求,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即选项D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价值体系个性化,即选项B指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这种行为具有普遍性、一致性,并且是可以预期的。其学习结果包括广泛的活动范围,但重在那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或行为特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1.“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答案:D解析:本题干中说的是群体动力倾向的概念,故选D。62.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答案:B解析:问卷法是在研究中会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故选B。63.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为“教学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答案:C解析: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前者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通过派生类属,不仅可使新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而且可使原有概念或命题得到充实或证实。例如,如果学生就有“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就可以通过派生类属学习来进行。因此,答案选C。64.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A、0.25~2秒B、0.2~0.5秒C、2秒~1分钟D、5秒~2分钟答案:A解析:瞬时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0.25~2秒。信息存贮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因此,答案选A。65.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答案:C解析: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故选C。66.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A、社会风气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D、道德认识水平答案:B解析:影响态度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其中认知失调是改变态度的先决条件。故选B。67.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A、第一印象B、共鸣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故选C。68.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A、行为检查单B、逸事记录C、成长记录袋D、等级评价量表答案:C解析: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信息,这种观察评价技术包括行为检查单、逸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的具体方法。因此,答案选C。69.“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教学策略。A、先行组织者B、掌握学习C、支架式D、抛锚式答案:C解析:“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支架式教学策略,故选C。70.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做白日梦B、回忆刚吃的东西C、穿衣服D、解出应用题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问题解决基本特点的认识。问题解决作为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指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是个体的自觉行为,其活动总是指向明确的目标,最终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没有目标指向的心理操作(如白日梦),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生活中的某些活动尽管有目的,也有操作活动,诸如走路、吃饭、穿衣服等,但只是自动化的操作,没有认知成分的参与就只是一种身体活动,不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而不是已有知识的简单再现。生活中,简单的心理操作如回忆刚吃的东西虽有目的但不属于问题解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71.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答案:D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计算公式是程度较低的观念,而主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概括程度较高的观念,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上位学习。因此,答案选D。72.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指()。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教学评价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选项A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选项B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堂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教学评价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选项C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选项D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73.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B、巴浦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答案:A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采用重学法对遗忘进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研究结果被绘制成曲线,这就是百余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答案选A。74.分半信度又称为()。A、再测信度B、受试者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答案:D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根据心理学理论可知,信度可分为评分者信度、再测信度、受试者信度、分半信度。其中,分半信度又称为内部一致性信度。因此,答案选D。75.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其中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是()。A、智力测验的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B、智力的性别差异C、人的智力的年龄特征D、智力的民族特征答案:A解析:智力测验的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是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故选A。76.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和肌肉运动程度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B、闭合性操作技能和开放性操作技能C、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D、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答案:C解析:操作技能本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和肌肉运动程度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和开放性操作技能。所以本题应选c。77.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再去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C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故选C。78.用来解释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作性知识属于()。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D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或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故选D。79.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答案:A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这种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因此,答案选A。80.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识结构答案:A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种。前者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故选A。81.关于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测验的可靠性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答案:A解析:自编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因此,答案选A。82.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答案:C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就是将新知识归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因此,答案选C。83.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答案:C解析: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答案选C。8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A、学习策略B、学习能力C、学习结果D、知识系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目标定义的识记能力和理解程度。根据定义,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学习结果”的内涵较为广泛,在定义中泛指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最终状态和成果,而选项A学习策略、选项B学习能力和选项D知识系统的内涵相对狭隘,都只能作为“学习成果”的某一个方面,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85.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答案:A解析: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等)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例如,在史地教学中,有关历史生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有关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因此,答案选A。86.长时记忆的容量()。A、较大B、没有限度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答案:B解析: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因此,答案选B。87.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定性评价B、考察性评价C、定量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解析: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测验属于形成性评价。因此,答案选D。8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个体要求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这种需要属于以下哪类需要?()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答案:B解析: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安全需要,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免除恐惧感和焦虑感;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体与他人建立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五种需要一级比一级高,随着低一级的需要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89.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后D、教学过程中答案:D解析: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因此,答案选D。90.测验项目对所c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D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因此,答案选D。9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A、6±2B、6±1C、7±1D、7±2答案:D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5秒~2分钟。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因此,答案选D。92.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答案:C解析:本题干中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所以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故选C。93.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A、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品德良好儿童答案:A解析: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智商超过140叫智力超常儿童,不到总人中的1%,低于70叫弱智儿童。故选A。94.成就动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班杜拉B、马斯洛C、维纳D、阿特金森答案: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是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故选D。多选题1.概念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A、抽象化B、类化C、分析D、推理E、辨别答案:ABE解析:所谓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用一个相应的词来表示,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概念形成是年幼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通常认为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概念形成的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抽象化阶段:对具体事物的各种特征进行抽象,了解这些事物的属性;类化阶段:儿童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辨别阶段:儿童发现某一属性,认同这一属性,同时也认知了这些属性闻的差异性以便分类。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BE。2.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言语提问B、观察C、活动方式D、反馈E、表扬答案:AC解析: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在教学中,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学习中保持着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提问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问不仅要求有启发性,而且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应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目标。二是活动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在活动中常常会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研究表明,在学生头脑中有没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C。3.丹尼斯根据策略的不同适用范围,将策略分为以下那几个层次?()。A、基本策略B、支持策略C、通用策略D、宏观策略E、微观策略答案:CDE解析:丹瑟洛于1985年提出的学习策略系统依据功能划分为两组:一是基本策略系统,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操作,即直接作用于认知加工过程。该组策略主要包括领会与保持策略和提取与应用策略。二是支持策略系统,主要用于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系,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丹尼斯依据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将策略分为通用策略、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1)通用策略:主要是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密切相关的学习策略,它既可以用于认知领域的学习,也可用于动作与情感领域的学习。(2)宏观策略:较为概括的策略,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随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得到改善,如一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策略等。(3)微观策略:非常具体的、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具体任务、具体领域的策略。这种策略比较容易教授,但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本题应当选择CDE。4.对技能品质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A、意识的控制程度B、反馈C、操作程序的特点D、创新性E、效率答案:ACDE解析:评价一项技能的标准主要有意识的控制程度、操作程序的特点、效率、创新性等几个方面。意识的控制程度越少,技能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该技能的品质就越好。组成操作程序的动作单元的特点及单元之间的排列组合程序是不是最佳化设计,结构方式是否合理、精炼,是评价技能品质的第二个指标。技能本身操作系统的运行速度、精确性和灵活性,是效率高低的表现,也是熟练程度的标志。而技能本身是否有创造因素和新异性也是评价的一项指标。因此本题应当选择ACDE。5.问题教学的实施分为哪些基本的步骤?()。A、提出问题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E、解决问题答案:ABCD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2)理解问题。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信息,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3)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4)检验假设。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CD。6.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有()。A、激发功能B、定向功能C、练习功能D、强化功能答案:ABD解析: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有激发功能、定向功能和强化功能,故选ABD。7.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A、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B、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C、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态度D、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故选ABD。8.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A、理解B、审题C、知识重现D、解题答案:BCD解析: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审题、知识重现和解题,故选BCD。9.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再学习英语字母“a、b”的书写,将出现()。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AC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故选AC。10.造成从众的群体原因有()、意见的一致性和团体的权威性。A、信息压力B、规范压力C、群体规模D、群体凝聚力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造成从众的群体原因,故选ABCD。11.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A、学生的楷模B、父母的代理人C、知识的传播者D、学习的促进者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故选ABC。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道德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答案:ABCD解析:道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故选ABCD。13.教学策略具有()等特征。A、创新性B、综合性C、组合性D、高效性答案:ABD解析:教学策略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高效性,故选ABD。14.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A、认知B、服从C、认同D、确信答案:BCD解析:服从、认同和确信构成了品德形成的过程,故选BCD。15.记忆较长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这主要受到()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AB解析:干扰说告诉我们:材料的中间部分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均较困难,而首尾材料仅受到某种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的效果较好。故选AB。判断题1.价值辨析观点是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价值辨析是培养的综合方法之一,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因此,本题的判断是错误的,情况刚好相反,价值辨析观点不关注价值本身,而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动作实际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3.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所以,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4.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阻碍作用。5.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操作技能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像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因此本题的表述正确。6.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7.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8.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检验假设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最佳的假设。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直接检验来证明。9.主要着眼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核心问题。()A、正确B、错误答案:B10.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包括学习自觉性和认识性兴趣两种主要的心理成分。()A、正确B、错误答案:B11.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A、正确B、错误答案:B12.“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属于去个性化现象。()A、正确B、错误答案:B13.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提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要研究如何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切忌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A、正确B、错误答案:A14.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A、正确B、错误答案:A15.理解是阅读的基础,因而近年来对阅读策略研究较多的是理解策略,自我提问策略和总结策略是两种最主要的理解策略。()A、正确B、错误答案:B16.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A、正确B、错误答案:B17.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A、正确B、错误答案:A18.研究证明,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而且年龄越小越不一致。()A、正确B、错误答案:B填空题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答案:符号学习,2.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研究指出,表扬与批评的效果是()的,它还取决于下列因素:(1)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2)学生对表扬与批评的();(3)与表扬或批评者的();(4)表扬与批评运用的频率以及是否()、公道;(5)还存在()差异。一般说,女生更喜欢表扬,男生()的能力比女生强。答案:相对,“历史”,“卷入”程度,关系,公正,性别,承受批评,3.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和()。答案: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4.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的过程。答案:价值判断,5.考查测验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效度和()。答案:信度,区分度,6.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具有描述、()、预测和()作用。答案:解释,控制,7.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属于()。答案:命题,8.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答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9.记忆包括“记”和“忆”两方面,小学生的()仍占主导地位。答案:机械记忆,10.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答案:附属的内驱力,11.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伯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和()。答案:先行组织者策略,12.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答案:感觉记忆,短时记忆,13.最早的认知性学习理论为()。答案:完形-顿悟说,14.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和()。答案:评分制,评语制,15.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答案:痕迹衰退说,16.#_5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答案:无心理疾病,17.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强化、()、()。答案:替代强化,自我强化,18.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答案:选择题,1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和()。答案: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20.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答案:同化,21.儿童厌学症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心理治疗和()的方法予以矫正。答案:社会治疗,22.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答案:过度学习,23.#_2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答案:直观,24.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答案:评价/反思过程,25.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为(),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答案: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26.教学评价的报告方式常用的有()、()和观察报告等。答案:分数制,等级制,27.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两个方面构成。答案:诱因,28.教学评价内容包括()、情感和()三个方面。答案:认知,技能,29.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和()。答案:稳定性,控制性,30.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叫做()迁移。答案:具体,31.()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答案:类比思维,3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客观性、外显性和()。答案:展开性,33.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答案:结构,3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答案:直接记忆,工作记忆,35.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答案:形式训练说(或官能说),36.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答案:个体与环境,37.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是对()与()的评价。答案: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38.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和(),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答案:顺向迁移,逆向迁移,39.原型内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阶段和()阶段。答案: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内部言语,40.论文题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和()。答案:有限制的问答题,开放式论文,41.()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答案:性格,42.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或()。答案:区分程度,鉴别能力,43.元认知是1976年由()提出来的,它由三个成分组成,即()、元认知体验和()。答案:弗拉维尔,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控制,44.对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最常用的评价手段是()和()。答案: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45.记忆包括识记、保持、()三个基本环节。答案:再认或重现,46.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答案:课程,教学方法,47.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而皮亚杰采用的是()故事法。答案:对偶,48.依据教学评价的时机,教学评价可分为()和()。答案: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9.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和()三大学习定律。答案: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50.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答案:行为结果,51.陆钦斯的()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答案:量杯实验,52.高尚的()、()高超的()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答案:品德,渊博的知识,教育教学艺术,53.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的情感教学目标是()。答案:组织价值观念系统,54.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答案:操作性行为,55.()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答案:组合律,56.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的差异。答案:思维水平,57.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为()。答案:行为塑造法,58.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和()。答案:创造思维,创造想象,59.()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答案:程序性知识,60.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和诊断性评价。答案:配置性评价,61.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答案:问题解决题,62.细目表的形式是(),一般用纵栏表示(),横栏表示课程的内容或范围。答案:两维表,学习结果,63.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的()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答案:斯坦福-比纳量表,64.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答案:经验+反思=成长,65.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答案:常规性问题解决,6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和学习的心向。答案: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67.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学习定律中,()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答案:效果律,6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答案:斯坦福-比奈量表,69.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和概念同化。答案:概念形成,70.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表现在具有()、()和可比性。答案:客观性,计划性,71.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类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答案:认知策略,72.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答案:心智技能,73.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答案:非测验性,74.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两种。答案:相对标准,75.陆钦斯的()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答案:量杯实验,76.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存在障碍的儿童。答案:偏离常态,77.按反映活动的深度来划分,知识可分为()和()。答案:感性知识,理性知识,78.自编测验包括()和主观题两种类型。答案:客观题,79.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智力和个性。答案:环境,80.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定向性与顺序性、()、差异性。答案: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81.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和()。答案:同类比较,异类比较,82.1()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答案:自我意识,83.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答案:相对持久,84.联结理论提出,学习应遵循()律、()律和()律。答案:准备练习,效果,8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即()的倾向和()的倾向。答案:追求成功,回避失败,86.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和()。答案:感性概括,理性概括,87.按照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答案:符号学习,88.发散性思维常被用作衡量创造性的指标,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答案:独特性,89.匹配题目包括两列词句,一列是(),一列是()。答案:问题选项,反应选项,90.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和()。答案: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91.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答案: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92.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换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叫()。答案:变式,93.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和(),前者分为()和()两种水平,后者包括()和()两种形式。答案: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感知,表象,概念,命题,94.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的特点。答案:半成熟半幼稚,9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答案:内在的心理变化,96.教育心理学“成熟期”研究与发展的特点主要是:(1)()和缓,各派兼收并蓄;(2)体系日趋明确,研究内容();(3)()从纯理论研究向研究发展。答案:学派之争,相对集中,教育实践应用,97.1()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答案:学习准备,98.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收集有关资料、()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答案:描述并分析,99.我国心理学家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三类。答案:行为规范的学习,100.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答案:技能的学习,101.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答案:经验+反思=成长,102.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好。答案:150,10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答案: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104.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答案:客观性,105.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答案: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106.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称为()。答案:标准化成就测验,107.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和()。答案:同化,保持,应用,108.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提出。答案:班杜拉,109.心理辅导的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这是基本目标,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这是高级目标。答案:寻求发展,简答题1.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答案: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表现在:(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例如,采用性格量表测量学生,他们在这一个月的结果,如果大致等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那么就认为测验的信度较高。(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例如,用磅秤称量体重,连续多次都会得到相同的值,而且准确地反映了个体的重量,那么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但是如果使用它来测量身高,虽然测量值之间总是保持一致的,即信度很好,但是并没有说明个体的高度,因而不是适宜的测量身高的工具。(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例如,可用年级或教师评定的等级作为标准,看测验的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爱心看护托儿所宝宝照顾合同
- 汽车典当借款合同
-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 《论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比较研究》
- 《参葛定渴片制剂工艺与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 2024年新人教版1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4单元 11~20的认识 课时4 解决问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炉管吊钩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力电动控制阀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钻石轮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树脂包封光敏电阻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三方代付工程款协议书范本2024年
- 【道法】爱护身体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第二次月考测评卷(5-6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医学课件抗痉挛体位摆放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2课时 敬畏生命 教学课件
- IATF16949组织环境因素识别表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11章 宽容、篇终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展望
- 职业素质养成(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5《方程的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
- 运用PDCA管理方法,推进三甲复审工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