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参与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并儿乎全部分布在膜的胞质侧?

A磷脂酰肌醇B磷脂酰胆碱C磷脂酰乙醇胺

D磷脂酰丝氨酸E鞘脂

2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

A膜蛋白的多少B膜蛋白的种类C膜上的水通道

D脂质分子层E糖类

3与产生第二信使DG和讣3有关的膜脂质是

A磷脂酰胆碱B磷脂酰肌醇C磷脂酰丝氨酸D磷脂酰乙醇胺E鞘脂

4葡萄糖通过一般细胞膜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运输E继发性主动运输

5细胞膜内外保持Na'和K.的不均匀分布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B膜在兴奋时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Na'易化扩散的结果DK'易化扩散的结果E膜上Na+-K+泵的作用

6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和受体介导式入胞

E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

7细胞膜上实现原发性主动转运功能的蛋白是

A载体蛋白B通道蛋白C泵蛋白D酶蛋白E受体蛋白

8Ca"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是

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

C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D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E易化扩散和受体介导式入胞

9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能将其他蛋白质分子有效并选择性地转运到细胞内

的物质转运方式是

A原发性主动运输B继发性主动运输C载体介导的易化运输

D受体介导式入胞E液相入胞

10允许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在细胞间通行的结构是

A化学性突触B紧密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E曲张体

11将上皮细胞膜分为顶端膜和基侧膜两个含不同转运体系区域的结构是

A缝隙连接B紧密连接C中间连接D桥粒E相嵌连接

12在心肌,平滑肌的同步收缩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化学性突触B紧密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E曲张体

13下列跨膜转运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

A单纯扩散B经载体进行的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运输

D继发性主动运输ENa'-Ca”交换

14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

A要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物质主要是小分子E有饱和性

15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糖类B脂类C蛋白质1)胺类E核糖核酸

16在骨骼肌终板膜上,Ach通过下列何种结构实现其跨膜信号转导

A化学门控通道B电压门控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

DM型Ach受体EG-蛋白偶联受体

17终板膜上Ach受体的两个结合位点是

A两个a亚单位上B两个B亚单位上C一个a亚单位和一个6亚单位上

D一个a亚单位和一个丫亚单位上E一个Y亚单位和一个6亚单位上

18由一条肽链组成且具有7个跨膜a-螺旋的膜蛋白是

AG-蛋白B腺甘酸环化酶C配体门控通道

D酪氨酸激酶受体EG-蛋白偶联受体

19以下物质中,属于第一信使是

2

AcAMPBIP3CCa'DAchEDG

20.光子的吸收引起视杆细胞外段出现超极化感受器电位,其产生的机制是

ACl内流增加BK’外流增加CNa+内流减少

DCa?+内流减少E胞内cAMP减少

21.鸟昔酸环化酶受体的配体是

A心房钠尿肽B乙酰胆碱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2酪氨酸激酶受体的配体是

A心房钠尿肽B乙酰胆碱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3即早基因的表达产物可

A激活蛋白激酶B作为通道蛋臼发挥作用C作为膜受体发挥作用

D作为膜受体的配体发挥作用E诱导其他基因的表达

24静息电位条件下,电化学驱动力较小的离子是

AK,和Na-BK+和Cl-CNa,和ClDNa*和Ca2+EK-和Ca2>

25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电化学驱动力最小的离子是

ANa'BK'CCl-DCa2-EMg2*

26在神经轴突的膜两侧实际测得的静息电位

A等于K*的平衡电位B等于Na'的平衡电位C略小于K+的平衡电位

D略大于K'的平衡电位E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27细胞膜外液IC的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

A膜电位负值减小BK,电导加大C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

D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E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

28增加细胞外液的♦浓度后,静息电位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大后变小E先减小后增大

29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浴液中的Na'浓度后,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大后变小E先减小后增大

30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时,静息电位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大后变小E先减小后增大

31神经纤维电压门控Na*通道与通道的共同特点中,错误的是

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

D都有失活状态E都有静息状态

32人体内的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包括

A神经和内分泌腺B神经,肌肉和上皮组织

C神经元和胶质细胞D神经,血液和部分肌肉E神经,肌肉和部分腺体

33骨骼肌细胞和腺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的共同特点是

A膜电位变化B囊泡释放C收缩D分泌E产生第二信使

34把一对刺激电极置于神经轴突外表面,当同一直流刺激时,兴奋将在

A刺激电极正极处B刺激电极负极处C两个刺激电极处同时发生

D两处均不发生E正极处向发生,负极处后发生

35细胞膜内负电位由静息电位水平进一步加大的过程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复极化D超射E极化

36细胞膜内负电位从静息电位水平减小的过程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复极化I)超射E极化

37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值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负极化D超射E极化

38可兴奋动作电位去极化相中膜内电位超过OmV的部分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负极化D超射E极化

39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电位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负极化D超射E极化

40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形成有关的离子主要是

ANa+BCTCK,DCa2-EMg2t

41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有关的离子主要是

ANa*BClCK+DCa2tEMg2"

42将神经纤维膜电位由静息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OmV水平时

A先出现内流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外向电流

B先出现外向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内向电流

C仅出现内向电流D仅出现外向电流

E因膜两侧没有电位差而不出现跨膜电位

43实验中用相同数目的葡萄糖分子代替浸浴液中的Na•,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

度将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基本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

44用河豚毒处理神经轴突后,可引起

A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加大

B静息电位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C静息电位值不变,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D静息电位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加大

E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不变

45在电压钳实验中,直接纪录的是

A离子电流B离子电流的镜像电流C离子电导D膜电位E动作电位

46记录单通道离子电流,须采用的是

A膜电位细胞内纪录B电压钳技术C电压钳结合通道阻断剂

D膜片钳技术E膜片钳全细胞纪录

47正后电位是指

A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去极化电位

B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超极化电位

C峰电位后缓慢的去极化电位

D峰电位后缓慢的复极化电位

E峰电位后缓慢的超极化电位

48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板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

49能以不衰减形式细胞膜传播的电活动是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板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

50神经-肌肉头后膜上产生的能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的电反应是

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终板电位D感受器电位E突触后电位

51细胞兴奋过程中,Na'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

A各自的平衡电位B细胞的阈电位CNa-K'泵的活动程度

D绝对不应期的长短E刺激的强度

52需要直接消耗能量的过程是

A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外流B动作电位升支的Na-内流

C复极化K'外流D复极化完毕后的Na*外流和K+内流

E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极少量的Na,内流

5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剂影响细胞的Na,-K,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不受影响

54采用两个细胞外电极记录完整神经干的电活动时,可记录到

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E刺激持续时间

55通常用于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E刺激持续时间

56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引起

ANa+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BNa*通道大量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CK,通道大量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DK'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ENa'通道少量开放的膜电位值

57在一般细胞膜中,阈电位较其静息电位(均指绝对值)

A小10-15mVB大10-15mVC小10-15mV

D大30-50mVE小,但两者几乎相等

58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相邻的两个峰电位,其中后一个峰电位最早见于前一个峰

电位引起的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兴奋性恢复正常后

59如果某种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是2ms,则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

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

A5次B50次C400次D100次E500次

60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兴奋性恢复后

61实验中,如果同时刺激神经纤维两端,产生的两个动作电位

A将各自通过中点后传到另一端B将在中点相遇,然后传回到起始点

C将在中间相遇后停止传导D只有较强的动作电位通过中点到达另一端

E到达中点后将复合成一个更大的动作电位

62局部电位的时间性总和是指

A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同一时间不同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63局部电位的空间性总和是指

A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同一时间不同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64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囊泡释放递质时,起主要媒介作用并直接导致递质释放的

A神经末梢Na-的内流B神经末梢K,的内流C神经末梢C1的内流

D神经末梢的Na-K'交换E神经末梢Ca2+的内流

65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离子是

ANa'BCJCK'DCa2+EMg”

66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质中的Ca"来自于

A横管膜上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引起的外Ca,,内流

B细胞膜上NMDA受体通道开放引起的外Ca"内流

C肌质网上Ca2+通道开放引起的释放

D肌质网上Ca”泵的主动转运

E线粒体内Ca"的释放

67有机磷中毒时,可使

A乙酰胆碱与其受体亲和力增高B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D乙酰胆碱水解加速E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68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

A递质含量减少B递质释放量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增高

D乙酰胆碱水解加速E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69下列物质中,能阻断终板膜上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河豚毒B阿托品C美洲箭毒D心得安E四乙胺

70骨骼肌细胞膜中横管的主要作用是

ACa”进出肌细胞的通道B将动作电位引向肌细胞处

C乙酰胆碱进出细胞的通道DCa”的储存库E产生终板电位

71微终板电位是

A神经末梢连续兴奋引起B神经末梢一次兴奋引起

C数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引起D个别突触小泡释放引起的ACH引起的

E个别Ach分子引起的

72在神经-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酶B胆碱酯酶C腺甘酸环化酶

DNa'-K'依赖式ATP酶E单胺氧化酶

73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

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缩短,而H带不变

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

E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

74骨骼肌发生等张收缩时,下列那一项的长度不变?

A明带B暗带CH带D肌小节E肌原纤维

75牵拉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使之伸长,此时其

AH带长度不变B暗带长度不变C明带长度增加

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

76生理状态下,整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属于

A单收缩B单纯的等长收缩C单纯的等张收缩

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

77使骨骼肌产生完全收缩的刺激条件是

A足够强度的单刺激B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单刺激

C足够强度和时间变化率的单刺激D间隔小于单收缩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

E间隔大于单收缩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

78回收骨骼肌胞质中Ca"的Ca2,泵主要分布在

A肌膜B肌质网膜C横管膜D溶酶体膜E线粒体膜

79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A兴奋性和传导性B初长度和缩短长度C被动张力和主动张力

D主动张力和缩短长度E输出功率和收缩能力

80骨骼肌收缩时,在肌肉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范围内增大后负荷,则

A肌肉收缩的速度加快B肌肉收缩的长度增加C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加大

D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缩短E肌肉的初长度增加

81各种平滑肌都有

A自律性B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C细胞间的电耦联

D内在神经丛E时间性收缩和紧张性收缩

82与骨骼肌收缩相比,平滑肌收缩

A不需要胞质内Ca,•浓度升高B没有粗肌丝的滑行C横桥激活的机制不同

D有赖于Ca”与骨钙蛋白的结合E都具有自律性

名词解释

1liposome

脂质分子在水溶液中受到激烈扰动时形成的含水且含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人工

膜囊。由于其结构和天然膜类似,像一个细胞空壳,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

值。

2facilitateddiffusion

非脂溶性和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

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在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和生物电的产生下具有

重要作用。

3chemically-gatedchannel

通道蛋白的一种,其开放和关闭受膜外和膜内某种特定化学信号的控制。在细胞

的跨膜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4secondaryactivetransport

某些物质利用泵活动造成的势能储备,即膜外高Na+而膜内低Na+的浓度差,在

Na+内流的同时并同向转入胞内。这种方式称为联合运转,多见于小肠的吸收和

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中。

5symport

在继发主动转运过程中,被转运的物质与联合转运的Na+方向相同,称为同向转

运,如近端小管处葡萄糖与Na+的同向转运

6antiport

在继发主动转运过程中,被转运的物质与联合转运的Na+方向相反,称为逆向转

运,如Na+和Ca2+逆向转运,即Ca2+-Na+交换.

7G-protein-coupledreceptor

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需要G-蛋白介导的一类膜受体。此类受体具有类似的结构,

肽链中都具有7个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的跨膜a-螺旋,也称7跨膜受体。

8exicitability

初指活的细胞或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的能力,后发现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组

织或细胞兴奋的共同表现,因而定义为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

电位的能力。兴奋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9restingpotential,RP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在一般细胞内表现为内负

外正的直流电位,它是可兴奋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基础。

10polarization

静息电位时正负电荷积聚在细胞膜两侧所形成的内负外正状态。

11depolarization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电位的减小或向OmV方向变化的过程。

12hyperpolarization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膜电位进一步增加或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的过程。

13actionpotential,AP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

短暂及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是可兴奋细胞的共同内在表现。

14al1ornone

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刺激达不到阈值时,可兴奋组织或细胞不产生动作

电位,即“无”;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动作电位便产生,并达到其最大幅度,不

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也不随传导距离加大而衰减,此即“全”。

15absoluterefractoryperiod,ARP

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刺激达不到阈值时,可兴奋组织或细胞不产生动作

电位,即“无”;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动作电位便产生,并达到其最大幅度,不

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也不随传导距离加大而衰减,此即“全”。

16thresholdpotential,TP

细胞去极化达到刚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水平,是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

内在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17thrsholdintensity

刚能引起组织活细胞分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也称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

低的指标。

18localexcitation

组织活细胞接受易阈下刺激时,少量通道开放。少量内流造成去极化和电刺激本

身形成的去极化型电紧张电位叠加起来,在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上出现轻度的达

不到阈电位水平的去极化。

19temporalsummation

在细胞膜上的同一部位,先后产生多个局部兴奋由于无不应期而发生融合叠加的

现象。其意义在于可能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而发生动作电位。

20electronicpropagation

局部兴奋向周围扩布的方式,其特征是除极幅度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以至

消失,故也呈衰减性扩布。

21saltatorycondution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方式,表现为局部电流跨过每一段髓鞘在相邻的郎飞结

之间相继发生。其传导速度较无髓神经纤维较快。

22endplatepotential,EPP

在神经肌接头处,当神经冲动传来使神经末梢内大量囊泡释防乙酰胆碱,后者与

终板膜上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出现以Na+内流为主的跨膜电流,从而在终瓣

膜上形成局部电流性质的去极化电位,此即终板电位。

23excitation-contractioncoupling

从肌细胞发生电兴奋到出现机械收缩的一个中间过程,包括兴奋向肌细胞深处的

传入,三联管处信息的传递和肌质网对Ca2+的释放和回收过程。

24isometric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无长度缩短的一种收缩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发生在肌

肉刚开始收缩而遇到后负荷至收缩张力增大到足以克服后负荷,但肌肉尚未缩短

的这段时间。

25isotonic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肌张力保持不变的一种收缩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发生

在肌肉张力已足以克服后负荷,且肌肉开始缩短的这段时间。

26preload

肌肉收缩之前已开始承受的负荷,这种负荷主要通过影响肌肉的初长度而影响肌

肉收缩的张力变化。

27contractility

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的内在的收缩特性,如肌细胞内能源的多少,兴奋收缩耦联

情况,横桥功能特性等。这与影响肌肉收缩效果的外部条件,如前后负荷等无关。

问答题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

(-)单纯扩散:如02、C0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二)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

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

转运;

(三)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

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五)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

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

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一)单纯扩散的物

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而易化扩散的物质

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二)

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

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三)单纯扩散通量较为

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描述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Na'—K'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一)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

化反应所必需的;(二)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

和细胞的正常容积;(三)Na'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

的动力,有利于维持胞内pH值的稳定;(四)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

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

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

奋。自从生物电问世后,近代生理学术语中,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含

义,兴奋性被视为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作电位

的过程。动作电位是各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最先出现的共有的特征表现,是触

发细胞呈现外部反应或功能改变的前提和基础。

5衡量组织兴奋性质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有阈强度、阈时间、基强度、利用时、强度-时间曲

线、时值等。其中、阈时间、基强度、利用时不常用;强度-时间曲线和时值可

以较好的反应组织兴奋性的高低,但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因而也不常用;而最简

便、最常用的指标是阈强度,可近似的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

6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机制何在?

各种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

性将经历一系列的有次序的变化,然后恢复正常。在神经细胞其兴奋性要经历四

个时相的变化:(一)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兴奋,

此时大多数被激活的Na+通道已进入失活状态而不再开放;(二)相对不应期

兴奋性较正常时低,只有用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仅部分失活的Na+通道

开始恢复;(三)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可以引起兴奋,此时大部

分失活的Na+通道已经恢复,且因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故较正常时容易兴奋;

(四)低常期兴奋性又低于正常,只有阈上刺激才可引起兴奋,此时相当于正

后电位,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远。

7局部兴奋有何特点和意义?

与动作电位相比,局部兴奋有如下特点:(一)非“全或无”性在阈下刺激范

围内,去极化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即可产生动

作电位。可见,局部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必须过渡阶段。(二)不能在膜上作

远距离传播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在突触或接头处信息传递中有一定意义。(三)

可以叠加表现为时间性总和或空间性总和。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功能活动中

具有重要意义。

8比较无髓神经纤维和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异同点。

无髓神经纤维和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机制是相同,都是以局部电流为基

础的传导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无髓纤维是以局部电流为基础的动作电位的依次

顺序传导,速度慢、耗能多;而有髓纤维则是以局部电流为基础的动作电位的跳

跃传导,速度快、耗能少。

9简述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其机制。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由于局部膜去极化的影响,引起电压门控Ca,,通道开

放,Ca"内流,促进Ach递质释放。Ach扩散至终板膜,与N-Ach门控通道亚单

位结合,通道开放,允许Na*、K'跨膜流动,使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随

之该电位以电紧张性方式扩布,引起与之相邻的普通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

位,激活电压门控Na+通道而爆发动作电位。

10简述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

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一)肌细胞膜的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二)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三)

肌浆网中的Ca?.释放入胞浆以及Ca”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

11比较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的异同点。

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均为快速跨膜转运的离子通道。它们不同之处在

于:(一)门控机制不同前者受膜两侧电位差控制,后者受某些化学物质控制;

(二)选择性不同前者选择性较高,通常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而后者选择性

较差,常可允许一种或两种离子通过;(三)电压门控Na,通道有Na一再生性循环

的正反馈过程,而化学门控通道则无正反馈特性。

12骨骼肌收缩有哪些外部表现?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形式可区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依收缩时长度或张力

的改变区分为:1.等张收缩,收缩过程中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2.等长收缩,收

缩过程中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二)依肌肉受到的刺激频率不同而分为:1.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定短促刺激时,出现一次迅速而短暂的收缩和舒张;2.强直

收缩肌肉受到一连串频率较高的刺激时,收缩反应可以总和起来,表现为不完

全性强直收缩和完全性强直收缩。

13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骨骼肌收缩主要受以下三种因素影响:(一)前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随前负荷增大而增加,达最适前负荷时,

其收缩效果最佳;(二)后负荷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随着后负荷的增加,

肌肉长度增加,出现肌肉缩短的时间推迟,缩短速度减慢,缩短距离减小。后负

荷增大到一定值,肌肉出现等长收缩;(三)肌肉收缩能力肌肉收缩能力的改

变可显著影响肌肉收缩效果,而收缩能力又受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

影响。

14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15钠泵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是什么?其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16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7试述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8在静息电位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K+和Na+的被动扩散以及细胞内大分子的阴

离子各自有何作用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离子的跨膜扩散形成的。细胞内外K'的不均衡分布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K,进行选择性跨膜移动,是细胞膜保持膜内较膜外为负的极化状态的基础。

Na,-K'泵主动转运造成的这种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是形成细胞生物电活动的

基础。细胞外岫一浓度约为膜内7〜14倍,而细胞内K'浓度比细胞外高20〜40倍。安静时,

膜对K'有通透性,K'必然有向细胞外扩散的趋势,K'向膜外扩散的驱动力是跨膜的离子浓度

差和电位差。当K'向膜外扩散时,膜内主要带负电的蛋白质却因膜对蛋白质不通透而不能透

出细胞膜,于是K.向膜外扩散将使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但K一向膜外扩散并不能无限制

地进行,因为先扩散到膜外的K一所产生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将阻碍K'继续向膜外扩散,并

随着K,外流的增加,这种K*外流的阻力也不断增大。当促使K一外流的驱动力和阻止K.外流的

阻力达到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于是K一不再向膜外扩散,此时膜两侧电位差稳定于

某一数值不变,此电位差称为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也称K'的平衡电位(Ek),此即静息

电位。Ek的数值是由膜两侧最初K'浓度不同所决定的,可根据物理化学中的Nernst方程计

算出来。

人为地改变离体神经纤维的浸浴液K’的浓度,因而改变值,发现静息电位数

值随着[K1改变而改变。当增加浸浴液K'浓度,即增加细胞外液K’浓度时,Ek变小,静息电

位变小:降低浸浴液K’浓度,则引起Ek增大,静息电位变大。应用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阻

断K*通道时,则静息电位消失。如果改变神经纤维浸浴液Na,或C1浓度时,Ek不会改变。

形成静息电位的机制除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衡及膜对K.有较高通透性外,Na'-K'

泵也参与静息电位的形成。

总之,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主要有:①膜内、外K+浓度差;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

性;③Na-l泵活动的水平。

19增加细胞外液K+的浓度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改变?为什

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